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打仗的禮儀,春秋時期古人打仗的禮儀

時間 2022-09-04 19:13:00

1樓:匿名使用者

此事發生在春秋時期宋楚「泓水之戰」,宋襄公(春秋五霸之一〈這只是春秋五霸的一種說法〉)認為攻其不備是不禮不義,數次放棄有利時機,堅持要等楚軍渡河列好陣勢準備好才發起攻擊,結果是大敗,自己也受了傷。

此戰在西元前638年,而孔子生卒為前551-前479年,可以肯定不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

應該是對於用兵理解上的不知變通。商周時期的「禮義之兵」講究「成列而鼓」(擺好陣勢再開始擊鼓發起攻擊),當時密集的大方陣作戰方式也要求要排好陣才能發動攻擊,人的思想上也是重視對陣而輕視用謀。

此時正是作戰方式 **裝備的轉型時期,之後開始向謀略化機動化方向發展。

2樓:匿名使用者

握手禮 接吻禮 擁抱禮 擁抱禮 點頭禮 舉手禮

春秋戰國時期軍隊的打仗禮儀是怎樣的?

3樓:匿名使用者

此事發生在春秋時期宋楚「泓水之戰」,宋襄公(春秋五霸之一〈這只是春秋五霸的一種說法〉)認為攻其不備是不禮不義,數次放棄有利時機,堅持要等楚軍渡河列好陣勢準備好才發起攻擊,結果是大敗,自己也受了傷。

此戰在西元前638年,而孔子生卒為前551-前479年,可以肯定不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

應該是對於用兵理解上的不知變通。商周時期的「禮義之兵」講究「成列而鼓」(擺好陣勢再開始擊鼓發起攻擊),當時密集的大方陣作戰方式也要求要排好陣才能發動攻擊,人的思想上也是重視對陣而輕視用謀。

此時正是作戰方式 **裝備的轉型時期,之後開始向謀略化機動化方向發展。

春秋時期古人打仗的禮儀

4樓:河北承德吳彥祖

兩軍對圓,主將先用語音挑釁對方,然後派出大將與對方單挑,贏了的一軍就會士氣大震,主將就會順便指揮大軍衝殺

5樓:weiqq小新

等對方排好陣,開始殺

為什麼古時打仗要擊鼓?有什麼含義麼?

6樓:資深錦衣衛

古代軍隊敲鼓是有特定意義的,一般來說,「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

1、古代軍隊通訊水平較低,實現戰場指揮的方法主要靠旗幟和聲音。由於牛皮大鼓的聲音整齊沉重,傳播距離遠,所以被選為衝鋒發起的訊號。士兵在戰場上當聽見鼓聲響起後,就知道應該向前進攻了。

為了強化這一效果,古代軍規的第一條基本都是「聞鼓不進者斬」!

2、擊鼓也有振奮士氣的作用。鑑於鼓的如此巨大作用,所以古代軍隊對戰鼓還是相當重視的。如果到哪個古城旅遊,一定都能找到「鼓樓」這個建築,就是主要放置戰鼓的地方。

一般來說都是城市的最中心位置高度也非常高,如南京鼓樓占地面積9100平方公尺,高聳於鼓樓崗之上,北京東路、北京西路、中山路、中山北路、**路五條主幹道在此交匯。當鼓樓大鼓響起時,整個城池都清晰可聞。

7樓:木佳易欣

應該是一種古代軍隊打仗號令的手段,不同的鼓聲可能代表指揮官不同的命令,同時鼓聲壯闊雄渾,能夠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吧,想到的就這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8樓:況銀柳

主要是擊鼓發號各種指令,其次是鼓勵士氣。

9樓:欲速步步達

一是為了增進士氣;二是指揮的方便。

10樓:多維的暗

鼓勵士氣!比較有震懾敵軍

春秋時期的戰爭禮儀

11樓:

要知道春秋時期的戰爭,是以「士」為兵的,兩國交戰要講清楚戰爭原因,然後開打,只打一天。戰爭有很多禮儀要遵守,然而當時規則已經遭到破壞,所以遵守規則的宋襄公遭人恥笑,而著名的典故「五十步笑百步」本來是可以的,春秋之前的戰場上只要跑了五十步對方就不許再攻擊,那麼一百步就是沒有必要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1、下戰書,可以查閱下城濮之戰、邲之戰,有詳細描寫;

2、戰前與戰中儀式,可以參考左傳成公十六年晉楚之戰,苗賁皇與晉歷公、伯州犁與楚共王的對話;

3、戰後,可參考城濮之戰、餚之戰、泓之戰的描寫。

古代打仗,士兵是怎麼打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用刀砍,用矛捅,紅眼了牙齒咬,拳頭打都有可能,建議你看下喋血長平紀錄片,真的就像小混混街頭砍人一樣,而且非常血腥。

