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先娶得薄姬還是戚夫人

時間 2022-03-02 15:00:54

1樓:來自長春觀興奮的茶花

先娶的是戚夫人,因為薄姬原先是魏王魏豹的夫人!

2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史記》,大概能夠勾沉出如下幾個:正宮皇后呂雉,最寵愛的戚姬,漢文帝的母親薄姬,此外還有管夫人,趙子兒,故張敖美人,曹氏,萬石君的姐姐等8人。

這8個人的出場情況各異。正宮皇后呂雉,劉邦還沒有起兵之前就嫁給了劉邦,當時劉邦是沛縣泗水亭長。按照秦國的規定,十里設一亭,十亭設一鄉,所以我們今天看古代的文學作品尤其是戲劇經常有「十里長亭」這個詞,比如《西廂記》中第四本第三折,一開場就是「今日送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

」 十里設亭,亭設亭長;十亭為鄉,大概的意思就是十個村子合起來叫一亭,十個亭合起來叫一鄉,因此亭長比鄉長低半級,比村長高半級,主要職責是維護所轄亭部範圍內的治安,兼有迎來送往官吏、遞送官府文書等事宜。

劉邦討老婆的過程頗為傳奇。從長相看,劉邦的鼻樑生得很高,鬍鬚很美,腿上有72顆黑痣,而且自己編個竹冠帶在頭上,被當地人成為「劉氏冠」,可見還風行一時,這也表明劉邦還挺會打扮。但即便如此,因為不事產業、整天遊手好閒,因此還是沒有人願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這樣一來,40歲了也沒有成親,光棍一條。

這一年,單父呂公(今山東單縣)因為避仇遷到沛縣,沛縣縣令和呂公交情很深,為其準備接風酒,沛中豪門望族為了討好沛令、巴結呂公,紛紛去道賀。蕭何在籌備酒宴時規定凡是賀錢不滿1000錢的,只能坐下首。劉邦來了之後,在進門時神氣十足地詐稱「賀萬錢」,實際上是一分錢不帶,被安排到上座。

呂公聽了以後大驚,出去看了以後覺得劉邦將來肯定有出息,就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劉邦娶妻時43歲,呂雉28歲,不論在當時還是在現在,都是屬於大齡青年。劉邦沒有結婚,是因為遊手好閒,大家都看不起他;而呂雉家裡有錢,自己又有幾分姿色,之所以不結婚,是因為她的父親呂公一直想給她選乙個好女婿,屬於待價而沽型。呂公選中劉邦,他的妻子十分生氣,但呂公堅持自己的意見,直斥女人家懂得什麼?

婚後呂雉生了兩個小孩,也就是後來的孝惠帝和魯元公主。劉邦有時也回去種田,有一天呂雉和兩個孩子在田裡幹活,來了一位老人討水喝。喝完之後,老人對呂雉說:

「夫人是天下貴人」。劉邦回來聽說後,趕緊追去讓老人給自己看相,老人看完之後告訴劉邦貴不可言。

後來的歷史證明了老人的預言,呂雉所生的兒子劉盈最後被立為太子,呂雉也成了皇后,劉邦、劉盈死後她還把持朝中大權9年,史稱呂后。

呂后性格剛毅,劉邦在外征戰的時候,她和蕭何留守後方,為劉邦

3樓:匿名使用者

先娶的戚夫人,後娶的薄姬。

4樓:

由此可見 先娶戚夫人後娶薄姬

可參考網頁鏈結

5樓:匿名使用者

要回答該問題,還是要查具體年份:

1)薄姬:先是魏豹自立為魏王,薄姬被自己母親送入魏王宮中。然後,到了漢王二年(西元前205年)秋,劉邦攻破魏國,俘虜了魏豹(之後魏豹被殺)。

在魏王宮裡的薄姬也被納入劉邦宮中的織布房,不久劉邦來視察時,見她美色,於是正式納入後宮。所以薄姬的時間基本就是在西元前205年秋以後。

2)戚夫人,根據《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第九》:高祖為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意思就是說劉邦成為漢王的時候(或不久),就得到戚夫人。

那麼查歷史記錄,在西元前206年十月,項羽自封西楚霸王,同時大封諸侯,封劉邦為「漢王」。所以戚夫人的時間應是在西元前206年10月之後不久。

綜合上述時間,可以推斷:劉邦納戚夫人的時間(西元前206年10月之後不久)要先於薄姬(西元前205年秋以後)。其間隔大約在一年左右。

呂后為什麼只殺戚夫人而不殺薄姬阿???

