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麵的過程

時間 2022-09-06 06:47:02

1樓:匿名使用者

做餃子、包子、麵條,都要先和麵,這一步可是關鍵。

和面方法及步驟

1、水溫與用具:秋冬用溫水,春夏用冷水,不鏽鋼、塑料盆均可。

2、和面:和面過程中,少量多次加水,會使和成的麵糰有彈性。先用麵粉順(逆)時針方向擦盆,直至面盆內壁光亮。

然後,邊加水邊攪拌,與此同時,把沾在雙手上的麵粉揉搓乾淨,必要時可沾點水,手上的麵粉清理乾淨後再將麵粉揉成團。

3、餳面:和完的麵糰蓋上蓋子約20分鐘(天氣乾燥的日子,可在麵糰表面抹點水),再反覆揉至麵糰光滑細膩就算餳好了。硬麵(麵條類),一般要餳半個小時,軟麵(餅類)則要20分鐘。

4、麵糰的軟硬有講究:做麵條時為防麵條糟糟的,面要適當硬些,再在麵粉裡稍加點鹽,會讓麵條吃起來更有咬勁(兩人份的鹽量不超過小指甲的1/2,加多了,麵條也會糟,做餅、饅頭、包子等則不加)。做餅時面軟些,做包子(饅頭、餃子)時,則要軟硬適中,太軟了,除了口感差外,也易變形,影響美觀。

5、玉公尺麵:和玉公尺麵時,一定要加白面,否則很難成團。為防玉公尺麵沾手,時不時在手上沾點水就可輕鬆解決。

如何鑑別發酵的程度

用手按麵糰,筋力大,彈性好,說明發酵好,如果切開麵糰後,麵糰的孔洞小而又少,酸甜味不明顯,說明麵糰發酵不足,還需繼續發酵。

用力按麵糰有彈性,略有下陷,有一定筋力,用力拍打時麵糰「嘭嘭」作響,切開麵糰看,孔洞較多,有一股酒香味,說明麵糰發得正好。

面發起後,用手摸麵糰立即下陷,筋力差,切開後,麵糰象棉絮,孔洞較大又密,酸味重,說明發酵過火,此時要放鹼或重新加些麵粉再和,加麵多少視發酵程度而定。

2樓:勇敢浪漫

和面方法及步驟

1、水溫與用具:秋冬用溫水,春夏用冷水,不鏽鋼、塑料盆均可。

一點點奶茶招募濮陽合夥人啦!免費獲取開店費用廣告

2、和面:和面過程中,少量多次加水,會使和成的麵糰有彈性。先用麵粉順(逆)時針方向擦盆,直至面盆內壁光亮。

然後,邊加水邊攪拌,與此同時,把沾在雙手上的麵粉揉搓乾淨,必要時可沾點水,手上的麵粉清理乾淨後再將麵粉揉成團。

3、餳面:和完的麵糰蓋上蓋子約20分鐘(天氣乾燥的日子,可在麵糰表面抹點水),再反覆揉至麵糰光滑細膩就算餳好了。硬麵(麵條類),一般要餳半個小時,軟麵(餅類)則要20分鐘。

4、麵糰的軟硬有講究:做麵條時為防麵條糟糟的,面要適當硬些,再在麵粉裡稍加點鹽,會讓麵條吃起來更有咬勁(兩人份的鹽量不超過小指甲的1/2,加多了,麵條也會糟,做餅、饅頭、包子等則不加)。做餅時面軟些,做包子(饅頭、餃子)時,則要軟硬適中,太軟了,除了口感差外,也易變形,影響美觀。

5、玉公尺麵:和玉公尺麵時,一定要加白面,否則很難成團。為防玉公尺麵沾手,時不時在手上沾點水就可輕鬆解決。

如何鑑別發酵的程度

用手按麵糰,筋力大,彈性好,說明發酵好,如果切開麵糰後,麵糰的孔洞小而又少,酸甜味不明顯,說明麵糰發酵不足,還需繼續發酵。

3樓:羊肉果子

和面就是在粉狀的物體中加液體攪拌或揉弄使有粘性。用水揉和麵粉。根據水溫,和麵又分為涼水和面,溫水和面,熱水和面,每一種和面方法揉製成的面不同。

和面原理

在麵粉中加入水和新增劑,通過一定時間的適當攪拌,使麥膠蛋白和麥穀蛋白逐漸吸水膨脹,互相粘結,形成乙個連續的膜狀基質相互交叉結合,形成立體狀的並具有一定彈性、延伸性、黏性和可塑性的麵筋網路結構使之能被人們進一步加以利用

