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年是早是晚

時間 2022-01-30 00:01:03

1樓:大肥魚娛樂

俗話常說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今年是早還是晚呢?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酷暑難當,很多人都希望涼爽,秋天趕緊到來,立秋其實是乙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對於老農民來說意義很大,過了這一天天氣會逐漸轉涼,雨水也開始減少,所謂的秋高氣爽也就是這個意思了,關於立秋農村還有很多有意思的俗語,第一句就是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如果立秋早的話天氣就比較涼爽,立秋晚的話天氣就比較熱,這也就是字面意思,不過對於早立秋和晚立秋的早晚是如何來界定的呢?有人說早立秋是指立秋的月份比較早,也就是說農曆六月,晚立秋的是時間較晚,一般是農曆七月,但更多人認為這裡的早晚並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指一天之中的時間點在中午12點之前叫做早,12點之後就算晚,我個人認為,即是當天12點為界。

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立秋難道不就是一天嗎?為什麼還要分12點前後呢?是因為農曆本身就是陰陽結合,24節氣也是先祖的智慧型,24節氣是太陽在黃道上執行的位置確定的,每15度是乙個節氣,太陽運動到哪個位置就可以具體地算出時間點,而不是僅僅地算出是哪一天

而今年的立秋時間是8月8日3點17,也就是說今年的立秋屬於早立秋,所以天氣是涼嗖嗖,想必很多人也感受到了。

2樓:時光匆匆

今年應該是晚立秋,因為立秋之後的天氣比較熱,而且持續的時間也比較長。

3樓:思念久久你

今年肯定是晚立秋呀,現在我還穿短袖短褲呢。

4樓:小懂的賬號

今年立秋是比較晚的吧,所以立秋之後還非常熱。

5樓:一目了然老師

近年屬於立秋早,早晚的溫差很大。

6樓:得了吧小魚

今年屬於早立秋,天氣很涼,尤其是早晚更冷。

7樓:最小的90後

今年早立秋了,但是也很冷,國慶假期就很冷。

8樓:大夢三生浮屠顛

今年算是早的,10月就已經有點涼颼颼了。

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怎麼知道是早還是晚?

9樓:未聞長安曾落雪

古人是沒有陽曆的,他們只按陰曆走。一般而言,立秋多在陰曆六、七月之交,因此立秋在陰曆六月為早,陰曆七月為晚。

而考量「涼熱」的時間段應該指的是陰曆七月,這個和我國古代的曆法有關。我國古代還根據天干地支來紀月,節氣就成了月份的起止點。立秋對應申月的開始,也就是一年中的第七個月。

另外,立秋又多出現在陰曆六七月之交,所以人們就通過立秋早晚比較陰曆七月涼熱的關係。

通常每年陽曆立秋的時間相對固定,但是在陰曆上的早晚會差很多。如果立秋晚,還得把之前已經過了的陰曆七月給算進去。比如今年立秋是陰曆七月十二,按陰曆演算法走,屬於晚立秋。

算陰曆七月究竟熱不熱時,得把立秋之前的、已經過去了的陰曆七月給算進來,也就是從陽曆的7月27日到8月24日(這對應著陰曆七月初一到二十九的乙個月)。

而這段時間正好處在三伏天裡,想不熱都難。

如果立秋早,則反之。(為幫助理解,可以把上圖中的陰曆七月十二替換成六月二十,然後發現:哇塞,要等到陰曆七月開始還得再等十天!

然後你就發現:換成陽曆,就是8月末9月初了,那時自然比現在涼快了。)

所謂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就是這麼個道理。

10樓:匿名使用者

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這句話是古**傳下來的。古人把全面的氣候變化用24個節氣分段表示,通過長期經驗的積累,能確定某天某個時辰發生階段性變化。

判斷立秋早或晚有倆種方法。如下:

(1)按進入立秋節氣當天的準確時間來判斷,若立秋時間在中午之前則為早,若在下午或晚上則為晚;

