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問在古代,失火了為什麼說成是走水了

時間 2022-11-12 01:50:42

1樓:晚夏落飛霜

」走水「是「著火「的避諱語。我國古代對死亡、惡疾、災禍等很多時候忌諱直言。如諱言火災,將失火叫做「走水」。

言語忌諱反映了人們趨利避害的思想傾向,也表示了對別人的尊重,有一定的合理性,因而大量的代用詞流傳下來,不僅豐富了漢語詞彙,而且成為禮俗文化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

如」野雞「這個詞,本來是」雉「,卻因為漢高祖劉邦的妻子呂后,名雉。她是惠帝的母親。惠帝死後,呂后臨朝稱制,主持政權八年。

為了表示她的尊嚴,不准人們直呼其名,而且就連與她的姓名同音的字也不准說,所以人們不得不說「雉」的時候,就只好改叫野雞。

避諱的另一種方法是用音不同而意義相同的字去替換。秦朝人把「正月」叫「端月」就屬於這種情況。(「端」是開端,開始之意。)

漢武帝姓劉,名徹。漢朝人為了避武帝之諱,凡是用「徹」字的地方,都改用「通」字:「徹侯」改為「通侯」,人名「蒯徹」改為「蒯通」。

唐朝人為避太宗李世民之諱,把「民」字改為「人」字,柳宗元在《捕蛇者說》裡就把「民風」改寫做「人風」。在今天讀它時,要看注釋才能明白。

「缺筆」和「缺文」是避諱的又一種方法。所謂「缺筆」,是在非寫該字不可的情況下,少寫筆畫。林黛玉在寫「敏」字時總是缺一筆。

所謂「缺文」,是空格不寫。南北朝時的梁武帝蕭衍的父親名順之,所以梁人蕭子顯所撰的《南齊書》裡,遇到「順之」二字,都空一格。

2樓:鄉網處丶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 這裡在刻意避諱"火"這個字. 因為古人對火是十分敬畏的,認為失火本來就是超自然力量(比如鬼神)造成的,以懲罰人的做法.在來就失火的情況下,還嘴裡火啊火啊的叫個不挺,很不吉利.

五行中水能剋火,所以用水字來壓制火,比較有口彩. 還有,之所以說是走水,有說法是因為古代一旦失火,發現的人會大叫來提醒眾人,周圍的人就會拿著水龍之類的救火工具去救,走水就是使水"走"到失火的地方去.久而久之,一旦失火,發現者就直接說走水了...

我個人還認為,走水是古代的一種地方性語言,表示運輸水(去救火),由於這種語言有地方性,而且距離現在比較遠,所以現代的人理解起來有難度.而在當時,是很容易被人理解的正常詞句.]

3樓:桐兒4ul叐

古代的消防十分簡陋,一旦失火,人力可算無所作為了。所以,人們畏懼火災,也十分忌諱說到「失火」二字,認為不吉利。補救的辦法就是換一種說法——「走水」。]

4樓:vipyao亴

這裡在刻意避諱"火"這個字.

因為古人對火是十分敬畏的,認為失火本來就是超自然力量(比如鬼神)造成的,以懲罰人的做法.在來就失火的情況下,還嘴裡火啊火啊的叫個不挺,很不吉利.

五行中水能剋火,所以用水字來壓制火,比較有口彩.

我個人還認為,走水是古代的一種地方性語言,表示運輸水(去救火),由於這種語言有地方性,而且距離現在比較遠,所以現代的人理解起來有難度.而在當時,是很容易被人理解的正常詞句.參考資料:

有些是書上的,有些是個人分析

5樓:怪獸是小魚嘰

應該是和滅火的方式有關。以前發生火災只有用水潑滅的方法,不像現在根據不同的火災使用不同的滅火材料如沙土、乾粉、二氧化碳等。]

古代發生火災,為什麼叫「走水」?

6樓:小可愛喏

相信許多喜歡看電視劇集的親們,會發現乙個問題,在古代,失火時,人們都大喊「走水」了。這很奇怪,水與火是不相容,為什麼**了要說成走水了呢?

其實還得從古人的忌諱說起。我們知道,因為古代的人們因受見識的侷限,都十分的迷信,總覺得天地之間有著神秘的力量控制著人類。那所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有許多忌諱,他們會避免說一些不吉利的字眼,以免惹禍上身。

如出去乘船的人,他們一般都會次說沉、翻這些不吉利的字眼,免得好得不靈壞得靈,船走到半路翻了。

還有過年的時候,一般也不允許說一帶「死」、「差」、「苦」等不好的字眼。其實這個在現在還一直適用,要是大過年的誰說乙個不吉利的字眼,那絕對被人嫌棄,當成二百五的。碗或是杯子打碎了,也要說句歲歲平安才行。

