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明明比諸葛亮 周瑜都厲害,為何卻在歷史上沒有痕跡

時間 2022-02-26 05:26:27

1樓:徐景隆

因為無論影視作品還是文學作品對這個人的刻畫都比較少,大眾無從了解,也就導致了這個人的知名度比較低,這個人就是魯肅。

因為電視劇集《三國演義》的原因,魯肅一直給人一種木訥、老實的感覺,在諸葛亮和周瑜身邊時似乎只能做兩個人的陪襯。其實真實的魯肅更應該是一種成熟穩重、大智若愚的感覺。而且歷史上,真實的魯肅其才能是絕對不在諸葛亮、和周瑜之下的,否則在周瑜病逝之後,魯肅也不可能代替周瑜出任東吳大都督一職。

大家應該都讀過諸葛亮的《隆中對》,但是魯肅也有一篇《江東對》。在江東對里,魯肅尖銳地指出漢室是不可能復興的,而且也預言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鼎足一詞,其實最早是魯肅提出的。

「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

由此可見,魯肅的政治遠見和軍事遠見是遠超諸葛亮的。而且魯肅的胸襟又比周瑜開闊。吳國太曾說周瑜心高氣傲恐不能長久,唯有魯肅能保東吳長久,歷史最終也證明了吳國太所言不虛。

但是,因為《三國演義》「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以至於諸葛亮的光芒太盛,從而掩蓋魯肅了這顆將星的光芒。而史書又過於枯燥難懂,後世讀《三國志》的人數明顯不多,所以真正了解魯肅的也就不多了。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魯肅在歷史上沒有痕跡了。

2樓:小腦袋呆呆

可能這個人非常的低調,只想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

3樓:

那是因為有人不想讓他在歷史上留痕跡,把他所有的痕跡都給消除了。

4樓:職場解惑七七

因為歷史上關於這個人的記載都被人們銷毀了,所以沒有痕跡。

5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因為他不喜歡這些爭鬥,更喜歡那種田園生活。

郭嘉,周瑜,諸葛亮這三人在歷史上誰最厲害

歷史上周瑜比諸葛亮更強嗎

6樓:太帥被掐

歷史上的諸葛亮是真的文武全才,武略方面可以參考知乎"大內義興"大佬的考證,宣王怯戰武廟十哲不是沒有原因的。其實我也很好奇,一位小國丞相能讓自己的粉絲遍布己友敵三國和後世所有朝代的所有階層,在所有資料裡沒有留下半個黑點,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半斤八兩 周瑜沒有機會發展能力就掛了

8樓:善永壽

軍事能力上,周瑜強於諸葛,諸葛主要是內政,心裡!

9樓:金蟾居士

周瑜長於軍事,諸葛亮長於內政。各有所長。

10樓:娛樂解說課

對,歷史上的孔明其是沒多少作為,只是把蜀國治理得政治清明個人品行素質高,但經常打敗仗(也有國力的原因),而周公瑾獨自領導赤壁之戰說明其將才非凡,什麼三氣周瑜純屬子虛烏有並且孫權是完全信任周瑜而劉備卻不是把所有的事都交給諸葛亮,可以說定荊州,取西川漢中都沒有諸葛亮的身影,諸葛亮是到了劉備死後才有了發揮的機會。。就連託孤給諸葛亮也是留有後手的,當時蜀漢人才凋零,關羽張飛都死了,龐統,法正也掛了無奈才選諸葛亮,而且劉備那句君可自取也是試探諸葛亮的。。可以說諸葛亮的才能都是到後期才發揮出來的。。

11樓:希望就在名天

各有春秋。各有所長。

真實的周瑜與諸葛亮對比怎麼樣?

