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三國後期,吳國幾乎無事,而魏蜀之間卻屢屢發生戰爭

時間 2022-04-01 18:33:46

1樓:匿名使用者

蜀國堅持連吳抗魏,不可能也沒有實力同時得罪兩國。而魏是篡位的,蜀不能與他們和好,所以只能打魏。而魏疲於應付蜀國,也不能向吳國用兵。

2樓:格魯古古

江東有天險之利,魏國方面曹丕被陸遜揍過幾次狠的以後就沒敢再主動出兵了。吳國方面首先因為環境問題陸軍實力跟魏國沒得比,其次孫權同學成就張遼逍遙津的威名後就不敢再主動上去送戰績,接手的陸遜也知道中原不是吳國能吃得下的地方也現實的沒出手。至於蜀和魏……因為基本國策和君主志向的原因注定不能和平共處。

不打的你死我活也是正常的。

3樓:匿名使用者

一方面是由於後主腐敗無能,,另一方面是因為吳國地勢險要。

4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後期,吳國的君主平庸,內鬥很厲害,而且它與魏國有長江為界,雙方都不方便跨江而戰;它與蜀國是盟友,也不好戰爭。

蜀國雖然君主昏庸,但諸葛亮定下國策就是北伐中原,恢復漢室,而魏國也覺得要統一就必須先伐蜀後伐吳,而且一向以來侵魏的就是蜀國,所以它們屢屢戰爭。

5樓:匿名使用者

蜀國和吳國是盟友,且蜀國一直攻打魏國牽制了魏軍

6樓:流氓oo菟

不是呀 孫權也在北伐啊 你看看三國志 孫權傳就知道了 北伐的次數和蜀國差不多啊

7樓:箬即え箬離

吳國憑藉長江天險這道屏障,而且孫氏據有江東歷三世,國險而民富,!

而蜀國後主腐朽不堪,

8樓:玉皇玄穹高上帝

首先 孫劉是不是很可靠的聯盟關係,還是姻親。

其次 曹氏篡漢而立,劉備打著炎漢正統旗號,兩者天生對立。

最後 吳國水軍強 但馬步軍很弱,魏劉基本上是馬步軍,因此孫吳無法與魏劉爭鋒。且孫吳高層忙於爭權奪利,孫權中後期昏庸,而且國中無將,沒能力和魏劉打

9樓:匿名使用者

1諸葛聯吳抗魏,所以他們之間不可能互相用兵。

2吳國坐擁長江天險,易守而難攻,赤壁之戰就是很好的例子。魏國不習水戰。

3諸葛六出祁山,國力大為損耗,魏國肯定先易而後難,而吳國也因為天險的關係,國力有所回公升。

4個人原因……諸葛和司馬是天生的對頭

5劉禪不是那麼強大,儘管有諸葛,但諸葛掛了之後蜀國超一流謀士就沒了,戰略上可能在某些方面可能會跟不上,自然要挨打。

10樓:匿名使用者

邊境相接。外因。國策相同,內因

11樓:

這是因為地形和實力的問題...

吳國的政局,孫權實際相對穩定之外,其他的君主的內部矛盾都得不到很有效的解決,主要是體制的問題...君主都是守成之君,再加上,雖然奪的了荊州,但這是燙手山芋,而吳國在合肥一線又被震懾住了,與蜀國又是結盟,所以戰爭少。

至於魏蜀之間,本來就不能相容,而且雙方的國土沒有什麼阻隔(好像就只有秦嶺格擋),不像吳國,有長江防線。再加上魏國的實力恢復得快,蜀國的實力也正處於一種頂峰走下坡的狀況,內部的當權者都是那幫人,加上內部的種種問題,蜀國當權者也就依靠戰爭來轉移國內命中的視力...大概就是這樣吧...

