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三司史是什麼職位,宋代三司使是什麼官職?

時間 2022-03-24 13:02:49

1樓:匿名使用者

三司使北宋前期最高財政長官。後唐長興元年(930)﹐始設三司(鹽鐵﹑戶部﹑度支)使﹐總管國家財政。宋初沿舊制﹐三司總理財政﹐成為僅次於中書﹑樞密院的重要機構﹐號稱「計省」﹐三司的長官三司使被稱為「計相」﹐地位略低於參知政事。

  太平興國八年(983)﹐廢三司使﹐分為鹽鐵﹑戶部﹑度支三個機構﹐各置使分領。淳化四年(993)五月﹐又合併為三司﹐設三司使一員。不久﹐全國分為十道﹐分屬左﹑右計﹐東京為左計﹐西京為右計﹐設左﹑右計使各一員分管﹐不久又設總計使判左﹑右計事。

次年底﹐罷十道和左﹑右計﹐又分為鹽鐵﹑戶部﹑度支三部﹐各置使分領。咸平六年(1003)再度合併為三司﹐設三司使一員總領財政﹐下設鹽鐵﹑戶部﹑度支三個副使分管三部﹐其下先後設有兵﹑胄﹑商稅等二十多個案﹐分理事務。王安石變法時﹐三司的部分職務歸屬其它機構﹐如胄案歸軍器監﹐修造案歸將作監等。

元豐改制廢三司﹐職事大多歸尚書省的戶部和工部﹐三司使改任戶部尚書﹐受宰相領導。

2樓:匿名使用者

負責鹽鐵的經營,財務的審計等,相當於財務部

宋代三司使是什麼官職?

3樓:漫閱科技

三司使是北宋前期最高財政長官。後唐長興元年(930),始設三司(鹽鐵、戶部、度支)使,總管國家財政。宋初沿舊制,三司總理財政,成為僅次於中書、樞密院的重要機構,號稱「計省」,三司的長官三司使被稱為「計相」,地位略低於參知政事。

北宋「三司」是哪三個官職?

4樓:瞿語

北宋前期最高財政長官。後唐長興元年(930)﹐始設三司(鹽鐵﹑戶部﹑度支)使﹐總管國家財政。宋初沿舊制﹐三司總理財政﹐成為僅次於中書﹑樞密院的重要機構﹐號稱「計省」﹐三司的長官三司使被稱為「計相」﹐地位略低於參知政事。

具體職權可見

5樓:

三司指的是鹽鐵﹑戶部﹑度支三個部門 都是經濟部分的 原來是三個官職 後來合為乙個

平常說的三司使指的就是乙個人 後來因為權力大 王安石變法的時候給分權了

6樓:zz靠譜橙小橙

高中時候歷史老師講的是 度支 鹽鐵 戶部

7樓:瑞隆木槿

即太尉(大司馬)、司徒、司空。

「三司史」是什麼官職,還有「二府」

8樓:墼餮魍薅

三司使,北宋前期最高財政長官。後唐長興元年(930年),始設三司(鹽鐵﹑戶部﹑度支)使,總管國家財政。宋初沿舊制,三司總理財政,成為僅次於中書﹑樞密院的重要機構,號稱「計省」,三司的長官三司使被稱為「計相」,地位略低於參知政事。

宋代為了加強對內控制,以掌管軍事的樞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務的中書門下(政事堂、東府)共同行使行政領導權,並稱為「二府」,為當時最高國務機關。

9樓:匿名使用者

西漢丞相與御史府並稱「二府」,亦稱「兩府」。成帝時罷御史大 國學管理夫,改置司空,其名廢。宋代為了加強對內控制,以掌管政務的中書門下(政事堂、東府)和掌管軍事的樞密院(西府)共同行使行政領導權,並稱為「二府」,為當時最高國務機關。

(中書門下的長官行使宰相職權;樞密院的長官即樞密使,地位略低於相。)又明清時對府「同知」的別稱,即第二知府之意。   三司:

  東漢稱太尉(大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司,唐以御史大夫、中書、門下為三司。《新唐書·百官志》雲:「凡冤而無告者,三司詰之。

