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嗎,劉禪在位41年,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嗎?

時間 2022-02-15 00:41:18

1樓:讓趙總牽牽手

說起古代歷史上著名的昏君,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劉禪首當其衝算作是乙個,然而對比於晉惠帝,隋煬帝,劉禪幹了些什麼壞事呢?關於他的黑歷史,包括寵幸宦官黃皓,開城投降,以及「樂不思蜀」成語的由來。

但是你很難找到劉禪陷害忠良,錯殺好人,又或者是橫徵暴斂,導致百姓生靈塗炭的一面,而這,又讓他和其他的亡國之君有些不一樣。

那麼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嗎?不要被演義騙了,當鄧艾兵臨城下的時候,換你其實也會選擇投降。

公元223年,劉備在白帝城去世,而劉禪即位,而他,也是根據劉備遺志,將大權交給諸葛亮,「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而且一交就是11年,一直到諸葛亮去世,這可是古代君臣當中,十分罕見的,畢竟作為君主,想要完全信賴乙個大臣,甚至發動戰爭,這是達不到的,因此劉備和諸葛亮是一段君臣佳話,而阿斗和丞相,同樣也是如此。

不說別人,我們先來看看諸葛亮對後主劉禪的評價:「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諸葛亮去世之後,劉禪逐漸掌握了大權,除去黃皓之外,他啟用的大臣,包括蔣琬、費禕還有姜維,都算得上是十分有能力的人,然而這並不能抹除蜀國和魏國的差距。

我們大可以看一組實力對比表,景耀六年,蜀國滅亡的時候,王隱在《蜀記》當中記載,蜀國「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相比之下,魏國人口443萬,兵員60萬,顯然和蜀國不是乙個數量級,就算有吳國牽制,也要高於兩國之上。

蜀國之所以能夠和魏國相抗衡,一來是劉備和諸葛亮實在是太優秀了,二來因為蜀國地理險峻,三來諸葛亮主動出擊,消耗魏國的有生力量。

然而北伐中原,能減小兩國差距,對於蜀國而言,卻也是一種沉重負擔,他們每次進攻,都要起傾國之兵,而諸葛亮5次北伐,有兩次都是因為糧草出現了問題,而被迫退兵。

那麼到了劉禪的手中又如何呢?姜維在238年到262年,竟然先後進行了11次北伐,比諸葛亮的幅度還要頻繁,因此在最後一次北伐的時候,廖化才勸姜維休整軍隊,認為「連年征伐,軍民不寧,兼魏有鄧艾,足智多謀,非等閒之輩」,希望姜維「強欲行難為之事」,事實上,除去姜維本人之外,其他大臣,同樣反對北伐,但是蜀國依然在這種狀態下起兵,至於最終得到結果,就是弄得國力疲憊,人無戰心。

而到了263年,魏國起大兵討伐蜀國,結果劉禪聽信黃皓讒言,認為魏軍不會到來,這就是他的最大失誤,而姜維則將魏國10萬主力擋在了劍閣,由此可見,當時姜維率領的部隊,也應該是蜀國的主力大軍,而成都後方,明顯空虛。

劉禪並非沒有抵抗,而是讓諸葛瞻領兵於涪拒敵,結果最終戰死錦竹,導致鄧艾兵臨城下。

此時不少大臣,比如譙周在內,都極力主張投降,劉禪不投降的結果是什麼呢?第一種便是堅守不出,等到姜維大軍回援,然而鍾會同樣不是吃素的,他們的大軍如果乘勝追擊,蜀國可能還是免不了滅亡的局面,而第二點,則是城破人亡,司馬昭自然不是什麼善類,阿斗的存在,也威脅到了蜀中地區的統治,如果他肯投降,說不定要受到滅門之禍。而諸葛瞻當時也算是十分有威望的一名武將,他的去世,對於蜀國人而言,同樣是十分巨大的乙個打擊。

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劉禪選擇開啟城門,其實也符合了大部分普通人的想法,至少對於城中百姓個人而言,這是最願意看到不過的事情。

2樓:京城「老炮兒

劉禪當政後一直寵信宦官,應當做好準備武力抵抗侵略的時候卻篤信巫術,不戰而降導致亡國,實在是扶不起的劉阿斗。

3樓:小海說歷史

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他憑什麼成為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4樓:簡單歷史

提起三國蜀主劉備的兒子劉禪,後人便會聯想到亡國君,聯想到「扶不起的阿斗」這句經典的詞句。

5樓:szsz歷史

劉禪207年至271年,既蜀漢懷帝,又稱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國時期蜀漢末代皇帝223年至263年在位,漢昭烈帝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

