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嘉靖帝二十年不理政事,那麼文武百官都是怎麼上朝的呢

時間 2022-02-16 17:43:13

1樓:匿名使用者

嘉 靖不是二十年不理朝政,只是二十年沒有上朝。 如果真的不理朝政,估計20天明朝就混亂了。 嘉靖的不上朝,一方面說明他確實是後期深信道術,另一方面反映了明朝內閣「票擬」、及司禮監「批紅」制度的成熟。

因為明朝中期開始,內閣制度已可以保證國家在沒有皇帝的時候也可以照常運轉的。(如正德16年的楊廷和)

嘉靖後期,的**行政流程大致這樣。內閣主要成員在西苑執勤(嘉靖在西苑),有了問題先票擬出方案,交給皇帝批閱,或者是有些情況由司禮監掌印太監代皇帝「披紅」。而嘉靖是十分不信任大臣和太監的,所有的大事基本上都是他拍板的。

雖然不上朝,國家照樣掌控在自己的手上。再加上明朝獨特的廠衛制度,大事小情皇帝都會知道,也都會讓內閣去辦。比如嘉靖後期的夏言、嚴嵩、徐階,權力很大,但都受皇帝掌控。

自洪武13年,朱元璋廢除丞相時起,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這樣雖能保證皇帝不大權旁落,同時造成了事必躬親。據說朱元璋每天批閱的奏摺超過了200個。

特別累。 所以洪武後期、永樂時期設立了大學士主要負責提出處理意見、做顧問一類的事情。內閣出現,但權力不大,最多是個私人秘書級別。

且品級較低、也沒有從屬**。 到了仁宗、宣宗時期,出於需要才正式確立內閣制度。具體就是內閣成員多由六部長官擔任,這樣內閣就有了權力、有了品級。

內閣的權力也就擴大了,處理到具體國家事務時,首先由內閣提出處理意見,書於小條上,附奏摺交給皇帝。皇帝同意內閣意見=,就用朱色的筆批示同意或改變(批紅)。到後來,批紅權主要由司禮監太監代為行使。

所以嘉靖年間(後期)的朝政主要就是這麼個執行流程。明朝的內閣制度可以保證沒有皇帝朝政照常運轉的。

2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從朱瞻基開始,明朝的皇權就已經分為「票擬」「批紅」兩個部分,前者由內閣控制,後者由司禮監秉筆太監掌控,所以在嘉靖皇帝時他不上朝,所以百官也不用上朝,但**可以寫奏章給皇帝,然後由內閣票擬,提出處理意見,交由秉筆太監批紅,當然,皇帝絕不會把權力全都分出去,他不上朝但是奏章他都會看,雖然可能不是全部,但是朱厚熜對朝政瞭如指掌,可見國家大事不是不管,而是他任由嚴嵩鬧。

3樓:匿名使用者

嘉靖自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宮變到嘉靖四十五年駕崩之間二十四年沒有上朝,這裡澄清一下,不上朝不代表不理政事,不理政事的人是不可能當掌握實權的皇帝的,四十五天都不能。可以說,嘉靖雖然不上朝,朝廷上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瞞不過他的眼睛,他只不過是只管大事,小事就交給大臣們去管了。嘉靖皇帝不上朝,那麼百官也不用上朝。

就這麼簡單。

4樓:

他們基本不上朝啊,天天都去自己的辦公室辦公就好了,有事就給太監遞個話說要覲見皇帝,但皇帝見不見你不一定,大事內閣商討好了給皇帝送去皇帝在批下就好了在返還內閣,內閣基本嚴嵩嚴世蕃說得算

5樓:小木桌

文武百官的言論通過太監傳遞給皇帝,他們上朝正常。

6樓:匿名使用者

各部衙門自行處理各種事務.

7樓:迗倁檤の秘嘧

不上朝,那時都是嚴嵩老兒在管

8樓:匿名使用者

大臣也要上朝.

