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L梁平法標註怎麼配筋,梁平法中編號一樣的梁的配筋是完全一樣嗎,還是僅僅是集中標註一樣,如下圖

時間 2022-11-26 16:05:51

1樓:城宛秋

-通長2根25和2根16,2根16為架立筋(帶紅字的那一串為集中標註),箍筋為四肢箍,圖中上部標註的為支座負筋,伸入梁跨1/3, 下部標註為下皮通長筋

梁平法中編號一樣的梁的配筋是完全一樣嗎,還是僅僅是集中標註一樣,如下圖

2樓:

像你圖中的這種情況,編號一樣的梁集中標註都是一樣,但並不代表原味標註也是一樣,圖中原位標註沒有特別註明,所以這個梁的鋼筋集中標註和原位標註是一樣的配筋的,依據就是平法圖集,集中標註表示的是通用數值,原位標註表示特殊數值。。。

3樓:匿名使用者

梁的上部通長筋為2根20;在支座處為兩排筋上排3根20,下排2根20,共五根20;

梁的下部通長筋為4根18;

4樓:我用心了你呢

是的,依據的話,我覺得這是個常識。

圖中wkl2的原位標註2φ 18+(2φ 12) 表示的是上部鋼筋還是下部鋼筋 右邊的wkl2好像沒有集中標註 應

5樓:弄舟散人

wkl2是有集中標註的 看梁邊線上垂直線引出的 不就是麼

如果不加括號的是貫通鋼筋 做法是不一樣的

在結構上貫通筋是受力筋 架立筋只是構造鋼筋(樑中是用於支撐箍筋的)

6樓:匿名使用者

上部筋,可看03g101圖集說明 24頁,2個18的是通長筋,2個12為架立筋

7樓:狼行千里

這個最好截圖說下,一般來說應該是

上部鋼筋

看迷糊了,這不是單排框架嗎?回怎麼還寫wkl(2)啊?

左邊答梁上部鋼筋怎麼寫了3φ 18還寫了4φ 18啊?

括號的問題我也沒看懂,翻了下11g101-1還是沒看懂

8樓:張儒琨

1、先說一下baiwkl2的配筋吧,duwkl2共兩跨寬350mm高800mm,上部配置兩根zhi18mm的鋼筋且在dao支座處,用2跟版12mm的架立筋權

相連,下部配置4跟25mm的通長筋,箍筋於抗扭筋不用說了吧2、(2φ 12)表示兩根12mm的架立筋如果不加括號2φ 18+2φ 12表示上部配置四根通長筋且2跟18mm在角部兩根12mm在中間配置,所以加括號是表示架立筋的方法,與不加括號區別很大

3、右邊的wkl不用集中標註了因為wkl2已經標註了為兩跨,那麼右邊的wkl應該是右側支座為4跟18mm的鋼筋,左邊支座為2根18mm的鋼筋,用2跟12mm的架立筋相連

9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可以可定是上部筋

梁平法標註中wkl9a的小寫a是什麼意思

10樓:匿名使用者

梁平法標註中wkl9a的小寫a表示標號順序,你在圖上可能還可以找到wkl9b,意思就是兩道梁大部分截面配筋相同,只有很小的區域性不同而已!

11樓:a天然堂

該梁中又分為a,b,c....幾種分型號

12樓:匿名使用者

有時候編序號時9號梁有倆個尺寸,為了區分,加個a ,要不然還得重新編別的號。

梁平法標註的一些知識(有圖)

這張梁平法標註裡面的符號各代表什麼?

13樓:匿名使用者

jkl4(11)250×400,表示jkl4這條梁有11跨,梁寬250,高400

¢8100/200(2),表示箍筋是8個的一級鋼,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是2支箍。

3ⅱ16,3ⅱ16,表示梁上部鋼筋3根16的,是二級鋼,下部也是。

g4¢12表示梁中部有構造鋼4根12的,一級鋼,一邊兩根

14樓:其實不想忽悠你

jkl4(11)250×400:[基礎框架梁(jichukuangjialiang)編號4,11跨,截面尺寸250mm(寬)×400mm(高)]

