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簡介,曹操一生的簡介簡單介紹

時間 2022-09-15 04:11:03

1樓:對麵包的愛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人(現安徽亳州市),漢族,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曹魏政權的締造者。

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其為魏武帝。曹操博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曾抄錄古代諸家兵法韜略,還有注釋《孫子兵法》的《魏武注孫子》著作傳世。

2樓:馨於心隨

使用者不存在了

好好回家**果反反覆覆

3樓:謝絕的閒聊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一名吉利,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

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盡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4樓:程仕州

謝謝up主咯!我正愁資料呢

曹操簡介 (100字) 20

5樓:旋風遊蝦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

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盡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中文名: 曹操

別名: 曹孟德,阿瞞

國籍: 東漢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出生日期: 155年7月18日

逝世日期: 220年3月15日

職業: 軍事家,政治家,詩人

主要成就: 實行屯田制,統一北方

代表作品: 《觀滄海》、《龜雖壽》等

6樓:馬纓杜鵑

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

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盡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7樓:陳阿銘

東漢末年的軍閥之一,掃蕩群雄,統一中原,行屯田制使得經濟復甦,挾天子已令諸侯,無奈赤壁之戰的失敗,讓他的統一之路中斷了,最終人生以遺憾告終。

8樓:

疼了一天都在玩手機呢,孑然一身了對。

曹操的生平簡介

9樓:

曹操,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出生於乙個顯赫的宦官家庭。

曹操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末年宦官集團十常侍中的一員。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曹嵩的出身,當時就搞不清楚,所以陳壽稱他:

「莫能審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認為他是夏侯氏之子。曾先後任司隸校尉、大司農、太尉等官。

曹操簡介

10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 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毫州市)人。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二十歲舉孝廉而入仕途,十數年間,先後擊敗呂布、袁術、袁紹等豪強集團,征服烏恆,統一北方。

建安二十一年封魏王。諡號魏武帝。其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軍政領袖,還是一位慷慨的詩人和憂患的哲人,其詩均古題樂府,氣韻沉雄,慷慨悲涼。

其文亦清峻通脫。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列陣長江,欲一舉蕩平孫劉勢力。大戰前夕,酒宴眾文武,飲至半夜,忽聞鴉聲望南飛鳴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此詩氣格高遠,感情豐富,是詩人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詩中,詩人以感人的真誠和慷慨悲涼的情感詠歎了生命的憂患、生命的悲劇。以貌似頹放的意態來表達及時進取的精神,以放縱歌酒的行為來表現對人生哲理的嚴肅思考,以觥籌交錯之景來抒發心憂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

全詩以感慨開始,繼之以慷慨、沉吟,再繼之以憂愁、開朗。一憂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傾訴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懷。

11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簡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漢族。

在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北方的眾多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曹丕篡漢後,曹操被尊稱為「魏太祖武皇帝」。

曹操簡介? 100

12樓:言之午

曹操 - 簡明歷史傳記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郡(現在安徽亳州)人。

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逐漸擴充軍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獻帝都許昌,用他的名義發號施令,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

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敗兵強地廣的袁紹,此後逐漸統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東征烏桓,也取得了很大的勝利。次年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

後封魏王。曹丕稱帝,追尊他為武帝。善詩歌,《步出夏門行》《蒿裡行》諸篇,用樂府舊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對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也有所反映。

遺著有《魏武帝集》,已佚,明人有輯本。又有今人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曹操 - 簡明演義傳記

曹操是西園八校尉之一,曾隻身行刺董卓,失敗後和袁紹共同聯合天下諸侯討伐董卓,後獨自發展自身勢力,一生中先後戰勝了袁術、呂布、張繡、袁紹、劉表、張魯、馬超等割據勢力,統一了北方。但是在南下討伐江東的戰役中,曹操在赤壁慘敗。後來在和蜀漢的漢中爭奪戰中,曹操再次無功而返。

曹操一生未稱帝,他病死後,曹丕繼位後不久稱帝,追封曹操為魏武皇帝

13樓: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1]),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2],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製」,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3]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漸見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曹操在漢朝的名義下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積極作用。

[4]曹操軍事上精通兵法,重賢愛才,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將看中的潛能分子收於麾下;生活上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唐朝張懷瓘在《書斷》將曹操的章草評為「妙品」。

曹操介紹資料

14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漢末魏王、曹魏奠基人

更多義項

更多**(126張)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中文名:曹操

別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瞞

國籍:中國(東漢)

民族:漢族

出生地: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

職業: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主要成就:實行屯田制,安撫流民,消滅群雄,統一北方,開創建安文學,提倡薄葬

