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賤死後,是誰繼承了他的王位 越國的發展又如何

時間 2022-03-05 07:57:49

1樓:匿名使用者

先糾正一下,越王是勾踐。不是「勾賤」。

勾踐於西元前473年滅吳,至西元前468年由南方的會稽遷都至北方的琅琊,成為越國最鼎盛的一刻,其後勾踐於西元前464年病故,兒子鹿郢繼位後,再沒有越國稱霸的事蹟,甚至之後百多年記載越國歷史的資料也少得可憐,例如史記只記載勾踐之後歷任越王的名字而已:

『勾踐卒,子王鼫與(即鹿郢)立。王鼫與卒,子王不壽立。王不壽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無強(又稱為無疆)立。』

另外,越國雖滅吳國,但不能完全接收吳國在長江及淮河上游的土地,這些土地都被楚國乘機奪去,而越國於西元前386年將國都由北方琅琊遷回南方吳國故都姑蘇(遷都後姑蘇改稱為會稽),可說明越國開始維繫不到北方霸業,返回南方老巢。

至越國末代國王無疆在位時,中國已是戰國時代。當時無疆想仿仿祖先勾踐稱霸中原,故興兵北伐齊,西伐楚,但越國當時已遠遠落後於各個大國,結果自取滅亡。以下是資治通鑑對越國滅亡的記述:

顯王三十五年(丁亥,西元前三三四年)

越王無疆伐齊。齊王使人說之以伐齊不如伐楚之利,越王遂伐楚。楚人大敗之,乘勝盡取吳故地,東至於浙江。越以此散,諸公族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於海上,朝服於楚。

越國故地為楚所並,稱為東楚。後來項羽的家鄉會稽郡,也是吳越的故地。

參考資料:

史記 資治通鑑

越國滅亡後,越國故土被楚所並,但越國遺民很多散居於今浙江南部及福建一帶,稱為東甌及閩越。直至秦始皇統一中國時才正式併入中國版圖。

2樓:匿名使用者

越,被滅四次,第一次被吳王夫差所滅,後復國。第二次被楚威王所滅,後殘餘勢力在廣東福建建立百越。第三次被秦始皇所滅,後部分族人又復國,建立東越。第四次被漢武帝所滅,徹底滅亡。

勾踐逝世,兒子王要鼫(shí,石)與即位。王鼫與逝世,兒子王不壽即位。王不壽逝世,兒子王翁即位。

王翁逝世,兒子王翳即位。王翳逝世,兒子王之侯即位,王之侯逝世,兒子王無強即位。

無強時,越國發兵向北攻打齊國,向西攻打楚國,與中原各國爭勝。在楚威王的時候,越國攻打齊國,齊威王派人勸說越王說:「越國不攻打楚國,從大處說不能稱王,從小處說不能稱霸。

估計越國不攻楚國的原因,是因為得不到韓、魏兩國的支援。韓、魏本來就不攻打楚國。南韓如攻打楚國,它的軍隊就會覆滅,將領就會被殺,那麼葉、陽翟就危險;魏國如攻打楚國也如此,軍隊覆滅、將領被殺,陳、上蔡都不安定。

所以韓、魏事奉越國,就不至於軍隊覆滅、將領被殺,汗馬之勞也就不會顯現,您為什麼重視得到韓、魏的支援呢?」越王說:「我所要求韓魏的,並非是與楚軍短兵相接、你死我活地鬥,何況攻城圍邑呢?

我希望魏軍聚集在大樑城下,齊軍在南陽、莒練兵,聚結在常、郯邊界,那麼方城以外的楚軍不再南下,淮、泗之間的楚軍不再向東,商、於、析、酈、宗胡等地即中原通路西部地區的楚軍不足以防備秦國,江南、泗上的楚軍不足以抵禦越國了。那麼,齊、秦、韓、魏四國就可以在楚國實現自己的願望,這樣,韓、魏無須作戰就能擴大疆土,無須耕種就能收穫。z現在,韓魏不這樣做,卻在黃河、華山之間互相攻伐,而為齊國和秦國所利用。

所期待的韓魏如此失策,怎麼能依靠他們稱王呢!」齊國使者說:「越國沒有滅亡太僥倖了!

我不看重他們使用智謀,因為那智謀就好象眼睛一樣,雖然能見到毫毛卻見不到自己的睫毛。今天君王知道韓魏失策了,卻不知道自己的過錯,這就是剛才比方的『能見到毫毛卻看不到自己睫毛的眼睛』之論了。君王所期望於韓魏的,並非是要他們的汗馬功勞,也並非是與韓、魏聯軍聯合,而是分散楚軍的兵力。

現在,楚軍兵力已分散了,何必有求於韓魏呢?」越王說:「怎麼辦?

」使者說:「楚國三個大夫已分率所有軍隊,向北包圍了曲沃、於中,直到無假關,戰線總長為三千七百裡,景翠的軍隊聚結到北部的魯國、齊國、南陽,兵力還有超過這種分散的嗎?況且君王所要求的是使晉、楚爭鬥;晉、楚不鬥,越國不出兵,這就只知兩個五卻不知十了。

這時不攻打楚國,我因此判斷越王從大處說不想稱王,從小處說不想稱霸。再說,讎(chóu,仇)、龐、長沙是楚國盛產糧食的地區,竟澤陵是楚國盛產木材的地區。越國出兵打通無假關,這四個地方將不能再向郢都進獻糧、材了。

我聽說過,圖謀稱王卻不能稱王,儘管如此,還可以稱霸。然而不能稱霸的,王道也就徹底喪失了。所以懇望您轉而攻打楚國。

」於是越國就放棄齊國攻打楚國。楚威王發兵迎擊越軍,大敗越軍,殺死無強,把原來吳國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北邊在徐州大敗齊軍。越國因此分崩離析,各族子弟們競爭權位,有的稱王,有的稱君,居住在長江南部的沿海,服服貼貼地向楚國朝貢。

七代後,君位傳到閩君搖,他輔佐諸侯推翻了秦朝。漢高帝又恢復搖做了越王,繼續越國的奉祀。東越、閩君都是越國的後代。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譯文

3樓:

好難啊,春秋的歷史都是紀傳體的.