φ8@100/200(2):[直徑為8mm的箍筋,間距為200mm,100mm為加密間距,雙肢箍]

3φ16;3φ16:[梁的上下部鋼筋均為3根直徑為16mm的鋼筋]g4φ12:[有4根直徑為12mm的構造鋼筋]

15樓:匿名使用者

肯定是要參加考試的學生來的,臨時抱佛腳。小弟呀,書到用時方恨少。

16樓:星空之下

大哥,去多看看101圖集撒

急!!!!!梁平法標註,例如: kl1(6) 300x600 φ8@100/200(2) 2φ18;4φ20

17樓:匿名使用者

框架梁6,斷面尺寸是寬300mm*高600mm,箍筋是一級鋼直徑是8mm,間距是200mm,樑端加密是100mm(詳情可以參考11g101-1圖集的85頁),雙肢箍。

鋼筋:上部2根18,下部4根20。

詳情可以參考11g101-1圖集的79頁。

上部的18是通長鋼筋,長度不足時要接,還要注意接頭位置,見12g901-1圖集的2-1頁。

下部的20是支座處斷開錨固,沒有通長鋼筋一說,見12g901-1圖集的2-1頁。

18樓:匿名使用者

是底部通長筋,這樣布置得

畫的不太直。

那你要看原位標註了,如果下部筋有原位標註就要有接頭的

19樓:匿名使用者

4根都是通長底部筋,同排均布。

如何看梁的配筋圖

20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對於首看結構施工圖的人可以買一套11g101系列圖集,看一下圖集中的各種標註方法說明。同時找一本施工手冊查一查鋼筋代號。或者在看結構施工圖時備查。

第二,把建築施工圖中的標準層平面圖找出來,看一看建築平面布局。

第三,看結構施工圖中的標準層梁配筋圖。在梁配筋圖中可以看到梁的分布,梁一般都是依軸線來布置的。在每一根梁處都有標註梁的代號。

按梁的不同代號從1找到最後的或者說最大的編號。每乙個梁的代號都能找到相同的標註的一根梁其配有詳細的配筋、梁斷面尺寸標註,有的還有跨數和懸挑的標註。通過把所有的代號的梁找出來,基本上就能看明白梁配筋圖了。

第四,梁是分框架梁、梁、聯絡梁的,因此要留意其區別,梁的腰筋有時是要抗扭的,也應特別注意。梁筋標註一般採用的是原位標註,很容易看懂。

第五,看完標準層梁配筋圖後,看牆柱標準層位置圖。注意有些連繫梁的配筋是標註在牆柱布置圖上的。並將柱布置圖與梁圖結合看。

完成這幾步後,基本上能清楚標準層的結構了。在看柱位置圖時,可以同時看一看柱子配筋。

巧記看圖口訣

當拿到乙份施工圖紙後,不要盲目的看圖。因為看圖紙要循序漸進,按照步驟來,還不懂怎麼看圖紙,就來巧記看圖口訣吧:

1、從上往下看,從左往右看。

2、由外向裡看,由大向小看,由粗向細看。

3、圖樣說明對照看,建施結施結合看,裝置圖紙參照看。

4、先看全域性性基本圖,後看區域性性詳圖。

21樓:匿名使用者

第五號框架梁,9跨,斷面尺寸240×6(這個估計是你寫錯了)

箍筋為φ10間距200,加密區間距100,兩肢箍

上部2根20

22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梁平法施工圖的表示方法

下面是梁平法施工圖的集中標註

wkl1(1)350×800

 8@100/200(4﹚

216+(216﹚

g414

表示1號屋面框架梁,1跨,寬350mm,高800mm;hrb400級直徑φ8加密區間距為100,非加密區間距為200,四肢箍;梁上部配置216的通長筋,216的架立筋;梁的兩側共配置414的縱向構造筋,毎側各配置214.

梁兩端支座216+218是梁平法施工圖的原位標註表示梁支座上部縱筋216放在角部(即集中標註中的216通長筋),218放在中部(長度取淨跨的1/3與集中標註中的216架立筋搭接150mm).

