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清朝疆域形成的原因,清朝疆域和今天的疆域有何區別 原因是什麼

時間 2022-03-10 02:01:40

1樓:辭次平生

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結果。

2樓:淺羽皆人

在中國歷史上,邊疆是乙個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形成的概念。它最初只是泛指相對於中原地區的「四夷」,其地域並不確定。以後由於中國疆域的逐步拓展,邊疆的概念才逐漸明確,至18世紀中葉,乙個清晰完整的中國邊疆展現在世界面前,並給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帶來巨大的影響。

在清代,談到邊疆的統一,往往稱之為「拓展邊疆」、「開疆拓土」。昭連在《嘯亭雜錄》中說:清朝「三載之間,拓地二萬餘里,天山雪窟,無不隸我版圖」。

1這裡所說的「開疆拓土」,顯然是在歌頌清王朝完成國家統一的功德。對於這個問題,現代一些研究者卻將清代統一國家的行動稱之為領土擴張。m·詹森說「清朝統治者在亞洲大陸執行積極擴張的軍事和外交政策,從而確定了近代中國的疆界,這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此項政策在18世紀中葉尤為積極」;還有一些國家竟然提出,中國的邊疆地區是「無主土地」,從而實行強行侵占。

2在這裡,需要首先明確的問題是中國的疆域是清朝通過擴張疆土、征服別人土地得來的,還是歷史形成的?

疆域指疆土、領土,是乙個民族、政權或國家活動的歷史舞台。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疆域範圍大小不一,其形成也是千差萬別,中國疆域形成的背景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形成疆域的因素也比較複雜,大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中國古代文明的連續性是中國疆域延續二千多年的基礎。

在歷史上,文明大體是和國家同時產生的,古代文明主要包括政治史和文化史兩個方面。在人類古代文明連續性方面,劉家和等先生曾作過深入的研究,3本文借鑑他們的研究成果,在這裡作進一步的**。

從政治史上看,在人類歷史上出現的幾個最古老的文明發生於西元前四千年代後期和三千年代。其中以尼羅河流域的埃及與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兩河流域南部的蘇美爾地區文明發生最早,約始於西元前四千年代後期。黃河流域的夏文明和克里特島上的愛琴文明,發生於西元前三千年代晚期。

但是,上述古文明,大多數沒有能保持政治史上的連續性。爾後西元前一千年代前半期,在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出現了雅利安人的國家,在伊朗高原出現了波斯國家,在愛琴地區出現了希臘諸城邦,在義大利出現了羅馬國家。同樣的是,這些國家和文明也出現了政治史上的斷裂。

西元前二千年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中斷,有的甚至暫時退回野蠻狀態。西元前一千年代,最古老的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開始失去政治上的獨立,從屬於波斯帝國的統治之下,波斯征服了整個西亞、北非的最古老文明地區,甚至達到印度河流域,古波斯成為古老文明的繼承者和代替者。但是西元前4世紀後期,波斯被馬其頓希臘人所征服。

到西元前2世紀,馬其頓希臘人又先後落入羅馬人統治之下,羅馬擴大成為乙個龐大的帝國,但是到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亡於日耳曼人,羅馬文明作為古代地中海地區產生最晚、影響最大的文明,也中斷了政治史上的連續性。4

和世界上其他幾個古代文明相比較,發生於西元前三千年代的黃河流域的夏文明一直較完整地保留著中國古代文明的傳統。當然,中國古代歷史上也出現過文明斷裂的危機,西周末葉至春秋中期,黃河流域的中原文明曾受到落後的部落和後起的文明的威脅,但是這次危機沒有導致中國古代文明的中斷。十六國時期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佔了優勢;元代,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擊敗西夏、金、宋,建立了元朝。

以上的政權儘管最高統治者的民族身份不同,但遵循的仍是以前的政治傳統。對於中國在政治史上的連續性,許多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也有相同的看法。

1760年,平定準噶爾汗國的清朝疆域達到極盛,東北與俄羅斯帝國分界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與外興安嶺,這條疆線直到鄂霍次克海與庫頁島;正北與沙俄分界薩彥嶺、沙畢納依嶺、恰克圖與額爾古納河;西北與哈薩克汗國等西北藩屬國分界薩彥嶺、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爾喀什湖至帕公尺爾高原;西南與印度莫臥兒帝國、尼泊爾、不丹等國分界喜馬拉雅山至野人山;正南大致上與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分界相近,但清朝尚獲得緬甸北部的南坎、江心坡等地;東與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與東海,與朝鮮王朝沿圖們江、鴨綠江分界;清朝還領有台灣、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諸島(時稱千里石塘、萬里長沙、曾母暗沙),極盛時期總面積可達1316萬平方公里[19] ,至晚清1908年縮水至1135萬平方公里

清朝前期的疆域與後期的疆域有怎樣的重大變化?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3樓:小黑柚子蘋果

建議你這樣試試看:

這樣做的好處:注意事項:

清朝為何一直擴張,清朝擴張領土的目的是什麼?

