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和東晉的淝水之戰,為什麼前秦苻堅的97萬大軍會敗給了東晉的8萬人,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前秦的失敗

時間 2022-03-19 15:10:42

1樓:蘭卡斯特

兩方面原因如下:

前秦:1、苻堅個人主觀輕敵,一意孤行,部下意見分歧很大,不可能以全力決戰 ;

2、前秦統一程序,以武力為主,且統一地區民族混雜,內部不夠統一,許多他族貴族和將領伺機反撲,慫恿戰爭;

3、軍隊從北方剛統一各族人民中強徵而來,軍心不穩,戰鬥力不強,充滿隱患;

4、臨戰用人不當,錯用東晉降將,且指揮無方,戰略戰術均不對頭。

東晉:1、東晉主戰派謝安等人堅決抗戰,態度意志堅決;

2、軍隊戰鬥力強,將兵上下齊心協力,軍心可用;

3、民間也組織軍事力量對抗前秦,如「聞雞起舞」的祖逖等民間力量全力支援東晉**,民心可用;

4、有淝水天險,佔盡地利,準備充分;

5、戰術得當,利用前秦內部不穩,分化離間前秦內部關係,渙亂其軍心。

2樓:一直微笑de愛

縱觀歷史,以少勝多的例子不勝列舉,究其原因,無不是失敗方輕敵大意,中了對方的圈套,勝利一方利用天時地利人和及精心的謀劃,所以,戰爭仍然是大腦的比拼,人數及其他的因素所佔比例並不太大。

淝水之戰的時候,前秦的97萬大軍,東晉8萬人,為什麼前秦的百萬大軍會敗給了東晉的8萬人,什麼原因

3樓:匿名使用者

怎麼說吶,按照古人的說法,天時地利人和唄,二戰的時候,幾個盟軍士兵就俘虜過幾百人的義大利軍隊,你不覺得,以少勝多的情況下,把人全俘虜了甚至要比把人全打死了還要牛逼很多麼,畢竟古人也認可不戰屈人之兵才是最高境界不是麼,有什麼好費解的吶,前秦軍隊一定就都很強麼,強國就一定百戰百勝麼,二戰的時候義大利也有戰鬥英雄的,所謂乙個總體跟多個區域性之間的關係你不會不曉得吧。

4樓:在白水洞插花的公尺蘭草

前秦最高統治者驕傲輕敵,內部也不團結,而東晉為了自己生死存亡,全國上下一致對外,指揮者果斷,明智而且有謀略,在加上北方軍隊遠道而來,疲憊不堪又不適應南方氣候,各種因素決定了前秦的失敗。

5樓:匿名使用者

淝水之戰前秦並不是97萬大軍,而是87萬大軍+3萬禁軍,所以,總計是90萬大軍

前秦的確進攻東晉的時候動員了90萬大軍,但是90萬大軍中只有30萬兵力到達淝水之戰戰場.

因此,淝水之戰前秦的兵力只有大約30萬而並沒有90萬那麼誇張,剩下的60萬兵力還在路上,東晉8萬兵力打敗前秦90萬大軍那是誇大.

6樓:百曉生

古代打仗,兵力有誇大,說是97萬,估計有20-30萬人。

其實古代,其實軍隊人數多了,管理不方便,加上一群人,各個將領各懷鬼胎,沒有統一的領導。

只要精銳穿插,自己就把自己踩死了。

前秦和東晉的淝水之戰,請問一下,為什麼前秦苻堅的百萬大軍打不過東晉的8萬人,東晉戰鬥力怎麼這麼強悍

7樓:瓊樓登高人為峰

古代戰爭的數字都是有誇大程度的,前秦號稱百萬大軍,其實沒有的,當時前秦的總人口才多少人呀!交戰雙方實際兵力都是相當的。

前秦失敗原因:

