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懿遠可謂是比馬謖更適合鎮守街亭,諸葛亮為什麼不用他

時間 2022-10-05 14:46:34

1樓:

我們都知道,街亭是歷史上乙個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正是由於諸葛亮丟失了街亭之後,進不可功,退不可守,無可奈何只得撤回漢中,準備下一次北伐。其實當時有許多比馬謖更適合駐守街亭的將領,比方像吳懿遠,那麼為什麼諸葛亮不任用他呢?

一、馬謖要去的決心過於堅定。

當時是馬謖主動請求出戰的,並不是諸葛亮主動指派他去的,從士氣上看,馬謖有著很大的決心,他相信自己可以打好這關鍵的一戰,而且馬謖去的時候還立下個軍令狀,基本上這個名額非他莫屬了。所以,其他人即使想去,也貌似沒有什麼機會,總不能像馬謖一樣再立乙個軍令狀吧!

二、諸葛亮內心也想讓馬謖去。

馬謖當時是諸葛亮的徒弟,是諸葛亮一手帶出來的人,自然是更親切一些,這個時候馬謖又主動請纓,諸葛亮內心是暗喜的,他當然希望自己一手帶出來的人可以打好這關鍵的一仗,一來可以在軍中替馬謖立威,自己死後也算是後繼有人了,二來也可以讓軍中將士看到自己識別和培養人才的能力,一舉兩得的做法。

三、吳懿遠這個人在當時沒什麼名氣。

領軍作戰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的部下服從自己的管理,駐守街亭這樣艱鉅的任務,自然要交給軍中更有威望的人去守了,這也是諸葛亮認為馬謖更加合適的乙個重要原因了。

2樓:丸子閒談文化

因為諸葛亮覺得在實力作戰方面,還是吳懿遠更加合適,諸葛亮看人還是比較準的。

3樓:活在瓜里的籽

那是因為諸葛亮想給馬謖乙個在軍中立功的機會,才會不讓他去鎮守街亭。

4樓:陌漾雨

鎮守街亭之人或許擊敗張郃有點難,但是僅僅守住街亭堵住張郃卻並沒有多難,諸葛亮認為他可以勝任,這可能也是諸葛亮選中馬謖的原因之一;因為他想給馬謖乙個在軍中立威的機會,給他以後繼承他的位置做鋪墊。

5樓:泡泡小果奶

只能說是諸葛亮沒有慧眼,他對於人才的選拔能力不行,他認為馬謖是自己的人,所以要重用他。

6樓:好好過看看

吳懿遠說實在的比馬謖更適合這個位置,從實力上作戰經驗上來看馬謖都比不過吳懿遠。我猜測諸葛亮不用吳懿遠,是因為他相信馬謖有能力,馬謖又是他身邊的人。

7樓:

馬謖是諸葛亮的學生也是諸葛亮的忘年交,所以馬謖請命出戰的時候,諸葛亮相信了馬謖的實力,但可惜相信錯了。

8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用馬謖,是出於私心的,這是諸葛亮應該承擔的責任。馬謖貪更大的功勞,上山等於是做出攻擊姿勢,最終的結局是馬謖不僅大敗,還被張郃軍擊潰。

9樓:夜染凝

可能是因為馬謖是諸葛亮身邊的人,比較信任他,雖然能力比不過吳懿遠,但是用起來比較安心,不會被背叛。

諸葛亮為什麼要派馬謖鎮守街亭?知道他不行還要派去?

10樓:我愛尤麗迪絲

馬謖跟諸葛亮在一起沒少出謀劃,感覺諸葛亮一直想抬舉馬謖,但馬謖一直沒有什麼立功的機會,所以諸葛亮急於要給馬謖乙個機會。看看這次守街亭諸葛亮給馬謖配備的人選:王平、高翔、魏延,這是直接安排了在了街亭戰場;趙雲、鄧芝出箕谷作為疑兵;諸葛亮自己統大軍,由斜谷徑取郿城。

這麼多人配合馬謖守街亭,趙雲、鄧芝作後勤,高翔和魏延當炮灰,馬謖自己只要守住街亭就行,只要守住街亭,功勞就馬謖乙個人的。

11樓:大王侃少兒

諸葛亮為什麼派馬謖姜維和趙雲去守街亭,而不是姜維和趙雲?

12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是馬謖太急功近利了,話說到那個份上,諸葛亮再說不讓他去就會動搖軍心,軍心一散這仗也就沒法打了,結果也許比空城計還要慘,所以權衡利弊,諸葛亮一定會派馬謖去,即使知道他有去無回,其實諸葛亮勸過他,可是他自尋死路奈何的了誰。

13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這就說明諸葛亮並不是萬能的```再說當時來孔最想讓魏延去 但激了幾次都沒反應

剛好老馬強烈要求去````

三國演義諸葛亮守街亭當時為什麼不用姜維啊,用姜維就能守住了,為啥用言過其實的馬謖?