12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上,單以個人能力上講,周瑜和諸葛亮不分伯仲,周瑜在有生之年可能還略勝一籌。今天,還有一時瑜亮的說法。周瑜的年齡要比諸葛亮大一點。

可惜,周瑜僅僅活了36歲,而諸葛亮活了54歲.所以,諸葛亮比周瑜歷史貢獻大,是可以理解的。

歷史上,周瑜的功績就是幫助孫策奪得江東,在曹操南下的時候,又和諸葛亮、魯肅一齊,力排眾議,決心抗曹。他把部隊帶到了江夏,出其不意,擊敗了追擊劉備的曹操先頭部隊,加上曹軍本身已經得了瘟疫,就退回到北方。如果沒有周瑜的這次奇襲,孫劉聯軍就沒有了長江天塹,很可能抵擋不了曹軍。

這個三國志上寫得很清楚。而且周瑜很有戰略思想,早就把軍隊開到了江夏附近,也是能迅速增援劉備、劉琦的原因之一。

接著,黃蓋獻詐降,周瑜定策火攻,最後大破曹軍。赤壁之戰,三國志把劉備和孫權都寫成了勝利者。我們不能否認劉備、劉琦等人做出的努力,但是首先要讚揚的是孫權有抵抗的決心,魯肅和諸葛亮成為孫劉的橋梁,當然,還有乙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諸葛瑾,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都沒有太強調。

最後,就是周瑜、程普在戰場上的出色表現,以及獻詐降的黃蓋。

周瑜在打敗曹操以後,一直想奪得荊州,進軍巴蜀,被劉備阻撓。周瑜認為憑藉自己的實力,就可以抵抗曹操,蕩平天下,不太支援孫劉聯盟,但是也僅僅是曾經獻計軟禁劉備而已,並沒有像三國演義裡那樣喋喋不休。

諸葛亮則沒有三國演義裡那麼「神奇」。他投奔劉備陣營以後,僅僅是想辦法幫助劉備招募了三千軍隊(劉備是劉表的客將,不能明目張膽的拉自己的隊伍),之後就是幫助劉琦逃生。再來,就是在曹操南下的時候,憑藉一句「事急,請見孫將軍」,拯救了劉備集團。

劉備有生之年,諸葛亮幾乎沒有帶兵的機會,只是在龐統死後,和張飛、趙雲一齊,帶兵支援劉備。剩下的時候,都是留守。

劉備死後,諸葛亮掌握了蜀漢大權,先平南,後徵北,五次進軍中原都宣告失敗,勞累過度死亡。雖然在軍事上沒有什麼建樹,但是諸葛亮把蜀漢治理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而諸葛亮安排的後事,和一些遺留問題沒能處理好,也直接導致了蜀漢的滅亡。

三國志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相當中肯,很多歷史學家都深表贊同。

所以,諸葛亮在漢是權臣,也可以說漢就是諸葛亮的,貢獻遠遠大於周瑜。而周瑜開闢了吳國,可惜死得太早。諸葛亮是軍事、政治、經濟一把抓,而東吳內政方面,還有各個丞相管理。

13樓:

說諸葛亮軍事不行的,麻煩多看書

諸葛亮北伐前魏國是這樣的:

曹魏有文武兩帝的積累和節省,是這樣的:「世或謂魏氏不用錢久,積累鉅萬,故欲行之,利公富國」。

諸葛亮北伐的時候是這樣的:

「每諸葛亮入寇關中,邊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 「歲有數千萬斛,以充兵戎之用。」「每大軍徵舉,運兵過半,功費巨億」「方今二虜合從,謀危宗廟,十萬之軍,東西奔赴,邊境無一日之娛」——《三國志·楊阜傳》

「每諸葛亮入寇關中,邊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晉書·司馬孚傳》

「初,帝議遣宣王討淵,發卒四萬人。議臣皆以為四萬兵多,役費難供」——《三國志·明帝紀》

「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默記·述佐》

「又以關中連遭賊寇,谷帛不足」——《晉書》

而蜀國是這樣的

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三國志》

亮之治蜀,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三國志.裴松之注》

你真以為武廟十哲是大白菜啊?

14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周瑜是儒將 諸葛亮是內政高手 一文一武 沒法比的 三國演義也是一部**加入了作者自己的愛好 最好還是看三國志 就明白了周瑜打贏了赤壁之戰 諸葛亮巴蜀國治理的蒸蒸日上

15樓:匿名使用者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兩位同屬歷史風流人物。

16樓:巧樂茲的小店

這個其實你覺得誰厲害誰就厲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17樓:書茶散人

周瑜沒法和諸葛亮比

諸葛亮已經是被歷代公認的智謀第一人

郭嘉、周瑜、諸葛亮這三人在歷史上誰最厲害?

