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長平一戰,秦軍已經消滅了趙軍主力,為何40年後才滅趙國呢

時間 2022-02-14 11:59:19

1樓:夏子晗**

秦趙長平之戰發生在西元前262年到西元前260年。在這場大戰中,秦國坑殺了趙國40多萬降卒,可以說,基本上把趙國的主力全殲。留在趙國內的,只剩下40歲以上的老人(古代那個年紀確實叫「老人」了)和十幾歲及以下的孩子。

當時秦國要滅趙國,可以說易如反掌。為什麼卻並沒有馬上滅趙國,而是往後拖了40年,直到西元前222年,王翦才滅掉趙國。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秦國殺敵一萬,也自損三千。

秦國在長平之戰中確實把趙國的40多萬主力全殲。但是,可能因為趙括的「紙上談兵」,大家忽略了趙括指揮大軍給予秦軍的重創。不錯,趙軍當時確實全軍覆滅,但是趙括曾帶著趙軍連續五次向外突圍。

趙軍的戰鬥力本來就十分強悍,同時又都是為了逃命。因此,其殺傷力其實也是挺可怕的。

史料記載,整個長平一戰,趙軍被全殲,但秦軍的死傷也達到了20多萬人,**人數差不多佔了秦軍總兵力的一半(白起反對打「邯鄲之戰」時曾說「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者過半,國內空虛」,可以此證明)。由此可見,秦軍自身所遭受的打擊,也是非常大的。

二、秦國將相內訌,陷陣腳自亂。

白起長平一戰,威震六國。各國驚恐不已,於是南韓、趙國紛紛派使者前往秦國,對秦國的宰相范雎說,白起如果把趙國給滅了,他立下了那麼大的功勞,你在秦國還有地位嗎?

因此,范雎便攛掇秦王,讓白起休戰。秦王也害怕白起擁兵自重,所以把白起召回來,解除了他的兵權。

這讓白起怨恨不已,以至於最後王陵指揮邯鄲之戰打不贏,秦王想重新起用白起的時候,白起卻藉故不去。後來秦王生氣,又把白起給殺了。正是少了白起這個戰將,才給了趙國喘息的機會。

(趙括劇照)

三、趙國同仇敵愾,地絕處逢生。

一年後,也就是在西元前259年,秦王再一次組織了50萬大軍,前往攻打趙國。這一次,秦王的目標是要一舉拿下趙國。

不過,秦王因為忌憚白起,並沒有派白起前往,而是讓另一位將軍王陵統兵。

當時趙國的主力盡失,因此在曠野戰中,趙軍完全不是秦軍的對手。秦軍也因此長驅直入,一直打到趙國的都城邯鄲城下。

後來,廉頗又組織當時趙國唯一的部隊——趙王的衛隊,趁秦軍防守鬆懈的機會,不斷出城襲擾秦軍。秦軍主將能力有限,士卒疲憊,又被趙軍不斷襲擾,久攻不下,已成「師老」的態勢。

(廉頗劇照)

此後,趙國的廉頗雖然被猜忌,逃到魏國。但是趙國還有一位大將李牧。因此,後來秦趙雖然還有一些戰爭,但都沒討到什麼便宜,直到後來王翦出現,趙國也成強弩之末,李牧又被猜忌而遭解除兵權,因此趙國才被滅國。

這樣一來,便又往後延續40年了。

2樓:不知道幾千里也

因為長平之戰秦國的損失也很大,主要是前期廉頗固守的時候,秦國損失的軍隊也達20萬之多,沒有能力一鼓作氣滅掉趙國。

常山趙子龍在長阪坡一戰中殺的敵將中有一流武將嗎

一 史書 三國志 理由很簡單,如果你說趙雲與曹操在長阪坡的確是戰鬥過,也殺了幾個戰將,但是規模不大,而且殺的戰將都不是名將,所以正史就不記錄了,這樣也勉強說的過去,但是如果你說趙雲真的在長阪坡殺過一流名將,那麼史書必然會記錄,而不會隻字未提,想想看,三國的一流武將就那麼些,如果有人被殺,史書會不記載...

長阪坡一戰,劉備的兩個女兒被俘,趙雲為何不救

趙雲在長阪坡七進七出,救下了阿斗,在三國的歷史中非常有名,正是這乙個做法讓他受到重用。可當時不僅是阿斗被俘獲,還有劉備的兩個女兒也慘遭毒手,趙雲卻並沒有救她們。因為阿斗是男的,自古重男輕女,阿斗還是蜀漢未來的希望,身為蜀漢的大將趙雲自然知道這一點,而劉備的兩個女兒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建安十三年,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