4樓:微風的輕柔

第一其異族統治身份的敏感性,讓清朝有強烈的擴張意識。第二清朝發現周邊的國家實力都很弱,所以就繼續擴張。

5樓:花花就是我

清朝之所以會一直擴張領土,主要是,為了能夠爭取更多少數民族的領地,而且他們本來就是異族,他們也更有優勢

6樓:譙哈哈

為了擴張自己的領土,從而佔據更多的國土和資源優勢,增強本國的實力,讓本國變得更加強大。

7樓:七特

我覺得是為了鞏固清朝的地位,而且是為了得到一些清朝的東西。

8樓:希望可以重來

清朝擴張領土的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國家更加的強大,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清朝疆域和今天的疆域有何區別 原因是什麼

9樓:孩子純真

比今天大多了

多了蒙古,還有一些江

因為1840年中國開始被侵略,割讓一些地方,還有些被奪走

10樓:一介書生

這是清朝時期的地圖,你可以對比現在的看看

11樓:熊貓醉花

比現在大,版圖包括現今的外蒙古,俄羅斯外興安嶺以南,哈薩克的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面積約1200萬

12樓:手機使用者

外蒙被割,雅爾達會議美國替國民**決定割外蒙

明朝的領土面積大還是清朝的大,清朝的疆域面積,為什麼比明朝的面積大那麼多?

學教材的清朝大,看過歷史的都知道明朝大。明朝的領土面積是1500萬平方公里,而清朝只有1300萬平方公里!明朝,清朝就算算上附屬國都沒明朝大,明朝版圖都到西伯利亞那邊了 當然是清朝,起碼蒙古都是中國的,而明朝還是北疆少數 如果把領土定義為 駐軍區 必須是納入 統一編制的軍隊 而不包括名義上的藩屬,那...

清朝滅亡的原因,清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根本原因是自身的小而弱,他滅亡大而弱的明國並沒有改變他小的性質,信任的就那五百萬旗人,核心領土滿洲和侵占華夏的燕雲,對漢人的壓迫,漢人要獲得民族解放,推翻異族統治,漢人民族意識快速系統化,各級漢人進行著積極的反清準備形成組織,組織起來的漢人則是大而強,一開始並沒有想滅亡清國,只是想把他趕回滿洲,後來...

簡述清朝的民族政策及意義,清朝施行的民族政策對我們今天處理民族關係有什麼啟示?

清朝統治者實行的 分而治之 眾建而分其勢 的統治政策與很多國家歷史上都出現過的二元或多元政治體制又不一樣。二元或多元政治體制是指在乙個國家內有兩個或多個主體民族,而它們之間的歷史文化傳統相差較大的情況下,採取的政治體制。分而治之 眾建而分其勢 與 因俗而治 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 是乙個政策...

為什麼清朝的疆域可以繼承,但是其他王朝不行呢

清朝的疆域可以繼承,是因為它是離我們最近的乙個朝代,而且它奠定我國現在領土的基礎。說到繼承,其實都是憑實力的,清朝的版圖比明朝的大,能算繼承但更多的是擴大。因為清朝雖然有農民起義,但是並不是非常的厲害。並且清朝對疆域的掌控是非常強的。明帝國為什麼沒能繼承元朝疆域呢?因為明朝沒有徹底消滅元朝,留下許多...

清朝全盛時是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國家嗎

世界上不是最大的,但在我國歷史上算的上疆域遼闊了。最大的是沙俄。全盛是乾隆二十五年的疆域在當時是世界第一,我記得好像是1300多平方千公尺,後來近代不斷割地越來越小了 清朝全盛時期是在乾隆時,那時並不是疆域最大的國家,而是英國及其控制的殖民地。不是的,中國疆域最大的時候是在元朝,當時是英國。肯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