和麵的方法

和面「三光」的方法

和面裡面有學問,僅就水和麵粉調和而言,就挺複雜的,如擀麵條、包餃子要用冷水和面,包燒麥要用開水燙面,攤春捲皮則須把麵糰調稀等,方法各異。

正確的和面法:和麵時不能一次將水加足。麵粉倒在盆裡或面板上,中間扒出乙個凹塘,將水徐徐倒進去,用筷子慢慢攪動。

待水被麵粉吸乾時,用手反覆搓拌麵,使麵粉成許許多多小麵片,俗稱「雪花面」。這樣,既不會因麵粉來不及吸不而淌得到處都是,也不會粘得滿手滿盆都是麵糊。而後再朝「雪花面」上灑水,用手攪拌,使之成為一團團的疙瘩狀小麵糰,稱「葡萄面」。

此時麵粉尚未吸足水分,硬度較大,可將麵糰勒成塊,將面盆或面板上粘的麵糊用力擦掉,再用手蘸些水洗去手上的麵粉灑在「葡萄面」上,即可用雙手將葡萄面揉成光滑的面菌。此種和面法叫「三步加水法」,可使整個和面過程乾淨、利索、達到「麵糰光、面盆光、手上光」的效果。

麵糰吃水因用途不同而用量不等。以七五粉或富強粉為例,每500克麵粉,擀麵條的麵糰,吃水180-200毫公升,包餃子的麵糰吃水200-210毫公升,包包子的發酵面吃水225-250毫公升,第一步加水60%-70%,第二步加水20%,最後加足。只要這樣和麵就能達到「三光」。

常用熱水麵糰製作的食品

熱水麵糰也叫沸水麵糰或燙麵。和面水溫一般在60-99度。由於在熱水的作用下,麵粉中的蛋白質凝固,並分解水分,麵筋質被破壞,澱粉大量吸收水分而膨脹變成糊狀並分解出單醣和雙醣,因此就形成了熱水麵糰性糯、勁小,成品呈半透明狀,色澤較差,但口感細膩、富有甜味,加熱也容易成熟的特點。

和熱水麵糰的方法

熱水麵糰的調製方法是將麵粉倒入盆內,加熱水(60-99度)用麵杖攪拌,邊倒水,邊攪拌,攪拌動作要快,特別是冬季更要敏捷,才能使麵均勻燙熟。用水量要在調製過程中一次摻完摻足,不能在成團後調製。因為成團後補加熱水再揉,很難揉得均勻。

如太軟(摻水過多),重新摻粉再和,也不容易和好,還影響麵糰性質,而且吃時粘牙,最後一次揉麵時,必須灑上冷水再揉成麵糰,其作用是使製品吃起來糯而不粘,麵糰和好後,需切成小塊晾開,使其熱氣散發,冷卻後,蓋上溼布條備用。

常用溫水麵糰製作的食品

麵粉與50度左右的適量溫水調製的麵糰稱為溫水麵糰。由於水溫高於冷水,水分子擴散加快,從而使麵筋質地形成受到一定限制,而澱粉的吸水性卻有所增加,這種麵糰的筋性、韌性、彈性低於冷水面,製成品種色澤次於冷水麵糰。

溫水和麵的特點是柔中有勁,富有可塑性,容易成形;熟製後也不易走樣,口感適中,色澤較白,這種特點,特別適用於製作各種花色蒸餅,如白菜餅、金魚餅、四喜餅。

和溫水麵糰的方法

溫水面的調製是將麵粉放入盆中或案板上,加適量的溫水,水溫要準確,過高會引起澱粉糊化或蛋白質明顯變性,過低則澱粉膨脹,蛋白質不變性,過高或過低都達不到溫水面的特點,加水量應按品種的不同要求加,使水和麵充分結合,初步成團後,要在面板上攤開或切開,讓熱氣散盡,完全冷卻再和成團,揉勻揉透,蓋上濕布備用。

怎樣和面?