第一,淝水之戰是在苻堅統一北方後的六七年進行的。當時,前秦只是軍事上的統一,內部統治不穩,更沒有較雄厚的物質基礎,加之苻堅連年征戰,致使人民厭戰,軍隊的士氣不高,缺乏群眾基。

第二,苻堅用人不擇賢愚,賞罰失明,又是其在淝水之戰中遭到失敗的乙個重要原因。苻堅寵信投降前秦的少數民族上層分子,忠奸並蓄,而對於一心忠於他的漢族**卻存有戒心,不加重用。沒能組成乙個堅強的團結的領導集團,其兵敗淝水是可以預見的。

第三,苻堅好大喜功,缺乏冷樸的客觀分析,戰前沒有周密的戰略部署,臨戰時又犯了一系列戰術指揮上的錯誤,這也是前秦在淝水之戰中失敗的重要原因。苻堅不顧主客觀條件,只是依仗自己的「有眾百萬,資杖如山」的兵力和「投鞭於江,足斷其流」的軍威,認為征服東晉「若商風之隕秋籜,貿然遠征。他報有僥倖求勝心理,戰略上驕傲輕敵。

東晉勝利原因:

1、東晉主戰派謝安等人臨危不亂,堅決抗戰,態度意志堅決。

2、軍隊戰鬥力強,主將有能,指揮若定,將兵上下齊心協力,軍心可用。

3、民間也組織軍事力量對抗前秦,民心可用。

4、有淝水天險,佔盡地利,準備充分,發揮己軍之長。

5、戰術得當,利用前秦內部不穩,分化離間前秦內部關係,渙亂其軍心。

6、以智激敵,誘其自亂,然後乘隙掩殺;堅決實施戰略追擊,擴大戰果。

8樓:天上在不在人間

一方面北府軍都是北方流民組成,對北方胡人有刻骨仇恨,所以戰鬥時肯定比常人厲害。而且經過此戰北府軍成為東晉乃至中國古代最有名的特種部隊之一。而後劉裕北伐,篡權都是依賴北府軍。

二前秦君主苻堅任用降將,加上其盲目自大。本可以堵住長江沿岸,卻偏偏讓晉軍登陸,結果因為人數太多訊息無法及時傳達,因為一句「苻堅已死」導致全線奔潰。而那些少數民族的降將也乘機紛紛獨立,前秦帝國瞬間瓦解。

其實在前秦丞相王猛去世時就告誡苻堅對東晉不能操之過急,結果苻堅自大,決意伐晉。導致失敗。

9樓:匿名使用者

淝水之戰是在苻堅統一北方後的六七年進行的。當時,前秦只是軍事上的統一,內部統治不穩,更沒有較雄厚的物質基礎,加之苻堅連年征戰,致使人民厭戰,軍隊的士氣不高,缺乏群眾基礎。

好不容易取得淝水之戰的勝利後,東晉為什麼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北伐

因為國內不允許打了那麼長時間的仗,國內早已不能供給了,糧草什麼的都沒有了,所以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北伐,供給不足是乙個重要的原因 淝水之戰是東晉存亡之戰,敗則亡國,勝則可保,已經沒有大規模用兵的實力,以至於在不久後滅亡了。謝安有點戰績顯赫 功勞太大蓋主了。當時的皇帝怕他實力做大,所以開始打壓他。另乙個東...

淝水之戰的簡介,淝水之戰簡介和出自的成語

淝水之戰,公元383年,是東晉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併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 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 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發生於公元383年 是東圃16國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 情向南方 東普發起侵略 吞併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

為什麼史書上對晉朝 東晉和西晉 的記載很少

晉朝歷史 如果想仔細了解晉朝,可以看看 五胡錄 西晉 265 316 東晉 公元317年 公元420年 可以看出,晉朝是個很短命的朝代,只存在了150年左右.東漢末年,群雄並起,互相攻伐,給中國的生產和發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這個時期就是著名的三國時期,後起的晉朝始終無法解決經濟的恢復,加上門閥氏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