再有人去世時,通常也不能直接說這個死了,而是用其他的字眼代替。如魯迅的**《祝福》中,當「我」問到祥林嫂時,短工回答說「老了」。那這個老了可不是我們說的年紀大了,而是代替「死」的意思。

那我們看像和尚死了叫「圓寂」、皇帝去了叫「駕崩」,普通人死了,通常也會用如:逝世、辭世、去世等詞代替死這個詞。

那古代人們覺得失火是超自然力量造成的,以懲罰一些做惡的人的。所以人們通常不願說火字,認為是不吉利的,而水在五行中正好是水剋火,所以人們就用水來壓制火,希望能夠將火壓制下去。

當然,因為失火的時候,大家都著急叫拿水過來滅火,那久而久之一聽到喊走水就明白是失火了,而走水也成為失水的意思了。

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失火的時候,大家都著急叫拿水過來滅火,那久而久之一聽到喊走水就明白是失火了,而走水也成為失水的意思了。

8樓:胡洛杯

古代的人們因受見識的侷限,都十分的迷信,總覺得天地之間有著神秘的力量控制著人類。那所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有許多忌諱。

9樓:百度

古代的時候說話都要圖個吉利,如果說真說了什麼不吉利的話,那也要呸呸掉,因此在古代一般不叫火災,叫走水。

10樓:必嗆蹲悔倉誠鞍

其實還得從古人的忌諱說起。我們知道,因為古代的人們因受見識的侷限,都十分的迷信

11樓:小姐姐獅子座

言語上的避諱吧,因為**了要用水滅的,希望火災盡快熄滅吧

12樓:弟弟行為呵

大概意思就是為了找水源的念想,所以才叫走水

13樓:

水離開了,就會有火,正所謂水剋火,沒有水才會有火的存在。

14樓:匿名使用者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有許多忌諱,他們會避免說一些不吉利的字眼,以免惹禍上身。

15樓:檸檬我超萌

因為發生火災之後都要用水救火,撲滅火源,古人都是走著跑著接水救火的

16樓:油條果子來一套

古代對於敬畏的事物或者說沒能力徹底掌控的東西都會有忌諱。所以,時間長了對於火災就會有忌諱。就算現在老人們不還是說筷子不要栽到碗裡之類的麼。

再加上火災一起,以前只能用水龍之類的來滅火。因此,也就叫走水了。

中國大多數古代建築以木材為主要材料,以木材結構為主要結構形式,其中多以松、柏、杉、楠等為主。耐火性低,火焰蔓延和擴散的條件良好。一旦發生火災,整個建築就像高溫的火爐,裡面充滿了乾燥的木頭,屋頂堅硬而密實。

房間內的煙霧和熱量難以釋放,溫度公升高,很容易導致瞬間爆燃。

舊建築物的梁,柱和椽等構件的表面很大,有很多裂縫和木縫。另外,大多數通風條件更好。一些建築物建在高山之上。

著火後火勢迅速蔓延。燃燒劇烈,容易形成立體燃燒,因此在古代一旦發生火災後果及其的嚴重。

古人發明了唧筒。唧筒是用竹子做成的,就像現在的伸縮釣魚竿把兩個竹筒套在一起,立放在水缸裡,用拉桿把裡面的珠子拉上來,這樣水就吸到了竹筒裡面,再往下壓套筒拉桿水就從竹筒噴出了。這就和現在小孩玩的抽水槍乙個原理但威力要大得多,這種唧筒使用時要兩個人操作,能射二十多公尺能把水射到房簷上滅火。

而中國古代建築中,除了符合審美和居住舒適外,防火也是古代設計師們在設計時考慮的重要因素中,我們今天在故宮看到了大銅缸,就是專用於防火,而在中國傳統建築中常見的馬頭牆,也不僅僅是為了美觀,而更多的是起到隔斷作用,以防止火勢蔓延。

在古代,失火了為什麼說成是走水了?

17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

這裡在刻意避諱"火"這個字.

因為古人對火是十分敬畏的,認為失火本來就是超自然力量(比如鬼神)造成的,以懲罰人的做法.在來就失火的情況下,還嘴裡火啊火啊的叫個不挺,很不吉利.

五行中水能剋火,所以用水字來壓制火,比較有口彩.

還有,之所以說是走水,有說法是因為古代一旦失火,發現的人會大叫來提醒眾人,周圍的人就會拿著水龍之類的救火工具去救,走水就是使水"走"到失火的地方去.久而久之,一旦失火,發現者就直接說走水了...

我個人還認為,走水是古代的一種地方性語言,表示運輸水(去救火),由於這種語言有地方性,而且距離現在比較遠,所以現代的人理解起來有難度.而在當時,是很容易被人理解的正常詞句.

參考資料:有些是書上的,有些是個人分析

18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是因為失火而沒有水救火,所以就說走水拉

為什麼古時候要將失火說成是走水勒?