歷史上有名的戰爭

12樓:你好嘛

1、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

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2、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文: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僕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3、秦始皇滅六國

秦滅六國之戰又稱秦朝統一之戰,指中國戰國末期七大諸侯國之一的秦國進行消滅其它六個諸侯國、完成中國統一的戰爭。

西元前238年秦王政剷除了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開始親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繚等人的協助下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具體的措施是:

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

從西元前230年攻打南韓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共計10年的時間,先後按順序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乙個君主**集權國家,即秦朝。

4、英法戰爭

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國和法國,以及後來加入的勃艮第,於1337年 - 1453年間的戰爭,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

百年戰爭中,發展出不少新戰術和**。戰爭勝利使法國完成民族統一,為日後在歐洲大陸擴張打下基礎;英格蘭幾乎喪失所有的法國領地,但也使英格蘭的民族主義興起。

5、甲午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半島稱:清日戰爭,西方國家稱:

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歷史上最著名的戰爭

13樓:黒澤影

一般著名的戰爭都是以少勝多著稱,本人才疏學淺,就說幾個,樓主見笑了

項羽對秦國的鉅鹿之戰;三國的赤壁之戰和官渡之戰;;隋唐的虎牢之戰;英法的滑鐵盧(拿破崙)。

希望能對您又說幫助~~~

歷史的戰爭故事

14樓:匿名使用者

一位普通捷克士兵帥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胖乎乎、性格外向、絕對不懂得粉飾現實的大兵由於不通世故,與現實產生了種種可笑的疏離,經歷了各種遭遇的他,以乙個歡樂憨傻的卑微人物形象瓦解了官僚體制的龐大壓迫。

戰爭是對人類的最大傷害,我第一次對戰爭發生疑惑是在讀到莫泊桑的《羊脂球》,當時是從課文裡學到了一點,我覺得選的的文章掐頭去尾太多,我想知道更多的東西,於是找來莫泊桑的一本七百多頁的**集,我在《羊脂球》裡讀到至今印象十分清晰的一些意思:普魯士人要進攻了,法國士兵開始驚慌,今天為了乙隻野兔而放上一排槍,明天又為了一陣風開槍打死自己的哨兵。他們隨時準備逃跑,掐算著普魯士人要來的日子,本來說多久多久要進攻的,可當地人都多等了幾天,還沒打來,人們就有些抱怨了,說該死的普魯士人怎麼還不進攻,又等了一兩天,還沒等到,人們就開始詛咒,總之是盼望戰爭趕快來臨。

15樓:桃李依依千萬緒

赤壁之戰

黃巾農民起義戰爭[圖]-歷史戰爭-漢朝

西漢的戰船-歷史戰爭-漢朝

鉅鹿之戰

文天祥與悲壯的崖海大決戰

秦統一六國之戰

楚漢戰爭-歷史戰爭-漢朝

彭城之戰-歷史戰爭-漢朝

井陘之戰-歷史戰爭-漢朝

唐島之戰

昆陽之戰-歷史戰爭-漢朝

長沙會戰

順昌之戰

16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上的戰爭故事有:虎門硝煙、十字軍東征等。

中國歷史的重大戰爭

17樓:匿名使用者

太平天國戰爭曾造成1.6億多中國人死亡

周武在《社會科學》第1期上撰文說,19世紀中期,太平天國點燃的內戰烽火燃遍了大半個中國。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大悲劇中,究竟死了多少人,至今仍是乙個謎。中國現當代人口史學者根據太平天國前後《戶部清冊》所載的戶口數,認為從1851年到1864年中國人口銳減40%,絕對損失數量達1.

6億;有的學者則將戰前的人口資料與1911年宣統人口普查資料進行對比研究,認為太平天國戰爭給江蘇、安徽、江西、浙江、湖北五省直接造成的過量死亡人口至少達5400萬,如果再考慮到太平天國戰爭的其他戰場湖南、廣西、福建、四川等省的人口損失,那麼太平天國戰爭給中國帶來的人口損失至少在1億以上,直接造成的過量死亡人口達7000萬。

文章說,必須指出的是,太平天國期間中國人口的過量死亡並非都是太平軍所致。許多史料顯示,在這場空前的浩劫中,死於清軍之手的人口絕不亞於死於太平軍之手。

18樓:匿名使用者

近代:::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中法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日本侵華戰爭

古代:::雅克薩之戰

19樓:胥

七國之亂、三國混戰、三藩之亂、解放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中法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日本侵華戰爭……

汗簡直太多了!~

中日歷史上歷次戰爭

中國歷史上比較有名的戰爭

20樓:百度使用者

2樓4樓,擺脫你們,樓主是問戰爭,別八擺子打不著的說什麼戰役好不好?

