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魏蜀是誰先滅亡的

時間 2022-02-12 06:11:00

1樓:匿名使用者

先說一下蜀國。蜀國在三國中是最弱小的國家,由於前期劉備一直沒有根據地,四處漂泊,寄人籬下,嚴重影響了劉備集團的發展。在赤壁之戰後,雖然經過劉備集團的努力,劉備占有半個荊州、益州和漢中,達到鼎盛時期。

但好景不長,一連遭受東吳襲奪荊州和夷陵慘敗的失敗,元氣大傷,劉備、關羽、張飛都離開人世,蜀漢進入諸葛亮治理的年代。

蜀漢在諸葛亮的慘淡經營下終於重建了一支十萬人的軍隊,並且幾次發動了北伐,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沒有能完成他心中的願望。諸葛亮死後,蜀漢很快衰敗,成為三國中第乙個滅亡的國家。如果排除其他的原因,蜀漢最後失敗的主要原因應該是缺乏人才。

大家都知道一句話,「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就是後期蜀漢的真實寫照。

正逢亂世之時,大家都知道得人才者昌,失人才者亡。所以三國的君主都重視網羅人才。劉備在世時,蜀漢人才濟濟,各得其用。

而到了諸葛亮的時代,蜀漢人才凋零,這個局面的形成諸葛亮不能辭其咎。諸葛亮崇尚亂世用重典的觀點,在用人之道上也以嚴為準,過於求全責備。在他眼裡,人人皆有毛病,不能因人之長而用人。

俗話說,金無全赤,人無完人。而諸葛亮則要求人才必須是完人,那人才到什麼地方去找。有人指責諸葛亮嫉賢妒能,雖不能說這個指責成立,可在許多地方不能不對他產生疑問。

魏延就不必說了,劉備的義子劉封是員勇將,諸葛亮認為他「剛猛難制」,就勸劉備趁其敗陣之機殺了他。他手下的人才大多都獲罪受到懲處,這裡諸葛亮的用人之道頗可質疑。諸葛亮在工作中事必躬親,連罰二十以上的小事也要過問,最終他培養出了一支唯唯諾諾,無所作為的幹部隊伍。

一旦他死去,蜀漢就沒有了可用之人,他的繼承者都是庸碌守成之徒,最後只得坐以待斃。

有人把這個局面推到蜀漢地隘人寡上,可益州之人不謂不眾,劉備在益州就能提拔出黃權、法正那樣的人才,諸葛亮為什麼不能?十萬軍馬不可謂不眾,當年兵不滿千的劉備身邊大將也有關張趙雲,諸葛亮連乙個魏延還要挑剔刁難,更從**去找大將?只是乙個姜維還是外來戶,怎麼得蜀漢本地軍民之心?

如果再多說一句,連諸葛亮的兒子在鄧艾陰平度險攻打成都的時候也是束手無策,暴露出無能的本來面目。諸葛亮連自己的兒子都培養不出來,還指望他能培養誰去?不能任用選拔培養人才,成為了蜀漢的致命傷。

諸葛亮不能培養出合格的繼承人,也不能把劉禪培養成合格的君主,埋下了蜀漢滅亡的根苗。最終蜀漢因為沒有人才而滅亡。

最後的是魏國。魏國的滅亡是三國中最特殊的乙個,它不是被外界所征服的,而是被內部覆滅的。曹操一生征戰為子孫篡漢打下了基礎,曹丕代漢建立了魏國。

當時曹魏占有的土地和人口最多,而孫權和劉備又因為荊州撕毀了聯盟。曹魏以一強對兩個不能真心配合的弱國,實力上佔絕對的優勢。如果繼續發展經濟生產,休生養息,那麼雙方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統一天下是遲早的事情。

