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什麼意思,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什麼意思?

時間 2022-08-31 07:06:49

1樓:

出自了凡大師的四訓經典禪語對話。

乙個平常人,不能說沒有胡思亂想的那顆意識心,既然有這顆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陰陽「氣數」所束縛了。既然被陰陽「氣數」所束縛,怎麼可以說沒有「數」呢?雖然說「數」一定有,但是只是平常人,才會被「數」所束縛。

要是乙個極善的人「數」就拘他不住了,因為極善的人,儘管本來他的命裡注定要吃苦,但他做了極大的善事,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他苦變成樂,貧賤短命變成富貴長壽。而極惡的人「數」也拘不住他,因為極惡的人,儘管他本來命中註定要享福,但是,如果做了極大的惡事,這大惡事的力量就可以使福變成禍,富貴長壽變成貧賤短命。乙個人被「數」拘住,那就是凡夫。

乙個人的命運到底能逃的過嗎?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我造惡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六祖大師說: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同。也就是說:乙個人只要從內心自求,力行仁義道德,自然就能贏得他人的尊敬,而得到身外的功名富貴。

若為人不知反躬內省,從心而求,只顧好高騖遠,祈求身外的名利,那就算用盡心機也是求不到的。若能一心行善定能改變命運。古人說: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2樓:冰雨夢悠悠老師

人要是善良了,雖然福氣還沒有到,但是禍災已經裡的遠遠的了。意思就是讓人多做善事,一定會有福報的。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什麼意思?

3樓:愛單單愛

這句話的意思是:乙個人做善事,雖然目前並沒有福報降臨,但災禍已經遠離他;乙個人為非作歹,雖然目前暫時沒有受到懲罰,但福氣已經離他遠去了。

這句話出自於明代思想家袁黃所著《了凡四訓》第三篇《積善之方》,主要是教導並勸解人們要多行善,少作惡,是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進一步詮釋。

這句話與「行善之人 ,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有異曲同工之妙。

4樓:匿名使用者

1、行善的人雖然眼前並沒變的大富大貴,但原本將要遭受的災禍已經開始遠離他;做壞事和心存惡念的人,雖然暫時沒有災禍降臨在他身上,但原本更多的福貴已經開始離他而去了。

2、出自《了凡四訓》經典禪語對話。

3、《了凡四訓》 又名《命自我立》,是2007年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了凡。該書為袁了凡所作的家訓,以其親身經歷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故事。

《了凡四訓》為明代袁了凡所著訓子善書,闡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禍福休咎皆自當人掌握,行善則積福,作惡則招禍;並現身說法,結合儒釋道三家思想以自身經歷體會闡明此理,鼓勵向善立身,慎獨立品,自求多福,遠避禍殃。該書自明末以來流行甚廣,影響較大,此白話繪圖本的出版當有助於閱讀了解,於個人品德修養與世道人心改善或許不無小補。

5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了凡大師的四訓經典禪語對話。

乙個平常人,不能說沒有胡思亂想的那顆意識心,既然有這顆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陰陽「氣數」所束縛了。既然被陰陽「氣數」所束縛,怎麼可以說沒有「數」呢?雖然說「數」一定有,但是只是平常人,才會被「數」所束縛。

要是乙個極善的人「數」就拘他不住了,因為極善的人,儘管本來他的命裡注定要吃苦,但他做了極大的善事,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他苦變成樂,貧賤短命變成富貴長壽。而極惡的人「數」也拘不住他,因為極惡的人,儘管他本來命中註定要享福,但是,如果做了極大的惡事,這大惡事的力量就可以使福變成禍,富貴長壽變成貧賤短命。乙個人被「數」拘住,那就是凡夫。

乙個人的命運到底能逃的過嗎?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我造惡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六祖大師說: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同。也就是說:乙個人只要從內心自求,力行仁義道德,自然就能贏得他人的尊敬,而得到身外的功名富貴。

若為人不知反躬內省,從心而求,只顧好高騖遠,祈求身外的名利,那就算用盡心機也是求不到的。若能一心行善定能改變命運。古人說: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6樓:士越雙瑋琪

現在你享受的福氣是你以前作善事得來的,如果你現在作惡那已種下惡果,雖然你現在還沒得惡報,那是因為你以前作善積累的福氣還沒用完,一但你把積累的福氣用完了,惡報就來了,想再有福氣只能再行善,等你積累的惡報用完了自然福氣又來了,迴圈往復永不停息

7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與人為善。雖然沒有福氣大來。但是災難就遠離了。相反人為惡。雖然還沒有得到報應。但是他以後就不會再有什麼福氣。

8樓:厚雄徐欣懌

行善的人,你的福雖然沒到來但禍已離你而去:行惡的人,

你的禍雖然還沒到但你的福已離你而去!所以要多行善哦!阿彌陀佛!