18樓:露露愛喝水

樓上回答純屬扯淡,看史學家的評價就知道了。諸葛亮: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發明家。周瑜:東漢末期著名的軍事家。郭嘉:東漢末期軍事理論家

19樓:我

這個怎麼說呢,這三個分別是魏,蜀,吳的牛人。曹操不是說赤壁之戰的時候如果郭嘉在不會敗麼,可見郭嘉在曹操心裡的地位。諸葛亮主要是被三國演義神話了,歷史的諸葛亮沒有那麼神,不過也是蠻厲害的。

個人感覺郭嘉比較厲害,主要是死的早,沒機會表現。

20樓:豆泡沙丁魚

一派胡言。好像你認識諸葛亮似的!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歷史上諸葛亮與周瑜誰更有才。

21樓:匿名使用者

看了許多人拿周公瑾與諸葛孔明相比較,並得出周瑜不如諸葛亮的結論我以為過於倉促了。   首先,我以為諸葛亮作為一代賢相受先帝託孤於白帝,誠心輔佐後主,一點篡位之心都沒有。這在篡位成風的魏晉南北朝簡直成了獨特的風景線,所以皇帝們希望自己的大臣們都能像諸葛亮那樣忠心耿耿,最起碼不能有二心。

所以說對諸葛亮評價更多地是出於政治需要,而且諸葛亮維護的是正統的漢室江山,這對於具有深刻正統思想的後世文人來說是頗為重要的,因此我們不難看到後世文人對諸葛亮的讚嘆是不惜筆墨的,比如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就神化了諸葛亮,並借周瑜與諸葛亮的鬥智來反襯諸葛亮的智慧型。   歷史上的周瑜和諸葛亮到底誰高呢?首先,我以為諸葛亮確實是一位治世能臣,是幹宰相的料,天生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周瑜呢?確實,在東吳周瑜政治表現不多,但我以為這主要是吳國人才眾多,內有張昭、魯肅等人使得周郎可以不必分心旁騖。但這並不能說周政治不行只不過是沒有歷史機遇罷了。

記得諸葛亮在訪問東吳時孫權因愛惜其才華想挽留他,諸葛亮就曾對人說:「孫權可以賢亮而不能儘亮。」主要就是指孫權雖然可以重用他,但比較不能象劉備那樣事事聽從自己而施展自己的偉大報復。

其實,在我們後人來看,諸葛亮真實想法是孫權集團人才太多,自己去投奔的話未必會有象在劉備這裡能有更大的權力和機會罷了。   所以說,在東吳集團的周瑜由於身邊高人實在太多因此決定了他不可能有諸葛亮在劉皇叔那樣的地位。如果周瑜和諸葛兩人位置互換,你很難說周就不能象諸葛亮那樣也成為治世能臣。

後來吳國的軍事主將陸遜能夠當上丞相一職就表明只要有適合的機會,軍人未必不能從政,更何況周瑜本身就是儒將其能力應當高於陸遜。當然,包括後來那個讓諸葛亮頭痛不已的司馬懿也是在與諸葛亮的長期軍事鬥爭中逐步取得了魏國的政治大權的。單就個人才華和能力而言,陸伯言和司馬仲達均稍遜於周公瑾,所以我們不能武斷地說周的政治能力不行而只能慨嘆他的英年早逝。

  再說說軍事能力,諸葛亮一生惟謹慎,這既是他的長處也成為了他的短處:不善於出奇而只善於將正兵取勝。正如陳壽所言:

「所與敵者當世豪傑。」是啊,一旦碰上司馬懿這個老奸巨滑的對手且自己手裡沒有好牌的話,僅僅依靠堂堂正正的戰法而沒有戰略上的奇謀就很難取勝。比如不用魏文長的兵出子午谷之計就可見諸葛亮用兵過於謹慎和教條。

這並不是說用了魏延的計謀就會取得勝利,我個人以為依然難以取得伐魏大局的勝利(但可能在區域性會有小的收益),但事後看諸葛亮一生中五次北伐所付出的代價遠遠超出魏延的那五千偏師。如果是劉備或曹阿瞞做統帥,恐怕就會採納魏延的「奇謀」。   再說說周瑜,由於他死得過早使得軍事生涯並不長,但是「赤壁之戰」的榮譽已經足以了。