4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記載不多,越國被楚所滅

5樓:匿名使用者

勾踐逝世,兒子王要鼫(shí,石)與即位。王鼫與逝世,兒子王不壽即位。王不壽逝世,兒子王翁即位。

王翁逝世,兒子王翳即位。王翳逝世,兒子王之侯即位,王之侯逝世,兒子王無強即位。

無強時,越國發兵向北攻打齊國,向西攻打楚國,與中原各國爭勝。在楚威王的時候,越國攻打齊國,齊威王派人勸說越王說:「越國不攻打楚國,從大處說不能稱王,從小處說不能稱霸。

估計越國不攻楚國的原因,是因為得不到韓、魏兩國的支援。韓、魏本來就不攻打楚國。南韓如攻打楚國,它的軍隊就會覆滅,將領就會被殺,那麼葉、陽翟就危險;魏國如攻打楚國也如此,軍隊覆滅、將領被殺,陳、上蔡都不安定。

所以韓、魏事奉越國,就不至於軍隊覆滅、將領被殺,汗馬之勞也就不會顯現,您為什麼重視得到韓、魏的支援呢?」越王說:「我所要求韓魏的,並非是與楚軍短兵相接、你死我活地鬥,何況攻城圍邑呢?

我希望魏軍聚集在大樑城下,齊軍在南陽、莒練兵,聚結在常、郯邊界,那麼方城以外的楚軍不再南下,淮、泗之間的楚軍不再向東,商、於、析、酈、宗胡等地即中原通路西部地區的楚軍不足以防備秦國,江南、泗上的楚軍不足以抵禦越國了。那麼,齊、秦、韓、魏四國就可以在楚國實現自己的願望,這樣,韓、魏無須作戰就能擴大疆土,無須耕種就能收穫。z現在,韓魏不這樣做,卻在黃河、華山之間互相攻伐,而為齊國和秦國所利用。

所期待的韓魏如此失策,怎麼能依靠他們稱王呢!」齊國使者說:「越國沒有滅亡太僥倖了!

我不看重他們使用智謀,因為那智謀就好象眼睛一樣,雖然能見到毫毛卻見不到自己的睫毛。今天君王知道韓魏失策了,卻不知道自己的過錯,這就是剛才比方的『能見到毫毛卻看不到自己睫毛的眼睛』之論了。君王所期望於韓魏的,並非是要他們的汗馬功勞,也並非是與韓、魏聯軍聯合,而是分散楚軍的兵力。

現在,楚軍兵力已分散了,何必有求於韓魏呢?」越王說:「怎麼辦?

」使者說:「楚國三個大夫已分率所有軍隊,向北包圍了曲沃、於中,直到無假關,戰線總長為三千七百裡,景翠的軍隊聚結到北部的魯國、齊國、南陽,兵力還有超過這種分散的嗎?況且君王所要求的是使晉、楚爭鬥;晉、楚不鬥,越國不出兵,這就只知兩個五卻不知十了。

這時不攻打楚國,我因此判斷越王從大處說不想稱王,從小處說不想稱霸。再說,讎(chóu,仇)、龐、長沙是楚國盛產糧食的地區,竟澤陵是楚國盛產木材的地區。越國出兵打通無假關,這四個地方將不能再向郢都進獻糧、材了。

我聽說過,圖謀稱王卻不能稱王,儘管如此,還可以稱霸。然而不能稱霸的,王道也就徹底喪失了。所以懇望您轉而攻打楚國。

」於是越國就放棄齊國攻打楚國。楚威王發兵迎擊越軍,大敗越軍,殺死無強,把原來吳國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北邊在徐州大敗齊軍。越國因此分崩離析,各族子弟們競爭權位,有的稱王,有的稱君,居住在長江南部的沿海,服服貼貼地向楚國朝貢。

七代後,君位傳到閩君搖,他輔佐諸侯推翻了秦朝。漢高帝又恢復搖做了越王,繼續越國的奉祀。東越、閩君都是越國的後代。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譯文

參考資料

越王勾賤的故事

越王勾賤和吳王夫差的真名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闔廬和闔閭是乙個人,就是吳王闔閭。一般稱謂是闔閭,是名號,他的真名是--姬光。末代吳王夫差是他的次子。

7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末越國國君(前497年—前465年)在位。又名菼執。

越王勾賤為什麼要臥薪嘗膽

越王勾賤在吳國臥薪嘗膽幾年?

8樓:山魈木客

三年.臥薪嘗膽一直到滅吳.回越國也同樣.若問在吳是三年.

臥薪嘗膽是十年.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9樓:匿名使用者

當奴隸3年

生聚10年

介紹一下「越王勾賤」

勾踐和范蠡是什麼關係啊 急急急,范蠡和越王勾踐還有西施的關係

君臣關係,范蠡助勾踐滅吳後退隱 情敵,也是君臣,也是兄弟,也是朋友,也是仇人 多年前 范蠡幫助越王勾踐打敗了夫差。然後就此官歸隱了,好像去經商了,成了乙個大財主 范蠡和越王勾踐還有西施的關係 范蠡是當時越國的大夫,幫助越王勾踐刻苦圖強,滅亡吳國,因深知越王勾踐為人 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安樂 於是隱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