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經常以少勝多,垓下之戰為啥未能再造奇蹟

時間 2022-03-16 22:38:37

1樓:紫龍

主要因為對劉邦未設防,剛簽完~楚河漢界,誰料到出爾反爾,卑鄙小人,中了計。士氣低落,加之舟車勞頓,可惜可嘆可悲

2樓:

項羽勇多智少,匹夫之勇,垓下之戰他已經不佔天時地利人和了!

3樓:jjppppp啊

出爾反爾,卑鄙小人,中了計。士氣低落,加之舟車勞頓,可惜可嘆可悲,也就像拿破崙,曾經百戰百勝,但滑鐵盧一戰,就足以埋沒一生英名了。

4樓:小馨馨

項羽是乙個打仗的能手。經常能夠以少勝多創造奇蹟。但是在亥下之戰,本來和劉邦已經達成協議,雙方休戰,但是劉邦卻不守信用,給項羽殺了個回馬槍,最後項羽居然佔了上風,劉邦請來了,韓信帶了30萬大軍,把項羽逼到亥下,項羽軍被包圍,最後戰敗。

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遇到的對手不同了。就像周瑜用兵也很厲害,但遇到諸葛亮這樣的的對手,就厲害不起來了。也就像拿破崙,曾經百戰百勝,但滑鐵盧一戰,就足以埋沒一生英名了。

6樓:五戒之印

項羽稱「西楚霸王」之後,頻於征戰,不顧民生,故而沒有輝煌戰績,大敗垓下。

7樓:陳川樂園

乙個勇戰天下第一,乙個謀戰天下第一,項羽排兵布陣甚至壓過韓信的。垓下之戰,是強強對決,通天教主與元始天尊的對決。項羽敗在兵力懸殊

8樓:匿名使用者

綢之路」,南伏百越,東合朝鮮,致使中國的版圖擴

9樓:千羽赤翼

主要是後方被襲,後勤跟不上。

10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遇到的對手不同了。就像周瑜用兵也很厲害,曾經百戰百勝,就足以埋沒一生英名了。

項羽善於以少勝多,垓下之戰為什麼未能再造奇蹟?

11樓:明明就

因為當時項羽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所以說無法創造奇蹟來戰勝劉邦

12樓:我是你的小魚

因為亥下之戰,項羽已是強弩之末,並且兵士將足跡爽

13樓:匿名使用者

漢高祖二年,即西元前205年,劉邦在洛陽聯絡諸侯,聲討項羽,揭開了楚漢戰爭的序幕。4月,劉邦率領諸侯聯軍五十六萬人,攻占了項羽的老巢彭城。入城後,劉邦與諸侯們不僅放任士兵大肆燒殺搶掠,自己也日夜尋歡作樂,沉湎酒色。

當時,正在征討齊國的項羽聞訊,立刻率領三萬精兵從山東南下,占領彭城西面的蕭縣,切斷劉邦聯軍的歸路,而後向漢軍發起猛攻。劉邦聯軍倉促應戰,結果大敗。

項羽乘勝追擊,將劉邦聯軍逼進谷水、泗水之間,殲敵十餘萬;在靈璧,項羽又將十餘萬劉邦聯軍逼入睢水地區予以殲滅。劉邦被打得丟盔棄甲,僅率數十騎狼狽逃竄。

漢高祖四年,即西元前203年,經過大小百餘戰的劉、項兩軍,均已精疲力歇。於是,雙方商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達成和約。合約達成,項羽遵照合約引軍東撤,劉邦則採納謀士張良、陳平的建議,率軍追擊項羽,並派人請韓信、彭越南下合殲楚軍。

10月,劉邦率軍追至陽夏,卻不見韓信、彭越之兵前來會合,只好也停止不前。項羽得知劉邦背約追擊,即率十萬大軍反擊,大敗劉邦軍。劉邦率軍退入壁壘堅守,並派使者前往韓信、彭越處,劃以封地。

韓信、彭越立即出兵攻占楚地數城,直逼項羽背後

項羽軍遭到漢軍前後夾擊,力不能支,於11月退往位於現今安徽省靈璧縣沱河北岸的垓下。漢軍窮追不捨,兩軍於是在垓下對峙。韓信親自領兵進攻,出戰失利。

項羽引兵追擊韓信,被漢軍左右夾擊,大敗。韓信趁勢命三十萬漢軍把項羽軍團團圍住。

項羽軍久困垓下,兵少糧盡韓信又趁機攻心戰,命漢軍將士夜唱楚歌,使項羽軍軍心動搖。項羽無奈,率八百騎士突圍南逃,韓信派兵追擊。項羽逃至烏江,自刎而死,楚漢戰爭遂告結束。