19樓:tt唐穎

古人把失火說成走水是因為避諱「火」字

古人對火是十分敬畏,認為失火本來就是超自然力量(比如天神)造成的,以懲罰人類的做法.

在有火災的情況下若是還不停叫著火,對神有種不敬。

五行中水能剋火,所以用水字來壓制火,

另外之所以說是走水,有說法是因為古代一旦失火,發現的人會大叫來提醒眾人,周圍的人就會拿著水龍之類的救火工具去救,走水就是使水"走"到失火的地方去.久而久之,一旦失火,發現者就直接說走水了...

為什麼古人著火了要說成,「走水了,走水了」?

20樓:程程的甜點

失火又叫走水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裡在刻意避諱"火"這個字. 因為古人對火是十分敬畏的,認為失火本來就是超自然力量(比如鬼神)造成的,以懲罰人的做法.在來就失火的情況下,還嘴裡火啊火啊的叫個不挺,很不吉利.

五行中水能剋火,所以用水字來壓制火,比較有口彩.

還有,之所以說是走水,有說法是因為古代一旦失火,發現的人會大叫來提醒眾人,周圍的人就會拿著水龍之類的救火工具去救,走水就是使水"走"到失火的地方去.久而久之,一旦失火,發現者就直接說走水了...

例:《市聲》第三五回:「忽見兩人趕出,問道:

『**走水?』 步青 指道:『那不是火光麼?

』」 端木蕻良 《曹雪芹》第十二章:「門口擺著水桶、撓鉤、雲梯和水槍之類,以防萬一『走水』,好來鳴鑼救火。」

為什麼古代把失火叫「走水」?

21樓: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

這裡在刻意避諱"火"這個字.

因為古人對火是十分敬畏的,認為失火本來就是超自然力量(比如鬼神)造成的,以懲罰人的做法.在來就失火的情況下,還嘴裡火啊火啊的叫個不挺,很不吉利.

五行中水能剋火,所以用水字來壓制火,比較有口彩.

還有,之所以說是走水,有說法是因為古代一旦失火,發現的人會大叫來提醒眾人,周圍的人就會拿著水龍之類的救火工具去救,走水就是使水"走"到失火的地方去.久而久之,一旦失火,發現者就直接說走水了...

我個人還認為,走水是古代的一種地方性語言,表示運輸水(去救火),由於這種語言有地方性,而且距離現在比較遠,所以現代的人理解起來有難度.而在當時,是很容易被人理解的正常詞句.

22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的消防十分簡陋,一旦失火,人力可算無所作為了。所以,人們畏懼火災,也十分忌諱說到「失火」二字,認為不吉利。補救的辦法就是換一種說法——「走水」。

在古代漢語詞典當中失是二者的是是什麼意思?

失是二者 的 是 代詞,此,這。失是二者 失去這兩樣。在文言文 王子敬驕人 中,有 顧勃然不堪曰 傲主人,非禮也 以貴驕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齒之傖耳!這句話的意思是 顧闢疆氣得不得了說道 對主人傲慢,這是失禮 靠地位高貴來歧視別人,這是無道。失去了禮 道這兩樣東西,就是乙個不值一提的俗夫而已!...

誰知道在古代問年輕男性年齡多少是怎麼說的,求解答

年高幾何.或者直接問 閣下貴庚?採納吧 古代的年齡是怎麼說的啊?20弱冠 20而立 40不惑 50知天命 60花甲 70古稀 100樂期頤 答 二十弱冠 三十而立 四十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 當而立感嘆弱冠,當不惑感嘆而立.人初生叫嬰兒,不滿周歲稱襁褓。2至3歲稱孩提。女...

求問?東芝M867電腦在BIOS設定開機啟動為U盤第一啟動,在網上找來下看不懂,他們說多好像不一樣,求解啊

在bios設定裡進入 1.advanced bios features 先進的bios功能 2.1st boot device 第一引導裝置 選u盤啟動即可 開機出現press del to enter setup 時 立即按下del 鍵,即可進入bios設定程式主選單。在進入bios設定介面主選單...

求問澳洲哪個大學在國內的知名度最高

澳大利亞綜合排名前十的大學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世界排名25,綜合評分89.7 墨爾本大學 世界排名33,綜合評分86.5 雪梨大學 世界排名37,綜合評分84.3 昆士蘭大學 世界排名43,綜合評分82.4 新南威爾斯大學 世界排名48,綜合評分81.2 蒙納士大學 世界排名70,綜合評分75.5 ...

求王治致在NBA的資料,外問為什麼他會回中國

王治郅的常規賽平均資料表 賽季 球隊 出場 首發 時間 投籃 三分 罰球 前場 後場 總籃板 助攻 搶斷 封蓋 失誤 犯規 得分 00 01 小牛 5 0 7.6 0.421 0.000 0.800 0.2 1.2 1.4 0.0 0.0 0.0 0.20 1.6 4.8 01 02 小牛 5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