6樓:麻袋市場

呂雉是中國歷史上很有名的乙個女強人,她的地位和武則天不相上下。而且呂雉有很強的政治才能和非常狠厲的作風,她的政治手腕在當時也是不可多得的,各個諸侯都不敢動她。而呂雉作為劉邦的正妻,其實也不是很受寵,和她一起侍奉劉邦的,還有薄姬和戚夫人。

但是呂雉並沒有對薄姬下狠手,但是對戚夫人卻非常的狠,為什麼呂雉對這兩個人差別這麼大呢?其實是因為當時劉邦非常寵愛戚夫人,身為正妻的呂雉心裡自然不舒服,說不嫉妒是不可能的。而且戚夫人也很有野心,而且她的野心毫不掩飾,嚴重威脅了呂雉,所以呂雉對她狠一點兒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薄姬的身份比較特殊,薄姬原本是魏王的女人,直到魏王失敗才跟著劉邦。之後薄姬也是受寵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漸漸變得不受寵,但是薄姬對這件事情看得很淡了,她也並沒有過多的去追求什麼。當然這都是表面現象,實際上真正情況怎麼樣我們也並不能了解,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呂雉並沒有把薄姬放在眼中。

呂雉這個人在歷史上也是爭議比較大的,從不同的角度確實對這個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不可否定的是,她的才能。所以說對乙個人來說,理想是很重要的,正是因為有了理想他才能不斷的進步,不斷的獲得動力,去往成功。在這條路上我們有很多方法可以去戰勝挫折,但是運用正確的方法。

7樓:顛舞輕流

戚夫人和如意對呂后和她兒子的威脅最大,而且就在身邊,容易下手。

劉邦專寵戚夫人時,薄姬基本上就沒有被寵幸過,在後宮爭寵中屬於中立派,為人謙和,這正是她沒有遭到呂后暗算的乙個原因。

另外漢文帝劉恆13歲時,接受呂后所賜宮女竇氏,見其天生麗質、風姿卓越,便拋棄了代王後無名氏及其他宮女,獨寵竇姬,很快就生下了女兒劉嫖,惠帝七年(前188年),在產下一子,取名啟(即後來的漢景帝)。私下揣度一下,呂后把這麼乙個「女間諜」安放在劉恆臥室裡。薄姬和劉恆稍微有個「小心思」,很容易被呂后發現,進而找到藉口,「做掉」他們。

另外,劉恆處世極為謹慎小心,安于邊地諸侯王的地位,使呂后以為他是個窩囊廢,從而沒「動」他和薄姬的想法。

8樓:匿名使用者

呂雉應該是有仇報仇的人,當初在戚姬那裡受的苦,要加倍的還回來,只是手段很殘忍,其實呂雉之前是很命苦的。

由乙個千金大小姐嫁給小流氓劉邦,之後一直是做農務,操家務... ...還因為劉邦放了驪山做苦工的奴隸而坐牢(劉邦逃跑了,抓了呂雉去坐牢。)

後來又在逃跑的時候那樣對待她的子女,魯元公主和漢惠帝劉盈。呂雉早已經在風裡雨裡面心死,明白的就是自己要有政治頭腦,幫助劉邦奪天下。

不止是這樣,在呂雉乙個人受苦的時候,劉邦卻結識了窈窕的戚姬,而戚姬以後又經常在劉邦耳邊吹風要廢除太子劉盈,要不是一次御史周昌結巴的說出什麼,劉邦才明白太子原來畢竟難廢。戚姬不僅如此,還經常在劉邦面前哭訴呂雉對自己怎麼怎麼樣,要是以後他劉盈做了皇帝,我和如意還怎麼活啊!劉邦心疼美人,還真打不消廢太子之心。

後來幸虧張良出計,請出劉邦都請不出的商山四皓坐太子門客。劉盈這個太子之位早就被廢了。

想想,乙個女人,首先是被搶了老公搶了愛,然後還預謀奪兒子的權位,想害得呂雉母子無處安身。這樣的人,呂雉對她報復,只能說是報仇。手段殘忍而已。

往後想想,要是當初太子廢了,戚姬當了皇太后,呂雉的日子也不定不必戚姬差。。。 。。。

至於薄姬,同樣是不被老公寵愛的,同樣的苦命的,呂雉對她的好足以體現呂雉對戚姬的惡毒只是乙個女人的報復,心狠。(當然,對開國大臣殺害是為了政治,作為乙個政治人物,不狠心是不會成功的!!!)

其實,呂雉所有做的,都是為薄姬做了。最後諸呂被誅滅,漢文帝劉盈即位,呂雉之前賣苦賣力為漢朝天下,完全是替薄姬做80大壽。。。 。。。

薄姬活得長,越活越精神,呵呵~~~命苦之人也幸福。

9樓:徐梧桐

話再說回來,呂雉對薄姬如此善待,卻對戚懿下如此狠手,是不是也正反映出,戚懿在得到劉邦寵愛的時候,確實做出過很多讓人無法原諒的行徑呢?總之,任何事都是有因果的,戚懿遭遇雖慘,卻也不會是無辜的潔白羔羊。

正是因為她在得意時不但奪夫,而且再三試圖奪嫡(這根本就等於是想要呂雉母子的性命嘛),特別是在敗下陣之後還要嘴硬,無端端地唱什麼找兒子報仇的歌(這一點尤其不能原諒,實在太低能了,難怪奪嫡失敗),這才導致了自己如此下場,還害了兒子的性命。真正讓人惋惜的是被她利用來奪夫奪寵的劉如意,這個可憐的少年,只因有了這麼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生母、又碰上了乙個如此下得去手的嫡母,不得不死於非命,才真是無辜。

