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題 如何評價狀元實業家張謇?

時間 2023-03-15 17:40:07

1樓:匿名使用者

張謇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家」。***同志在談到中國民族工業時曾說:

「輕工業不能忘記海門的張謇」。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他在通州建立了國內第一所博物館——南通博物苑。1915年建立了軍山氣象台。

此外還陸續創辦了圖書館、盲啞學校等。1911年任**教育會長,江蘇議會臨時議會長,江蘇兩淮鹽總理。1912年南京**成立,任實業總長,1912年任北洋**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總長。

後因目睹列強入侵,國事日非,毅然棄官,全力投入實業教育救國之路。1918年10月23日與熊希齡、蔡元培等人發起組織了「和平期成會」。 張謇乃科甲出身,狀元及第,書法自有根底,楷、隸、行、草兼擅,沉穩深秀,傳世以行楷為多,隸書絕少見,然此副一則為隸,另則長言龍門,筆法瘦硬,縱橫飛動,妙得《禮器碑》,《石門頌》精髓,偶參篆書體勢,古雅清新,更是絕品中之精品。

1922年,商業精神領袖、「狀元企業家」破產。1926年7月17日,一代「狀元企業家」在無限的寂寥和落寞中黯然離世。

2樓:匿名使用者

(2018·恩施)「他一生孤獨,最大的精神支撐是內心崇高的社會理想,是乙個狀元告別仕途後仍念念不忘的興國之夢。」這是對清末狀元張謇的評價,他的「興國之夢」是實業救國。

3樓:匿名使用者

洋務派代表,當年考上狀元卻去當實業家,是中國近代有名的實業家,被稱為「狀元實業家」。創辦了 大生紗廠 但卻倒閉。他的大生紗廠是中國近代企業的縮影。

4樓:亦晞

思想先進,倡導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創辦了早期民族工業,為資本主義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程度上的發展。

5樓:匿名使用者

用馬克思列寧主義來講就是,張謇不可能突破階級的侷限性 呵呵。

6樓:夢遊

為我國近代化工業開闢了先河。

不知道對不對= =

狀元實業家張謇怎麼讀 狀元實業家張謇的簡介

狀元實業家張謇怎麼念

7樓:天蠍大山的子孫

「謇」的讀音為(jiǎn)

1、口吃,言辭不順利:~吃。

2、正直:~諤(正直敢言)。~a.正直之言;b.忠誠正直)張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號嗇庵,漢族,祖籍江蘇常熟,生於江蘇省海門市長樂鎮(今海門市常樂鎮)。

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上海海洋大學創始人。

張謇創辦中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開中國紡織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紡織原料**基地,進行棉花改良和推廣種植工作;以家鄉為基地,努力進行發展近代紡織工業的實踐,為中國民族紡織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家」。

2015年4月18日,以我國近代著名狀元實業家、教育家、上海海洋大學創始人張謇命名的萬公尺級載人深淵器科考母船「張謇」號開工建設。

8樓:達興老師聊教育

這裡的謇讀作:jiǎn,聲母j,介母i,韻母an,聲調三聲。

部首言部,部外筆畫10畫,總筆畫17畫。

1、口吃,言辭不順利:謇吃。

2、正直:謇諤(正直敢言)。

漢字筆畫:1、謇博[jiǎn bó]

性格剛直,學識廣博。

2、謇直[jiǎn zhí]

正直。3、驕謇[jiāo jiǎn]

驕蹇。4、謇諫[jiǎn jiàn]

直言諫諍。5、謇訥[jiǎn nè]

不善言辭。

9樓:hj佑依

張謇 zhāng jiǎn

在做任務,求採納!

張謇為什麼被稱為「狀元實業家」?

張謇:狀元實業家故事

簡述中國近代著名的狀元實業家張謇的歷史功績

10樓:匿名使用者

張謇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家」。***在談到中國民族工業時曾說:

「中國的輕工業不能忘記海門(今屬江蘇南通海門市)的張謇」。

他是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他創辦我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開中國紡織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紡織原料**基地,進行棉花改良和推廣種植的工作;以家鄉南通為基地,努力進行發展近代紡織工業的實踐,為中國民族紡織工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

張謇作為教育家,創辦了中國的第一所師範學校——南通師範學校及中國第一所特殊教育學校——聾啞學校(現為南通特殊教育中心);是包括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在內的諸多名校的創辦人或主創人。

張謇的功業還包括建立中國第一所博物館——南通博物苑。

1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

如何評價歷史人物張謇?