有內閣若干人,和內閣首輔一人,及秉筆太監一人,票擬是這幾個人事,大臣奏疏還要另外抄寫入呈嘉靖帝。嘉靖帝對及時情況還是要了解的,不然,海瑞的奏疏裡罵昏君,他就不得知了。

9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按你說那樣,可能上朝之後沒過多久又退,

10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是內閣處理了。皇帝一心要煉丹成仙。。。所以基本不用上朝,他只會給手下人傳遞紙條。。。

11樓:書讀百遍

當然是皇帝不管,太監和大臣來管。總不能群龍無首吧

12樓:欣榮

那時因為明朝對於吏治有著嚴格的規定。**都不敢胡作非為,誰受的了剝皮充草的大刑啊

13樓:初中人民

嘉靖是明代第二懶皇帝,一般不上

明朝嘉靖皇帝二十年不上朝是如何控制朝政的?

14樓:g傾盡天下

古代的上朝不是天天有的,討論大的路線方針而已。真正的日常事務是小範圍開的,比如皇帝在自己的書房召見幾個大臣談工作。嘉靖只是不上朝而已,但是召見大臣開小會是不可能不幹的,不然他這個皇帝是不可能當了46年的。

大家都知道的明朝有大名鼎鼎的錦衣衛和東西廠,明朝還有內閣,權利在內閣鬥得你死我活,誰去管皇帝

為什麼史書都說嘉靖皇帝很聰明,任何事都瞞不過他,但是他在位期間,明朝國力大幅下滑

15樓:

這個道理跟有人很聰明卻沒考上清華北大一樣

比如嚴東樓這個人 據說別人說上句話 把就已經知道下句話他要說什麼呢 最後還是被搞死

一句話 嘉靖那是相當聰明 但治國可能不是嘉靖最樂意做的事情 他喜歡煉丹吃藥 所以道家的無為而治 他是比較喜歡幹的

16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嘉靖聰明是毋庸置疑的,或者說他深得帝王心術精髓,曉平衡,善平衡,知錢財,重錢財,錢,權,這個世界最重要的東西他知道死死抓住,半步不讓,而且很少玩砸,單單這兩點他很少玩砸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換你來在那個位置可能做不了比他更好,畢竟當局者迷,但是嘉靖能一直清醒,這還不能表示嘉靖的聰明嗎?

其次,嘉靖期間為什麼國力大幅度下滑,因為,那是明朝中期,正是古代人口最為增長迅速的時期,也是土地兼併最重要的乙個時期,也是讀書人開始增多的時期,讀書人不要交稅,土地又是兼併,農民又是給讀書人種地,不用交稅給國家,國力能不下滑嗎?明朝初期有多少農民,有多少讀書人?明朝中期有多少農民,又有多少讀書人?

明朝中期交稅的人不僅僅沒有因為人口增多而增多,反而減少,國力能不下滑嗎?這就是你說的嘉靖時期國力下滑的原因。

最後,乙個國家,有儒家存在的國家,最開始的都是盛世,因為人少,好治理國力,只要不打仗,大家安心在家種田生娃就是盛世,這時候人少也沒有土地兼併,或者說就算兼併也看不出來,或者說兼併也無人在意,因為人少地多,這個時期都是乙個國家國力大幅度上浮的時期,但是度過這個時期,國力都會下滑(僅限於儒家當政國家)。

二十年不上朝,荒於政務的明代皇帝

17樓:筱鴨電影

是朱翊鈞。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

隆慶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明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張居正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

明神宗執政後期荒於政事,因缺乏張居正這樣的賢士應對督導、國本之爭等問題而倦於朝政,自此二十多年不再上朝,國家運轉幾乎停擺。明神宗執政晚期,黨爭長期持續,導致朝政日益腐敗。

擴充套件資料:

張居正死後初期,萬曆帝尚能保持對朝政的興趣,但不久就開始怠政。他先採取非常手段,擺脫張居正、馮保和李太后的影響和控制,萬曆皇帝最重要的政績就是進行了「三大征」,表現出一定的魄力和能力。

但是,萬曆皇帝並沒有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而是居功驕傲,怠於政事,從勵精圖治到消極怠政。

