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利用先進灌溉技術發展農業生產的國家有哪些

時間 2022-11-29 13:10:10

1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農業文明都必然在水利天文曆法方面有獨到之處,古埃及利用對尼羅河汛期的精確掌握發展農業生產。古代巴比倫崛起於兩河流域,古代印度興起於恆河和印度河流域,這些都是世界聞名的古代文明。

2樓:匿名使用者

美國、以色列、德國、荷蘭,現在節水灌溉是乙個國際性的趨勢了。

3樓:匿名使用者

荷蘭、以色列、德國、法國

世界農業最先進的灌溉技術有哪些??

滴灌農業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4樓:手機使用者

以色列發明的 以色列全國水利工程,從1953年起歷時11年建成,耗資1.47億美元,主管道130公里,共400個揚水站,5000公里輸分水管道,每年輸水13.5億立方公尺。

以色列先後制定了《水法》、《水計量法》、《水井控制法》、《經營許可法》等一系列法規,並予以嚴格執行。另外設有「國家水利委員會」,負責制定全國水利政策、分配配額、用水計畫與資源發展規劃,以及防止汙染、開發廢水、研製海水淡化裝置、保護土壤和排汙等工作。以色列水利法規定,境內所有水資源必須專門用於滿足居民生活和國家發展的需要。

實現水的統一調配,必需一套完善的水利工程體系。以色列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北部資源佔全國80%,可供灌溉的土地卻僅佔35%。早在20世紀30年代,以色列水利方面的開拓者就認識到:

必須修建乙個能把水從源頭輸送到缺水地區的供水系統,保證旱季也能不間斷供水;把高壓輸水管線埋入地下,雖然投資加大且受地理限制,卻能極大減少水分損失,從長遠計利大於弊;工程既要覆蓋全國,滿足人口增長的農業集約化的需求,更要照顧南部少雨地區的用水。 以色列從1953年起開始建設全國性水網工程,1964年最終建成,耗資1.47億美元,主管道130公里,共400個揚水站,5000公里輸分水管道,每年輸水13.

5億立方公尺。北部水源主要是加利利湖,佔全國需水量的33%,其餘為北部山區和西北部地中海平原地區的地下蓄水層。加利利湖經科學論證每年可再生水資源4.

7億立方公尺,為保持水量平衡、避免水質惡化,每年按此數輸水,輸送率達95%。 農業是以色列用水大戶,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是控制用水配額的重要方面。以色列擁有成熟的節水灌溉技術和灌溉器材,同時市場運作十分得力,不但生產的花卉、蔬菜、水果等在歐洲和美國市場銷路很好,僅其開發的灌溉技術、生產的灌溉裝置,由於用水效率大大提高,就已出口到全球不少國家,創下巨大的產值。

滴灌技術是以色列最著名的節水灌溉技術,據稱早已開發到第六代。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滴灌面積發展很快。山崙介紹,他們1999年訪問以色列時,該國80%以上的灌溉農田已經應用滴灌,10%為微噴,5%為移動噴灌。

根據作物各類和土壤型別設定的滴灌控制系統,使田間用水效率顯著提高,達到每立方公尺增產2.32公斤。發明滴灌以後,以色列農業用水總量30年來一直穩定在13億立方公尺,農業產出卻翻5番。

由於管道和滴灌技術的成功,全國灌溉面積從16.5億平方公尺增加到22億~25億平方公尺,耕地從16.5億平方公尺增加到44億平方公尺。

以色列資訊中心2001年印發的資料介紹,滴灌擁有其它灌溉方式無法比擬的優點:由於側管上每個滴頭的滴水量均勻一致,即使在中等坡度梯田也能使用,隨著技術進步,陡坡地勢及較遠距離的滴水速度也能一致;把肥料加到水中,經過滴頭直接施到植物上直達植物根系,達到節水、節肥的效果;可根據土壤質地的差異,設計最佳灌溉水量,減少水分向根區外滲漏;最大限度抑制雜草生長,同時保護作物種植行間土壤乾燥,便於農事操作;是最理想的節水灌溉方式,維護得當可連續使用15~20年,等等。 灌溉用水量和植物吸引水量之間的比值,稱作水的利用效率。

據稱,滴灌達到的用水效率可達95%,而漫灌、噴灌則分別只有45%和75%。以色列在滴灌技術中派生出的埋藏式灌溉,把管線埋在地下50厘公尺深處,更能保證地表乾燥;讓每棵樹獨自擁有噴灑器的噴灑式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達85%;為田間作物設計的、適於大區域灌溉的散布式灌溉,水的利用率也達70%~80%。 目前,以色列滴灌裝置生產者每年都會推出5至10種新產品,80%的灌溉裝置都用於出口。

