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罪的定義是什麼 和搶劫有哪些區別

時間 2022-01-04 20:01:14

1樓:匿名使用者

綁架罪:是指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行為。

搶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令被害人反抗的方法,當場強行劫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二者區別的要點是:搶劫罪是當場取得被害人控制、占有的財物;而綁架罪是扣押人質向第三人索取財物。

例如:甲、乙兩人於某日晚將私營業主丙從工廠綁架至市郊的一空房內,將丙的雙手銬在窗戶鐵欄杆上,強迫丙答應交付3萬元的要求。約2小時後,甲、乙強行將丙帶回工廠,丙從保險櫃取出僅有的1萬7千元交給甲、乙。

甲、乙的行為構成何罪?

答:甲乙的行為應構成綁架罪

2樓:匿名使用者

綁架罪,就是利用被綁架人的近親屬或其他人對被綁架人安危的憂慮,以勒索財物或滿足其他不法要求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實力控制他人的行為。綁架罪和搶劫罪很相似,他們之間的最大區別是綁架罪是向被綁架人的親屬索取財物或其他利益,而搶劫罪是直接向被綁架人所要財物或其他利益,簡單說就是,綁架是向第三方所要財物,搶劫是直接向本人所要財物,乙個有第三方,乙個沒有,這就是最根本的區別。

搶劫罪與綁架罪的區別

3樓:吾本漁樵

綁架罪有兩種型別,以勒索財物為目的以及為追求其它目的而綁架他人。綁架勒贖的客觀方面由兩個環節構成,即綁架與勒贖。前者指行為人以暴力、脅迫方式或其它方式劫持並控制他人作為人質,後者是指行為人在綁架的基礎上向人質的親友以及其它關係人勒索財物,這兩個環節緊密相聯,勒贖是綁架的目的,綁架是勒贖的支撐。

但被綁架的物件與被勒索的物件是各自獨立存在的。另外,從主觀方面來看,綁架勒索的行為人是出於勒索財物的目的,行為人自始便明確向被綁架人的關係人勒索財物的目的。搶劫罪與綁架罪的明顯區別在於客觀方面的不同特點,且搶劫的暴力、脅迫行為直接指向被搶劫人,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指向同一,不同於綁架罪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指向不一的情況。

4樓:匿名使用者

綁架罪與搶劫罪都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手段加害或威脅被害人,同樣都有非法獲取他人財物的目的。二者的區別主要在於:

(1)犯罪的手段不同,前者是綁架並控制他人後以加害被綁架人相威脅,要求被綁架人親屬或其他關係人給付財物,後者則是當場劫取財物;

(2)索取財物的時間、地點不同,前者是先有綁架行為,後有勒索財物行為,後者是當場劫取或強迫被害人交出財物;

(3)索取財物的數額不同,前者要按照犯罪嫌疑人的要求將一定數額的財物送到一定地點,犯罪嫌疑人可以漫天要價,具有隨意性,後者則一般都是限於被害人隨身攜帶的財物;

(4)實現犯罪目的的方式不同,前者是通過把被綁架人作為人質脅迫被綁架人的親屬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出錢贖人,犯罪目的必須通過被綁架人以外的第三人實現,後者則是直接從被害人身上劫取財物,不與第三人發生關係。

5樓:匿名使用者

搶劫是掠奪財物,綁架是劫持人身自由。

請教是搶劫還是綁架,綁架和搶劫的區別是什麼

綁架與搶劫數罪併罰,是指對犯兩個以上罪行的犯人,就所犯各罪分別定罪量刑後,按一定原則判決宣告執行的刑罰。數罪,指一人犯幾個罪。中國刑法規定,在判決宣告以前犯幾個罪的是數罪,但判決宣告以後,刑罰尚未執行完畢以前又犯新罪的,也是數罪,應按數罪併罰的規定處罰。應當定搶劫罪既遂,綁架罪的未遂。原因在於 1 ...

如何認定綁架罪,綁架罪的認定標準是什麼

綁架罪,是指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行為。正確認定綁架罪,需要劃清綁架罪與拐賣婦女 兒童罪中綁架婦女 兒童的界限。犯罪的目的的不同。前者以勒索被綁架人的財物 扣押人質為目的,後者以出賣被綁架的婦女 兒童為目的。一 如何認定綁架罪1 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複雜客體,包括他...

搶劫罪和搶奪罪的區別,搶奪罪和搶劫罪有什麼區別?

搶劫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財物的所有人 保管人當場使用暴力 脅迫或其他方法,強行將公私財物搶走的行為。所謂暴力,是指行為人對被害人的身體實行打擊或者強制。搶劫罪的暴力,是指對被害人的身體施以打擊或強制,藉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從而劫取他人財物的行為。這裡的其他方法,是指行為人實施暴力 脅迫方法以外...

搶劫罪的量刑標準是什麼,觸犯搶劫罪該怎麼判刑

我國 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條規定。犯搶劫罪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八中加重情節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團夥搶劫犯罪的處罰如下 第一種是一般的共同犯罪中的搶劫罪的處罰 一般共犯是指沒有特殊組織形式的共同犯罪,共犯人是為實施某種犯罪而臨時結合,...

欺詐的法律定義是什麼,欺詐罪的法律定義是什麼?

1 欺詐是指以使人發生錯誤認識為目的的故意行為。當事人由於他人的故意的錯誤陳述,發生認識上的錯誤而為意思表示,即構成因受欺詐而為的民事行為。2 為了保護受欺詐的當事人的合法利益,使其不受因欺詐而為的意思表示的約束,根據 合同法 法律允許受欺詐的一方當事人撤銷該項民事行為,而在 民法通則 中欺詐也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