14樓:匿名使用者

劉邦與諸侯們不僅放任士兵大肆燒殺搶掠,自己也日夜尋歡作樂,沉湎酒色。

15樓:邸衣

項羽軍遭到漢軍前後夾擊,力不能支,於11月退往位於現今安徽省靈璧縣沱河北岸的垓下。

16樓:鯊魚辣椒

劉邦在洛陽聯絡諸侯,聲討項羽,揭開了楚漢戰爭的序幕。

17樓:美而佳

入城後,劉邦與諸侯們不僅放任士兵大肆燒殺搶掠,自己也日夜尋歡作樂,沉湎酒色。

18樓:百度

之後他開始成謎於酒色,日夜尋歡作樂,項羽已是強弩之末,並且兵士將足跡爽。

19樓:happy成樂

之後他開始成謎於酒色,日夜尋歡作樂,項羽已是強弩之末

20樓:顯顯

項羽引兵追擊韓信,被漢軍左右夾擊,大敗。韓信趁勢命三十萬漢軍把項羽軍團團圍住。

項羽善於以少勝多,垓下之戰為何未能再造奇蹟?

垓下之戰,項羽為何沒能再造以少勝多的神話?

21樓:歷史便當

項羽為什麼沒能再創造以少勝多的奇蹟呢?軍隊、用人、團隊合作都會影響到一場戰爭是否能勝利。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項羽曾經創造以少勝多的奇蹟,那麼垓下之戰為什麼沒能成功呢?首先是軍隊問題,垓下的地形屬於大平原,所以說在地形上沒什麼優勢,但是漢軍人多,所以說劉邦就借助人多的優勢團團圍住項羽,起碼不至於讓項羽跑了。然後劉邦這個人很有心計,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他聯合了周邊的諸侯們,給了他們好處和賞賜,說服他們和自己一起聯合起來拿下項羽。

這樣的話,兩邊的人數顯然已經實力懸殊了。所以漢軍天時地利人和。

其次我們來說說用人的問題。就在這怎麼危急的時刻,項羽的得力助手周殷選擇被判向玉,他帶著自己手下的士兵開始叛變。本來項羽的兵就不多,這樣一來,項羽的兵就更少了。

這真的是讓人很頭疼,接踵而來的就是沒有糧食。戰士們每天有巨大的體力消耗,,吃不飽肚子,這些士兵自然就不想為項羽效力。而且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

劉邦還有韓信的幫助,這樣一來,就直接決定了這場戰爭的結果。如果相遇和周殷都沒有叛變的話,或許項羽還有機會殺出重圍。

項羽走投無路,只能破釜沉舟的賭一把。項羽帶著一部分軍隊逃了出來,但是他的主力部隊沒有逃出來。韓信幫著劉邦去打項羽,韓信也是太聰明了,夜晚的時候他們將項羽包圍起來,開始演奏楚歌,這讓項羽以為自己解了困境。

他放下了自己警戒心,和虞姬對視飲酒,虞姬最終死在項羽的懷裡。項羽苦悶,帶著為數不多的人馬衝了出去,雖然逃了出去但是也沒臉回家了。只好選擇自殺

22樓:歷史之直掛雲帆濟滄海

因為對手是韓信,而韓信曾在項羽麾下當過兵,對項羽的用兵謀略太熟悉不過了

23樓:匿名使用者

劉邦約法三章顯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型 得到了民眾支援 特別是關中地區 源源不斷的物資人員補充 現代考古發掘發現楚軍**箭簇盾牌長矛都與漢軍差距很大 長期戰爭更需要糧草 楚漢相爭結果已經沒有懸念

24樓:藍拓愛女

是圍堵的太成功了——十面埋伏,徹底消耗項羽的戰力。

儘管如此,項羽自己依然可以獨自逃生。

25樓:匿名使用者

乙個原因是項羽沒有民心也沒有軍隊幫助他,二個原因是項羽自負,三是沒有糧食並且沒有戰略戰術不對

26樓:匿名使用者

"力能扛鼎"氣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勇猛善戰,但他有勇無謀,弒義帝(西楚懷王)、坑俘虜、斬子嬰、濫殺無辜,失去關中等地百姓的支援,而劉邦約法三章,深得民心,身邊又有陳平、張良、蕭何出謀劃策,重用文武雙全的軍事家韓信及一大批出身不算高貴卻忠心不二的戰將,雖也有些挫折,但終於在垓下之戰,十面埋伏,圍攻項羽,大敗楚軍,項羽烏江自刎。

27樓:鳶尾壹

項羽並不善用人,對軍心的把控不夠,士氣不足。後期未得到支援也是原因之一。

28樓:

鉅鹿之戰時是以八千江東子弟為核心的鐵軍,將領多而且猛,上下一心只為滅秦,後期兵力多了但各個地方都有,八千子弟都不知道死了多少了,當兵就是跟他混口飯吃,將領死的死,降的降,此時人心不一,大勢不在,除了位面之子誰都是白給啊

