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一生清廉沒能挽救大明,張居正半生貪腐卻主導了萬曆中興,這說明什麼

時間 2022-02-18 13:23:50

1樓:

海瑞和張居正是兩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但是,在清廉和貪腐的群體之中,並非僅僅只有他們兩個。所以,如果只看他們兩個人的事蹟,那就會以偏概全,最終導致我們得出錯誤的結論。

一、清廉和貪腐的是非問題

公平、公正,是我們的社會追求的一大終極目標。雖然我們知道不可能有絕對的公平,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場景和條件下,還是相對容易實現的。

比如高考,對於考生的錄取,那就應該在大家認可的規則之下進行。再比如專案的招投標,也應該根據需求和規則,擇優選用。

這時候,是清廉的人,更容易公平處理;還是貪腐的人,更容易公平處理?恐怕不言而喻。貪腐的人,正是通過破壞公平、公正,來為自己漁利。所以,清廉絕對是值得提倡與弘揚的優秀品質。

二、清廉的於謙,挽救了大明朝

如果說清廉的海瑞,沒有貪腐的張居正貢獻大,以此來證明清廉無用的話,我們僅僅只需要舉出乙個反證,就足以推翻「清廉無用」這一論斷了。

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被俘,瓦剌首領也先率蒙古大軍包圍了北京城。國難當頭,于謙挺身而出,利用劣勢兵力,擊退了也先的進攻,打贏了北京保衛戰。

如果沒有于謙,恐怕明朝會提前進入南明時代了,更不會有數代之後的張居正改革,迎來萬曆中興了。

于謙的清廉,恐怕沒人會否認。他去世之後,家無餘財,唯一貴重的物品,竟然是明代宗朱祁鈺賜給他的盔甲和劍器。

那為什麼清廉的海瑞,卻不及貪腐的張居正呢?

三、乙個人的能力和努力的方向,決定了取得的成就

海瑞的能力相比張居正而言,當然差了不是一點半點。他們的人生成就,之所以形成了天壤之別,就是因為個人能力和努力方向問題,並非清廉與貪腐問題。

兩人的出仕過程

海瑞相對而言,比較「愚笨」。他考秀才考了十餘年都沒考上,直到28歲,才考入縣學,成了一名生員。然後,又考到36歲,才中了舉人。

接著考進士吧,卻是屢考不中。最後,海瑞只能以舉人的身份,以及40歲的高齡,做了一名縣教諭。教諭,類似於現在擔負有教學任務的縣級學校的校長。

再看張居正,簡直就是「神童」乙個。他12歲考中生員;13歲考中舉人,還是主考顧璘有意磨礪他,故意讓張居正落了榜。可是,到了下一次考試,張居正又成功登榜,16歲時二次中舉。

七年之後,23歲的張居正考中進士,而且是二甲第九名,全國第十二名,光榮入選了庶吉士,成了大明首輔的培養物件。

張居正雖然年少海瑞11歲,可是當海瑞還在為中舉掙扎之時,張居正已經光榮的進入了明朝的中樞機構。

嘉靖朝的無奈

海瑞1553年,從南平教諭做起,在他的貴人朱衡的提拔和保護之下,又歷任淳安知縣、興國知縣。一直到1564年,11年之後,才公升任戶部雲南司主事,成了一名正六品的京官。

然後,剛正不阿、廉潔自律的海瑞,給自己備好了一口薄棺,抱著必死的決心,給嘉靖皇帝上了一篇有名的札子《治安疏》。

海瑞所寫的內容我們就不贅述了,總之,海瑞是把嘉靖皇帝給罵了乙個七竅生煙,滿腦袋的烏雲閃電。原本,盛怒之下的嘉靖要把海瑞就地正法,可當他聽說海瑞已經給自己準備好了棺木,就又把札子反覆看了數遍。這次,嘉靖看到了海瑞的忠誠與正直,然後,下令將海瑞給關了起來。

直到嘉靖去世,海瑞都沒能再踏出監獄半步。

此時的張居正呢?一切順利。

張居正利用自己高超的交際手段,與本屬不同派別的嚴嵩、徐階、高拱,甚至是宮內的宦官,都處得非常好。

張居正同樣給嘉靖皇帝上了乙個札子《陳六事書》,陳述了自己對時政改革的意見。雖然嘉靖、嚴嵩等人並未重視,卻也沒有給張居正帶來什麼麻煩。此後,張居正保持了沉默。

這就是海瑞與張居正之間的差別。同樣,也給了我們很多提示。想要辦好事情呢,最好是對事,不要對人,否則,惹怒了人,還辦不了事。

張居正在嘉靖年間,雖然也沒有什麼作為,卻找到了乙個靠山,那就是裕王朱載垕,就是後來的隆慶帝。張居正成了朱載垕的侍講伴讀。

隆慶朝的奮起

嘉靖皇帝去世之後,海瑞終於被放了出來,先後在戶部、兵部、大理寺、通政司任職。到了隆慶三年,公升任右僉都御史,成了正四品大員,外放應天巡撫。此時的海瑞,倒是做了一些實事,治理南方水患,頗有成績。