23樓:匿名使用者

看梁配筋圖方法:

截面240*550 上部架立鋼筋是2個18通長 受力鋼筋2個20通長 -0.200指梁頂面標高為-0.200 不是8個箍筋間距200  是箍筋直徑是8間距是200 括號後面的2指兩肢箍(也就是一般的乙個矩形的箍筋)兩頭的5根18是指端部鋼筋為5根18

3/2指鋼筋分兩排布置 一排是3根 一排是2根(因為梁截面寬度較小 一排布置不滿足縱向鋼筋最小間距) 之所以端部有5跟18 估計是因為這裡支座負彎矩較大

從圖上看 那是個連續梁 這裡的負彎矩是挺大的 有可能比梁跨中彎矩大很多 所以配了5根18的支座鋼筋。

現在是平法原位標註,祥見11g101-1鋼筋圖集。

你發的藍圖:

上圖,編號l7(次梁),梁截面寬240mm*高370mm,箍筋hpb235圓鋼(一級鋼)直徑6,箍筋間距@(等距離)200mm,2肢箍,麵筋2根hrb335(二級鋼)直徑14,底筋3根14的。

下圖:編號kl35(框梁),梁截面寬240mm*高370mm,6跨,箍筋hpb235圓鋼(一級鋼)直徑8,箍筋間距@(等距離)90/180mm,2肢箍,其中90是箍筋加密區間距。中圖:

n4,是樑側抗扭筋,3根22是底筋,主次梁位置在主梁上設定3肢吊箍,間距50mm。

24樓:匿名使用者

框架梁1有四跨,截面200*500,2根18通長筋,下面的表示具體要求

g4o12表示梁中部有4根構造鋼筋

ф8@100/200(2) 箍筋為8,加密間距100,非加密間距200,均為兩支箍

25樓:匿名使用者

編號為5(跨度為9)的框架梁 240x600為梁的截面 φ10@100/200〔2〕為直徑為10間距100/200的箍筋 (2)表示雙肢箍 2φ20 為受力筋 n4φ12 為4根直徑12的抗扭鋼筋

g4φ12為4根直徑12的構造筋 8φ20 4/4 表示8跟受力筋雙排布置 上下各4根

26樓:匿名使用者

g就是鋼筋的第乙個字母

φ是鋼筋的直徑標誌

27樓:歸辰滑文

截面240*550

上部架立鋼筋是2個18通長

受力鋼筋2個20通長

-0.200指梁頂面標高為-0.200

不是8個箍筋間距200

是箍筋直徑是8間距是200

括號後面的2指兩肢箍(也就是一般的乙個矩形的箍筋)兩頭的5根18是指端部鋼筋為5根18

3/2指鋼筋分兩排布置

一排是3根

一排是2根(因為梁截面寬度較小

一排布置不滿足縱向鋼筋最小間距)

之所以端部有5跟18

估計是因為這裡支座負彎矩較大

從圖上看

那是個連續梁

這裡的負彎矩是挺大的

有可能比梁跨中彎矩大很多

所以配了5根18的支座鋼筋。

梁鋼筋主筋標註括號內減一是什麼意思?

28樓:匿名使用者

梁鋼筋主筋標註(-2)是當梁下部縱筋不全部伸入支坐時,將梁支坐下部縱筋減少的數量寫在括號內意思。兩端各不伸入支座淨跨的0.1,即不伸入支座下部縱筋長度為淨跨的0.8。

wkla—1(1)是表示梁下部縱筋,上排縱筋為2?25,且不伸入支坐;下排縱筋為3?25,全部伸入支坐。

wkla—3(1)是表示梁下部縱筋,上排縱筋為2?16,且不伸入支坐;下排縱筋為4?22,全部伸入支坐。

16g101-1 (替代11g101-1)《混凝土結構施工圖 平面整體表示方法製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梁、板)中4.2.4 梁原位標註原位標註內容規定如下:

第2款梁下部縱筋中第(3)點規定:

參考資料:16g101-1 (替代11g101-1)《混凝土結構施工圖 平面整體表示方法製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梁、板)

29樓:弄舟散人

這個表示前面2根不伸入支座的。具體長度規範要求是淨跨的0.8倍(也就是每端短0.1倍)

30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兩條底2排的鋼筋不用進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