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人在身份證上,為何要用括號額外再寫中文名字

時間 2022-01-08 07:51:50

1樓:體談風向標

有位讀者問了我乙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南韓人非要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再寫乙個中文名字?

這是乙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但注意到的人卻不多,而背後的淵源,那更是有趣了。

南韓人的身份證,為什麼要打上括號,額外再寫乙個中文名呢?

▲南韓人身份證

一句話——no zuo no die,都是自己作的。

朝鮮、南韓、日本、越南,作為中國傳統意義上的藩屬國,受中華文化的影響非常重,在近代西方國家殖民他們之前,他們的文字甚至幾乎都是使用的漢字。

我們知道,文字是乙個民族文化最底層的載體,連文字都使用漢字了,可見他們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有多麼深遠。

清朝中期以後,滿清朝廷漸漸衰弱,越來越無力將勢力輻射到這些藩屬國身上;而另乙個方面,則是西方國家,通過工業革命後,變得越來越強大,他們開始殖民全世界。

▲清朝周邊藩屬國

此消彼長之下,中國的這些傳統藩屬國,乙個接乙個地被西方國家變成他們的殖民地,按照西方殖民者一貫的做法,他們會摧毀掉殖民地民族一切的民族特點,然後打上自己深深的烙印,這樣,殖民地民族就會失去自己的民族認同,從而更加順從他們的殖民統治,而不是老想著造反。

比如西班牙殖民過的南美、法國殖民過的北非、英國殖民過的印度,現在這些地方的官方語言,全都是曾經殖民過他們的歐洲國家的母語,南美國家通行西班牙語,北非諸國通行法語,幾乎所有印度人都說英語。

殖民了越南、南韓之後,在他們的強力驅動下,南韓、越南相繼廢除了使用了上千年的漢字,廢除漢字之後,越南使用了脫胎於法文的越南文,而朝鮮半島的朝鮮和南韓,則使用了諺文。

▲諺文無論是英語、法語、越南文還是諺文,它們都屬於同乙個大類的語言——表音文字,通過不同的讀音來傳遞資訊。

這與我們的漢字有本質的不同——漢字是兼具象形和表音的立體文字,我們可以通過字本身的形象來傳遞資訊,也可以使用字的發音來傳遞資訊。

所以漢字裡面有很多讀音相同的字,但表達的意思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殺和沙。但是表音文字就沒辦法做到這樣,它們必須乙個讀音對應乙個意思,有多少個東西就得發明出多少個單詞與之對應。

南韓雖然廢除了漢字使用了諺文,但他們取名字的方式,還是按照中華文化的習慣在進行,這就出現了乙個問題,諺文是表音文字,僅靠讀音來區別,那同名的人就太多了。比如說金三順、金叄舜、津糝瞬……這些名字讀音都是一樣的。

如何區別呢?沒辦法只能在後面打個括號,用漢字寫清楚了。

南韓越南廢除漢字還造成了乙個非常不好的後果,那就是他們越來越少的年輕人,能夠看懂自己國家的歷史文獻資料了。

因為這些國家的歷史文獻資料都是用漢字寫的,而且還是用的文言文,他們年輕人,已經不怎麼學漢字了,要想看懂這些資料,得從頭開始學漢字,文言文那更是難上加難了。

這也就導致,他們出現了嚴重的文化斷層。而另乙個國家——日本,則要幸運得多,當時他們沒有腦子一熱就全盤廢除漢字,而是依然保留了大量漢字,所以現在,日本的文化傳承,依然很好,他們都直接取漢字名字,根本不用打括號了。

2樓:瘋狂的綠帽子

因為南韓人的文字壓根就不能確認乙個人,簡單來說就是他們沒有音節,所以不能分辨,才要加中文來辨認。

3樓:不知道幾千里也

因為韓文名字重複的太多了,不好區分,因此再用括號額外加乙個中文名字。

4樓:愛貓咪的葉子

這是因為南韓的很多文化都是向中國學習的,而且他們國家離我們國家比較近,所以這樣的方法,也是為了能夠更加方便。

5樓:小自信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的文字在南韓非常的流行,也非常的通用所導致的結果。

6樓:狙神哥

(⊙o⊙)…很簡單啊。那個不是中文名字,那是南韓人的名字的漢字寫法。韓文是諺文與漢字共用的文字,相當於中國小孩寫作文時用漢字加拼音。

為什麼南韓人要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再寫上乙個中文名字?