正是在擔任巡撫之時,海瑞絲毫不顧徐階曾救過他的舊情,要求徐階退還十餘萬畝所佔的田地,換來了乙個「海青天」的稱號。

再看張居正,為了實現自己改革弊政的目的,扳倒了嚴嵩,逼走了徐階,同高拱一起,入主內閣,成了大明宰輔。

海瑞和張居正,明顯在向不同的方向狂奔。

萬曆朝的果實

萬曆時期的張居正,成了真正的權臣。他先是聯合宦官馮保,驅逐了高拱,自己登上了大明首輔的寶座。然後,開始實施變法。

張居正先後出台了考成法,整飭吏治;然後,又推出了一條鞭法,清理丈量土地,改革賦稅。為了加強統治,他還禁毀了許多名山書院,嚴禁批評時政。另外,又大力裁撤冗官,重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加強邊防。

海瑞呢?涼了。

海瑞最初,還握有實權,全力支援張居正變法革新,大力推行一條鞭法。海瑞的清廉,為他在百姓中贏得了非常大的名氣。可是,也觸犯了某些人的利益。只是,攝於海瑞的名望,沒人敢惹。

萬曆十年張居正病逝。到了萬曆十三年,海瑞被架空了。

海瑞被人推薦為了南京右僉都御史,然後再公升南京吏部右侍郎。大明朝有兩套**的班子,北京一套,是有實權的,而南京的一套,基本上就是擺設。所以,從此之後,海瑞到死,都是一尊被供奉起來,沒人敢招惹的「活閻王」。

努力的方向很重要

有時候,能力的些許差別,並不足以造成兩個人所做貢獻的巨大差別。但是,如果努力的方向不同,那差別可就大了。

張居正自入仕之後,就一直都在觀察大明朝所存在的弊政。雖然中間遭遇過挫折,卻從來沒有改變過改革弊政的初心。不管是他的暫時隱忍,還是朝堂的激烈競爭,都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當張居正登上大明首輔之位時,他將自己的目標付諸了實施。

而海瑞呢?他的眼光一直在做實事之上,他所看到的只是某個人、某件具體的事情,是一頭勤勞而自律的老黃牛,哦,更確切說,應該是一頭倔強的小毛驢。

張居正的做事方法,是通過改革弊政,制定新的制度和規則,來約束人,提高執行力和效率,進而改變社會。制度可以影響全域性,成功之後,帶來的效益自然非常巨大。

而海瑞的做事方式,是通過他的努力,解決某個具體的問題;或者通過他的監督,讓某個人遵守現有的制度。海瑞解決了江南水患,造福了一方。他針對嘉靖、徐階、胡宗憲等具體的人。

海瑞試圖通過讓人遵守制度,來改變社會,給百姓帶來利益。但是,所帶來的收益,畢竟有限。

不過,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乙個是決策者、制度的制定者和領導者;乙個是執行者。無論如何,執行者的功績,都很難超越領導者。

結論清廉是一項非常優秀的品質。

畢竟很少人能有張居正的機會,去進行國家級別的改革。大多數人還是要做螺絲釘,幹好自己所負責的具體事情。

這時候,公平、公正就非常重要。清廉的人,相對更無私,就更容易做到。而貪腐的人,主要以個人利益為中心,就很容易成為社會蠹蟲。當蠹蟲非常多的時候,整個社會恐怕就會生病,就會崩塌。

海瑞與張居正的成就,更多的取決於他們個人的能力與目標。只要貪腐不影響終極目標,那至少對這件事就不會產生太大的負面影響,自然就不會影響到目標實現後的功績了。

但是,張居正的貪腐,卻可能對某件具體的人,具體的事,產生影響。比如,他因為通州知縣張倫行賄了他的母親,就將張倫公升為了戶部員外郎。戶部管財政,恐怕這位張倫會變本加厲的把送出去的給貪回來。

人因為能力和個性的不同,所以,才會有不同的職業,取得不同的成就。海瑞適合做監察工作,而張居正適合做制度改革。至於成就的大小麼,盡全力,拼搏過了,奮鬥過了,至少無愧此生了。

而清廉無用論,以及清廉的人所做出的成就,不如貪腐的人所做出的成就大,這完全就是錯誤的。

什麼叫歷史?

