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南韓被秦滅,後短暫復國又被秦滅,隨後秦殺了韓王安,具

時間 2022-03-20 03:25:14

1樓:匿名使用者

南韓的短暫復國是在楚漢爭霸時期,復國者是韓王信(不是那個淮陰侯韓信)和張良。

韓王信在早期站錯了隊伍,跟著劉邦入關,項羽在封王的時候,把南韓封給了鄭昌。韓王信就跟劉邦一對付項羽,後來在劉邦授意下滅掉鄭昌。

劉邦統一天下之後不能容忍中原還有個南韓,於是將韓王信改封太原,韓王信忿而叛漢歸順了匈奴。南韓從此才絕。

韓王安是在南韓復國之前,也就是秦國統一六國時給秦殺掉的。而南韓復國是在秦朝滅亡後進行的。

戰國時期南韓被秦滅,後短暫復國又被秦滅,隨後秦殺了韓王安,誰知道具體過程?

2樓:匿名使用者

南韓的短暫復國是在楚漢爭霸時期,復國者是韓王信(不是那個淮陰侯韓信)和張良。

韓王信在早期站錯了隊伍,跟著劉邦入關,項羽在封王的時候,把南韓封給了鄭昌。韓王信就跟劉邦一對付項羽,後來在劉邦授意下滅掉鄭昌。

劉邦統一天下之後不能容忍中原還有個南韓,於是將韓王信改封太原,韓王信忿而叛漢歸順了匈奴。南韓從此才絕。

韓王安是在南韓復國之前,也就是秦國統一六國時給秦殺掉的。而南韓復國是在秦朝滅亡後進行的。

戰國時期南韓「好心」給秦國修渠,為何事後卻第乙個被秦國所滅?

3樓:泡泡娛小當家

在我們中國有一句話叫做吃水不忘挖井人,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需要感恩。在生活中別人幫助了你,那你需要記住這乙份恩德,往後也要竭盡全力的幫助別人。感恩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記得的,不僅是在古代還是在現在我們都需要感恩別人,但是這個只是我們所說的,其實真正能夠做到的又有幾個人呢?

在現代社會,我們得到別人的幫助又有幾個人能夠再去幫助別人呢?所以說很多時候我們發現口頭感謝很容易,但是親自用行動感謝卻很困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為什麼戰國時期秦國受到了南韓的幫助,但是為什麼第乙個被秦國滅掉的是南韓呢?

首先南韓與秦國地理位置接近。學過歷史的都知道南韓與秦國地理位置是很接近的,唇亡齒寒的道理相信大家都聽過。南韓與秦國的地理位置很近,那麼秦國想要變得強大,必須滅掉與自己最近的南韓這樣才可能沒有後顧之憂。

因為誰也不知道南韓會不會在秦國大舉進攻其他國家的時候,南韓直接一窩端了秦國呢!所以說即使秦國被南韓救了,但是為了國家的發展,必須滅掉了南韓。

秦王嬴政自己的性格也決定了必須要滅掉南韓。這個時候的秦始皇還叫秦王嬴政,秦王性格生性多疑,他也是乙個心狠手辣的人,他不可能懷有感恩之心,所以即使南韓幫助了他,但是他還是狠心滅掉了秦國。

所以歷史就是這麼有趣,誰又能做什麼呢?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有個俗語叫做「好心辦壞事」。不過南韓當時決定給給秦國修渠的「好心」,對秦國來說,卻變成了乙個「壞心變好事」的典型案例。這裡面提到的這個南韓派到秦國,給其修渠的人叫做「鄭國」,這個鄭國是乙個人,是當時最出色的水工,也就是現在的水利工程師。

可以說,南韓當時準備通過這個工程,讓秦國走上勞民傷財的道路。

但是秦國也分析了這個問題,分析到了南韓這個方案背後的驚天陰謀。但是秦國的統治階級卻看到,如果能夠成功修築這條渠,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這個國家。因為秦國當時處於西北地區,很多地方都是非常乾旱的。

如果能夠成功修築這條渠,就可以灌溉很多良田。於是秦國就花費了很多功夫,修成了這些水渠。司馬遷在《史記·河渠書》這樣寫道:

"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澤滷之地四萬餘頃(折今110萬畝),收皆畝一鐘(折今100公斤),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為後來吞併其他國家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那麼為什麼最先滅亡的是南韓呢?因為當時南韓是距離秦國最近的國家之一,而且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韓的上黨郡守馮亭把上黨郡送給了趙國,最後拉開了殘酷的長平之戰。

當時秦國制定的策略是遠交近攻,南韓首當其衝,而且它是面積非常之小,地處四戰之地,遭受的戰爭最多,統治者也是越來越昏庸無能,而且是個朝秦暮楚(這個成語就是這麼來的,當時很多國家都是這樣,因為這兩個國家是最強大的,南韓是最顯著的例子之一)的國家。縱使有韓非子這樣的人才,也是棄之不用,最終為秦國所用。

值得注意的是,嬴政將這條渠命名為鄭國渠,冊封鄭國為大秦大田令。在得知韓王安的陰謀後,秦王又派兵將鄭氏族人全部救到秦國定居。可以說,鄭國是因禍得福了。

5樓:沙河不是流沙河

這個自然是因為他們倆距離比較近,吞滅他之後可以再吞滅別的國家。

6樓:開心收藏開心生活

主要是南韓和秦國的距離比較近了,國力也不是很強的。

7樓:可愛的菇涼無邪

這個好心是不是真的好心還另說,主要南韓離得太近了,兔子先吃窩邊草唄

8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有兩條:其

一、南韓離秦國最近,秦國東出函谷關後第乙個面對的國家就是南韓;其

二、南韓富裕且弱小,南韓吞併鄭國後經濟實力一直都不錯,經過申不害變法後更加富裕,數十年來秦國屢屢用兵南韓,南韓已經弱小不堪了。因此秦國第乙個滅的就是南韓,當時的南韓還不如秦國乙個郡大;攻滅南韓的也不是秦國的野戰部隊,而是內史郡的郡守嬴騰率領的內史郡地方部隊,到新鄭城下一喊「戰或降」?南韓就投降而滅亡了。

9樓:匿名使用者

還是因為距離的關係,就是因為他離秦國太近,所以秦國才要拿它第乙個開刀。

10樓:靜好

主要是因為南韓距離秦國太近了,所以比較方便滅了它。

11樓:qiao趙

也不能說是好心,都是國家利益的交錯變化。

1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南韓給秦國修渠的這個工程勞民傷財,秦國看中了這一點。

13樓:人魚雅雅

因為那個年代就是弱肉強食的年代的啊。

第乙個被秦國滅掉的國家是南韓,請問他是怎麼被滅的?

14樓:you禮

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南韓強盛時的版圖是今天山西東南部和河南省中部,都城在新鄭。由於地處中原要塞,南韓東、北部被魏國包圍,西有秦國,南有楚國。

國土是七國中最小的,而自己的所處的中原腹心又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屢屢遭受大國的侵略。。。。。「三晉」同盟之時,南韓隨之瓜分中原,獲利頗多,國勢達到鼎盛。

但由於南韓四面受敵,且國人不尚武,屢為列強所攻打。在殘酷的戰國烽煙中,南韓不得不先後依靠於魏、齊、楚、趙、秦等大國。西元前230年,秦派內史騰攻韓,俘虜韓王安,建立為潁川郡。

南韓滅亡!

1秦國的社會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定高度,奠定了統一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基礎.

2秦國通過大刀闊斧的內部改革和革新,統一了國內的認識,消滅了異己,集所有大權與秦始皇一身.

3秦國通過合縱連橫在外交上取得絕對優勢,遠交近攻的策略使的秦國能集結優勢兵力發動侵略戰爭.

4其餘諸侯國對秦國態度不一,始終未能形成統一認識,此為內亂;各諸侯國之間也經常發生爭執與戰爭,此為外憂.各諸侯國外憂內亂焉能不敗.

5秦國統一度量衡使得秦國內部與被征服地區很快能協調一致,為下次侵略做好準備.其餘各國卻依然混亂不堪.