所以說,曹魏的危險不在外部,而在內部。

曹丕吸取了和曹植爭奪王位的教訓,對曹氏親族嚴加看管,防止內部篡位的情況發生。這種制度也被延續了下去。後來有人說這些皇族時說,這些皇族名為皇族,實為囚徒。

這樣,是解決了親族中的篡位的隱患,可皇帝也徹底成了孤家寡人。讓皇帝沒有想到的是,權臣也是皇位有力的競爭者。隨著時勢的變遷,大權最終旁落到了司馬氏的手中。

雖然司馬懿在接受託孤的時候可能沒有篡位的野心,可到後來唾手可得的皇權還是抓住了他的心。而由於曹魏的規矩,當司馬氏篡位的時候,孤立無援的皇帝卻沒有一點辦法,最終曹魏因為孤立而滅亡。

這個問題也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乙個難以解決的難題。後來西晉吸取曹魏滅亡的教訓,讓皇族手握重兵各鎮一方,可卻沒有想到引發了「八王之亂」,中國歷史又走進了黑暗。真是各有利弊,無法平衡。

就我個人的看法,魏蜀實乃是歷史潮流的需要,再戰爭連年的時代永遠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劣勢的國家滅亡就意味浙江有強大的國家崛起,歷史就像一台推土機,會碾平一切阻礙歷史發展的障礙物!!歷史需要進步,時代需要發展,這是自然的規律,也是時代的真理!

2樓:可愛的奸雄

按照過好被取消,自然是先滅蜀後滅魏,但若說按名存實亡的說法,是先滅魏后滅蜀。

3樓:匿名使用者

我靠,那必須是蜀啊,樓主看看歷史書就知道了,三國中最長壽的是吳,被晉滅,其次是魏,以所謂禪讓的形式移交權力,最早的就是蜀啦,鍾會鄧艾兩路大軍滅掉

4樓:

公元265年 魏滅蜀,司馬炎稱帝篡權稱帝 國號晉

280年魏滅吳 晉朝再一統中國至316年

5樓:匿名使用者

蜀漢;如果說「高平陵政變」那就另當別論了。。。。

6樓:

毋庸置疑 是蜀先滅的

在歷史上是由於蜀國的幾次北伐導致了先滅亡

7樓:木子love準

沒得說,署了。輸啊!呵呵--

8樓:

啊......這肯定是蜀國吧

蔡琰是哪國人(魏蜀吳),三國的魏蜀吳的人物有哪些

1.蔡文姬 177?名琰,原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東漢末年陳留圉 今河南開封杞縣 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精於天文數理,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代表作有 胡笳十八拍 悲憤詩 等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和書法家,還精於天文 ...

三國是「魏蜀吳」,還是「魏漢吳,有種說法是三國為魏漢吳,而不是魏蜀吳。

魏蜀吳,劉備雖然定國號為 漢 意思是兩漢的延續,但是當時魏吳兩國並不承認他,而是稱呼他為蜀國。陳壽的三國志對蜀漢也是稱呼蜀,三國志分三大部分 魏書 蜀書 吳書 所以後世都稱劉備為蜀 一 曹操的魏 史稱曹魏 二 劉備的漢 因為東漢之後 劉備認為他是漢朝繼承者 自稱是漢 史稱蜀漢 或蜀 是因為不和之前的...

三國時呂布是哪個國家的?魏?蜀?吳

呂布是東漢末年名將 割據諸侯。呂布 199年2月7日 1 字奉先,漢族,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縣人 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 先後為丁原 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紹效力,後佔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於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 199年2月7日 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由於 三國演義 及各種民間藝術的演...

蔡文姬曾經被擄到哪座城,蔡文姬是魏蜀吳哪個國家

蔡文姬是東漢末年的。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郡圉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興平二年 195年 中原先後有董卓 李傕等作亂關中,匈奴趁機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並生下兩個兒子。建安十一年 207年 曹操向來喜愛文學 書法,常與蔡琰的父親蔡邕有文...

三國演義中魏蜀吳是現在的哪些城市

魏國都洛陽,今洛陽。蜀國都益州,今成都。吳國都建業,今南京。魏國 佔據中國北方的大部分領土,東至遼東一帶,西至甘肅,南至長江,北至長城。都城為洛陽,今河南洛陽。蜀國 佔據今四川 重慶 貴州 雲南一帶,以及陝西和甘肅的一部。都城為成都,今四川成都。吳國 佔據包括湖北 湖南 江蘇南部在內的東南各省,最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