7樓:超級瑪麗大俠

這原因就在於韓文本身的缺陷。

8樓:幹煸新鮮事

這是由南韓人的傳統文化造成的,南韓以前是中國的附屬。

9樓:秋風體育

因為南韓人受中文的影響比較大,雖然廢除了中文,但中文還是他們的第二語言。

10樓:說教育

因為南韓的文字上存在很大的缺陷,所以要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再寫乙個中文名字。

11樓:阿祖聊世事

為什麼南韓人非要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再寫上乙個中文名字?

南韓人的身份證上,為何要用括號額外再寫乙個中文名字?

12樓:問答百曉生

看過南韓人身份證的人,都會有這樣乙個疑問,明明他們使用的是韓文,為什麼偏偏要在自己身份證上新增乙個中文名字呢?我們經常在一些韓劇當中看到,有演員拿著一些用漢字寫成的古書在閱讀,這可不是什麼胡編亂造的雷人劇情,而是真正的歷史事實,而這些與韓語的起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與中國很早就象形文本不同,古時的朝鮮,並沒有任何文字可以標註自己語言,一直到公元三世紀的時候,因為文化的交流,朝鮮開始接納了漢字,並將它作為自己國家的文字。後來朝鮮皇帝世宗在1446年的時候發明了朝鮮文,才逐漸取代漢字的地位。不過因為韓文是乙個僅有40個字母組成的文字,想靠它來分辨複雜的語言體系,顯然非常吃力,難免會出現重複的情況。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韓統治就將中文作為輔助文字,進一步區分韓語的意思。所以漢字才會出現在南韓人的身份證上,這主要也是為了更好識別自己的名字。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945年,當時的領導者覺得作為乙個獨立的國家,不應該使用他國的文字,於是下令廢除漢字在韓語中的使用。但是這種急於一刀毀切的方式,導致了許多問題的產生,比如有許多取同音不同調的人在同乙個現場,假如有人喊他們,如果韓文來識別,根本不知道叫的到底是哪乙個。

當年在廢除漢字後,因此引發的烏龍跟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大部分的南韓都非常不適應。許多人紛紛要求當局領導人,考慮恢復漢字的使用。與此同時,反對的聲音也很強烈,一些人極力反對 漢字在南韓大規模使用,他們認為不應該讓其他國家的文化來影響本國,雙方一度爭執不下。

時至今日,漢字在南韓的使用率已經非常低了,只有一些路邊指示牌或一些人名才會出現漢字,其它場合都必須使用南韓自身的韓文進行書寫了。

南韓與中國不論在人群種族,還是歷史文化上,都十分相近,雖然現在南韓已經很難看到漢字的廣泛使用了,但不可否認,曾經我們的文化深深影響過南韓。

13樓:勇敢

在南韓,中國漢字僅僅中學和別的語言表達的選修課程。在較長的歷史時期,朝鮮南韓沒有自身的語言表達,僅有自身的語言表達。長期以來,它一直處在詞與語分離出來的方式。

北朝鮮曾是中華皇朝的藩屬。因而,他們的歷史人文全是典型性的漢儒文化藝術,他們的一同特點是中國漢字。

14樓:瘋狂的綠帽子

因為南韓人不這樣做沒辦法分辨清楚每個人,因為南韓的文字相當於我們拼音沒有音標。

15樓:東晨

因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周邊國家深受我們國家的文化影響,南韓就是其中之一。早期的南韓沒有本土文字,都是使用漢字。在1970年南韓全面廢除了漢字,但是在法律等專業領域還是保留了漢字。

南韓人的身份證上,為啥要用括號在寫乙個中文名字?

16樓:sel筱

隨著時代的變化,國家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我們對南韓人的了解也越來越多。我們會發現南韓人的身份證上有乙個十分奇怪的現象。這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南韓人的身份證上有兩個名字,其中乙個是南韓人韓文的名字,還有乙個就是用乙個括號額外寫乙個中文名字。

這就讓人十分疑惑了,南韓人明明使用的是韓文,為什麼身份證卻要特地寫乙個中文名字並把它括起來呢?其中的原因其實跟南韓語言**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絡

一、南韓文字起源南韓主要是位於地球上的東南亞地區朝鮮半島中。南韓文字跟中國的象形文本有所不同,古代南韓一開始並沒有出現文字,因此古代南韓人也從未想到過用文本來標記自己國家的語言。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變得越來越密切,古代的南韓慢慢開始使用文字,並慢慢開始學會用文本來標誌自己國家的語言。

