有個很常用的成語叫「沆瀣一氣」,沆瀣是什麼東西

時間 2022-04-11 15:35:15

1樓:生清綺

沆瀣一氣是個很常用的貶義成語,意思是說那些臭氣相投的人勾搭在一起,和一丘之貉、狼狽為奸相近。但這個成語也有點特殊,因為乙個四字成語裡竟然有兩個生僻字。如果要問沆瀣是什麼意思,可能知道的人真不多。

「沆瀣」兩個字都是三點水,很明顯和水有關。這兩個字單獨拿出來看的話,都是水氣的意思,特指清晨的那種露水。但是,清晨的露水又沒招誰惹誰,怎麼就成貶義了呢?

其實這個成語的**是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宋代學者錢易有一部筆記叫《南部新書》,記錄的都是唐朝的各種奇聞異事,其中就有乙個有趣的故事。

隋唐開始,科舉制度出現了。以前的魏晉南北朝,官路被世家大族壟斷,貧寒子弟很難做官,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只要你原意讀書,考試考中了就能入仕。很多讀書人都選擇了這條路。

唐僖宗時代,某一年在長安搞了一場考試,全國各地的讀書人都跑到長安來應考。有乙個考生名叫崔瀣,從小品學兼優,才華橫溢,他寫的詩文在考生之間也是有不小名氣。這次考試大家並不是抱著你死我活的戰鬥心態來的,大家都比較隨意,考考試,交交朋友,其樂融融。

這次考試的主考官名叫崔沆。他改卷子的時候看到了崔瀣的詩,發現寫得太棒了,拍案叫絕,果斷把崔瀣列為第一。雖然他們都姓崔,但是之前並不認識。

考試成績出來那天,大家都在榜前圍觀。

崔瀣被前面的人擋住了,看不到榜單。這時,旁邊的考生拍著崔瀣的肩膀,告訴他上榜了。崔瀣很激動。

唐宋時代有乙個規矩,科舉考中的人,自動就算作考官的學生,以後就以師生相稱了。比如宋朝歐陽修作為主考官錄取了蘇軾,蘇軾就自動成為了歐陽修的學生。

而崔沆和崔瀣這對師生就有意思了,因為這兩個人的名字連起來是「沆瀣」,古代本來就有乙個詞叫做沆瀣,意思是露水。當時人挺有才,創造了一句話傳開了: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這話的意思就是說老師崔沆和學生崔瀣兩人就像清晨的水氣和露珠,總是連在一起。這句話誕生的時候完全沒有貶義,只是一句打趣的話,是想說明師生二人的名字很有趣,才華也相近。這對師生間完全不存在什麼洩露試題、送禮考高分之類的事情。

問題是,崔瀣中舉後,沒多久就當上了不小的官。有些人就眼紅了,認為崔瀣肯定是送禮了,不然公升官怎麼這麼快,有人就來質疑。之所以會有人質疑,是有背景原因的。

唐朝科舉因為也是剛剛實行沒多久,不像後來那麼嚴格,沒那麼多考場守則,所以唐朝考場上經常出現行卷之風。行卷就是考生平時可以把自己寫的一些好作品找關係偷偷拿給考官看,給自己加一點考試之外的砝碼。這種事很多著名人物都幹過,比如王維,考試前就通過岐王把自己引薦給太平公主,然後就中了進士第一名。

當然,王維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你也可以說他找關係走後門,但這在唐朝是很正常的事,這種行卷之風很盛行。崔瀣和崔沆之間並沒有這種行卷之事,但被其他人質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這麼一來,質疑的人多了,大家都開始說沆瀣一氣,結果乙個完全因為開玩笑創造的成語「沆瀣一氣」就成了貶義,表示那種暗中勾結的意思。

這就是「沆瀣一氣」的來歷,本來是乙個讚揚師生齊心的成語,剛誕生沒多久就變成了乙個貶義詞,這個成語可以說是很悲催了。

2樓:忻夢秋繁仕

沆瀣一氣是乙個漢語成語,原比喻氣味相投的人鏈結在一起,後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結在一起。語出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