(2)以立秋當天的農曆日期來判斷。每年立秋的公曆時間並沒有大的出入,但農曆時間就有差別了。一般而言,立秋在農曆六月為早,七月為晚。

11樓:匿名使用者

今年是3:13分立秋,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12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把全面的氣候變化用24個節氣分段表示,通過長期經驗的積累,能確定某天某個時辰發生階段性變化,即上乙個節氣結束,進入下乙個節氣。立秋早晚指的也就是在這天12個時辰裡偏向於午時(正午11-13點)之前還是午時之後,是乙個相對不那麼準確的概念。

13樓:匿名使用者

「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民間認為如果立秋時間在上午,則天氣涼爽;立秋時間若在下午以後,天氣就還要熱上一陣。

14樓:波禕文

我覺得立秋的早晚是看「入伏」時間與「立秋」的間隔天數,入伏後二十天之內立秋為早立秋,入伏後二十天之外為晚立秋。其實就是看二伏有多少天,二伏十天就是早立秋,二伏二十天就是晚立秋!我以為……

「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為什麼這麼說?有根據嗎?

15樓:要不咱們這麼著

早立秋涼嗖嗖,晚立秋熱死牛,這是民間諺語,是大家口口相傳的,可能有的時候也有一定的對應效果。關於這個,我們氣象部門想做好天氣預報的基礎上,我們千方百計地要做,不僅用現代的科學,像台長說了,我們世界最先進的大型計算機計算天氣預報,同時對民間的一些天氣諺語也非常重視,剛才說這個諺語我們進行了專門的研究和統計。所謂的早立秋和晚立秋是指立秋的時間出現在上午或者是下午。

出現在上午,我們說是早立秋,出現在下午是晚立秋。我們對早立秋和晚立秋進行了統計以後,這50多年的資料進行統計,發現早立秋和晚立秋對應後期立秋之後一旬的天氣,或者說半個多月天氣的相對關係非常不明確,應該說早立秋後面這一段時間相對天氣比較涼,或者是涼的比較早。我們統計結果,早立秋以後,有一些年份不僅不是這樣的,而且比往常熱一些,而晚立秋,有時候熱,而有的時候涼。

特別是這些年,近十幾年來,可能是出現早立秋的次數比晚立秋的次數多,而這十幾年,整個氣溫顯得偏高,不是說一立秋天氣就涼了。不是說早立秋涼嗖嗖了。所以有一些民間諺語有科學性,找出它的科學道理進行推廣、應用。

而有一些諺語,可能是傳的比較多,不一定是非常準確的,有一定科學道理的諺語,這樣的話,不一定好用了。

16樓:廣廣哥

「朝立秋,涼颼颼;夜立秋,熱死牛」的歌謠。意思是說,如果早晨立秋,則秋後天氣涼爽;要是前半夜立秋,則秋後天氣仍會暑熱難捱。

這是歷史經驗的總結。

早立秋涼颼颼 晚立秋熱死牛 為什麼

17樓:丸子閒談文化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如果立秋是在早上的話,那麼立秋後的天氣就會比較涼爽。而如果立秋是在下午或者是晚上的話,那立秋以後的天氣不但不會降溫,甚至還會更加的炎熱,因為有「秋老虎」在等著。

今年立秋就是在晚上九點多鐘,所以應該還會熱上一段時間。當農夫問他們這話有什麼科學依據時,老農們都表示在過去一直是這樣的,這都是古人們一輩一輩傳下來的經驗,是錯不了的。你認為今年立秋後還會熱嗎?

立秋也就意味著天氣要開始轉涼了,早晚溫差就逐漸增大了。而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入秋以後天氣逐漸轉涼了,尤其是在下雨以後,天氣會更加的涼爽了。而隨著秋雨一場一場的下,天氣也逐漸由涼爽向寒冷轉變。

18樓:二大媽有話說

民間俗語:「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究竟啥意思?