5樓:成都網世灌溉

以色列耐特菲姆netafim,滴灌技術的發明者

6樓:甄善繼

滴灌農業是以色列發明的。

以色列是乙個乾旱缺水的國家,人均水資源可利用量僅為271立方公尺,沙漠面積佔國土面積的67%,年蒸發量達2500公釐。但是由於他們發展了先進的節水用水技術,「不毛之地」變成了「糧果之鄉」。

世界上其他國家還有哪些節水的舉措

7樓:壹瞬流年

其他國家的節水舉措:

1、以色列斯邁哈·博拉斯父子發明的滴灌技術(父親構思設想,兒子發明滴頭),有其他灌溉方式無法比擬的優點。

滴灌技術是以色列最著名的節水灌溉技術,由於側管上每個滴頭的滴水量均勻一致,即使在中等坡度梯田也能使用,隨著技術進步,陡坡地勢及較遠距離的滴水速度也能一致;把肥料加到水中,經過滴頭直接施到植物上直達植物根系,達到節水、節肥的效果;可根據土壤質地的差異,設計最佳灌溉水量,減少水分向根區外滲漏;最大限度抑制雜草生長,同時保護作物種植行間土壤乾燥,便於農事操作;是最理想的節水灌溉方式,維護得當可連續使用15~20年等等。

2、 澳大利亞**幫助居民更換節水水龍頭與淋浴噴頭、小容量抽水馬桶水箱,安裝流量調節器與生活用水處理系統,將洗澡、洗衣等生活用水**再利用。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日前還宣布,將強制實行永久性節水措施。

3、瑞典將居民的排水管設計得很細,以控制其用水量。

所有的水龍頭、淋浴噴頭或抽水馬桶等衛浴用具都是節水型的。

4、德國制定了嚴格的法律,要求對汙水進行治理,同時還要求對雨水進行收集利用。

新建或改建開發區必須考慮雨水利用系統,適宜建設綠地的建築屋頂全部建成「綠頂」以蓄積雨水,不宜建設綠地的屋頂或者「綠頂」消化不了的剩餘雨水,通過雨漏管道進入地下總蓄水池,與地面人工湖與水景觀相連,形成雨水迴圈系統。

發達國家的農業生產什麼為主地理

農業生產中常用的灌溉方法有哪些

8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灌溉可分為傳統灌溉和節水灌溉。傳統灌溉是指灌溉水從地表進入田間、直接浸潤土壤的方法,主要有淹灌和漫灌。淹灌是用田埂將灌溉土地劃分成許多格田,灌水時,使格田內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層,借重力作用來濕潤土壤;在沒有田間灌水工程或工程簡陋的條件下,水引入田塊後,任水漫流滲入土中則為漫灌;節水灌溉措施包括渠道防滲、節水型地面灌溉、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噴灌、滴灌、湧泉灌、滲灌、微噴等。

與傳統的灌溉相比,節水灌溉省水、省力,減少能量的消耗,是現代化都市農業的發展趨勢,也是實現水資源高效利用的途徑。

9樓:長沙新東方烹飪學院

滴灌:是以水滴形式向土壤供水,以滿足作物需水要求的灌溉方法。它通常利用低壓管道系統將水連同溶於水的化肥均勻而緩慢地滴在作物根部的土壤中。

其主要優點是:每次灌溉用水量少;幹、支管道埋在地下,可節省溝渠占地;隨水滴施肥,可減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效;灌水效果好,能適時適量地為作物供水供肥,不致引起土壤板結或水土流失,且能充分利用細小水源。在水資源日趨緊張的今天,滴溉是一項大有潛力,值得大力推廣的先進灌溉技術。

噴灌:是將具有一定壓力的水噴射到種植的地塊上方,形成細小水滴,散落到土地上的一種灌溉方法。噴灌由壓力水源、輸水管道和噴頭組成。

噴灌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方法。噴灌的安裝和施工以及維護都比較複雜。由於常規噴灌噴頭的射程較大,覆蓋區域一般都在7公尺以上,所以該方法一般都只在大型草坪中使用,而不用於喜水作物的灌溉。

漫灌:是指灌溉水在種植地塊上流動過程中,借助重力作用濕潤土壤,或者在地塊上建立有一定深度的水層,借助重力作用入滲到土壤中的一種方法。該方法是舊式農業灌溉方式之一,操作簡單,但耗水量大,水利用率很低,土壤結構破壞嚴重。

農業未來發展趨勢 、

10樓:匿名使用者

一是從分散經營向規模化方向發展。

農業的規模化生產是在成片集中的土地上採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運用高效的農業機械進行耕作。它不僅可以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在一定的生產投入的前提下,降低單位土地面積的生產成本,提高產量,使農產品的**具有市場競爭優勢,而且還可以帶動諸如運輸、農機製造、維修服務、倉儲烘乾等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大農業的發展局面。