唐代盛行科舉制度,當時的讀書人都爭著參加科舉考試,考中了就能做官。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

875年)

,在京城長安舉行一次規模很大的考試,

許多讀書人紛紛來到長安應考。考生中有個人名叫崔瀣,頗有才學。

主考官崔沆連日批閱考卷,批到崔瀣的卷子,大為讚賞,連聲叫好。發榜那天,許多人圍榜**,有的還高聲地念著名單。突然,有個人向站在他身旁的崔瀣連聲道喜,原來崔瀣榜上有名,考中了。

按當時規矩,科舉考試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門生」。崔瀣不免要以門生的身份,鄭重其事地前去拜謁「恩師」崔沆。

真是巧得很,主考官叫崔沆,門生叫崔瀣,這「沆瀣」二字,本意是指夜間的水氣、霧露,

如今剛好在兩人的名字上合到一塊,實在難得。一時,許多人聚在崔府門前,看個熱鬧。人們指指點點,津津樂道,於是,愛湊趣的人把這兩個字合在一起編成兩句話:

「座主門生,沆瀣一氣。」意思是,他們師生兩人像是夜間的水氣、霧露連在一起。本來這是一句玩笑話,並不含貶義,崔沆、崔瀣也不存在營私舞弊的情況,不過後來有人聽說崔瀣中舉後很快就得到很好的官職,遭到他人質疑,於是便把「沆瀣一氣」的說法暗指他們倆後私人關係。

漸漸地,"沆瀣一氣「從一句玩笑話變成了乙個含貶義詞的成語。

「沆瀣一氣」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注音】hàng xiè yī qì

【釋義】沆瀣:指唐時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壞人聚在一塊同流合汙。

【結構】主謂式

成語:沆瀣一氣

【近義詞】狼狽為奸、同流合汙、一丘之貉。

【相反詞】志同道合、肝膽相照、精誠團結。

【押韻詞】震天撼地、心中芥蒂、呼天喚地[1]。

4樓:佴宕琴恬欣

【解釋】:沆瀣:指唐時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出自】: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譚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5樓:匿名使用者

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沆瀣一氣」原意是褒義還是貶義——從該成語的出處來看,在下認為為褒義,願得指教

6樓:匿名使用者

沆瀣一氣,成語,注音:hàng xiè yī qì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出自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譚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成語故事

隋唐時,讀書人要做官,都要經過科舉考試。唐僖宗當政期間,在京城長安舉行了一次考試,各地已經取得一定資格的讀書人,來到長安應考。在眾多的考生中,有個叫崔瀣的很有才學,考下來自己感覺也不錯,就等著發榜了。

主持這次考試的**名崔沆。他批閱到崔瀣的卷子,越看越覺得好,就把他錄取了。發榜那天,崔瀣見自己榜上有名,非常高興。

按照當時的習俗,考試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門生,而主考官就是考試及第的人的座主,大家都尊稱他為恩師。發榜後,門生要去拜訪恩師。崔瀣自然也不例外。

崔沆作為座主,見到崔瀣這位與自己同姓的門生;顯得格外高興。也真是巧合,「沆」「瀣」二字合起來是乙個詞。表示夜間的水氣、霧露、於是,愛湊趣的人把這兩個字合在一起編成兩句話:

「座主門生,沆瀣一氣。」意思是,他們師生兩人像是夜間的水氣、霧露連在一起。[2]

樓主,我知道你是看過它的典故出處的,但你仔細看下,當時的人這樣總結,並沒有褒義,只是一種調笑,雖然沒有惡意,但也沒有褒義。而它的貶義色彩,是在後來的運用上逐漸發展才形成的。樓主是從**看到它是褒義詞來者?

