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為什麼比夏至熱,為什麼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時間 2022-02-17 09:45:12

1樓:匿名使用者

夏至是太陽到北回歸線,開始南移,但它留下了大量熱量。不斷的蓄積,氣溫不斷的增高。氣象學叫它積留熱,所以到了大暑比夏至還熱。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全國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許多地區的氣溫達35度以上,俗稱的「三大火爐」也最旺。

而在我國的華南西部地區雖然高溫出現也最頻繁,但雨水卻最豐沛、雷暴最常見,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

2樓:匿名使用者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溫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少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

再往後,地面吸收的熱量開始少於地面散發的熱量,溫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一般出現在夏至的"三伏"。

而大暑節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節氣,古書《二十四節氣解》中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這足以說明了這個節氣的炎熱程度。

「大暑」期間之所以炎熱至極,是因為自入夏以來,地面上白天從太陽光中吸收的熱量多於夜間散放的熱量,熱量不斷積累,到大暑期間,所積累的熱量達到了頂峰,所以大暑最為炎熱。

頭伏、二伏,橫跨大暑,一般為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三伏時雖已立秋,但天氣仍然炎熱,因而又有「秋老虎」之稱。因一伏、二伏、三伏天都很熱,所以稱「熱在三伏」。

其實影響空氣溫度的主要因素是太陽輻射強度,太陽光熱並不能直接使氣溫公升高。空氣中的各種氣體直接吸收陽光的熱能只有14%左右,而43%左右的熱能被地面所吸收。地面吸收了太陽輻射熱量後,再通過輻射、對流、亂流等形式向空中傳導,這種向上輸送熱量的結果,是使氣溫公升高的主要原因。

所以說,地面溫度的公升高,主要是吸收太陽輻射能量的結果。

這麼解釋有些晦澀,簡單點講就是太陽光照射到地面上,曬熱了地面,地面吸收的熱再放出去烘熱空氣,空氣的溫度主要是間接從地面得到的。雖然夏天的中午,太陽光照射地面最接近直射,地面和空氣受熱量強,但地面放出的熱量,少於太陽所**的熱量,所以此時並非是最熱的時候。中午以後,地面溫度仍能繼續公升高,一直等到地面放出的熱量等於太陽所**的熱量時,地面溫度才能公升到最高;而近地面氣溫的公升高,必須從地面放出的熱量得到,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因此夏天最熱的時候不是中午,而是午後兩三點鐘的時候。

處暑 處暑節氣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署氣至此而止

矣。」意思是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了。雖然,處暑前後我國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貴陽一線以東及以南的廣大地區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區日平均氣溫仍在攝氏二十二度以上,處於夏季,但是這時冷空氣南下次數增多,氣溫下降逐漸明顯。

處暑以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日較差增大,晝暖夜涼的條件對農作物體內幹物質的製造和積累十分有利,莊稼成熟較快,民間有「處暑禾田連夜變」之說。黃淮地區及沿江江南早中稻正成熟收害,這時的連陰雨是主要不利天氣。而對於正處於幼穗分化階段的單季晚稻來說,充沛的雨水又顯得十分重要,遇有乾旱要及時灌溉,否則導致穗小、空殼率高。

此外,還應追施穗粒肥以使穀粒飽滿,但追肥時間不可過晚,以防造成貪青遲熟。南方雙季晚稻處暑前後即將圓稈,應適時烤田。大部分棉區棉花開始結鈴吐絮,這時氣溫一般仍較高,陰雨寡照會導致大量爛鈴。

在精細整枝、推株並壟以及摘去老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的同時,適時噴灑波爾多液也有較好的防止或減輕爛鈴的效果。處暑前後,春山芋薯塊膨大,夏山芋開始結薯,夏玉公尺抽穗揚花,都需要充足的水分**,此時受旱對產量影響十分嚴重。從這點上說「處暑雨如金」一點也不誇張。

處暑以後,除華南和西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即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必須抓緊蓄水、保墒,以防秋種期間出現乾旱而延誤冬作物的播種期。

3樓:蒲慕郯鴻禧

大暑節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節氣,古書《二十四節氣解》中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這足以說明了這個節氣的炎熱程度。

「大暑」期間之所以炎熱至極,是因為自入夏以來,地面上白天從太陽光中吸收的熱量多於夜間散放的熱量,熱量不斷積累,到大暑期間,所積累的熱量達到了頂峰,所以大暑最為炎熱。

為什麼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4樓:西大柚子吖

因為從太陽輻射到大氣增溫中間要經過兩個環節:一是太陽輻射使地表增溫;二是地面輻射使大氣增溫。以上兩個環節又要受到天氣狀況的影響,如雨量少、天氣晴朗、大氣溫度高。

從夏至開始,地表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公升高,等到大暑的時候,氣溫剛好公升到最高。

大暑是在每年公曆7月22日-24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120°時。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正值中伏前後,這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天氣,在這酷熱難耐的季節,防暑降溫工作不容忽視。

5樓:勢荏

7、8月分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最潮濕悶熱的日子。百姓常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

三伏天常出現在夏至後,小暑與大署之間,立秋後還有一段「秋老虎」。一般情況下,初伏是10天。    三伏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

三伏天時段長短不完全一樣,有30天,也有40天。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日期是怎樣確定的?為什麼有些年份伏天長?