4樓:

列舉以下幾種:

1、包餃子面

500克麵粉加50~60%的溫水,放2%的精鹽,充分揉和,醒麵30分鐘開始操作。麵中放鹽不僅會增加麵筋,出鍋的餃子不粘皮。

2、擀麵條面。

500克麵粉加35~40%的溫水,放2%的精鹽及少量食用鹼,醒麵30分鐘。這樣不僅會增加筋力,而且口感光滑。

3、烙餅面。

500克麵粉加50~60%的溫水,醒麵20分鐘後和麵,效果極佳。

擴充套件資料:

麵粉的選擇技巧

白度麵粉顏色將直接影響麵包的顏色,越近麥粒粉心部分的顏色則越白,麵粉品質則好,所以由麵粉的顏色可以看出麵粉的好壞。不可以用漂白劑漂白,但是過度的漂白,顏色則為死白灰色不良,但對於製作硬式麵包,麵粉的顏色並不重要。

麵筋強度

麵粉內的麵筋構成麵包的網狀結構,如果網狀結構過於軟弱將無法做出良好的麵包。所以麵粉要有足夠的筋度,做乙個好麵包的條件:

1、足夠的蛋白質量及良好品質的蛋白質。

2、足夠的糖及澱粉酶,供給酵母發酵所需用糖。

3、足夠的a-澱粉酶調整澱粉的膠性。

發酵耐力

麵包超過預定的發酵時間,但要能做出良好的麵包,這叫發酵耐力。所以麵粉要足夠的發酵耐力。

麵粉品質術語簡介

2、溼麵筋:以百分點表示。麵粉中的麵筋是烘烤麵包和其它發酵食品的

基礎, 麵筋的數量與質量是決定麵粉加工品質的主要因素, 溼麵筋是含有一定數量水份而未烘乾的麵筋, 其值越大, 品質越好。

5樓:単聲噵鎝瞹眛

1、首先是面的多少,一般炒菜的湯勺手掌心那麼大口徑的,兩勺就夠兩個人吃的了(飯量比較大的)這裡加了三勺面。

2、加水,別想著定量,邊和麵邊加水,一點點的加,加一點拌一拌,用筷子保證某一塊不會太軟,往乾麵粉的地方一點點加水,直到拌得基本所有麵粉都已經成絮狀。

3、然後把筷子上的麵用手扒下來,開始上手,先把所有的面絮絮,都往中間壓。讓它們粘在一起。

4、等已經開始成形的時候,如果軟硬適中就可以少加一點點水再把周邊的幹麵粉粘在一起,如果軟了可以把周邊麵粉用手抓得放在麵糰中間,揉進去。

5、弄好之後再把麵糰揉好就可以了,記住盆子上不要留有面啊。面光,盆光。

6樓:陽光配綠洲

方法如下

1、將發酵粉倒到盛溫水的盆裡,攪拌至化開

2、倒入麵粉到面盆中,不要放太多

3、用手不停地攪拌和面,期間要根據麵粉和水的比例進行新增水和麵粉4、用手從外圈把麵糰往中間扯,不停重複這個過程5、和面大約十分鐘,麵糰基本成型,將面盆蓋上蓋子放在溫暖處6、大約三四個小時之後,面就發好了,可以進行其他的步驟了!

擴充套件資料和面就是在粉狀的物體中加液體攪拌或揉弄使有粘性。用水揉和麵粉。根據水溫,和麵又分為涼水和面,溫水和面,熱水和面,每一種和面方法揉製成的面不同。

在麵粉中加入水和新增劑,通過一定時間的適當攪拌,使麥膠蛋白和麥穀蛋白逐漸吸水膨脹,互相粘結,形成乙個連續的膜狀基質相互交叉結合,形成立體狀的並具有一定彈性、延伸性、黏性和可塑性的麵筋網路結構使之能被人們進一步加以利用。

7樓:emma英輔工作室

1、溫水和面方法

是家常餅、蔥油餅、餡餅等烙餅的主要製作方法,溫水和麵是指麵粉和40~50度的溫水摻和在一起製成柔軟的麵製品。用溫水和面能使麵的性質有所變化,因麵粉中的澱粉、麥膠蛋白質與40~50度的溫水相遇,會使澱粉開始糊化,從而使麵粉中的麵筋質受到破壞,減弱彈性。所以兩種蛋白質受熱變柔軟、無筋質,烙起餅來擀製方便,沒有彈性。

成熟的餅香軟、層次分明、外焦裡嫩。

2、沸水和面方法

又稱為燙麵。燙麵製品柔軟,有吃口,不粘牙。主要用於薄餅和筋餅類的製作,沸水和麵即把麵粉和沸水摻和在一起攪拌,然後再加入50至100克涼水,揉成燙麵,是由於沸水調和面使麵粉中的澱粉受熱而變成糊狀,蛋白質受熱凝固,達到半熟。