9樓:匿名使用者

有時候,善是一種迴圈,起點是愛,終點也是愛;更多的時候,善不僅僅是簡單的迴圈,一如空中降灑的甘露,滋潤大地後,又昇華到空中,來自你,最終歸於你,而且加倍。

如果你沒有聖人般的善良和美德,請你至少保持普通人的良心,每個最終都是對他自己的每個行為自做自受.

10樓:匿名使用者

出處:《中論》卷上《修本第三》:「曾子曰:

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人而不好善,禍雖未至,福其遠矣。」(《中論》,[漢]徐幹撰,江安傅氏雙鑒樓藏嘉靖四十四年刊本,《四部叢刊·子部》,張元濟等輯,上海:商務印書館,1919年,14頁)

這句話表達了曾子的「性善論」的觀點,倡導人們向善,多做善事,壞事就會離你遠去。

11樓:匿名使用者

福是什麼?是快樂.與人為善,永遠快樂.與人為惡,短暫快樂.

12樓:清竹清韻

早在游本昌版的濟公遊記裡就有這句話。

13樓:匿名使用者

好人好人不長命 禍害遺千年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什麼意思

14樓:枚語海捷樂

出自了凡大師的四訓經典禪語對話。

乙個平常人,不能說沒有胡思亂想的那顆意識心,既然有這顆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陰陽「氣數」所束縛了。既然被陰陽「氣數」所束縛,怎麼可以說沒有「數」呢?雖然說「數」一定有,但是只是平常人,才會被「數」所束縛。

要是乙個極善的人「數」就拘他不住了,因為極善的人,儘管本來他的命裡注定要吃苦,但他做了極大的善事,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他苦變成樂,貧賤短命變成富貴長壽。而極惡的人「數」也拘不住他,因為極惡的人,儘管他本來命中註定要享福,但是,如果做了極大的惡事,這大惡事的力量就可以使福變成禍,富貴長壽變成貧賤短命。乙個人被「數」拘住,那就是凡夫。

乙個人的命運到底能逃的過嗎?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我造惡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六祖大師說: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同。也就是說:乙個人只要從內心自求,力行仁義道德,自然就能贏得他人的尊敬,而得到身外的功名富貴。

若為人不知反躬內省,從心而求,只顧好高騖遠,祈求身外的名利,那就算用盡心機也是求不到的。若能一心行善定能改變命運。古人說: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人如果做善事,雖然並沒有看到福分來臨,但是災禍卻已經遠離你了;人如果做壞事,雖然還沒有看到災禍到來,但是福分卻已經早已遠離你。

意思就是不掛嫩做善事還是壞事,都不會那麼快地看到效果,但是在日積月累中,會慢慢的體會到善惡不同的報應。

人為善 福雖未至 禍已遠離 人為惡 禍雖未至 福已遠離 出處 ?

15樓:午說娛樂

出自了凡大師的四訓經典禪語對話:

譯意:人若做善事,福分雖然沒有來臨,但是災禍已經遠離了;人若做壞事,雖然災禍還沒有到來,但是福分卻已經早已經遠離。

拓展: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 又名《命自我立》, 是2007年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了凡。該書為袁了凡所作的家訓,以其親身經歷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故事。

16樓:匿名使用者

了凡四訓經典禪語對話2008-08-13 18:33 乙個平常人,不能說沒有胡思亂想的那顆意識心,既然有這顆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陰陽「氣數」所束縛了。既然被陰陽「氣數」所束縛,怎麼可以說沒有「氣數」呢?

雖然說「氣數」一定有,但是只是平常人,才會被「氣數」所束縛。要是乙個極善的人「氣數」就拘他不住了,因為極善的人,儘管本來他的命裡注定要吃苦,但他做了極大的善事,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他苦變成樂,貧賤短命變成富貴長壽。而極惡的人「氣數」也拘不住他,因為極惡的人,儘管他本來命中註定要享福,但是,如果做了極大的惡事,這大惡事的力量就可以使福變成禍,富貴長壽變成貧賤短命。

乙個人被「氣數」拘住,那就是凡夫。

了凡問雲古禪師;乙個人的命運到底能逃的過嗎?雲古禪師曰: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我造惡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

六祖大師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同。也就是說:

乙個人只要從內心自求,力行仁義道德,自然就能贏得他人的尊敬,而得到身外的功名富貴。若為人不知反躬內省,從心而求,只顧好高騖遠,祈求身外的名利,那就算用盡心機也是求不到的。若能一心行善定能改變命運。