29樓:匿名使用者

垓下,項羽八千人馬追著韓信滿街跑,就算以一當十,也頂多八萬;即便到烏江,項羽依舊是神話,七戰七勝。

30樓:懷念那一抹嬌羞

是因為楚軍已經不想繼續打了,地方的兵力又比楚軍了幾倍的人,楚軍打不動了

31樓:涼涼不會涼

一方面因為項羽自負,而另一方面是項羽被圍困,沒有糧食,而且也沒有友軍來幫助他

32樓:龍少

老對手了,都知道對方的套路了,所以最後拼的是國力兵力。

33樓:愛笑的源哥很酷

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楚軍沒有了軍心,項羽只帶領少數人突圍 ,最後全戰死,只剩項羽一人,被漢軍所包圍,已無對抗之力

34樓:匿名使用者

多方面的原因,乙個原因是項羽失去了民心,乙個原因戰略上落下風,再加上項羽剛愎自用,最後落敗。

35樓:晴天

由於楚軍人少,而對方人太多,軍心渙散了,而且項羽太自負,以至於最後項羽落敗。

36樓:q與海

項羽面對的是韓信,韓信用兵讓人想都想不到!項羽靠的是勇,韓信攻的是心,乙個魁梧的大漢害怕乙個毛毛蟲會怎麼樣?還不是任人宰割!

就像黑人力氣再大也怕英國人手上的槍,甘願去美洲做苦力也不敢反抗……

37樓:愛無言恨有聲

首先大家來分析以弱勝強的條件,一、奇襲,攻其不備,如彭城之戰。二、立足未穩,各個擊破,如洄水之戰。三、截燒糧草,以亂軍心,如曹袁之戰。

四、置死地而後生,三軍用命,戰鬥力高乙個次元。如鉅鹿之戰。五、敵方不團結人雖多但不是精甚至倒戈,如牧野之戰。

六、精兵打運動和機動戰,如霍去病與陳慶之白袍軍。七、**代差與戰爭素養,如淞滬大戰和八國聯軍。再來看一下項羽,垓下平原而劉邦圍而不戰,失去奇襲條件和立足未穩,部下背叛和龍且軍覆沒失去緩軍和糧草,漢楚軍本相互易主戰力也不輸楚軍

38樓:嘻嘻哈哈麵條人

戰爭的勝利原因不在於兵的多少,垓下之戰項羽失敗在於他自己,項羽把自己的手中善戰的人都送給了劉邦,導致了他的失敗。

39樓:fcq久居我心

不僅僅是因為這個,我認為項羽辨別人的眼光很差勁,這次戰役很難再以少勝多是與項羽在用人方面有很大的關係。

40樓:蘇可欣丶

核下之戰失敗的主要原因並非在戰術上,而敗在了戰略上,漢軍已經對楚軍形成了包圍之勢,項羽再能打也只是籠中之鳥,很難取勝

霸王項羽憑3萬人就擊潰劉邦56萬大軍,為何垓下之戰沒能將局勢逆轉?

41樓:ever一

因為兩場戰役的指揮不同,項羽做的準備也不同,所以在楚漢戰爭的前期項羽可以憑藉3萬人擊垮劉邦的56萬,但是在垓下之戰沒能逆轉局勢。

項羽和劉邦兩個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乙個走的是霸王之路,另乙個是走懷柔厚黑之路,最終霸王被厚黑之王擊敗了,但是在兩者爭霸的前期,項羽能夠以少勝多,甚至以3萬軍隊就能擊潰劉邦的56萬大軍,到了後來反而沒辦法扭轉局面,追尋原因,不過是兩方面。

第一方面,兩場戰役的指揮不同。

前期項羽以3萬人擊潰劉邦56萬人,兩個人都是直接的領導者,項羽將門世家,久經沙場猛將,但是在軍略上也不弱於劉邦,劉邦亭長出身,雖然也戎馬一生但是基本上都是在後面靠人保護著,雖然有的時候有靈機一動的想法但是終究不如項羽。

再加上項羽的3萬,可是楚軍的正規軍;劉邦的56萬不知道是從哪拼湊來的雜牌軍,劉邦統一指揮尚且不能做到靠什麼去和項羽對戰,所以56萬軍隊直接被3萬人打廢打殘有不足為奇。

後來那場戰役的指揮官可是大將軍韓信,韓信的才能恐怕不弱於項羽。

第二方面,項羽的準備不同。

3萬人打56萬人的時候,項羽是做了充足的準備,當時雖然有仇恨,但是並沒有沖昏頭腦,整個人非常冷靜。

後來垓下之戰,純粹是劉邦搞偷襲,兩個人簽訂了盟約,然後在項羽歸去的途中,悍然偷襲,項羽猝不及防,被圍了個正著,所以失敗也是不出乎意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