6樓:惠華小知識

我認為是這樣。因為劉禪在位時總是表現得不盡人意,很多事情都是諸葛亮幫助他完成。所以這句話是正確的。

7樓:為人人

當然不是,劉禪只是及時的接觸到軍國大事的決定權而已,因為諸葛亮在世時,將所有的事物都總覽在自己身上,事無鉅細都要檢查,根本不給劉禪一點親自執政的機會。

8樓:日月星光天

我覺得不是,他只是想守成不思開拓疆土,而丞相諸葛亮非要堅持北伐,要不是北伐拖垮了整個蜀國,說不定還有幾百年的國運。

9樓:梨渦

我覺得也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他只是當時沒有辦法去和曹操競爭,所以只能夠韜光養晦,不然的話不能保護不了蜀漢臣子和自己的性命。

10樓:職場導師陳老師

劉禪其實並不能算是扶不起的阿斗,因為本身劉禪就比較的小,另外就是當時的國家大事都是交由諸葛亮去管理的,所以劉禪根本就不需要太過操心,所以自然就每天吃喝玩樂,所以就導致他沒有任何治理國家的經驗和能力。

11樓:教育答主***

我覺得並不是這個樣子的,這個人還是有一些能力的。

劉禪在位41年,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嗎?

12樓:素寫劉年

我覺得劉禪並不是扶不起的阿斗。我也不認為他是大智若愚,是真正的有智慧型。我覺得他就是乙個普通人,乙個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

先說劉後主在位的政治環境吧。當權力棒交接到劉禪手中的時候,這時的三國才是更加殘酷的三國。雖然老一輩的都已經去世了,但是新一代面臨著突如其來的權力,頓時慌了陣腳。

因為這個時候局勢變得更亂,但魏國和吳國貌似更亂。魏國當時內亂,為了爭奪權力拼得你死我活,自己的家事還沒搞清楚,哪有閒工夫來對付蜀國,所以劉禪在位前期,魏國根本碰都沒有碰蜀國一下。而吳國孫權的後人們當時也正忙於內亂,也抽不開身來跟蜀國玩。

魏國後來之所以大舉進攻蜀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蜀國手欠先去打了人家好嘛。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只要你不是特別暴躁,昏庸,出格,一般普通人也可以做到吧?

第二就不得不提到諸葛武侯了,自劉備託孤到他仙去這麼多年,他可是一直兢兢業業的守著蜀國這一片江山樂土。他在位時,運籌帷幄,精妙盤算,有他坐鎮輔佐劉禪,可見劉禪也鬧不出什麼亂子。諸葛亮去世之前,又給他安排好了三位輔佐能臣,這三位也是兢兢業業,盡心盡力的伺候著劉禪和他的後花園。

直到最後才出了個黃皓,蜀國才慢慢衰落。

再說劉禪這個人,劉禪要說他的缺點,便是他沒有當皇帝的心思和興趣,卻偏偏是個皇帝。他只是對皇位不敢興趣,並沒有憑著皇位使勁的作,所以雖無大出息,但也相安無事。而且他是乙個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懂得把治理許可權交給能臣手中。

他最大的優點,便是苟,只要世界不滅亡,我就一直苟到底。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也不犯人,所以,也是憑著這一股職場小白的處事法則,他才得以在亂世在位41年,也是非常厲害了。

綜上,劉禪的確不是扶不起的阿斗,否則也不可能在位41年,更不可能在俘到洛陽之後,幾番逃過司馬昭的殺戮之心,保全了自己還有蜀國百姓的性命。

13樓:涅磐擎天

劉禪並非人們口中那麼無能,只不過是讓他接手的是個非常不利的局面,而他本身並沒有什麼爭奪天下的野心,其安於現狀的知足心態才能讓他在三國時期在位最長。

14樓:周虎虎

也並不是這麼說的,當時劉禪接到手的時候江山已經不咋地了,所以雖然沒有什麼野心,也做了好久的皇帝。

15樓:梔梔推文

只能說劉禪是比較合格的守成之君,他不擅長開疆拓土,但這不意味著劉禪本人愚笨,只能說他被賦予的使命超過了他的能力。

16樓:斜陽下的寶寶媽

劉禪並不是別人口中說的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只是他接手的時候已經是個爛攤子,他本身也沒有什麼爭奪天下的野心,只想做個守成之君。

17樓:海闊天空

扶不起的阿斗是說劉禪安於現狀,沒有什麼大的作為,不過他接手皇位就是乙個爛攤子,還不錯吧,在位時間長是他處處小心,小心使得萬年船

18樓:莫

劉禪接手的本就是乙個爛攤子,再加上他樂於安於現狀,處處小心,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深怕惹來殺生之禍。

1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但是他當時當上皇帝的時候確實是個不太好的時期,安於現狀可能也是一種韜光養晦。

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嗎?

20樓:隨便就好了啊

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將蜀國送向亡國之途?是否真的在亡國後一點都不惦念蜀國呢?