可以用來做蒸餃、鍋貼、薄餅、貓耳朵等。

3、冷熱混合合面法

4、油調和面方法

適合酥餅的製作,油調和面是指用麵粉和油摻和在一起,通過搓擦成細膩油麵糰。油麵糰稱為油酥面,它一般不能單獨使用,而是用做「水油皮」。油酥面最好使豬板油熬煉的油脂,選擇老闆油煉出的油脂效果更好,因為板油的粘性較大、油性好,以此制的成品外表美觀,酥而層次鮮明。

5、油水面的配製【油水面有起酥、起層的特點】

用適量的油、水和麵粉混合和成。一般是500克麵粉加水200克,油100克。和麵時,要將油、水混合後一起倒入麵粉中,若先加油,後加水,或先加水,後加油,都不容易拌勻。

和麵時,要反覆揉、搓,以防麵糰開裂。

6、幹油麵的配製【幹油麵的作用是起酥】

完全用油和面,不用摻水。一般是500克麵粉用250克油和成。這種麵糰的和法是,把油倒入麵粉後在案板上推滾成團。

7、蛋和麵的配製

蛋和麵用雞蛋、油、糖、水、麵粉摻和在一起配製而成。純蛋和麵,一般是500克麵粉要加300克雞蛋液。和麵時,經過加蛋、拌蛋、搓揉,使麵粉和蛋液凝結成麵糰,再反覆搓揉。

油、蛋和麵,油和蛋液用量的百分比是油20%,蛋液80%,有時可加進少許水。 如需加糖,應和蛋液、油混合後攪拌。油、蛋和麵要反覆揉搓,直到麵糰光滑、不沾手為止。

水蛋和麵,用蛋液、水、麵粉配製。一般是500在麵粉要投放150克蛋液、150克水。如果放糖,則減少水量。

拉麵和麵的正確配方,拉麵和麵的正確配方是什麼?

一 選料 選料對拉麵製作極為重要,根據甘肅的資源條件,業內人士經過多年的探索總結,在選料上有這樣一句俗話 甘南的犛牛永登的面,皋蘭的蓬工業區甘谷的線 辣椒 由於蓬灰現在已得到改造,使用的是速溶蓬灰拉麵劑,因此,重點對其它三項進行簡要概述。甘南的氂牛肉 甘南藏族自治州海拔高,天然草場無汙染,甘南犛牛四...

手擀麵的和面方法,手擀麵的和面方法是什麼?

1 將麵粉 水調製成水調麵糰,餳30分鐘左右備用。手擀面手擀麵 2 取一塊麵糰,用手揉均勻,然後平放於案板上,光面向下,用擀杖向四周用力擀開成片狀。3 待麵塊擀製到一定的程度時,將擀杖捲入其中,用面緊緊包裹在內,並用手反覆向外推卷。如此幾次後,將其,撒上適量的撲面,從另乙個方向把擀杖捲入其中,進行推...

和麵的竅門是怎樣?和面有什麼技巧

我們在製作各類中式麵點的時候,第一步工序就是要和麵,和面就是將麵粉以及其他輔料揉成面坯的過程,面坯的好壞直接回影響麵點成品的口感,有哪些技巧呢?和麵的手法主要分為三種 抄拌法 調和法 攪和法,不論使用哪種和面手法,我們都要正確掌握面坯的乾濕度。1 抄拌法。先將麵粉放入容器中,在麵粉中間開乙個洞,分次...

做麻食怎樣和面過程

朋友你好!麻食的做法 1 和面,面要稍微軟一些,太硬不好搓,太軟則粘手,錯的時候不易成型。麵和好,揉光,醒二十分鐘 2 擀薄,將麵糰擀成大約1cm左右的麵餅,再按照寬度大約1cm均勻切條,將切好的條用手在案板上稍微滾一下,滾成圓柱 3 切丁,將這些圓柱均勻切成切成小麵丁,一次不要切太多,否則容易粘在...

做饅頭和面放油嗎?饅頭和麵的時候能放油嗎

做饅頭不需要放油。用溫水化開酵母,然後和面,如果天冷就在鍋裡燒上五十度的水,然後把發好的面放在蒸饅頭的箅子上,這樣容易發酵。做饅頭和面的話,是可以不放油的。但是也看個人喜好。如果想放一些油的話,也是沒有問題的。這樣整體整出來的饅頭,也會有一些油潤和光澤,效果也是比較好的。做饅頭和面,堅決不能放油,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