6秦始皇統一天下,是中國經濟政治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封建集權制替代農奴制的勝利.

15樓:匿名使用者

1秦國的社會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定高度,奠定了統一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基礎.

2秦國通過大刀闊斧的內部改革和革新,統一了國內的認識,消滅了異己,集所有大權與秦始皇一身.

3秦國通過合縱連橫在外交上取得絕對優勢,遠交近攻的策略使的秦國能集結優勢兵力發動侵略戰爭.

4其餘諸侯國對秦國態度不一,始終未能形成統一認識,此為內亂;各諸侯國之間也經常發生爭執與戰爭,此為外憂.各諸侯國外憂內亂焉能不敗.

5秦國統一度量衡使得秦國內部與被征服地區很快能協調一致,為下次侵略做好準備.其餘各國卻依然混亂不堪.

6秦始皇統一天下,是中國經濟政治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封建集權制替代農奴制的勝利.

16樓:秒懂百科精選

南韓:山東六國中第乙個被秦所滅的諸侯國

17樓:匿名使用者

南韓是被秦大將白起所滅 白起本是秦的王族的后翼分支 和秦王是同宗

18樓:匿名使用者

兩國不共戴天。古往今來奇哉怪也!

戰國時期南韓是怎麼滅亡的

19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的南韓,春秋時晉國六大夫,戰國七雄之一,姬姓。春秋時,晉昭侯封其叔叔成師於曲沃,成師的兒子莊伯又封弟弟姬萬於韓原(今山西省稷山縣),韓萬以封地為姓,稱韓武子。西元前589年,韓武子之孫韓獻子佐晉景公打敗齊國,被封為大夫,為晉國六大夫之首。

西元前453年,晉國被韓、魏、趙三家大夫瓜分。西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認韓景侯為諸侯。南韓建都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成為戰國時期的強國之一。

西元前375年,韓哀侯滅掉鄭國,遷都新鄭(今河南)。南韓強盛時的疆域有今山西東南部和河南省中部,所處位置東有魏,南有楚,西有秦,北有趙,強國環伺,勢力一直不能發展。西元前355年,韓昭侯用申不害為相,實行政治改革,國勢有所發展。

戰國中後期,秦國向東擴張,對韓的威脅日益嚴重。西元前335年至西元前301年之間,秦先後攻取了南韓的宜陽、鄢、石章、武遂、穰等地。但韓也不示弱,西元前296年,韓與齊、魏聯軍攻入秦地函谷關(今河南省靈寶縣),迫秦歸還了河外及武遂等地,但不久諸地又被侵占。

以後,秦國日益強大,不斷攻韓,韓軍屢敗。西元前230年,秦派內使滕攻韓,擄韓王安,在韓地設立穎川郡,南韓亡。

??南韓自韓虔西元前403年開國至西元前230年被秦國所滅共歷十一君,一百七十四年。

很詳細哦

20樓:迷失

南韓內部親秦派占上風,韓王安被裹挾。內史騰直接接收南韓

21樓:薩拉丁

南韓常年積弱,國土小於其他諸侯國,離秦國最近,所以被秦軍精銳掃平

南韓國勢最強是韓昭侯在位時。他用法家的申不害為相,內政修明,南韓成小康之治。由於地處中原,南韓被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包圍, 所以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國土也是七國之中最小的乙個,使南韓成為第乙個被秦所滅的戰國諸侯國,於前230年滅亡。

韓被滅,之後怎麼來的?

戰國時期南韓在被秦國滅亡前夕還有多少軍隊?