代表作品:《觀滄海》《龜雖壽》《讓縣自明本志令》等諡號:武皇帝

廟號:太祖

陵墓:高陵

15樓:偏愛果凍

曹操(155年[1]~220年3月15日[2]),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3][4]。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5][6]。東漢末年權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

16樓:匿名使用者

文字資料太多了,我就不提供了,給您幾幅圖畫吧,曹操題材的國畫,畫家張硯鈞的人物畫。

張硯鈞 作品

張硯鈞 作品

張硯鈞 作品

張硯鈞 作品

三國演義之曹操一生簡介

17樓:筱鴨電影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黃巾軍起義爆發時,任騎都尉,參加剿除黃巾軍。

他深通兵法,善於用兵,施謀用策,以弱勝強,從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後消滅了除劉備、孫權以外的大小軍閥,統一了大半個中國。

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赤壁被周瑜、諸葛亮用火攻戰敗。建安二十一年,受封為魏王,四年後,病死於洛陽。

擴充套件資料:

「說曹操,曹操到」這句話表現了老百姓心目中的曹操,人人都在評價曹操,似乎是三分讚許,七分幽默,背後論人,不褒也不貶。

曹操是英雄,也是奸雄,曹操能幹,可也狡黠,這些意思似乎也都包含在這句平平淡淡「說曹操,曹操到」的話語中,可以肯定曹操是乙個知名度很高的歷史人物。

曹操的一生,是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的一生。曹操文武兼資,他比所有的對手都要勝人一籌,毋庸置疑是三國時代最頂尖的英雄人物。

曹操生當戰亂之世,一生主要在戰場上度過。他親自參加的大小近五十次戰役,征戰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

他很會用兵打仗,「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

在戰爭中,他不僅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才幹,還善於採納眾人之謀,正確分析敵我形勢,制定戰略戰術,變被動為主動,以弱勝強,取得了官渡之戰、柳城之戰、渭南之戰等很多戰役的勝利,不愧為我國歷史上的傑出的軍事家。

在從政和征戰過程中,曹操抑制豪強,移風易俗,澄清吏治,革除弊政,推行了一系列有益於社會的措施,不失為我國封建社會一位傑出的政治家。

曹操「外定武功,內興文學」。他「登高必賦」,開一代詩風,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詩人。

但是,曹操為人奸詐、殘暴,在漢魏群雄中是十分突出的。不僅在鎮壓農民軍中,或者是在對待政敵時,他都無一不施以狡詐、**的手段。曹操奸險詐偽,獨步當時,因而,他又給後世留下了罵名,注定了他是乙個反面教員,原是翻不得案的。

可以這樣說,曹操在歷史上既扮演了「英雄」,又扮演了「權奸」的角色,是乙個對歷史有貢獻的兩重性人物。

人民網——說曹操,曹操到 老百姓心中的曹操

曹操的一生,曹操的一生經歷 簡潔版

1 早年經歷 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三國志 稱其為漢相曹參之後,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歷侍四代皇帝,頗有名望。2 陳留起兵 中平六年 189年 漢靈帝駕崩,太子劉辯登基,何太后臨朝聽政。大將軍何進想趁靈帝駕崩 宦官失勢之機誅滅十常侍,但沒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援。於是何進便召時任幷州牧的董卓進...

范仲淹簡介,范仲淹的一生及其簡介

范仲淹 989年8月29日 1052年5月20日 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 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家。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 1015年 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後歷任興化縣令 秘閣校理 陳州通判 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屢遭貶斥...

怎樣評價曹操,怎樣評價曹操的一生

他一生評價過很多謀士,對諸葛亮隻字未提。怎樣評價曹操的一生 許劭是怎樣評價曹操的 曹操微時,常卑辭厚禮,求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對,操乃伺隙脅劭,劭不得已,曰 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許邵評價曹操 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 歷史上是怎樣評價歷史人物曹操的?客觀評價 曹操 155 220 字孟德。沛國...

齊白石的一生簡介,齊白石的生平簡介

齊白石 1864年1月1日 1957年9月16日 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 今湖南湘潭 人。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 白石山翁 老萍 餓叟 借山吟館主者 寄萍堂上老人 三百石印富翁。1 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 ...

武則天簡介,武則天的一生簡介?

武則天,生於624年,死於703年,幷州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乙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唯一女皇帝武則天的一生,歷史功績不應被磨滅 你們都是真的歷史學者嗎?真正的歷史武則天有這麼弱嗎?世界霸主武則天,她是很多人仰望嫉妒不可能極的人 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女性,而且還是當過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