我們今天觀三國時期的歷史,實際上會發現:三國時期歷史程序主要是圍繞兩次大的戰役而發展的,一,官渡決戰;二,赤壁戰役。前者使曹操平定了北方奠定了後來曹魏和西晉統一中國的局面,而後者確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所以說這兩場戰爭影響非常大,巧合地是:

它們都是弱勢的一方取得了勝利。   在赤壁戰役中作為劣勢的一方,周瑜僅用三萬兵力就打敗了擁兵二十多萬的曹操。在歷史上,雖然不乏以弱勝強的戰例,比如前文提到的「官渡戰役」和後來的「淝水之戰」。

但兩場戰爭共同點在於作為強勢一方的袁紹和苻堅都是不諳軍事的外行,而赤壁戰役中的曹操卻不同,曹操雖然在此前與呂布、張秀後來與馬超的戰爭中也多有敗績,但是都是最終的勝利者。而綜觀曹操一生的軍事生涯中真正堪稱輸的無話可說的對手恐怕只有周公瑾一人而已。赤壁戰役的過程就不必說了,但是周郎能在曹操剛剛平定北方大有席捲全中國的形勢下,以弱敵強徹底擊敗曹孟德確實可稱奇蹟。

  相信任何人都不否認曹操的能力應該遠在司馬懿之上,而周瑜能贏曹操諸葛亮卻勝不了司馬懿,兩相比較,周瑜和諸葛亮誰的軍事才能高就涇渭分明了。   當然,諸葛亮還是個發明家,木牛流馬、新式連弩等等確實顯示了他的特殊才華。在個人文藝才情方面,諸葛亮的文筆和周瑜的曉通音律都顯示了二人的才華,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與周瑜「曲有誤,周郎顧」都成為後人的千古美談。

  另外,本人以為:周郎與孔明二人關係也許確實應驗了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那句二者不可同生的話(儘管他是羅貫中的杜撰)。我很難想象,如果周不死的話,他會引兵去取巴蜀,這時劉備會有能力與孫權集團去爭奪。

周瑜與諸葛亮歷史上是否相見過沒有明確記載,但是二者沒有交鋒過這卻不假。但是,如若周瑜不過早死去,那麼孫劉兩家洋可能為了爭奪巴蜀而提前較量。到了那時,也許諸葛會與周郎有一翻英雄會,鹿死誰手相信一定會很精彩。

  不過,以個人觀點:由於孫權集團的強大和周瑜用兵的「鬼蜮」,即使孔明也難以討得上峰(個人一直以為諸葛亮在政治上可比曹操但在軍事上就遠遜失色了)。所以說,上天的安排是如此合適:

讓周郎的英年早逝使得孔明有機會完成自己的「隆中對」戰略。否則,歷史會是另外一翻景象,到時諸葛亮心中嘆言:「既生亮,何生瑜」應當不出人意外。

  說這些,只是想說我們在評價古人的時候不能還處在過去封建士大夫個人好噁的窠臼之中,不能站在所謂忠君正統思想的觀念上去看問題。以現在的觀點客觀地分析:諸葛亮是治世之能才,周瑜是統軍的一流高手(一生中沒有什麼敗仗)。

這不是說二者地位不能互換,相互易位,諸葛亮也堪稱一位不錯的軍事家,儘管其一生缺少著名的戰例,但卻堪稱為乙個合格的軍事統帥;如果周瑜去做丞相治國理民會比陸伯言差嗎?會不及蔣琬、費禕嗎?   可以這麼說:

諸葛亮與周瑜二人,一文一武,文者孔明亦能帶兵;武者周瑜本就儒將之風,亦雅量高至頗具儒者風範。   總之,在三國時期的孔明與周公瑾都是當世豪傑,有必要貶周褒諸(葛)嗎?

用第二人稱的手法寫諸葛亮的作文,用第一人稱寫諸葛亮

以正史記載的諸葛亮來說,他是政治家 軍事家,而並非謀略家。諸葛亮在 中被誇大得太多,正史中的樣子和 還是差距滿大的。他最強的能力是政治,外政 內政都很強。當年劉邦說他謀略有張良,武將有韓信,治國有蕭何。真正的諸葛亮相當於蕭何。而 中把他說成了張良和蕭何的合成體。諸葛亮打仗很謹慎,甚至可以說是過於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