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修一水壩助其滅六國,兩千年後水壩有何作用

時間 2022-12-08 14:40:53

1樓:蠟筆咬金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農業大國,各代王朝的帝王都很重視農業的發展。因為我們知道世界上農業是第一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所以農業的強大與乙個國家的強大有關,而農業的強大也與乙個國家的水利工程的強大與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因為農業的發展需要水的滋養與灌溉,有了水,農業便會發達,這個國家也便會更加的強盛。

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作為乙個諸侯國到統一天下的大國,秦國興修的水利工程對統一六國壯舉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秦國興修的水利工程有享有「世界奇觀」之稱的靈渠,都江堰,鄭國渠。

先說說靈渠,其灌溉了數萬畝的農田,使得交通方便,還具有交通運輸和農業灌溉的作用。還有都江堰為秦國統一六國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

再說說鄭國渠,鄭國渠長達300裡,灌溉面積4萬頃,這對秦國的農業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去成都看到都江堰的壯觀的時候特別的震驚,真佩服他們的毅力與技能。

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使得秦國不再有旱災,使得百姓的土地耕作也變得更加地簡單。而且水利工程不僅可供通航,且兼有灌溉之利。在秦國統一的過程中,軍隊也可以用水路押送糧草。

可見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對於秦國統一六國助力頗多。

在興修水利工程這一點上,秦國的選擇是很有智慧型的。我覺得乙個國家的強盛,跟這個國家對於水利工程的重視密不可分。水利工程的強大是乙個很重要的因素,我們能從秦國的例子上看得出來。

以上就是本人對於這個問題的一點不成熟看法,若有不妥之處,還希望大家給予批評指正。

2樓:丸子閒談文化

秦國修建的這一水壩就是今天的都江堰,當時助其滅六國,在兩千年後,又幫助中國打贏了抗日戰爭,為我國做出了傑出的貢獻。2000多年前,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為了**岷江洪水氾濫的問題,決定修建一條河堰。都江堰的總體規劃是把岷江分成兩條河流,其中一條通向成都平原。

這不僅可以分流洪水,減少災害,還可以分另外一條流水灌溉農田,化害為利。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李冰成功帶領巴蜀人民完成了都江堰的建設,堪稱當時的一大奇蹟。從此,蜀地便成為了歷代最可靠的後方。

秦國利用巴蜀的財富,最終消滅了六國。劉邦利用巴蜀的財富,打敗了項羽,建立了漢朝。在這兩件事情中,都江堰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致使蜀地軍閥無暇顧及都江堰的維護,造成了都江堰先後出現幾次損壞的跡象。諸葛亮執政時,他深知都江堰對四川的重要意義,於是決定大力整頓都江堰。

為此,諸葛亮特地命令馬超將軍率領1200名士兵去修復都江堰。

在抗日戰爭期間,四川都江堰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四川省**主席劉湘立即發出通知,動員全省。他明確指出四川是中國最穩固的後方,也是戰後重要的防禦地區,山川險峻,人口眾多,物產豐富,四川7000萬人民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這比其他省份更重要。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大部分富裕的經濟區都淪陷了。

就物資**而言,四川成為唯一的主要省份。據統計,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支出14640億元,僅四川就承擔了4400億元。從1943年到1945年,四川收集了8228萬斤大公尺,佔全國總量的39%。

另外,還有350萬名巴蜀人站出來為抗日戰爭的勝利而戰。綜上所述,足以看出都江堰為我國的確做出了不少傑出貢獻。

3樓:張十一

兩千年後水壩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作用,既發展了交通運輸,使得海路運輸便利,也讓農民對田地灌溉有了一定的便利條件。

4樓:我是來自南國的

秦國新修的水利工程,使得它的農業生產更加穩定,糧食**比較充足。有了糧食**,就可以維持軍隊的需要,使得軍隊沒有後顧之憂,因此戰鬥力比較強。

5樓:惠華小知識

因為經過修建水利工程,保證了自己的糧食產量穩定,對於強大的軍隊是非常好的。

6樓:痞子只you風流

這個水壩就是都江堰了,都江堰在當初抗戰時期的時候發揮著重要作用,就是因為都江堰的存在才能使得糧食能夠源源不斷**給前線。

7樓:梨渦

這個水利工程修好後,使得成都平原和關中平原得到了很好的灌溉,成為了秦國最大的兩個糧倉,為秦國統一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畢竟打仗最重要的一點除了兵力就是糧草。

8樓:花花就是我

秦國修築的水壩在2000年之後,其實可以防止很多水澇災害的產生,而且也可以蓄水,防止乾旱

9樓:匿名使用者

秦國時期修建了一條鄭國渠,這條水渠使秦國當時的運輸得到了發展,現在這條鄭國渠主要起到的是農業灌溉和旅遊觀光。

10樓:希望可以重來

2000年之後,這個水壩的作用就是造福人類,控制一些水源的流失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