22樓:大白兔奶哥

可以這樣說,在古代號稱多少多少萬軍隊,都是唬人的。像曹操赤壁之戰,號稱80w,其實才20w部隊,中間有10w多北方正規軍,一路上掃蕩挾持了3w或4w,在荊州降兵7w或8w。主要是什麼原因呢,古代生產力跟不上,糧食就是問題,都去打戰了誰種地呢。

我說了些廢話,不好意思。

戰國的南韓,春秋時晉國六大夫,戰國七雄之一,姬姓。春秋時,晉昭侯封其叔叔成師於曲沃,成師的兒子莊伯又封弟弟姬萬於韓原(今山西省稷山縣),韓萬以封地為姓,稱韓武子。西元前589年,韓武子之孫韓獻子佐晉景公打敗齊國,被封為大夫,為晉國六大夫之首。

西元前453年,晉國被韓、魏、趙三家大夫瓜分。西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認韓景侯為諸侯。南韓建都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成為戰國時期的強國之一。

西元前375年,韓哀侯滅掉鄭國,遷都新鄭(今河南)。南韓強盛時的疆域有今山西東南部和河南省中部,所處位置東有魏,南有楚,西有秦,北有趙,強國環伺,勢力一直不能發展。西元前355年,韓昭侯用申不害為相,實行政治改革,國勢有所發展。

戰國中後期,秦國向東擴張,對韓的威脅日益嚴重。西元前335年至西元前301年之間,秦先後攻取了南韓的宜陽、鄢、石章、武遂、穰等地。但韓也不示弱,西元前296年,韓與齊、魏聯軍攻入秦地函谷關(今河南省靈寶縣),迫秦歸還了河外及武遂等地,但不久諸地又被侵占。

以後,秦國日益強大,不斷攻韓,韓軍屢敗。西元前230年,秦派內使滕攻韓,擄韓王安,在韓地設立穎川郡,南韓亡。

南韓自韓虔西元前403年開國至西元前230年被秦國所滅共歷十一君,一百七十四年。

他是積貧積弱的國家,生產老被秦國破壞,所以我覺得一般也就有個3w或4w軍隊,因為強秦才(號稱)60w

戰國時期秦國國王是秦始皇嗎,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皇上是秦始皇嗎

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乙個諸侯國,受封伯爵。根據梁啟超 蒙文通 周谷城 章嶔等人的結論 秦人源自羌人,周朝時,各諸侯國稱呼秦人為秦戎,從來不與秦國會盟,東來之說沒有考古依據支援。秦國地盤包括今天河南洛河以西,甘肅六盤山以東地區,不僅僅是關中地區。秦人早期居於西戎各個部落中間,南有綿諸戎 ...

戰國時期,南韓是不是在秦國之前稱王

lz您好 不是!秦惠文王改公為王於西元前325年 而韓威侯稱王是兩年後的前323年,還是和先於他稱王的魏惠王互稱,找台階下的。甚至可以認為假如沒有韓魏這個會面,南韓到滅可能都不會稱王 戰國時期的南韓本來是戰國七雄之一,為什麼被秦國攻打時不堪一擊?1,南韓不弱,只是地盤太小了.只有方圓900裡,戰國戰...

南韓的「韓」與中國戰國時期的南韓有關係嗎

現代南韓和戰國時期的南韓,它們有之間何關聯?有關係 現在的南韓就是從我們中國戰國末期秦王贏政第乙個滅的就是它 南韓就出去了 名字沒變還叫南韓 南韓人理應就是中國人 南韓國名取自韓族族名,而韓族是東夷的乙個部落,所謂 夷 是我國古代華夏族對於邊民的統稱,所謂東夷 西狄 北戎 南蠻。朝鮮半島上的 韓族人...

能否簡述一下戰國時期南韓的歷史嗎

戰國七雄,齊 楚 燕 韓 趙 魏 秦,這裡面的 韓 就是指南韓,南韓發展的歷程 南韓 西元前402 230年。南韓疆土首要包含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陽翟 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 滅鄭國後遷新鄭 今河南鄭州新鄭 南韓的祖先本是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受封於韓原 今山西河津縣東北 春秋末年,韓貞子遷於平陽 今...

戰國時期秦齊魏楚四國都完成了變法,為何就秦國一國笑到了最後

其他四個國家雖然也都在完成了變法,但只有秦國的商鞅變法最深刻,影響也最深遠,更加符合當時想要大一統的秦國的發展,而秦國也在商鞅變法的推動下成為了中國第乙個大一統的王朝。當時盛行的選官制度是世卿世祿制,也就是非常注重家庭出生背景,平民老百姓是沒有做官的機會的。他主張加強 集權,順應了秦國統治者想要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