2樓:小笑聊情感

歷史有三層含義: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程序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程序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對映。

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對映,那麼,歷史作為乙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

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充套件,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3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是很難定義的兩個字,有很多不同分類方法,從相對的層面來講,有學術歷史與通俗歷史,有歷史哲學與歷史考據,有正史和野史。

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

——————《說文解字》

歷史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更是我們承續祖先遺志的載體。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活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研究和詮釋。馬克思主義提出唯物史觀,其學說認為歷史是客觀存在的,無**學家們如何書寫歷史,歷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變。

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充套件,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野史即所謂的與正史相對的民間編纂的歷史,其大部分是根據傳聞、神話等編寫,有的具有真實性,而有的則有待考察。

4樓:寶依白頓赫

定義歷史:history

historical

廣義歷史:物質變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歷史: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研究物質變動的學科,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歷史學:世界上一切科學都可以稱為歷史學。

(「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馬克思、恩格斯)

狹義歷史學:研究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

歷史科學:

通常我們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學稱之為歷史科學,因為這是在唯物史觀科學理論指導下的歷史學,而以往的史學從根本上來說,很多都沒有超出歷史

唯心論的範疇。

歷史與歷史學的關係: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乙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正因為如此,當年胡適才說:

「歷史就像乙個小姑娘,你愛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這裡的「歷史」一詞,嚴格說來,應該是狹義歷史學的含義。也因此,我國古代優秀的史學家們特別重視「史德」——「善惡必書」、「析理居正」,通俗地說,就是實事求是地記錄、公正客觀地分析論斷。

詞源「史」字在中國古代指史官。篆文中寫為「

」(見圖),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

「歷史」一詞則出現於清末。

歷史這個詞在英語中為history,在法語中為histoire,二者同出於希臘語的histria,其本意為「徵問」、「問而知之」。

[編輯本段]歷史學的功用及方法

歷史學的功用

英國詩人雪萊曾這樣寫道:「歷史,是刻在時間記憶上的一首迴旋詩。」

歷史,它往往會以驚人的相似度再次出現,如何從過往相似的歷史事件中吸取經驗教訓?如何利用古人的智慧型應對今天的現實生活?答案是,學習研究歷史。

也因此,歷史學就有了它最重要的功用——經世致用。

何謂經世?致力於國家,致力於社會謂之經世;何謂致用,以我之所學,化我之所用謂之致用。

「以史為鑑」,「讀史明智」……都在強調著歷史學的現實指導作用,對個人、對民族、對人類的啟示和幫助。

當乙個民族成為能夠從歷史中不斷汲取力量、不斷思考、不斷創新、不斷反省的民族時,那將是整個地球,乃至宇宙之福。

韓紅一生沒結婚和生育,為何現在的女人不注重婚姻和生子了

其實我也承認,對於女性來說,結婚生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在現在的社會之中,有很多的女性都不去選擇這樣的生活了。我個人覺得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在於當前社會對於男女平等非常的強調,而且,社會整體對於女性的權利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因此,對於女性來說,不選擇結婚也能夠得到非常完美的生活,在...

一生沒怕過誰,張遼和許褚遇到關羽為何卻嚇得哭天喊地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的實力不如關羽,還有就是關羽對他們的打壓非常的大了所導致的結果。張遼和許褚遇到關羽之所以嚇得哭天喊地,是因為他們倆都曾見識過關羽的厲害,怕被關羽斬殺。因為當時關羽的實力是非常強的,並且當時將許褚和張遼打的很慘。所以說他們很害怕關羽。這兩個人哭天喊地求關羽並不是為了保全自己的性...

古代有沒有一生中沒遭遇過仕途坎坷或貶謫的著名詩人

賀知章賀知章早年遷居山陰 今浙江紹興 少時即以詩文知名。唐武后證聖元年 695 中進士 狀元,是浙江歷史上第一位有資料記載的狀元 1 賀知章中狀元後,初授國子四門博士,後遷太常博士。開元十年 722 由麗正殿修書使張說推薦入該殿書院,參與撰修 六典 文纂 等書,未成,轉官太常少卿。十三年為禮部侍郎 ...

諸葛亮一生為蜀鞠躬盡瘁,為什麼他死後劉備沒有親自弔唁,甚至沒有流下一滴眼淚

因為劉備在諸葛亮死之前就死了啊,死之前,劉備在白帝城託孤給諸葛亮,後來劉禪當皇帝的時候,諸葛亮還上了 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這等千古名篇都不知道,是什麼讓你有勇氣來問劉備沒有親自弔唁諸葛亮的?是傻子嗎?諸葛亮為蜀鞠躬盡瘁,死後劉禪為何不將其厚葬成都?據說諸葛bai亮臨死遺言 不搞厚du葬 ...

26了沒工作呆了1年多了一生共掙了1萬元錢不願意當農民工150元的羊毛被家長可以掏錢買么

應該買,兄弟,窮人也得生活啊,對自己好點吧 如果父母不給買,就自己掙口氣自己買嘛。等你掙到錢了,給父母買個羊毛被,才是應該的。兄弟,我理解你,生活真的很難,有些時候真的很無奈,你還是忍了吧。父母想讓你上班,可能是因為他們真的供不起你了,你26歲了,應該憑自已的能力去工作賺錢了。上大學,隨時都可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