萬曆十四年(1586年)九月,萬曆帝因病連日免朝,給內閣的解釋是「頭暈眼黑,力乏不興」,服藥之後依然「身體虛弱,頭暈未止」,不但無法上朝,祭祀太廟也無法親自前往。

萬曆十四年後,萬曆帝就開始連續不上朝。李太后年紀漸大,對明神宗也實在無力再管束。

自萬曆十六年(1588年)後,常朝也經常看不到萬曆帝。萬曆帝整日在深宮中不理政事,沉浸在花天酒地之中。每年還進行選美。

神宗還好營建,經常大興土木。在他二十一歲時就開始籌建陵園。

萬曆十七年(1589年)元旦後,萬曆帝以日食為由免去元旦朝賀。此後每年的元旦萬曆帝再也不視朝。

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大理寺左評事雒於仁上疏,稱神宗沉湎於酒、色、財、氣 。閣臣王家屏次日再上一本,自請罷官。

萬曆帝還派礦監和稅監搜刮民間財產,導致多處民變發生。由於萬曆帝不理朝政,缺官現象非常嚴重。

萬曆三十年(1602年),南北兩京共缺尚書三名,侍郎十名;各地缺巡撫三名,布政使、按察使等六十六名,知府二十五名。萬曆帝委頓於上,百官黨爭於下,**完全陷入空轉之中。

官僚隊伍中黨派林立,互相傾軋,如東林黨、宣黨、昆黨、齊黨、浙黨等名目眾多,但其所議議題卻不是如何改良朝政,只是人事布局而已。因此明史言:「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最後萬曆帝竟三十年不上朝,只在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勉強到金鑾殿上,許多朝臣都沒見過皇帝一面,導致國力衰退。

18樓:最強大腦花

明朝的嘉靖帝二十年不理政事

明朝嘉靖皇帝是歷史舞台上無數皇帝中的異數。嘉靖在位期間是朱明王朝承先啟後的重要時期,朱厚熜,也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這個20年不上朝,問道求仙,在「壬寅宮變」中差點被宮女勒死的皇帝,人們對他的印象多是停留在糊塗、昏庸、多疑、猜忌,卻很少有人看到在這樣糜爛奢華生活下的他卻始終是大權在握。嘉靖,在位45年,歷史上在位時間超過40年的皇帝從漢朝到清朝總共只有8位。

而明朝有兩位,嘉靖就是其中之一。這都可以說明嘉靖必然有著他過人之術。

嘉靖真的不理朝政?

先來看看嘉靖皇朝基本劃分的兩段時期:前期,是後世比較一致承認的,執政前期嘉靖是很勤政的。他繼位之初, 制定了整頓吏治、裁抑宦官等方面的改革,下詔廢除了武宗時的弊政,誅殺了佞臣錢寧、江彬等,使朝政為之一新。

之後的「大禮議」事件,更是初現嘉靖過人之術。嘉靖本以外藩繼皇帝位,為了鞏固皇權,他使用了張璁,操縱出議禮派與護禮派之爭,在「血濺左順門」事件之後穩固了新皇的權威,徹底握住了皇權。《嘉靖初年的政治格局》一文中說:

嘉靖初年以「大禮議」為標誌的政治鬥爭,一方面反映了皇權與閣權既合作又鬥爭的關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當時朝內包括皇權、閣權、勛戚、宦權等主要勢力相互整合的關係。皇權取得勝利的原因不在議禮新貴的理論優勢,而是明世宗嘉靖武力鎮壓的結果。

而在嘉靖後期,他卻二十餘年不上朝,學道求仙,任用佞臣,那麼對於朝政他真的放手了嗎?「張弛操縱,威柄不移」是史料對嘉靖皇帝用臣謀略的記載。嘉靖通過核心集團加強**集權,控制朝政,並逐漸退出前台,淡化上朝的工作,但實際並未放鬆一點手中的權力。

《國榷》卷64引李維楨語:「(世宗)齋居數十年,圖廽天下於掌上,中外儼然如臨。」又引範守已語:

「臣於徐少師階處,蓋捧讀世廟諭札及改定旨草,雲人嘗謂輔臣擬旨,幾於擅國柄,乃大不然。見其所擬,帝一一省攬竄定,有不留數字者;雖全當帝意心,亦必更易數字以示明斷;有不符意,則駁使再擬;再不符意,則醮讓隨之矣。故閣臣無不惴惴懼者……攬乾綱如帝者,幾何人哉!

