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夏商周這朝代統治的時間如此的長久,夏朝451年,商朝623年,周朝815年,什麼原因導致

時間 2022-02-26 22:31:29

1樓:

夏商周不算是大一統王朝。

夏朝,目前為止連首都在**,疆域有多大這樣的基本問題都沒有答案,所以,所以不能算乙個大一統朝代。而夏商周斷代給出的時間節點是前2070-前1600,算下來有400多年。

商朝,曾經多次遷都,高度懷疑在盤庚遷殷之前有一定游牧性質。商朝的統治範圍僅限於河南大部、河北山西南部、山東和江蘇一小部分,基本範圍連華中六省都包含不了,不過是乙個較大的游牧漁獵政權。商朝的存在時間是約西元前1600年—約西元前1046年,存在時間500多年

2樓:曦月格格

內部鬆散是長久的秘訣。因為其內部邦國眾多,夏有萬國之說,商也有上千,周還有幾百諸侯…這些邦國力量很小,無法對居於統治地位的部族構成威脅…直到楚國這個超級大國出現,才有單獨能叫板**的實力…

3樓:

夏朝歷史約500年,商朝歷史約600年,而周朝竟多達800多年。以後的各朝代再也沒有超過夏商周的,其原因往往眾說紛紜,個人拙見,主要還是利益決定的。每次改朝換代,都只是乙個利益集團取代另乙個利益集團,開國君主是新的利益集團的總代表。

夏商周三代的分封制,使得利益集團的主要成員(被分封的各諸侯)的利益得到滿足,夏商周的**實際只是乙個天下共主,不是後來大權在握的皇帝。那時的人口較少,文明程度還比較低,沒法集權統治,只有名義上的分封。被分封的諸侯除了定期不定期的朝見和朝貢,回到封地自己是老大,他們都是以血緣為關係的單一民族,且世代相傳,不論從利益上還是心理上都得到了巨大的滿足。

由於諸侯眾多,這些由各自民族產生的利益關係體,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區域,誰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取代君主(不能保證得到其他諸侯擁護)。這樣,通過造反上位成功的可能性極小而風險巨大,誰還願意造反。雖然在各自邊界處會有些許摩擦,但是總的還是長期共存的關係.

它們能夠存在好幾百年也就是這個原因,即便是東周王室衰落後,也沒有那個諸侯敢冒天下大不韙消滅並取代周室。秦滅周也是在取得對各諸侯的非常大的優勢之後。

商取代夏,周取代商,實質上是本民族發展後所帶來的為擴大生活區域而引發的對其他民族的戰爭.至於周,之所以存在時間長,是因為相當長的時期裡,它的王都是被當作傀儡對待,這個和日本的「天皇」很相似,基本沒有權力,只是乙個象徵。

秦以後各朝代皇帝權力巨大、利益巨大,而利益集團的其他成員卻無法保證自己和家族的長久利益。每天上朝還要向皇帝三拜九叩,夾著尾巴做人。即便在地方做官也要小心翼翼,唯恐皇帝一不高興自己就官位不保甚至人頭不保。

且權力高度集中在**,一旦皇權衰落,手握大權的權臣只要做掉皇帝,能保證自己和家族世代收益,風險相對較小而利益巨大,誰不願意鋌而走險。

4樓:匿名使用者

秦朝以前中國是絕對血統制度國家,沒有王室血統就不能為王,沒有大夫血統立功多少也不能當官,直到商鞅變法才得以改變,這個情況下沒人去推翻自己的國君,各個國家如果不是逼不得已也絕不會造反

在夏朝和商朝已經有雛形,而在西周初年確定下來的分封制,有莫大的關係。分封制是一種金字塔型的結構。周天子站在金字塔的塔尖,接下來是諸侯,再接下來是卿大夫,是士,然後是平民、奴隸。

貴族的爵位,也是公侯伯子男,由高到低排列。在官僚體制上,又採用的是世官制。也就是說,爹的官,兒子可以繼承;兒子的官,孫子可以繼承。

而繼承的方式又是嫡長子式。在這個金字塔上,在這套體系之中,除了平民和奴隸,所有的貴族,他們都是有封地,有百姓的。周天子官最大,他的封地和百姓最多,諸侯小一點,諸侯的封地和百姓就少一點。

夏商和周朝都是實行的奴隸制,那個時候的人沒有自己的思想主張。就是甘心為奴。奴隸都那麼甘心,其他人有吃有喝的當然也安定於社會。

所以,儘管社會不是什麼很發達,至少能填飽肚子啊,對於農民來說,有自己的土地,就是很大的福利了。而且那個時候的人口也不是有多大的規模,地廣人稀,就大片大片的荒地可以供你開釆呀。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係和勾心鬥角少的多。

不像後來的朝代更替,有了各個階層之間的利益糾葛,所以也就有了階級鬥爭。我這樣說你能理解嗎?總之就是一句話,那個時候人心特簡單。

就是只要活著,怎麼都行。

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交通狀況的進步,時代越往後,統治者征服土地和掠奪財富的渴望和野心就越大。