當然,要發展規模化農業,需要有乙個過程,還有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首要的就是土地集中的問題。堅持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我國長期不變的基本國策。

但是,國家也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要引導農民實行土地經營權向種田能手的合理流轉,以提高耕地資源的利用效益。從土地分離出來的農民,可以發展

二、三產業,從事養殖、加工、運輸、勞務等。

而在我國土地資源相對較為豐富的地區,農業的規模化生產已成為現實。例如,我國20世紀80年代建設的黑龍江墾區二道河農場,人均耕地90餘畝,平坦連片,建場伊始就以現代化農場標準為建設目標,配備先進的農業機械和裝置,農業勞力少而精,再加上先進的農業措施和管理,因而創造了可與發達國家農業相媲美的高勞動生產率。每個農業工人年均生產糧豆14.

5萬公斤,創產值12萬多元。友誼農場等也是如此,農藥和微肥噴灑實行飛機航化作業;各項農事活動由現代化大機群實施科學種田標準化作業;現代化農業資訊科技用於生產管理,應用cims計算機整合生產系統指導農業生產;主栽農作物水稻、大豆、小麥及經濟作物種植結構科學合理;因土施肥,選育良種,並輔以配套成網的水利工程和噴灌裝置,確保了農業豐產豐收。基本上實現了「高勞動生產率、高商品率、高經濟效益」的目標。

二是從傳統農業向生態農業方向發展。

目前,我國農業正處於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過渡之中,生產工具正在逐步實覷機械化,化肥、農藥、塑料薄膜、電力和燃油的投入越來越多,農作物的產量在不斷提高。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大量使用化肥導致水體汙染、土壤板結;不合理使用農藥導致土壤、水體和農產品汙染,害蟲產生抗藥性後再度猖獗;塑料薄膜的大小使用造成白色汙染,破壞了土壤的結構,使農作物減產。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是指在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原則下,總結吸收各種農業生產方式的成功經驗,按照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能量轉換定律和生物之間的共生、互養規律,結合本地資源結構,著眼於人、動物、植物及土壤之間的有機聯絡,應用系統工程方法建立和發展起來的與自然相和諧的農業生產體系。它要求把糧食生產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相結合,把種植業與林、牧、副、漁業相結合,把大農業與

二、三產業發展相結合,利用我國傳統農業的精華和現代科學技術,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關係,形成生態和經濟的良性迴圈,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生態農業,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不使用化學合成的除蟲劑、除草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而是使用有益天敵或機械除草方法;(2)不使用易溶的化學肥料,而是使用生物肥、有機肥和長效肥;(3)利用作物秸稈還田保持土壤肥力;(4)利用作物秸稈發電、氣化後形成再生能源、作為牲畜飼料等構成再迴圈經濟;(5)採取保護性耕作方式以保持水土;(6)控制牧場載畜量以保護生態環境;(7)不使用抗生素;(8)不使用轉基因技術。

三是從自然式農業向設施化農業發展。

我國地域遼闊,土壤型別及氣候條件差別很大,產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欠賬較多,抵禦旱、澇等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儘管我國目前的財力狀況尚不能滿足大規模的農業設施建設需要,但未來農業的發展設施農業是乙個方向。西部乾旱、半乾旱區域的農業灌溉問題,東部及東北區域的中低產田改造和工程設施建設,沿江農業區域的澇區綜合治理等,都是我國未來農業向設施化發展的重點。

目前,在我國一些經濟發達且土地資源缺乏的城市和地區已經建立了一些高科技含量、高投入的設施農業,且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農業專家們經過精心設計,把農場式農業生產改造成農業公園,集農業種植、綠化環境、觀光旅遊等為一體,勞動也將成為一項愉快的工作。在黑龍江墾區,為了解決早春氣溫寒冷的問題,採用塑料大棚進行水稻育秧,採用日光溫室生產蔬菜、花卉苗木等。

為了解決間斷性乾旱問題,許多農場早已配備了噴灌、滴灌機械裝置等。

四是從機械化農業向「電腦自控化」管理方向發展。

大面積的農業機械作業極大地提高了現代農業的工作效率,而電子計算機智慧型化管理模組系統在農業上的應用,將使農業現代化管理更上新的台階。未來農業發展的最高形式,應是高度的自動化和精確化,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已為我們開闢了發展方向。

五是生產組織與服務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加入wto以後,我國未來農業的生產組織與服務,將緊跟世界發展趨勢進行對接,成立相應的農協會等專業服務組織,在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開展全方位的服務,及時疏通渠道,使各種農作物產量達到最高,生產成本降到最低,加工增值達到最大,銷售**和經濟效益達到最高,使農民得到更大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