……以故大張弛、大封拜、大誅賞,皆出獨斷。」

正如許多歷史學家所指出,嘉靖其實是最懂得怎樣做皇帝的人。正因為精通帝王之術,所以嘉靖不像高祖朱元璋那樣日夜操勞,也不像後代朱由檢那樣大權旁落。他在位四十五年,二十七年不視朝,但朝廷裡哪怕飛過乙隻蒼蠅他都知道,更不要說國家大事了。

也就是說,大明帝國這四十五年其實是他當家的。

大家怎麼看待明朝的嘉靖帝,大家怎麼看待明朝的皇帝們?

嘉靖白天是在潛心修道,晚上他在改奏章,這是他能控制群臣的關鍵。他決不放過任何乙個控制群臣的機會。自古以來做皇帝的是有蠢人,但明代沒有蠢皇帝,嘉靖修道是為了多活兩年,因為他掌握了做皇帝的規律,沒有人能動搖他,這是修道的根本。王家範 嘉靖帝相信方術到入迷的地步,以至走火入魔。嘉靖修齋孤居而不忘獨斷朝綱,...

明朝嘉靖皇帝時期出了哪些著名的奸臣

張璁 為官清正廉潔 咋會是奸巨呢?試問那厲代厲朝 那個奸巨會是一清廉的呢?明朝嘉靖皇帝時期出了哪些著名的奸臣 嚴嵩和他的兒子嚴世番 權相嚴嵩。其實也是嘉靖皇帝自己想偷懶,所以打造的奸臣 分別有 嚴嵩,嘉靖年間首輔,明代著名奸臣與權臣 嚴世蕃,嚴嵩之子,才學出眾但殘忍狠毒,是嚴嵩左膀右臂,多次為嚴嵩出...

明朝嘉靖年間,嚴嵩的鬼才兒子嚴世蕃,究竟有多聰明

歷史長河中誕生了無數才華橫溢之人,聰明者更不計其數。能將這份聰明用到正事上,必然會留名千古,如若將聰明用錯了地方,只會落乙個惡貫滿盈的稱號。比如那些在朝堂上主導政權的奸臣,他們既是聰明人,也是惡人。今天要說的這一位有著明朝第一鬼才之稱的嚴世蕃,就是一位擁有著頂級智商,只可惜 聰明反被聰明誤 的典型。...

明朝崇禎帝朱由檢是怎麼樣的皇帝,明朝崇禎帝朱由檢是乙個怎麼樣的皇帝?

明思宗 1611 1644 明朝皇帝,年號崇禎,名朱由檢,明光宗第五子。力挽狂瀾 由於朱由檢的兄長明熹宗朱由校無子,臨終下遺詔,命其五弟 十八歲的信王朱由檢即皇位。朱由檢在即位後,面對著危機四伏的政治局面,殷切地尋求治國良方,勤於政務,事必躬親,朝政有了明顯改觀。天啟七年 1628年 十一月,明思宗...

明朝嘉靖年間,嚴嵩的「鬼才」兒子嚴世蕃,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首先他十分的有心機,他在家中布置了很多自己的心腹,另外他還十分的心狠手辣,經常只要和自己作對的人都死於他的手 嚴嵩的兒子嚴世蕃特別會揣摩人的心思,特別是嘉靖帝的,嚴嵩在晚年的時候,他年紀已經大了,腦子已經有點轉不過來了,全靠嚴世蕃幫助他。明朝嘉靖皇帝的首輔嚴嵩之子嚴世蕃,被人稱為嘉靖朝第一公子 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