10樓:手機使用者

我覺的她完全是出於嫉妒 因為劉邦最寵幸的就是戚夫人 以當初的情況來看她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眼前的利益,戚夫人對她的威脅最大 王星

11樓:凌騫北

主要原因是戚夫人有兒子如意,母以子貴,劉邦曾想立如意做太子,呂后很還怕,採用了陳平計謀,請了最有名的四位賢者做太子老師,劉邦一看,說,天下士子都歸心太子,所以放棄了廢除太子的心思.因此,呂后對戚夫人和如意趕盡殺絕

12樓:帳前小將

戚夫人受到高皇帝無與倫比的寵愛

其子也是高皇帝的最愛

13樓:

首先強烈鄙視一下3樓的xljgzwj

劉邦破魏宮後偶幸薄姬,而且薄姬是魏豹寵妾,不像戚夫人是良家少女,所以首先從地位上薄姬沒什麼競爭力.

而且,薄姬懷孕生下代王劉恆完全是偶然,劉邦對薄姬並沒有什麼感情.

最後,薄姬為人淳樸厚道,低調本分,不像戚夫人高調得寵.

劉恆與劉邦關係也比較疏遠,不想劉如意是劉邦最喜歡的兒子.

14樓:小邱道長

戚夫人做的太過了,讓呂稚不能原諒他了

呂雉報復了戚夫人,為何能放過薄姬?

15樓:歷史戰爭

呂雉放過薄姬的主要原因有兩個,1:薄姬不被劉邦寵幸,2:薄姬對呂后的地位沒有威脅。

薄姬原本是魏王豹的妻子,楚漢爭雄時魏豹背叛劉邦被殺。之後薄姬便被劉邦編入了後宮。薄姬入宮之後並沒有受到劉邦的寵幸,史書記載薄姬在宮中硬是坐了一年的「冷板凳」。

後來薄姬通過兩個被劉邦寵幸的閨蜜引薦才得以見到劉邦,意外的是被劉邦臨幸一次之後她就有了身孕。後來薄姬生下乙個男孩被劉邦冊封為代王,但從此之後薄姬就很少能再見到劉邦了。

所以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薄姬在漢宮裡的存在感是很低的。由於她不被劉邦寵幸,所以呂雉也不會太注意這個女子。後來劉邦去世之後,呂后將劉邦生前寵愛的妃子全部幽禁在宮中,而薄姬卻因為在劉邦生前不受寵的緣故被呂后放出了宮中。

隨後薄姬便帶著兒子代王前往了代郡逃過了一劫。

高祖崩,諸御幸姬戚夫人之屬,呂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宮。而薄姬以希見故,得出,從子之代,為代王太后。《史記》

呂雉為何敢放薄姬出宮,說白了就是薄姬當時的影響力微乎其微對於呂雉的地位沒有威脅。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薄姬出身不高,在當時甚至可以說是低賤。

她是私生女(薄姬的父親與魏國的宗女私通生下了薄姬),第一任丈夫又是劉邦以前的仇家魏王豹。所以當時薄姬在朝中是沒有什麼政治力量的,在呂雉眼裡她不過是乙個手無寸鐵的弱女子罷了。

呂后對劉邦的妃子都進行了報復,只有薄姬得到倖免,為何呂后獨放過了她

因為呂后非常同情薄姬。薄姬的處境和呂后的處境非常的相似,她們都是天涯淪落人。而且搏擊與世無爭並不追求什麼權利。對於後來說薄姬是完全沒有威脅的,所以薄姬成功的僥倖逃脫。要不是有呂后的支援,劉邦或許根本就沒有這麼大的成功。或許他依舊只是個泗水亭長,一直碌碌無為。呂后是劉邦的妻子。而且是劉邦第乙個老婆。在...

薄姬一生不爭名利,為什麼最後還不和劉邦合葬

因為在漢朝,薄姬只是表面上的皇后,而在文武百官眼中,呂后才是真正的皇后。也不是誰都能和帝王合葬的啊,而且那還有呂后在虎視眈眈呢。因為他並不喜歡劉邦。所以生前不爭名利。死後也不與劉邦合葬。有可能是因為其他的什麼原因導致了她最後不能和劉邦一起合葬吧。或許是因為他並不是得到劉邦的喜愛,所以說沒有和劉邦,一...

漢文帝的父親是劉邦還是魏豹?魏豹和薄姬是什麼關係

漢文帝的父親是劉邦,不是魏豹。魏豹和薄姬的關係是夫妻關係,不過後來離婚了,薄姬又嫁給了劉邦,魏豹則就成了薄姬的前夫。我們先說說魏豹和薄姬愛情故事。魏豹是魏國的王室成員,秦始皇一統天下後,魏豹被貶為庶民。後來秦朝末年,各地紛紛起義,魏豹也趁機起義了,混的還不錯,自封為 西魏王 就這樣魏豹和薄姬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