5樓:綠點分享

商周兩代時間有誤吧。

周朝是西元前1046至前256年,總計790年,不到800年 (頂多說接近800年)。但是,東周占去了大部分時間。而東周天子在全國而言,無實權,只能管轄首都那一座城市。

商朝也沒有600多年,是西元前1600至前1046,有550多年,是中國有實權的最長壽的朝代。

6樓:跑跑來客

夏商周是中國古代有史可考的奴隸制國家,可以說是中國奴隸制社會國家建立的早期,這個時候,人們深受君權神授的思想,人們在思想上比較相信「君王將相有種乎」,使思想的不到有效的解放與思考,同時,統治者也會通過神蹟等情況加深對百姓的統治。

加上古代對兵器的管理比較嚴格。

7樓:芳程式

在很久以前人們的思想單純,只懂滴孝忠朝廷,沒有判逆心。

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這些朝代都是聯邦制 即天子將土地和人口分封給諸侯 諸侯擁有對土地和人口的絕對權力 這樣戰爭和摩擦會集中在諸侯與諸侯之間 相對來說位於最上層的天子就會比較安全 但也會使得天子失去實權成為強大諸侯的傀儡

夏商周這三個朝代統治的時間如此的長久,夏朝451年,商朝623年,周朝845年,請問一下是什麼原因?

9樓:劍元魁

因為夏商周三代採用的是諸侯分封制度,諸侯與王直接除了要交貢以外很少有其它的優勢和特權。王權的優勢不突出,權勢也有限,並不是很讓人羨慕,所以,窺視王權的慾望也不強烈,所以相對穩定,持續時間也更長一些。

10樓:

這三個朝代都不是大一統的王朝,當時有各種諸侯國,每個這個諸侯國間是獨立的自製的,還有那時的異族還沒有完全興起。

為什麼夏商周這三個朝代統治的時間如此的長久,夏朝451年,商朝623年,周朝845年是什麼原因導致?

11樓:滾滾史海

那時候是奴隸社會,人們的思想意識薄弱,而統治者又向人們宣傳君權神授,使大眾很少有反抗的意識。之所以發生戰爭,通常也是部落與部落之間,或者是諸侯於諸侯之間。不過自從秦朝陳勝吳廣起義,再到推翻秦朝,使人們認識到,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因此接下來的朝代很少有超過300年以上的。

夏商周這三個朝代統治的時間如此的長久,夏朝451年,商朝623年,周朝845年,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夏朝的統治時間沒有被精確斷代,目前有爭議。

而周朝的有效統治自周幽王之後形同虛設。

但總的來說,遠古時期人口密度很低,全中國可能只有一兩百萬人,這就不容易產生矛盾:古代戰爭的核心是爭奪土地,但是在人少地多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去開墾新的土地,而不是戰爭。

而且夏朝商朝的領土很可能只有現在的河南那麼大,夏朝人過自己的日子,中國其他地區的原住民也過自己的日子,彼此相安無事。

13樓:匿名使用者

生產力低下,人口不多,還有非常遼闊的土地可供開發,這三朝的滅亡階級矛盾的尖銳是乙個因素,還有乙個主要因素是部落之間爭奪土地人口的戰爭。

14樓:來自昇金湖有氣勢的老虎

夏商周時代,生產力低下,人口不多,還有非常遼闊的土地可供開發,這三朝的滅亡階級矛盾的尖銳是乙個因素,還有乙個主要因素是部落之間爭奪土地人口的戰爭。而後來的王朝週期律基本是不超過三百年,主要是土地兼併導致社會矛盾積聚尖銳化。

15樓:匿名使用者

1、君權神授,首 領 崇 拜,圖騰崇拜。

當時沒有諸子百家,文化風俗比較簡單樸素,普遍把君主神化、禮儀化,所以民眾思想單純,相對後世比較蒙昧。

2、地廣人稀,國 家 間 矛 盾 小。

社會主要矛盾是人與大自然的矛盾;諸國、各部落之間矛盾並不那麼激烈。

3、是生產力低下,食物缺乏,打仗耗費太「巨大」

人口少,活動面積很小,打仗不容易,一次戰役要準備幾年,再打個幾年,並且難以造成滅國。

4、實行分封制。

諸國林立,且都很弱小,並和很多游牧、狩獵部落雜處。很難有實力強大的諸侯統一很多國家,對王室造成威脅。

5、思維、行為慣性。

諸侯歷年歷代一直給「天子」進貢,形成習慣和制度,延續下來。

夏商周這三個朝代統治的時間如此的長久,夏朝451年,商朝623年,周朝845年,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16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在於:

夏商周都不是大一統王朝,****無需管理上百萬平方公里國土,只需要管一小片區域讓周邊進貢當聯盟首領就可。所以**能保一方,留其名號並不困難。

夏于歷史記載不詳,但商和周到後期都出現了比後代封建王朝更嚴重的地方強,**弱格局,周朝甚至有一半時間屈辱苟活於周邊臣子陰影裡,甚至領導者死了,還能因缺錢沒法下葬的。但這樣的格局往往地方勢力相互制衡,如無外族入侵反而會持續很久時間。

周制是分封制,以犧牲國家機器調動速率,換來「君君臣臣」的涇渭分明的關係,貴族永遠是貴族,平民永遠是平民,根深蒂固的等級思想反而讓社會極度和諧(直到周厲王花式作死開始)。但戰國各國變法尤其是商鞅變法改變了這一情況,大一統政體具有更高的行政效率,所以秦最後擊敗所有國家,但以戰和忠君來調和內部矛盾最終也令秦覆亡,之後封建王朝找到了外儒內法的教化結構,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這個矛盾,但終究達不到周制和諧的高度。

根本上,生產力發展,需要新的生產關係與之適應。分封制消亡是必然事件,分封諸王削弱**不符合新時代的生產力生產關係需求。所以夏商周其壽命長,也可理解為生產力極度低下的情況下,找到最適合自己延續的道路,但這個壽命長,完全不值得後世學習或者傾羨。

17樓:大獎是我的

這很可能與當時的社會制度有關,當時,夏商周三朝全是奴隸社會時期,夏朝之前,已經由原始社會開始慢慢的向奴隸社會轉變了。夏朝建立時候,已經是完全的奴隸社會了,那個時候,平民很少,人們的思想非常的愚昧,也沒有什麼反抗意識。

雖然說是夏朝和商超,其實這兩個朝代都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的,很多部落臣服於夏朝的國王和商朝的國王,而周朝雖然不存在部落,但是,分封制取代了部落,基本上都是以諸侯王的形式存在的。

這三個朝代,都非常看重祭祀,禮,特別是禮,禮的崩壞,直接導致周王朝的覆滅。

春秋時期,禮還是存在的,大家仍然擁護周王朝,雖然爭霸,但是,都承認周王室是天子。

但是到了戰國,隨著禮的崩壞,大家都不把周王室看重了,都擁兵自重,最後,自然就滅亡了,

周王朝以後,沒有乙個國家能超過三百年,雖然,大漢存在了四百多年,那可是兩漢,中間還有乙個王莽的新政權呢。

1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其他小國打不過它們。

夏商周這朝代統治的時間如此的長久夏朝451年商朝623年周朝845年請問一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根本原因還是生產力低下決定的,大家都還在解決溫飽問題,根本沒有餘力去對抗統治。所以看夏商周時期,最終決定王朝覆滅的,往往都是諸侯王,並不是受壓迫的一方起來反抗 奴隸社會實行的分封制,往往是皇室內子弟 宗族的分封,大多有關係基礎在,那個年代還沒有真正意義上靠軍功貢獻來獲得分封的,這個制度直到戰國時代變...

夏商周這朝代統治的時間如此的長久,夏朝451年,商朝623年,周朝845年,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首先,夏朝的統治時間沒有被精確斷代,目前有爭議。而周朝的有效統治自周幽王之後形同虛設。但總的來說,遠古時期人口密度很低,全中國可能只有一兩百萬人,這就不容易產生矛盾 古代戰爭的核心是爭奪土地,但是在人少地多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去開墾新的土地,而不是戰爭。而且夏朝商朝的領土很可能只有現在的河南那麼大,夏...

夏商周這朝代統治的時間如此的長久,夏朝451年,商朝623年,周朝846年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我認為這是當時的社會制度所決定的,夏朝和商朝實行的是奴隸制度,生產資料以及軍隊都掌握在奴隸主手中,奴隸即使想反抗也不可能成功,因此,夏朝和商朝統治的時間都很長 夏朝451年,商朝623年,周朝846年。夏商朝這個朝代存在日期想必爭議不是太大,周朝846年比較有爭議,周朝衰落從周朝東遷開始,開始進入東...

夏商周這朝代統治的時間如此的長久夏朝451年商朝623年周朝845年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其實,西周和東周都是分封制,皇帝的權力沒有那麼大 首先,秦朝以前的夏商周並不屬於 集權制的朝代,對地方的統治權力並不大,集權制度是秦朝才確立的。在秦以前都是鬆散的部落聯盟的形式,哪怕是周朝也是實行以血緣為紐帶的分封制度,這種制度確定了周朝的宗主國地位。有野史記載,夏商周這三個朝代對應的夏商周三個國家...

夏商周為什麼斷代,為什麼說中國夏商周的歷史是斷代的

中華文明具有悠久的歷史,然而真正有文獻記載年代的 信史 卻開始於西周共和元年 前841年,見於 史記 十二諸侯年表 此前的歷史年代都是模糊不清的。司馬遷在 史記 裡說過,他看過有關黃帝以來的許多文獻,雖然其中也有年代記載,但這些年代比較模糊且又不一致,所以他便棄而不用,在 史記 三代世表 中僅記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