21樓:睡著床太硬

那太多了,講幾個典型的。 古老的一點有名的當屬孫臏對龐涓馬陵之戰,孫臏巧妙運用戰術,知道龐涓心疑,而後又用減灶的方法迷惑龐涓,而最終在馬陵設伏,一舉擊敗龐涓。

再後來就是諸葛亮的戰爭史了,乙個赤壁之戰,乙個空城計,哪個不是經典中的經典?

然後就是成吉思汗最有名的圍城打援。

近現代的三大戰役,都很有名。

22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就多了 啊 看你要問的是古代 近代 還是現代啊 古代的話 赤壁 官渡 都是以少勝多的戰爭。近代 就是 百團大戰 甲午 抗日戰爭 等等啦

23樓:匿名使用者

牧野之戰,鉅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甲午中日戰爭,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孟良崮之戰

24樓:那摸冷色調的雲

1甲午戰爭 2鴉片戰爭

25樓:戴敏惠子

牧野之戰,鉅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甲午中日戰爭,中法戰爭,淮海戰役·····

三國中蜀國後期無將是為何,三國後期,「蜀中無大將」的局面是什麼造成的?

蜀果後期人才奇缺,但並完全是這樣,主要是指帶兵的將領,如果你看過 明朝那些事兒 的話,其中有專門講解名將的一章 在回來說蜀國後期 主要帶兵將領有 大將軍姜維 征西大將軍張翼 車騎將軍夏候霸 右車騎將軍廖化 可以注意一下姜維,作為諸葛亮的傳人,是以文武雙全著稱的,但是由於奸臣當道,是無法體現的。分開說...

三國時期吳國是怎麼建立的,三國時期的吳國政權由誰建立

東漢末年,黃巾並起,諸侯林立,天下大亂。此時,江東豪傑孫堅在虎牢關斬了董卓名將華雄,其部曲更是以勇悍著稱,之後,孫堅名揚天下,平定江東叛軍,官至破虜將軍,人稱 孫破虜 之後,孫堅在袁術指派下進攻劉表,被其部將黃祖殺死 其子孫策接替父親職位,繼續在袁術麾下效力,擴充地盤,隨後,孫策被許貢三名家將刺殺 ...

三國人物吳國哪人最厲害,三國時期吳國最厲害的武將是誰?

智勇雙全 太史慈 文采奕奕 周瑜 東吳武神 甘寧 智勇雙全 太史慈 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有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其箭術相當了得,享譽當代,他在北海為孔融求援時,曾帶弓箭衝突黃巾重圍,當黃巾軍隊上前包圍太史慈,他引弓射殺數人,箭無虛發,令黃巾賊不敢再追。投降孫策後,某次太史慈隨孫策討伐麻保賊時,...

三國後期蜀國名將姜維北伐紀錄,三國後期名將是誰?

建興十二年 234年 諸葛亮 出師未捷身先死 死於五丈原後,蜀國後主劉禪加封姜維右監軍 輔漢將軍,統率諸軍,進封平襄侯。隨後歷任司馬 鎮西大將軍,兼任涼州刺史 衛將軍 大將軍,朝廷授予符節。三國志 記載,公元238年 262年之間,姜維共進行了十一次北伐。第一次北伐,後主延熙元年 238年 姜維和蔣...

夢三國後期誰最牛,三國後期名將是誰?

不能那麼說,誰最牛?沒有最牛。後期英雄有很多的,如 關鳳 趙雲 馬超 徐晃 鄧艾 張飛 呂布 貂蟬 黃蝴蝶 黃忠 龐德 等等。看看誰對上誰了。黃忠和馬超能算後期最猛的英雄?我隨便推舉兩個你自己想想,1 魏國大將張合!2 跳控之王姜維!3 分身加換血的太史慈!4 濺射之王張遼!這幾位都是讓你不得不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