12樓:buff來撩我

中國西漢時期外交家。漢中成固(今陝西城固)人。漢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為郎。

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二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餘,娶妻生子,但始終秉持漢節。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張騫在大夏時,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勸武帝開西南夷道,但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

元朔六年,張騫隨衛青徵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與李廣出右北平(今河北東北部)擊匈奴;張騫因遲誤軍期,當斬,用侯爵贖罪,得免為庶人。後張騫復勸武帝聯合烏孫(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騫為中郎將,率300人,牛羊金帛以萬數,出使烏孫。

張騫到烏孫,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國。烏孫遣使送張騫歸漢,並獻馬報謝。元鼎二年(前115),張騫還。

翌年卒 。他所遣副使後相繼引西域諸國使者來漢;烏孫後來終於與漢通婚,共擊破匈奴。漢能通西域,由張騫創立首功。

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張騫對開闢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西域諸國當時無史籍記載,張騫所報道,備載於《史記》、《漢書》中,是研究中亞史所根據的原始資料,具有重要價值。

13樓:網友

清代名相張鵬翮在其家書中寫道:「願效張騫,以身許國,予之志也。」

《史記 大宛列傳》開篇句「大宛之跡,見自張騫。」

明宣宗朱瞻基詩 「似聞溟海息鯨波,近歲諸番入覲多。雜還象胥呈土貢,微茫島嶼類星羅。朝廷懷遠須均及,使者敷恩合褊過。莫憚驅馳向遼遠,張騫猶說到天河。」

《漢書》所說:「漢之號令班(頒)西域矣,始自張騫」

其他如「不辱君命」、「持漢節不失」見諸史料頗多,就不一一枚舉了。

14樓:王一濱營養師

我們與當時的人得文化背景和事物認知有很大不同,所以很難評說。

15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的說他是中原文明與西域文明最早的聯絡紐帶。複雜了說可以寫一本書。

16樓:韓巨集祥

張騫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冒險家和旅行家。他奉漢武帝之命,第一次出使西域,開闢著名絲綢之路,到達大宛、大月氏等地,使天山南北與內地連為一體,司馬遷稱之為「鑿空」。第二次被匈奴所俘,被囚十數年,懷揣報國之心,重新會到中原。

寫下許多記載,影響深遠。

現代實業家清末狀元張謇哪一年中的狀元,中了第幾名

評價張謇的歷史貢獻

17樓:匿名使用者

張謇,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他創辦我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開中國紡織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紡織原料**基地,進行棉花改良和推廣種植的工作;以家鄉為基地,努力進行發展近代紡織工業的實踐,為中國民族紡織工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

十六國時期的中國歷史怎麼評價,對中國歷史朝代的評價。

戰亂動盪,百姓流離失所,但是也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歷史的進步 對中國歷史朝代的評價。五胡十六國時代對中國歷史有進步意義嗎 合以外。為什麼以前這些異族沒有在三國時期來進犯中原呢?反而是在大一統的西晉時 當然有意義,這是乙個民族在融合時期 合以外。為什麼以前這些異族沒有在三國時期來進犯中原呢?反而是在大一統...

中國歷史時間怎麼劃分,中國歷史階段如何劃分

180萬年前 前2070年為原始社會時期前2070年 前476年為奴隸社會時期前475年 1840年為封建社會時期1840 1949年為中國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 其中舊民主主義革命 1840 1921 新民主主義革命 1921 1949社會主義過渡時期 1949 1956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1...

中國古代有多少狀元 有女狀元嗎,中國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女狀元

從隋帝大業二年 公元606年 到清光緒帝光緒三十一年 公元1905年 1300年間共經歷了8個朝代開科725科,產生了736位進士科狀元。這8個朝代中唐代狀元最多,為270位,按所取人數的多少排序,分列第 二 三 四位的是兩宋時期118位 清代112位和明代是88位。據史籍記載,有唐一代,共有狀元1...

中國歷史上的武狀元是怎麼一回事 他和文狀元有聯絡嗎

武舉是古代中國科舉考試中的武科,設定目的是選拔軍事人才。最早是唐時武則天於公元702年開始推行,考試內容包括箭 弓 刀 石等。以後宋 明等朝都有武舉 專案略有變化 至清末廢。武舉中奪魁的是武狀元。這是相對於文舉的,中武舉者稱為武舉人,武舉第一則稱為武狀元。武狀元的稱呼大致在宋代以後才有。武狀元和文狀...

劉備真實的歷史評價,劉備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劉備墓到底在何處呢?到現在還是乙個未解之謎。劉備攻打吳國失敗後,退到了白帝城。於公元223年4月病逝。5月,諸葛亮扶靈柩回成都,8月下葬。人們根據史料的記載,認為劉備的墓葬就在成都武侯祠。因為上述的史料 於陳壽的 三國志 陳壽是蜀漢的觀閣令史 從事文獻檔案管理工作 在蜀漢生活了30多年,他必定知道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