14樓:臭屁驢子精

因為馬謖一直深受諸葛亮賞識,劉備在白帝城病死前曾和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是諸葛亮不以為然,認為馬謖有謀略,深知兵法,所以讓他去守街亭,再加上他又下了軍令狀,所以諸葛亮認為萬無一失,都沒有派接應的人馬,只是在高柳城派了點援軍。至於為什麼不用將姜維這個問題,不好回答的,比如你也可以問為什麼不用魏延、趙雲、廖化、張翼或者是其他大將?

不是嗎?望採納

15樓:匿名使用者

不用姜維原因有二:

1、姜維當時剛投降,使用降將(剛投降的)是用兵之大忌。其心不可知,在優秀也不可用。至於投降很久,已完全投誠的,另當別論。

2、姜維當時才20多歲,太過年輕,諸葛亮不敢重用,怕他不能服眾;而馬謖36年,正值盛年,成名已久,又是先主劉備和諸葛亮的心腹。

16樓:飛宇至上

姜維當時才剛投降,雖然其本身有一定的才華,但是當時的諸葛還未教授給他自己的才能,肯定敵不過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頜,而馬謖的才華已經被得到了肯定,只是他從未單獨領軍過,相比之下你還會選擇姜維而不用馬謖嗎?

17樓:愛v愛子龍

其實不光伯約能行,王平,魏延,楊儀都能守得住。更保險的是一號大將子龍。但諸葛亮一直以為馬謖是有勇有謀,所以選了他

18樓:喵先森丶

馬謖愛裝逼,諸葛亮雖然明著不說但是很煩他,所以找了個機會把他搞死...

19樓:天慧地昌

人手不夠啊 只有馬謖 可以用啊

而且馬謖本事熟讀兵法

雖然後面有他的自作主張。。

20樓:強仔

不可能用姜維,正史說是眾將提議用魏延和吳懿,諸葛亮不聽用的是馬謖,說馬謖熟讀兵書智謀過人,

21樓:浮圖繁華

姜維是曹魏陣營的降將,剛來蜀漢不久,而蜀漢內部大概可以分為兩派一派是劉備帶入川中的荊州舊士,另一派是益州本土氏族。兩派之間的權利鬥爭不斷,諸葛亮和馬謖一樣都是荊州派,為了平衡利益集團鬥爭,鞏固統治根基,所以選擇了馬謖,姜維應該是不再考慮當中的。而馬謖本身的能力也是一流,次於魏延,但當時魏延正因為攻打長安的計畫被否定而被諸葛亮冷落。

22樓:匿名使用者

1 是應為姜維剛剛投降,諸葛亮沒有曹操那種氣魄,不可能馬上就啟用降將的。

2 姜維年輕,他率軍不能讓他人言聽計從,這是兵家大忌。

3 諸葛亮一直是剛愎自用,從來不聽別人的意見,劉備臨死前說過馬謖不行,諸葛亮聽不進去,他認為馬謖挺好就讓馬謖守著那。

23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說的確實有理,姜維當時剛投降,年紀尚輕,且姜維有勇有謀,能夠決戰於兩軍之間,可能更適合出現在前方戰場。另外馬謖跟上孔明久矣,孔明與其深厚,況且就在不久前征討南蠻,七擒孟獲時馬謖也有不少不錯的建議,馬謖確實有才,況且街亭干係重大,而孔明素來謹慎,旁人難以相信,馬謖立下軍令狀,又有王平跟隨,所以孔明派他前去,只是街亭一役馬謖的確失於計較,最終身首異處。天意如此,改朝換代,與其說是被殺死,不如說是被歷史的車輪無情的碾壓而過。

24樓:迪希之風

不僅僅因為姜維當時剛投降,使用降將(剛投降的)是用兵之大忌。其心不可知,在優秀也不可用。至於投降很久,已完全投誠的,另當別論。

姜維當時才20多歲,太過年輕,諸葛亮不敢重用,怕他不能服眾;而馬謖36年,正值盛年,成名已久,又是先主劉備和諸葛亮的心腹。

諸葛亮是厚愛馬謖的,一直深受諸葛亮的賞識,平時跟這個他也學了不少,這次諸葛亮走了一次險棋,想用一用他。況且讓倆師生多年,心中也暗暗默契了許多,萬一有危險,大家都彼此知道

諸葛亮知道馬謖守不住街亭,為什麼執意還要他去

諸葛亮明知馬謖守不住街亭,為什麼還要馬謖去鎮守?

25樓:嚕啦嚕啦的爸爸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馬謖沒有完成諸葛亮拍給他的任務,而且還使街亭失守,最後被軍法處置那麼諸葛亮為什麼會讓馬謖去守街亭呢?派作戰經驗更豐富的武將去豈不是兩全其美?