中國古代打仗兵種進攻順序

中國古代的禮儀有哪些

14樓:職場心機婊

職場禮儀,是指人們在職業場所中應當遵循的一系列禮儀規範。學會這些禮儀規範,將使乙個人的職業形象大為提高。

中國古代出使的禮儀

1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歷來被稱為「禮義之邦」,禮儀在古代社會的政治文化生活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閃耀著古代文明的燦爛光華。作為記錄古代文明的文言文,蘊涵大量的古代禮儀,中學語文教材上也涉及許多。了解它,不僅欣賞到古代禮儀文化,而且幫助讀者,特別是中學生掃除閱讀文言文的一大障礙。

古代禮儀,包括「吉」、「嘉」、「軍」、「賓」、「兇」五個方面,下面結合中學教材,歷歷介紹給中學生朋友。

一、吉禮 五禮之冠,主要是對天神、地只、人鬼的祭祀典禮。

16樓:溜溜達達

古代禮儀,包括「吉」、「嘉」、「軍」、「賓」、「兇」五個方面。吉禮 五禮之冠,主要是對天神、地只、人鬼的祭祀典禮。嘉禮 和合人際關係,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 賓禮 接待賓客之禮。

1.唐朝的婚姻:締結:

即定婚和成親。傳統「六禮」中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幣(下彩禮)屬於定婚的程式,擇日、親迎屬於成親的程式。可見,即使傳統禮儀,定婚的程式有四套,是重點。

2.新郎迎親出門前獻祭,跪拜以後,接受父親的訓導:「往迎爾相,承我宗事。勉率以敬,若則有常」 新郎答:「諾。惟恐不堪。不敢忘命。」

3.男方在婚禮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舉行。安慶禮: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結婚當天 祭祖:男方出門迎娶前,應先祭祖。

4.娶親回到男家後,新郎新娘不下車馬,先繞蒙古包三圈。然後,新郎、新娘雙雙穿過兩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塵。

表示愛情的純潔,新生活的興旺。新郎新娘進入蒙古包後,首先拜佛祭灶,然後拜見父母和親友。禮畢,由梳頭額吉給新娘梳頭。

5.決定婚禮日期、地點、儀式及婚宴方式 確定婚禮預算,草擬客人名單,召集好朋友討論婚禮計畫,確定伴郎、伴娘 確定婚禮證婚人 婚禮前準備 與婚禮的所有專案干係人溝通,就婚禮籌備計畫和進展與父母溝通,發喜貼給親友,**通知外地親友,親友出席確認。

春秋時期的「春秋五霸」是指哪人,春秋時期的「春秋五霸」是指哪五個人

在歷史上,對 春秋五霸 是指齊桓公 宋襄公 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 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對 霸主 這個稱號的定義,正是從齊桓公的一生功業中得來的,史學界通常認為,能稱的上霸主的君主,應該有以下幾種作為 一 尊王,也就是尊奉周天子,或者幫助周天子解燃眉之急 二 攘夷 幫助中原諸侯國抵禦來自四...

春秋時期大國爭霸的實質是什麼,春秋時期出現大國爭霸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人們常說春秋戰國時期,看看春秋與戰國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春秋時期出現大國爭霸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算的 絕對算 因為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牛耕和鐵製農具的推廣,由集體勞動轉向為以家庭單位為主的勞動,井田制瓦解,私田數量增加,荒地持續開墾,地主所有制經濟發展,國家所有的貴族土地所有制走向衰亡 周王室衰微,地方...

春秋時期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在春秋時期沒有成為主流思想

春秋戰國 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 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春秋 前770年 前476年 時期在眾多知識分子中形成了眾多的不同學派及各流派。以孔子 老子 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但是,我覺得在這一時期,真正的主流思想其實是 自由!因為,沒有自由的思考,就不會有眾多學派 流派的出...

春秋時期都有哪些人物,春秋時期的漆器都有哪些種類?

春秋時期的漆器除了木胎,還有竹胎 石胎和銅胎。漆器的種類有版 飲食器如杯 盤 豆 勺 權俎 壺等。家居用器如奩 盒 幾 案 床 衣箱 屏風等。兵器如漆弓 漆盾 甲冑及各種兵器的杆 柄 鞘等。樂器如琴 瑟 鼓 笙等。生產用器如工具箱 工具鞘等。喪葬器如葬棺 槨以及鎮墓獸等。交通工具如車 船等。此外,還...

什麼叫 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是乙個什麼樣的時期

春秋時期 前770年 前476年 或稱春秋時代,簡稱春秋。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 春秋 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 前722年 到魯哀公十四年 前481年 的歷史。現代的學者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 前770年 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 前477年 為止,稱為 春秋時期 春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