古人說: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17樓:完好

這是樂明的新作——懦夫的悲歌中的詞,具體出處不詳。

譯意:人如果做善事,雖然並沒有看到福分來臨,但是災禍卻已經遠離了;人如果做壞事,雖然還沒有看到災禍到來,但是福分卻已經早已遠離。

意思就是不掛嫩做善事還是壞事,都不會那麼快地看到效果,但是在日積月累中,會慢慢的體會到善惡不同的報應。

18樓:熱情的大嘴洋

曾子曰: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好像是曾老師先說的

19樓:匿名使用者

出處:《中論》卷上《修本第三》:「曾子曰:

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人而不好善,禍雖未至,福其遠矣。」(《中論》,[漢]徐幹撰,江安傅氏雙鑒樓藏嘉靖四十四年刊本,《四部叢刊·子部》,張元濟等輯,上海:商務印書館,1919年,14頁)

這句話表達了曾子的「性善論」的觀點,倡導人們向善,多做善事,壞事就會離你遠去。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的意思

20樓:物方

意思是:乙個人做善事,雖然目前並沒有福報降臨,但災禍已經遠離他;乙個人為非作歹,雖然目前暫時沒有受到懲罰,但福氣已經離他遠去了。

出自:明代袁黃《了凡四訓》第三篇《積善之方》。

原文:「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昔顏氏將以女妻叔梁紇,而歷敘其祖宗積德之長,逆知其子孫必有興者。孔子稱舜之大孝,曰:宗廟饗之,子孫保之,皆至論也。

試以往事徵之。」

釋義:易經上說:積善的家庭,一定會有很多福分喜慶的事。

例如,從前姓嚴的人家,要把他的女兒,許配給孔子的父親;就將孔家所做的事情,一件一件都提出來;覺得孔家祖先所積的德,多而且長久;所以預知孔家的子孫,將來必定會大發。後來果然生出了孔子。

還有,孔子稱讚舜的孝,是不平凡的孝順,孔子說:像舜這樣的大孝,不但祖先要享受他的祭祀;並且他的世世代代子孫可以保住他的福德,不會敗落。春秋時代的陳國,就是舜傳下來的子孫,足以證明舜的後代興發得相當長久。

這都是非常確實的說法啊!

擴充套件資料

《了凡四訓》是古代著名勸善書,作者是明朝著名**、思想家袁黃。袁黃,字坤儀,後改名了凡,以親身經歷,講述了改變命運的過程。

《了凡四訓》又名《命自我立》,是一本種德立命、修身治世類教育書籍。書成於公元1602年,全文通過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分四個部分來講解如何改變命運。本為教訓自己的兒子,故取名《訓子文》;其後為啟迪世人,遂改今名,至今依然為芸芸眾生起著明曉世事的指引作用。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什麼意思

出自了凡大師的四訓經典禪語對話。乙個平常人,不能說沒有胡思亂想的那顆意識心,既然有這顆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陰陽 氣數 所束縛了。既然被陰陽 氣數 所束縛,怎麼可以說沒有 數 呢?雖然說 數 一定有,但是只是平常人,才會被 數 所束縛。要是乙個極善的人 數 就拘他不住了,因為極善的人,儘管本來他...

人為什么要有善念,人為什麼要有善念?

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對這個世界充滿善意,就會感覺到這個世界的善意。不管是佛家還是道家,都講究因果,也就是因果迴圈 六道輪迴,如果你這輩子好事做的比較多,下輩子肯定能有乙個好的生活。如果你壞事做的比較多,那下輩子可能連人都做不成。有一種說法是人性本善,我們從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這個世界的恩...

與人為善的小故事,關於與人為善的故事

與人為善 感恩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洛杉磯很多佛友和來自世界各國的佛友們,非常地發心度人,懂得廣種福田,與人為善,擁有一顆赤誠的慈悲之心。所以台長心裡無比法喜,看到你們的一張張笑臉,宛如天上一朵朵蓮花綻放在人間的大地上。兩年後的今天,台長又來到洛杉磯弘揚佛法,法喜充滿。學佛人要懂得人生無常。如果乙個人沒...

與人為善的同義詞,與人為善 同義詞

居心叵測 j x n p c 居心 存心 叵 不可 測 推測。指存心險惡,不可推測。大慈大悲 d c d b i 慈 用愛護心給予眾生以安樂 悲 用憐憫心解除眾生的痛苦 慈悲 佛家語,救人苦難。形容人心腸慈善。好善樂施 h o sh n l sh 好 喜歡 善 親善,善事 樂 樂意 施 施捨。指喜歡...

佛教的進來,請問 大善之人為什麼死的早,是不是福報太大,就去了別的地方了

人都是應為業力存活與世上,有的壽命長有的壽命短都是由於我們前世的業力和今世的緣構成的,人雖然是三善道,但作為人來說也是苦的。大善之人早死,那是享天福去了。到福報享盡,還會隨業力轉入六道輪迴中。只有學佛修佛才能真正脫離六道輪迴 因果規律是不會改變的,儘管是大善的人,如果前生做了大惡,今生惡果成熟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