19樓:匿名使用者

今年8月7號就已經立秋了,秋姑娘悄悄的到來,並沒有讓人感覺到一絲的涼意!老人們都說古語: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真是一點也不錯啊,聽年長的同事說今年立秋是在晚上的十點左右,不愧古人的論斷,雖然已經立秋一段時間了石家莊的天氣還是讓人難以承受外面的高溫,只要一出門毛孔都是張開的,空氣又潮,天氣又熱真讓人難以忍受,一出樓就聽見空調中的水噼里啪啦的往下流,真是苦了外面的人啦,由於天氣的悶熱,大家體內都比較缺水,所以提醒大家多多補充水分,由於天氣的原因要調節好自己的情緒,防止中暑,不愧是三伏天好熱啊!還好老天對得起石家莊,昨天下了一場大家盼望已久的大雨,將人們煩躁的心情洗刷了一遍,昨晚蓋著被子睡的特舒服!爽!

今天早上的空氣新鮮,但是沒有過多久太陽婆婆又開始熱情款待大家了,熱!無奈!

「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有什麼科學道理?

20樓:頭頭社會

根據我國古代日曆的演算法,立秋剛好對應著陰曆7月,通常來說立秋時間相對比較固定,如果陰曆進入7月,但國曆還沒有到立秋,就叫晚立秋,反之就叫早立秋。晚立秋正處於三伏天肯定很熱,而早立秋在陰曆7月之前就已經開始退涼了,於是就有了這個說法。

這句古諺語的由來

最早出現這個說法的是在東漢的四民月令裡。而關於早立秋和晚立秋,的「早」和「晚」民間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立秋的早晚就考量於那一天的時間,如果立秋時間在下午以後,那麼天氣就會這一點,但其實氣象專家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觀察記錄得出,其實立秋的早晚和天氣的炎熱並沒有什麼關係,所以「早晚是指立秋的時刻」這個說法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

而另乙個說法,個人認為就比較可信的演算法,立秋剛好對應的就是陰曆的7月份,而陽曆立秋的時間相對來說比較固定,但是陰曆上卻會出現明顯的差距,所以古時候的人們就通過立秋的早晚,來判斷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如果因力已經開始進入7月,但是陽曆還沒有到立秋,就叫晚立秋,這個時候陰曆7月正處於三伏天,不熱那才奇怪了。

立秋就是秋天嗎?

其實在很多的地方,立秋之後各地仍然處於炎熱之中,這種現象也被民間的人稱為秋老虎。民間還有另乙個說法說秋後一伏熱死人,秋老虎持續的時間大約是一周至半個月,部分地區還會更長,因為立秋熱,處暑依然熱。而且氣候專家也認為這句諺語的說法其實並不怎麼準確,因為現在連高科技的氣象預報都不能夠完全準確,更別提這些從古時候流傳下來的俗語和諺語了。

立秋並不代表著秋天,只有連續5天平均氣溫都在22℃以下才能稱之為秋天,立秋標誌的是秋天的開始,也是一年中的氣溫,開始由公升變降的乙個轉折期。但目前我國各地的炎夏餘熱仍然沒有消除,大部分地區距離秋天的標準仍然有很大的距離。

古諺語並不全部適用於現代生活

而且氣象台也給出預定,如果副熱帶高壓在南落的過程中仍然長時間控制著南方地區,未來就會出現秋老虎現象。

所以這句關於立秋的諺語其實並不能完全相信。農村的諺語,一般是農民經過多年的種植經驗和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卻不一定能夠適應現代的生活和氣象,如果按照這句諺語來算,今年的立秋就算是早立秋,那麼有沒有涼颼颼呢?我覺得好像仍是挺熱的。

21樓:深知她是命

民間認為如果立秋時間在上午,則天氣涼爽,立秋時間在下午以後,天氣就要熱上一會,氣象部門表示,影響天氣的因素很複雜,目前的氣象監測尚不能肯定,但如果副熱帶高壓在南落過程中長時間控制南方地區,就會出現「秋老虎」。

22樓:明月還來看海

在古代沒有陽曆按陰曆走,一般立秋都是在陰曆的六七月份之交。早上立秋的話,天氣會比較涼爽,立秋在下午或晚上的話,天氣會比較炎熱。這是古代的人們一輩輩傳下來的經驗,沒有科學依據。

另外一種說法,早立秋,陰曆7月之前就已經退涼了。晚立秋,陰曆7月正處於三伏天,很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