7樓:匿名使用者

沆瀣一氣,成語,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出自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譚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相近詞】狼狽為奸、同流合汙

隋唐時,讀書人要做官,都要經過科舉考試。唐僖宗當政期間,在京城長安舉行了一次考試,各地已經取得一定資格的讀書人,來到長安應考。在眾多的考生中,有個叫崔瀣的很有才學,考下來自己感覺也不錯,就等著發榜了。

主持這次考試的**名崔沆。他批閱到崔瀣的卷子,越看越覺得好,就把他錄取了。發榜那天,崔瀣見自己榜上有名,非常高興。

按照當時的習俗,考試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門生,而主考官就是考試及第的人的座主,大家都尊稱他為恩師。發榜後,門生要去拜訪恩師。崔瀣自然也不例外。

崔沆作為座主,見到崔瀣這位與自己同姓的門生;顯得格外高興。也真是巧合,「沆」「瀣」二字合起來是乙個詞。表示夜間的水氣、霧露、於是,愛湊趣的人把這兩個字合在一起編成兩句話:

「座主門生,沆瀣一氣。」意思是,他們師生兩人像是夜間的水氣、霧露連在一起

是貶義詞

8樓:匿名使用者

沆瀣指的是半夜裡清明的空氣從北方騰起,後被唐朝故事引偏離,所以原來是褒義,後成貶義。

9樓:捧銀

互相幫助吧,我記得這典故是說李沆是一迂腐書生沒有什麼才氣卻因為李瀣的暗箱操作中榜了還是怎麼地…別人看他們同姓就說他們沆瀣一氣了…記不太清了

10樓:開窗聽見風

唐代崔瀣參加科舉考試,考官崔沆取中了他。於是當時有人嘲笑說,「座主門生,沆瀣一氣」(出自錢易《南部新書》)。後來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11樓:匿名使用者

從出處我也認為褒義 看了樓上人的回答讓我感到很不舒服 不知道是我的價值觀的問題還是更多的人

故事就不說了 同姓錄取了同姓這有問題嗎?別人說了崔瀣也有文采 被錄取以後不是被說酸話嗎?何況我了解之前的考試會有考完後找人來抄乙份卷子再給主考看 就算沒這步 有什麼道理去懷疑別人 就因為姓相同?

太可笑了 判定事實的依據是他兩穿的同種顏色的鞋 人就是他殺的 真是精彩

"沆瀣一氣"什麼意思?

12樓:明媚說娛樂

沆瀣一氣的意思是: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出處:宋·錢易《南部新書》:「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談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釋義:幹寧二年,崔沆發放崔瀣的榜;談論的人說「座主門生,互相勾結。」

擴充套件資料:近義詞一、同流合汙

釋義:流:流俗;汙:骯髒。指跟壞人一起幹壞事。

出處:《孟子·盡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汙世。」

譯文:思想言行低俗,就會和與惡劣的風氣、汙濁的世道相合。

二、臭味相投

釋義:1、[ chòu wèi xiāng tóu ]指有壞思想、壞作風的人彼此迎合,互相結合在一起。

2、[ xiù wèi xiāng tóu ]形容人的思想興趣相同,彼此很投合。臭味:氣味。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薛錄事魚服爭仙》:「這二位官人;為官也都清正;因此臭味相投。」

譯文:這兩位官人,為官都是清廉公正的,因此彼此佷投合。

反義詞自命清高

釋義:命:認為。自以為清高。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還自命清高,反說富貴的是俗人。」

譯文:還自以為清高,反而說是有錢的是俗人。

13樓:晚夏落飛霜

釋義: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結在一起。

出處:宋·錢易《南部新書》:「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談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翻譯:唐朝乾符二年,主考官崔沆錄取了他的門生崔瀣。當時有人嘲笑他們:「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近義詞:

1、狼狽為奸

釋義:傳說狽是一種獸,前腿特別短,走路時要趴在狼身上,沒有狼,它就不能行動。比喻互相勾結做壞事。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詩翁畫客狼狽為奸;怨女痴男鴛鴦並命。」

翻譯:詩人畫家互相勾結做壞事,痴男怨女愛戀極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滿足的男女渴望像鴛鴦一樣成雙成對。

