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出乙個歷史上賢明的君主以民為本的例子

時間 2023-01-11 09:05:48

1樓:偃之狐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

朱元璋請劉基。

2樓:暮秋晨

劉皇叔三顧茅廬請臥龍出山。

中國歷史上最賢明的君主是哪位?

3樓:匿名使用者

唐太宗李世民,中國古代王朝之中首推唐朝最繁榮昌盛,政興人和。1唐太宗任人唯賢,善納賢言。2注重民生,興修水利。3積極與外國交流,促進了中國文化經濟的發展。

4樓:匿名使用者

唐太宗李世民 康熙皇帝 明成祖朱棣。

中國歷史上最賢明的君主是誰?

5樓:申子於磁

最著名的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射大鵰,千古一帝——康熙,最賢明的沒有統一的。

6樓:一起翻牆的歲月

要讓我來說的話,必然是唐太宗李世民了,因為我本人就崇拜他。其餘的也不少,文景之治中的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北魏孝文帝,武則天也算乙個,康乾盛世的三位,都還可以。不過首推唐太宗李世民。

他確定了確定了「安百姓」、「重人才」、「強政治」的治國思想,中國歷史上他第乙個認識到了統治者與人民是「舟與水」的關係,通過土地賦稅制度的調整以「安百姓」。同時認識到了重用人才,虛懷納諫的意義,得人善任,從諫如流,營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圍,保證了較為開明正確的政治、經濟、民族、外交、文化上的政策得以制定和實施。最後加強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以鞏固**集權,提高行政效率,擴大統治基礎。

這樣的皇帝給中國帶來了歷史上最為繁榮的時代,現在還殷澤的朝鮮半島、日本群島、阿拉伯半島的外國國民,就更不用說對中國的意義了,這樣的皇帝還不是罪賢明的麼?

湯是一位賢明的君主他在何時建立了哪個朝代在治理國家方面他有哪些作為

有什麼例子是因為君主賢明而吸引賢士來投靠的國外例子?

歷史上的賢明君主?

7樓:匿名使用者

漢武帝、唐太宗、朱元璋、康熙。

8樓:急哦囧

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清聖宗愛新覺羅·玄燁(這是迷你版,全講太多了)

有人認為李世民是乙個為爭權奪利而弒兄殺弟的無義之人,不應當被後人稱為賢明的君主,說說你的看法

9樓:匿名使用者

賢明的君主,是李世民在做了皇帝後的表現所贏得的名聲,我覺得這個與他未登基前的"弒兄殺弟"要分開來看。

宮廷爭鬥無父子,當時情勢緊張,危機一觸即發,我想李世民和他的兩個兄弟都在蠢蠢欲動,只是誰出手早和晚的問題。

要成大事,當斷則斷,該狠的時候要很,李世民殺了他兩個兄弟和所有的侄子,避免了大唐後世政權的某些爭鬥,對老百姓來說,應該是好事。

可惜的是,後世以成敗論英雄,對元吉和建成的描寫不是很正面,其實,這三兄弟在能力上本就不分伯仲,如果當時是元吉和建成先下手,我相信也應該會成為"賢明的君主"

10樓:沈沉

乙個從頭到尾善始善終的君主。

弒兄殺弟的事情,太子建成與秦王陛下之爭只能以一方的死做結束。

結果就是秦王勝,太子敗,失敗的一方被殺死無話可說。

至於什麼是賢明的君主?就是推動歷史向前發展。

擊敗突厥,稱天可汗,消除民族蠻夷之分,奠定大唐盛世。

所以李世明完全可稱為乙個賢君。

11樓:求知的小男孩

成王敗寇,實力就是真理,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他即使是弒兄殺弟的無義之人,又能怎麼樣呢?

12樓:來自黃崗山有獨創性的檳榔

歷史上的兄弟奪嫡本來就說不清的,但是李世民後來成為一帶明君,這種批評聲音就少了很多,但是持相反說法的人的最大證據就是李建成在他當太子的表現來看,以後也會成為乙個明君,而且從歷史上很多材料裡能得到佐證,但是這種事都是猜測,好太子以後未必就是好皇帝,而且歷史上所有的奪嫡都是老二殺老大,因為老大沒有必要去殺老二,正常情況的話他們就能合理即位,這種事,說不清。

13樓:希秋梵豫

歷史就是這樣的 。政治人物,這也沒辦法。不過他還算是明君,只要能使天下百姓「安居樂業」

14樓:大漠狂徒

該出手時就出手。他不殺兄弟,自已就沒命了,換成是你,你會如何?

15樓:河瓦

如果他沒有後來的政績,恐怕他也沒有什麼好評價。

16樓:匿名使用者

犧牲小他,完成大我。

康熙算清朝最賢明的君主嗎?

17樓:流年嘉逸

他功勞大,但也有過錯,要說最,真不好說。

請給我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請給我乙個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

最佳答案 大洋網2月8 道 1909年3月,秘宗拳宗師霍元甲受陳其美 陳公哲等人之邀來到上海。三敗洋人。1909年夏霍元甲師徒數人移居閘北王家宅,奠定了精武體育學校的校址。同年8月,霍元甲病逝於上海,終年53歲。1912年,著名武俠 家向愷然 平江不肖生 先後出版 拳術 和 近代俠義英雄傳 兩部作品...

歷史上的曹操是什麼樣的人,歷史上,曹操是乙個什麼樣的人?

曹操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 軍事家,一位偉大的文學家。董卓之亂後,中原一帶陷入軍閥混戰的局面,國家四分五裂。正在這個時候,曹操登上了政治舞台。他把統一中國當作自己的政治使命,憑藉其卓越的政治 軍事才能,結束了漢末以來長期存在的豪族混戰局面,統一了北部中國,替後來的西晉統一,鋪平了道路,為統一全國打下了基...

歷史上的嫪毐怎麼沒變成太監的,歷史上第乙個太監是怎樣來的

太監又被稱作宦官,是古代封建王權特有的產物,專供皇帝 君主及其家族役使。在先秦和西漢時期,太監並非全是閹人,自東漢開始,太監則全部變成了閹人。那麼,中國的第乙個太監是誰呢?歷史上有沒有假太監?他們在歷史上都幹過什麼事情?我們知道太監在我國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職業,歷代皇宮裡幾乎都在大量使用太監。這些...

求歷史故事,求乙個歷史上同樣的歷史故事

正如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所說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那樣,歷史不會也沒有重複過。但是,某些相似的歷史悲劇卻經常重演,兩宋的悲劇就是最好的例證。北宋當局由於沒有看到政治形勢的新變化,一心要消滅長期以來的冤家對頭遼國,與新興的政治勢力金政權聯合滅遼,沒想到滅遼之後與金之間失去政治緩衝,而自己又不能...

歷史上造筆的人是誰,歷史上第乙個發明毛筆的人是誰?

歷史上第乙個發明毛筆的是蒙恬。蒙恬祖籍是戰國末期齊國人,被秦國器重,是秦國大將,秦始皇很看重他。蒙恬從小就很聰明,而且也很努力。在他十歲那年,因為機緣巧合,發明了毛筆,解決了書寫困難的問題,算是一位很厲害的神童了。秦朝嬴政之前,我國歷 書都是在竹簡上用刀刻字,特別費時費力,而且攜帶笨重。這個問題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