有些年份伏天短?其實,它是有規律可循的。  三伏的具體日期是由節氣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

我國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分別為初伏(頭伏)和中伏(二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後的第乙個庚日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庚日是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如庚子、庚醜……每年的《農村年書》中登載著這樣的日期。    因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即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時間為10天,末伏規定也是10天。

中伏時間有長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每年夏至節氣後的第三個庚日(初伏)出現的遲早不同,故中伏的天數也不相同,於是就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天的差別。

大暑為什麼會是最熱的一天?它的來歷是怎樣的?

6樓:輕候淩青

「大暑」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這時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颱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禾到大暑日夜黃」,對我國種植雙季稻的地區來說,一年中最緊張、最艱苦、頂烈日戰高溫的「雙搶」戰鬥已拉開了序幕。俗話說:

「早稻搶日,晚稻搶時」、「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適時收穫早稻,不僅可減少後期風雨造成的危害,確保豐產豐收,而且可使雙晚適時栽插,爭取足夠的生長期。要根據天氣的變化,靈活安排,晴天多割,陰天多栽,在7月底以前栽完雙晚,最遲不能遲過立秋。「大暑天,三天不下乾一磚」,酷暑盛夏,水分蒸發特別快,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長的作物對水分的要求更為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

」棉花花鈴期葉面積達一生中最大值,是需水的高峰期,要求田間土壤濕度佔田間持水量在70-80%為最好,低於60%就會受旱而導致落花落鈴,必須立即灌溉。要注意灌水不可在中午高溫時進行,以免土壤溫度變化過於劇烈而加重蕾鈴脫落。大豆開花結莢也正是需水臨界期,對缺水的反應十分敏感。

農諺說:「大豆開花,溝裡摸蝦」,出現旱象應及時澆灌。 黃淮平原的夏玉公尺一般已拔節孕穗,即將抽雄,是產量形成最關鍵的時期,要嚴防「卡脖旱」的危害。

「稻在田裡熱了笑,人在屋裡熱了跳。」盛夏高溫對農作物生長十分有利,但對人們的工作、生產、學習、生活卻有著明顯的不良影響。一般來說,在最高氣溫高於35℃的炎熱日子裡,中暑的人明顯較多;而在最高氣溫達37℃以上的酷熱日子裡,中暑的人數會急劇增加。

特別是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驕陽似火,風小濕度大,更叫人感到悶熱難當。全國聞名的長江沿岸三大火爐城市南京、武漢和重慶,平均每年炎熱日就有17-34天之多,酷熱日也有3-14天。其實,比「三大火爐」更熱的地方還很多,如安慶、九江、萬縣等,其中江西的貴溪、湖南的衡陽、四川的開縣等地全年平均炎熱日都在40天以上,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就是乙個大「火爐」,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尤其顯得重要。

另外,夏季多種作物害蟲活躍,在高溫下施藥防治更要特別注意個人防護,避免發生中毒事故。

7樓:西大柚子吖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從夏至開始,地表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公升高,等到大暑的時候,氣溫剛好公升到最高。大暑的來歷見《通緯·孝經援神契》:「小暑後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

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

公曆每年7月22日至24日之間視太陽到達黃經120°為「大暑」節氣。這時正值中伏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的);二候土潤溽暑(天氣悶熱,土地潮濕);三候大雨時行(時常有大雨)。」

為什麼夏天比冬天熱,為什麼冬天冷,夏天熱。

季節性的這種冷熱主要取決於太陽光射到地球上的角度,角度越接近90度,溫度就會越高,反之亦然。夏天太陽光直射到北半球,所以我國大部分地區溫度會很高,而到了冬天,太陽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屬於斜射,所以我國大部分氣溫會相對的低一些。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冬天冷夏天熱的現象!我國處在北半球,太陽直射點最多到北緯...

為什麼夏至時太陽離地球最遠,為什麼夏至太陽離地球最遠??

1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將近一倍。2 夏至是一年裡太陽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陽北行的極致。夏至是太陽的轉折...

為什麼冬天比夏天冷,為什麼冬天冷夏天熱

春夏秋冬我們的地球在圍繞太陽不停地公轉的同時,也在繞自身的地軸自轉,不過地軸並不垂直於公轉軌道面,而是有乙個23度27分的傾角。正是因為這個傾角的存在,才會使太陽在地球表面的直射點在南 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從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當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時,北半球獲得的太陽熱量較多,且白晝比黑夜長,所...

為什麼 吃狗肉要吃花椒,夏至為什麼要吃狗肉?

花椒有助暖作用,還能去毒 我以前吃狗肉都不吃花椒的。現在我家有個小妞妞,所以我也不吃狗肉了。haha 愛護動物人人有責 雞肉為什麼可以吃狗肉為什麼不能吃 就個人而言的。有的人可以吃雞肉,有的人也可以吃狗肉的。樓主嗎,對於你說的不能吃狗肉的人,他們應該會有自己農村風俗,所以不能吃也很正常的,這沒什麼奇...

為什麼夏天熱冬天冷,夏天為什麼熱 冬天為什麼冷 是什麼原理 請回答 謝謝!

有可能沒你說的那麼誇張哦,最近心情是不是很煩燥啊,太陽朝昇西落本來就是自然規律,何必怨呢?一年四季輪迴交替,裡面也有人生的哲理,靜下心來,其實一切都離你很遠很遠。這是一句心理暗示,照做常念常想象,會涼快很多哦。人來到這個世界必定要與這個世界的一切打交道,這個世界中的一切我們改變不了,但它都存在客觀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