2、同流合汙

釋義:原指言行與不良的習俗、世道相合。後用以指跟著壞人一起做壞事。

出處:先秦·孟子《孟子·盡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汙世。」

翻譯:言行與不良的習俗、世道相合。

典故唐朝的時候,科舉制度盛行,很多知識分子都會選擇參加科舉考試。乾符二年,長安舉行了一年一度的科舉考試,考生中有個人名叫崔瀣頗有才學。

主考官崔沆連日批閱考卷,發現有乙個叫崔瀣的考生答題答得特別好,沒想其它就錄取了。按當時規矩,科舉考試考上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門生」。考生們都要以學生的身份去拜謝「恩師」。

崔瀣作為門生去拜謝崔沆的時候,被人發現兩人名字特別接近,這二人都姓崔,考官名沆,考生名瀣,這「沆瀣」二字連在一起,本意是指夜間的水汽、霧露,如今剛好體現在這兩人的名字上,實在難得。就有好事的人,給他倆的名字編成了一句話:座下門生,沆瀣一氣。

就有好事的人,給他倆的名字編成了一句話:座下門生,沆瀣一氣。意思是說,他們師生兩人像是夜間的水汽、霧露連在一起。

本來這是一句玩笑話,並不含貶義,崔沆、崔瀣之前也並不認識對方,更不存在營私舞弊的情況,不過後來有人聽說崔瀣中舉後仕途一帆風順,很快就得到很好的官職,便遭到他人質疑,於是有人便用「沆瀣一氣」的說法暗指他們倆的私人關係。

漸漸地,「沆瀣一氣」便從一句玩笑話變成了乙個含貶義詞的成語。

常用的成語大概有多少個,620個常用的成語有什麼

根據2002年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學生規範工具書 實用成語詞典 裡面收錄的就是常用成語 極少較冷僻的成語,有也是曾經在古籍常出現的 大概8400條。620個常用的成語有什麼 中國成語大約有多少個 常用的成語只有一千左右,但一般的詞 典可能收錄有三四千條,而大型的成語 詞典可能收入有上萬條 常用的成...

有個成語叫容不什麼,有個成語叫什麼 形容必須面對

含 容不 的成語只有2個 1 從容不迫 c ng r ng b p 解釋 從容 不慌不忙,很鎮靜 不迫 不急促。不慌不忙,沉著鎮定。出處 舊唐書 劉世龍傳 而思禮以為得計,從容自若,嘗與相忤者,必引令枉誅。結構 聯合式。用法 含褒義。形容人舉止不慌 態度鎮靜。一般作謂語 定語 狀語。正音 從 不能讀...

常用有關玉的成語有多少

瓊漿玉液 瓊樓玉宇 金口玉言 香消玉殞 金風玉露 雕欄玉砌 碎瓊亂玉 金玉良緣 拋磚引玉 守身如玉 金玉滿堂 錦衣玉食 憐香惜玉 冰清玉潔 玉石俱焚 金枝玉葉 化干戈為玉帛 玉樓赴召 冰弦玉柱 龜玉毀櫝 珠殘玉碎 韞玉待價 朱弦玉磬 敲冰玉屑 金章玉句 香潤玉溫 倚玉偎香 玉碎花銷 它山之石,可以攻...

有個很著名的手錶品牌叫swatch,請問這其中的swatch翻譯成

swiss watch 瑞士名錶 一縮就是拉 全球最大 手錶 生產商 斯沃琪 swatch 瑞士品牌 一下介紹 歷史尼古拉斯 g 海耶克先生 mr.nicolas g.hayek 生於1928年,是swatch集團 總部設在瑞士比爾市 的創始人之一,現任swatch集團董事長。1985年,海耶克先生...

形容很仔細的成語有哪些?形容很仔細的成語

1 謹謹慎慎 細心慎重。2 戴目傾耳 戴目 仰視的樣子 傾耳 側著耳朵細心傾聽。認真聽,抬頭看。形容殷切期盼。3 心粗氣浮 粗 粗疏,輕率 浮 浮躁。形容人不細心,不沉著。4 利析秋毫 析 分析 秋毫 鳥獸在秋天新長出的細毛。形容管理財務極細心 精明。5 明察秋毫 明察 看清 秋毫 秋天鳥獸身上新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