」五代、北宋稱鹽鐵、戶部、度支為三司,其長官稱「三司使」,掌管統籌國家財政之事,元豐後廢。金以戶部之勸農、鹽鐵、度支為三司,貞佑時廢。明代以各省之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稱三司。

清末以各省之布政使司(或民政使司)、按察使司(或提法使司)、提學使司合稱三

10樓:請叫我丶學霸

西漢丞相與御史府並稱「二府」,亦稱「兩府」。成帝時罷御史大夫,改置司空,其名廢。

國學管理

國學管理

宋代為了加強對內控制,以掌管政務的中書門下(政事堂、東府)和掌管軍事的樞密院(西府)共同行使行政領導權,並稱為「二府」,為當時最高國務機關(中書門下的長官行使宰相職權;樞密院的長官即樞密使,地位略低於相)。

明清時對府「同知」的別稱,即第二知府之意

東漢稱太尉(大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司,唐以御史大夫、中書、門下為三司。《新唐書·百官志》雲:「凡冤而無告者,三司詰之。

」五代、北宋稱鹽鐵、戶部、度支為三司,其長官稱「三司使」,掌管統籌國家財政之事,元豐後廢。金以戶部之勸農、鹽鐵、度支為三司,貞佑時廢。明代以各省之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稱三司。

清末以各省之布政使司(或民政使司)、按察使司(或提法使司)、提學使司合稱三司。

11樓:匿名使用者

「三司史」是宋朝官職,主要好像掌「鹽鐵、戶部、度支」的。「二府」是指「中書省、樞密院」兩部門一文一武。

關於宋朝的詳細官職?具體的那種

宋朝官制的官職機構

宋朝的押司是現在的啥官職,宋朝的押司是個什麼官職

押司是衙門裡的書吏,也就是書寫文書的人員。對應到今天,宋江充其量也就是個縣裡面的辦公室副主任。押司就是衙門裡的書吏,他們雖然被正式的士大夫階層看不起,但畢竟屬於官吏階層。而且衙門中的書吏要比官多,他們代表官府同百姓打交道。他們也享有免役的特權。在穿戴上,他們可以穿長衫 雖然只能是黑色 和秀才一樣可以...

宋朝時的二府三司指的是什麼,宋代二府三司制指什麼

樞密院為 最高軍事機構,長官為樞密使,與政事堂合稱東 西 二府 三司 戶部 鹽鐵 度支 主管財政,號稱 計省 長官為 三司使 號稱 計相 地位略低於 二府 二府三司各自獨立,互不統屬,直接對皇帝負責,構成最高輔政機關。宋太祖建國後,不斷加強皇權,分化 削弱相權。宰相並不是乙個官名,實際上是乙個群體,...

宋朝州提刑司是多大官,宋朝歷史上的提刑官是個什麼官

提點刑獄司,官署名。是宋代 派出的 路 一級司法機構,簡稱 提刑司 憲司 憲臺 監督管理所轄州府的司法審判事務,審核州府卷案,可以隨時前往各州縣檢查刑獄,舉劾在刑獄方面失職的州府 掌管一州刑法,相當於現在的市政法委書記。宋朝歷史上的提刑官是個什麼官 提點刑獄公事,簡稱提刑官,是中國宋代特有的一種官職...

宋朝道錄院是幹什麼的,宋朝時候的民間是個什麼樣子的 人們都做什麼了

道錄院在隋朝就有了,不過當時不叫道錄院,叫崇玄署。宋朝開始叫道錄院。文獻裡最早的記錄是公元1008年。當時在位皇帝是宋真宗 趙恆 997年 1022年 第二年設立左右道錄院。隸屬鴻臚寺,掌宮觀 神像科儀制度 道門威儀及州郡天慶觀住持人選。官職應該是從四品 或者正五品。因為鴻臚寺卿是正四品。道錄院 d...

京劇的歷史資料有什麼,京劇的歷史是什麼?

京劇 1 beijing opera 又稱平劇 2 京戲,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 3 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 四喜 春台 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 秦腔的部分劇目 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