且聽筆者慢慢道來。當時在宴席上,劉禪與司馬家族飲酒作樂。向劉禪提問是否惦念蜀國的人,是司馬昭。

要知道司馬昭此人心思縝密,玩政治權術堪稱一流,而且特別善於下狠手。如果你的家鄉被劊子手所摧毀,此時這個劊子手問你是否想念家鄉?若只論保命的話,相信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不想念。

」劉禪當然想保命,所以他也毫不猶豫地說道:這裡如此快樂,當然是不思念蜀國的,也就是所謂的「樂不思蜀」。

不過有些人也會提出提問了,司馬昭既然如此謹慎,劉禪這樣回答豈不是很「虛偽」?惹得人懷疑?當然,司馬昭也是不相信的。

他再次追問劉禪到底想不想回到蜀國,此時的劉禪又換了答案,誠懇地說道:「想。」按司馬昭的性情,他雖然了解劉禪的能力,卻仍然不可掉以輕心。

其實想要處死劉禪非常容易,但是司馬昭卻因為劉禪的後一句回答,從而徹底放棄了對劉禪的殺念。當時,司馬昭聽到劉禪又說想回蜀國的時候,便玩味地說道劉禪此言倒像是郤正似的。

機智如司馬昭,此話確實是郤正曾教劉禪說的。世人皆知樂不思蜀,卻不知後面還有一句,原來劉禪被揭穿之後,神情卻並無慌亂,而是一臉單純地反問司馬昭是怎麼知道的?想回到蜀國一事確實是郤正教給自己的!

此時,大概是劉禪的愚笨徹底「擊潰」了司馬昭的警惕,他再次確定了劉禪的呆傻,自此也就放下了對劉禪的殺心。劉禪在蜀國在位41年,怎麼可能不懷念蜀國?此時劉禪的「蠢笨」其實也是一種另類的智慧型,因為他深知蜀國大勢已去。

此時的反抗也只能是困獸之鬥,可能還會傷及蜀國的百姓。

蜀國的將士也從未放棄過鬥爭,諸葛亮去世後,姜維仍在不斷北伐,但其實此時的蜀國氣數已盡,早已無力回天。筆者認為,行軍打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然而蜀漢地勢狹小,人口稀少,與魏國的疆域差距懸殊。

雖然劉備有著「光復漢室」的使命,然天下大勢,本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除了漢室的祖輩,後人誰會在意是誰來統治這個天下呢?其實以諸葛亮的智慧型,他也早已看破,劉禪固然無能,但這一點相信他也是能看到的。

21樓:京城「老炮兒

劉禪當政後一直寵信宦官,應當做好準備武力抵抗侵略的時候卻篤信巫術,不戰而降導致亡國,實在是扶不起的劉阿斗。

22樓:小海說歷史

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他憑什麼成為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大智若愚,劉禪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嗎

劉禪的扶不起,不是他個人原因造成的,而是客觀現實環境造成的。原因有二 一 劉禪並不是像 三國演義裡面所說的那樣一無是處,演義是虛構的,特別是人們以 樂不思蜀 這個成語來笑話劉禪,相反,從這個故事裡面我們能看到的是他的智慧型,試想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是劉禪已經被軟禁在了曹魏的都城,曹魏這邊的人問他想不...

樂不思蜀的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嗎

劉禪當政後一直寵信宦官,應當做好準備武力抵抗侵略的時候卻篤信巫術,不戰而降導致亡國,實在是扶不起的劉阿斗。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他憑什麼成為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提起三國蜀主劉備的兒子劉禪,後人便會聯想到亡國君,聯想到 扶不起的阿斗 這句經典的詞句。劉禪207年至271年,既蜀漢懷帝,又稱後主,...

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嗎,歷史上的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嗎?評價為什麼這麼差?

蜀漢劉禪,是一位讓許多人深感無可奈何的後主。他並非昏庸無道,但蜀漢卻仍在他的統領下窮途末路。劉備駕崩後,諸多人都在心疼諸葛亮,既要帶著蜀軍北伐,又要協助 扶不起的阿斗 可謂是為蜀國燃盡了生命中最後的火光。而蜀漢危難之時,劉禪的行為更加令人目瞪口呆。窮途之際,劉禪無才也罷,就連尊嚴也被人踐踏無餘,他直...

劉禪為什麼被稱為扶不起的阿斗,為何稱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

劉禪被稱為扶不起的阿斗的原因 劉備去世後,由兒子劉禪繼位,劉禪的小名叫阿斗,是個愚笨無能的人。一開始,由於有諸葛亮等有才能的人輔佐,所以還沒有什麼大問題。後來,這些賢人先後去世,蜀國也就很快的被魏國滅了,劉禪因此投降被俘。他投降後,被安排到魏國的京城洛陽居住,並且封為安樂公。有一次,魏國的大將軍司馬...

劉禪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劉禪為什麼被稱為扶不起的阿斗?

劉禪207年至271年,既蜀漢懷帝,又稱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國時期蜀漢末代皇帝223年至263年在位,漢昭烈帝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 提起三國蜀主劉備的兒子劉禪,後人便會聯想到亡國君,聯想到 扶不起的阿斗 這句經典的詞句。劉禪當政後一直寵信宦官,應當做好準備武力抵抗侵略的時候卻篤信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