其實,諸葛亮一直都很看重馬謖。馬謖是馬良的弟弟,諸葛亮一直對馬良的死心懷愧疚,所以在平日裡就對馬謖照顧有加。此外馬謖在各方面的才能也較為優秀,諸葛亮想對他進行著重培養。

街亭一戰,主要是曹叡為了阻擋諸葛亮西行步伐才發生的。當時諸葛亮剛占領涼州,曹叡便派張郃前去阻撓諸葛亮,諸葛亮想等待援兵的到來,必定要把守好街亭。

在諸葛亮看來,街亭是乙個易守難攻的地方,而且鎮守街亭只是為了援軍到達而拖延時間。諸葛亮並沒有指望街亭能夠阻擋住張郃大軍的推進。所以,把守街亭是乙個再簡單不過的任務,諸葛亮此時想要提拔馬謖,把這個任務交給他,既可以提高他的威望,又可以讓他輕輕鬆鬆完成,無疑是兩全其美之策。

劉備曾經說過:馬謖不可大用。馬謖為何不可大用?

他的野心實在是太大了。在街亭一役中,馬謖並沒有聽從諸葛亮的話,而是主動挑事,想要殲滅張郃軍隊,給予他們重創。可是張郃畢竟是身經百戰的老將,加上馬謖已被野心蒙住了雙眼,所以,他失敗了。

縱使諸葛亮十分愛惜馬謖這個人才,但是為了服眾,只好揮淚斬馬謖。

26樓:我去叫彭于晏

大家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裡面有乙個劇情,馬謖要去守街亭,街亭在當時的戰略很重要,諸葛亮剛開始不答應,但是他立下了軍今狀,諸葛亮讓他去守街亭是因為他想要平衡自己的利益,所以才讓他去守街亭。

27樓:啊大倩啊

諸葛亮作為一代軍師,走一步看三步,有之前關羽放走曹操的前例,而馬謖當時又主動請纓,諸葛亮也許是起了惻隱之心所以才會放他去鎮守街亭。

28樓:醬餅鬥牛

其實我覺得這個更多的就是一念之差。諸葛亮一開始是知道馬謖守不住街亭的,但是馬謖願意立下軍令狀,讓諸葛亮動了惻隱之心,並且這個也是立功的機會。

29樓:匿名使用者

他的確是事先就知道他守不住街亭,但是派他去鎮守是因為他想要給敵方敵軍乙個迷惑,讓他們去直接的掉入陷阱裡面。

30樓:匿名使用者

都說諸葛亮神機妙算,他之前也**到了關羽會放走曹操,但還是讓關羽去了,所以我覺得在這個地方,他應該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31樓:安爾妮薇爾

諸葛亮神機妙算,他非常的聰明,自然是知道馬謖守不住街亭的,可能他知道那裡就是守不住的。

32樓:邢莫

可能是保險,可能是諸葛亮讓其去守護,另有原因和想法,本身諸葛亮神機妙算知道什麼時候該發生什麼事情,所以說做這樣的決定一定也是有它的原因的。

33樓:科學並不難

其實不是不看重用,只是他自己在街亭的時候自己驕傲輕敵,不按照諸葛亮的指令,被魏軍知道了馬腳,就不行了

34樓:王先森的水果派

我覺得是馬謖的戰略眼光還不錯,一直呆在諸葛亮身邊出謀劃策,再加上他自薦去守街亭,出於信任就把街亭這個重要的軍事要地交給了他。

35樓:玄葉言語

諸葛亮是十分有聰明才智的,雖然他知道馬謖守不住街亭,但還是派他去鎮守,我認為是為了給敵軍造成壓力,故意為之。

36樓:大木說歷史

馬謖駐守街亭的時候,為什麼不願按照諸葛亮的命令行事?

諸葛亮為什麼要馬謖來守街亭,誰才是守街亭的最佳人選?

37樓:看社會時事

因為諸葛亮信任馬謖,覺得馬謖各方面能力都很好,可以勝任這個職務,所以才派他去守街亭的。

38樓:漸行漸遠漸無晴

因為當時諸葛亮年事已高,需要選擇繼承人,當時的情況來講已經沒有其他合適人選了。

39樓:子衿悅史

我覺得如果是關雲長的話就很不錯,武聖關羽的名頭可不是白叫的。

40樓:網路小岳岳

馬謖的才能諸葛亮都看在眼裡,可能就是這次沒爭氣吧。

41樓:帽子七

諸葛亮其實是相信馬謖所以讓他去守街亭的

42樓:大王侃少兒

諸葛亮為什麼派馬謖姜維和趙雲去守街亭,而不是姜維和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