在1446年,南韓的文字正式誕生了。

二、中文出現在南韓身份證上的原因最初的南韓語言主要是由40個字母來組成,但是我們知道要語言文字的含義是十分複雜,要想通過這40個字母組成的文本來詮釋南韓人所表達的意思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因為這40字母組成的文字在使用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重複的現象。於是南韓的一些文字組織領導人就選擇用中文作為南韓文字輔助文字,從而可以更好將一些重複的名字更好區分開來。

所以,我們現在在南韓人的身份證上會看到韓文名字後面還有乙個用括號括起來的中文名字。

三、總結總而言之,南韓人的身份證上出現中國文字,只要是為了區別每個南韓人的名字。

17樓:未來

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南韓都一直都是只有語言,國家沒有文字,他們的民族一直處在這樣尷尬境地中。在公元三世紀時候,漢字傳入了朝鮮,於是朝鮮領導就開始廣泛使用漢字了。

18樓:塵一書

古代高麗、朝鮮都視中國為上國,他們官方一直用的是漢字,雖說有韓語,但沒有文字,直到朝鮮李氏王朝的世宗大王起,才有了正式的韓文本。

19樓:傾慕

因為南韓之前是沒有文字的,直到1446年,南韓才誕生文字,而且只有40個字母,因此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重複的現象。所以為了更好的區分名字,都會用括號再寫乙個中文名字。

20樓:不知道幾千里也

因為韓語名字重複的太多了,不知道究竟誰是誰,所以加上乙個中文本來區別。

為何南韓人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再寫上中文名字?

21樓:文化話你知

因為南韓目前使用的是韓文與漢字混用的政策,這樣做也不容易讓人弄混。

漢字在古代朝鮮半島影響力巨大,在沒有民族文字時漢字充當著人們交流的重要載體。但漢字本身與朝鮮民族的語言有著很大差別,並且學習漢字的權利一直是掌握在當時貴族手中,普通民眾仍然處於只能語言交流卻無法書面交流的尷尬處境上。後來李氏朝鮮的世宗大王李祹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根據朝鮮民族語言特點,組織了大量的儒生與和尚一起發明了一套名叫「訓民正音」的字母文字。

這個文字也就是我們現代知道的韓文(朝鮮文),它是依據漢字發展來的表音文字,又稱為諺文。這一文字的使用並不是要廢止漢字,而是為了增加國民的識字率,讓民眾能夠更好的交流。但在當時這個並不受歡迎,朝鮮半島貴族們依舊只認漢字。

諺文就在這種尷尬的環境下活了400多年,一直到清朝末期。

1866年開始朝鮮逐漸被西方列國開啟國門,於1882年全面開啟了國門,清朝影響力逐步減弱,朝鮮半島於1895年獨立,脫離了清朝的附屬國之列,但這時候其實日本已經徹底控制了朝鮮半島,最終在1910年日本徹底吞併朝鮮。

由於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前朝鮮半島一直屬於動盪不安被侵略的階段,後又被日本吞併,朝鮮民族主義抬頭,那時候漢字的影響力已經大大減弱,在被日本吞併後半島人被迫學習日文,那時候使用本民族文字被認為是愛國的象徵,漢字影響力已經消失殆盡,於1948年朝韓兩國逐步開始廢除漢字,南韓於1970年徹底廢止。但由於韓文是表音文字,在表意上具有很大缺陷,同音不同意的單詞更是難以區別,這就使得南韓很多專用名詞和人名相當混亂,腦子區分。所以南韓人會在身份證上寫中文,是為了更好的讓人知道他們的名字到底是什麼樣的,不被人弄錯。

南韓人身份證為什麼也要寫中文名,為什麼南韓人的身份證上都有中文名

眾所周知,我們中華民族在古代是乙個霸主,國力如此強大,很難有對手。許多弱國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會向強國屈服,從而達到共存互利的結果。南韓自古以來就與我們毗鄰,面積小,國力弱。面對廣闊的中國,南韓自然選擇成為我們的附屬國。這種友好的關係將促進經濟和文化交流,我們的許多文化習俗也已經傳給了他們。甚至他們的...

為什麼南韓人身份證上還要單獨在寫上中文名

其實南韓的身份證,並沒有強制要求非得要加漢字中文名的。但是現在很多新版的南韓身份證上,幾乎都會用括號額外再寫乙個中文名字,這原因就在於韓文本身的缺陷。南韓 中從1945年開始打著民族獨立的旗號,就開始研究廢除漢字,使用韓文。1948年,南韓頒布 諺文專屬用途法 在中小學教科書中全部使用韓文。到了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