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乾隆的孝賢皇后的名字叫什麼

時間 2022-02-09 05:29:56

1樓:

富察氏,歷史上富察皇后沒有顯示真名。

孝賢純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3月12日),乾隆帝原配嫡後,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太保大學士公贈郡王銜傅恆姊。清代首位富察氏皇后。

皇后姿容窈窕卻性格恭儉,平居冠通草絨花,不飾珠玉。乾隆對其「每加敬服,鍾愛異常」。乾隆十三年,隨帝東巡,崩於德州舟次,乾隆深為哀慟,作《述悲賦》悼之。

皇后的去世對乾隆的情緒及個性造成相當大的影響,繼而引起朝廷內外一場不小的風波。

在雍正五年(1727)的一次選秀女中,16歲的富察氏一眼就被雍正帝選中。雍正帝決定將這位名門之女指配給早已秘定為皇儲的皇四子弘曆為嫡福晉。雍正帝以其獨有的犀利眼光似乎已經看出了這位端莊秀美文靜的少女,具備成為大清一代賢後的素質。

這年的七月十八日,雍正帝在紫禁城西二所(弘曆即位後改名為重華宮)為皇四子弘曆和富察氏舉行了隆重的結婚典禮。婚後,這對小夫妻相敬如賓,感情篤摯,十分恩愛。乾隆帝即位後,立她為中宮皇后,於乾隆二年(1737)十二月初四日舉行了冊立禮。

擴充套件資料

乾隆曾贊孝賢皇后:」歷觀古之賢後,蓋實無以加茲。同時他把他治國的功勞也分給皇后乙份:

「朕躬攬萬幾。勤勞宵旰。宮闈內政。

全資孝賢皇后綜理。皇后上侍聖母皇太后。承歡朝夕。

純孝性成。而治事精詳。輕重得體。

自妃嬪以至宮人。無不奉法感恩。心悅誠服。

十餘年來。朕之得以專心國事。有餘暇以從容冊府者。

皇后之助也」。

皇后出身名門望族而生性節儉,平素以通草絨花為飾。有次秋季去關外,乾隆對皇后談起關外舊俗,提及祖上剛剛建立帝業的時候,衣物的裝飾都是用鹿尾絨毛搓成線縫在袖口,而不是像當今皇宮中那樣用金線銀線精工細繡而成。皇后深悉帝心,特地做了乙個用鹿尾絨毛搓成線縫製而成的燧囊獻給乾隆,以示不忘滿洲本色。

乾隆非常珍愛孝賢皇后親手縫製的燧囊,一直帶在身邊。

2樓:來南蕾禚毅

孝賢純皇后,乾隆帝後,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其父是察哈爾總管李榮保,其弟是大學士傅恆。她出身於官宦之家。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生,比乾隆帝小一歲,雍正五年七月十八經世宗指婚成為皇子嫡妃,雍正六年生皇長女,雍正八年生皇二子永璉,即端慧皇太子,雍正九年生皇三女固倫和敬公主。

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為她舉行皇后冊立禮。乾隆十一年生皇七子永琮,乾隆十三年隨駕東巡,三月十一日死於回鑾途中的德州舟次,享年三十七歲。

孝賢皇后是一位賢明的皇后,平素節儉,衣帽上不飾珠翠等物,而用通草絨花;獻給皇帝的荷包不用金銀絲線,而用鹿羔皮製作,以表示不忘本。她知書達理,孝敬公婆,對弘曆關懷備至。一次乾隆帝患疥瘡,癒後體弱,醫生囑咐須靜養百日。

孝賢皇后於是就住在皇帝的寢宮外屋,無微不至地照料百天後,見皇帝氣色如初,身體復原才搬回自己的寢宮。孝賢皇后為居中宮,母儀天下,統御後宮,但從不擺皇后的架子;處事公平,條理分明,御下寬厚仁慈,因此深受眾嬪妃和太監、宮女的愛戴。孝賢皇后這些美德使乾隆帝很敬佩夫妻恩愛,感情至深。

孝賢皇后病逝,乾隆帝悲慟萬分,晝夜兼程親自護送孝賢皇后的梓宮回京,把梓宮停在她生前的寢宮長春宮內,其後梓宮移至景山觀德殿後。乾隆帝下令,長春宮不再居住任何人,仍按孝賢皇后生前居住的樣子陳設,並把她的衣冠供放在裡面,以表示對賢後的懷念。以前皇貴妃高氏死時,賜諡為慧賢皇貴妃;議諡時皇后正好在場,她含著淚要求說:

「我朝後諡上一字皆用孝字,倘需他日諡為賢,敬當終身自勵,以副此二字。」孝賢皇后死後,乾隆帝寫了許多輓詩,其中一句是「聖慈深憶孝,宮壺盡稱賢」,認為「惟孝賢二字之嘉名賅皇后一生之淑德」,因此諡為孝賢皇后。當時裕陵尚未完工,孝賢皇后的梓宮又從觀德殿移到京師東北的靜安莊殯宮暫安,把先期停在那裡的慧賢、哲憫兩位皇貴妃的金棺停在孝賢皇后的梓宮旁邊。

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辰時,孝賢皇后及慧賢、哲憫兩位皇貴妃葬入裕陵。乾隆帝親自護送至陵,並臨視葬入地宮。從此,乾隆帝每次到東陵謁陵都要到孝賢皇后陵即後來的裕陵給孝賢皇后奠酒。

為寄託哀思,乾隆帝寫了大量挽孝賢皇后的詩篇,在封建皇帝中,與皇后感情如此之深者,實屬少見。經嘉慶、道光兩朝加諡,孝賢皇后全部諡號為:「孝賢誠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順輔天昌聖純皇后」

3樓:正康三年

孝賢皇后的名字叫富察氏英琦。

孝賢純皇后,乾隆帝後,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其父是察哈爾總管李榮保,其弟是大學士傅恆。她出身於官宦之家。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生,比乾隆帝小一歲,雍正五年七月十八經世宗指婚成為皇子嫡妃,雍正六年生皇長女,雍正八年生皇二子永璉,即端慧皇太子,雍正九年生皇三女固倫和敬公主。

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為她舉行皇后冊立禮。乾隆十一年生皇七子永琮,乾隆十三年隨駕東巡,三月十一日死於回鑾途中的德州舟次,享年三十七歲。

孝賢皇后是一位賢明的皇后,平素節儉,衣帽上不飾珠翠等物,而用通草絨花;獻給皇帝的荷包不用金銀絲線,而用鹿羔皮製作,以表示不忘本。她知書達理,孝敬公婆,對弘曆關懷備至。一次乾隆帝患疥瘡,癒後體弱,醫生囑咐須靜養百日。

孝賢皇后於是就住在皇帝的寢宮外屋,無微不至地照料百天後,見皇帝氣色如初,身體復原才搬回自己的寢宮。孝賢皇后為居中宮,母儀天下,統御後宮,但從不擺皇后的架子;處事公平,條理分明,御下寬厚仁慈,因此深受眾嬪妃和太監、宮女的愛戴。孝賢皇后這些美德使乾隆帝很敬佩夫妻恩愛,感情至深。

孝賢皇后病逝,乾隆帝悲慟萬分,晝夜兼程親自護送孝賢皇后的梓宮回京,把梓宮停在她生前的寢宮長春宮內,其後梓宮移至景山觀德殿後。乾隆帝下令,長春宮不再居住任何人,仍按孝賢皇后生前居住的樣子陳設,並把她的衣冠供放在裡面,以表示對賢後的懷念。以前皇貴妃高氏死時,賜諡為慧賢皇貴妃;議諡時皇后正好在場,她含著淚要求說:

「我朝後諡上一字皆用孝字,倘需他日諡為賢,敬當終身自勵,以副此二字。」孝賢皇后死後,乾隆帝寫了許多輓詩,其中一句是「聖慈深憶孝,宮壺盡稱賢」,認為「惟孝賢二字之嘉名賅皇后一生之淑德」,因此諡為孝賢皇后。當時裕陵尚未完工,孝賢皇后的梓宮又從觀德殿移到京師東北的靜安莊殯宮暫安,把先期停在那裡的慧賢、哲憫兩位皇貴妃的金棺停在孝賢皇后的梓宮旁邊。

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辰時,孝賢皇后及慧賢、哲憫兩位皇貴妃葬入裕陵。乾隆帝親自護送至陵,並臨視葬入地宮。從此,乾隆帝每次到東陵謁陵都要到孝賢皇后陵即後來的裕陵給孝賢皇后奠酒。

為寄託哀思,乾隆帝寫了大量挽孝賢皇后的詩篇,在封建皇帝中,與皇后感情如此之深者,實屬少見。經嘉慶、道光兩朝加諡,孝賢皇后全部諡號為:「孝賢誠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順輔天昌聖純皇后」。

4樓:小寶寶黑黑

孝賢皇后富察氏,沒有記載名字

5樓:匿名使用者

乾隆后妃--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英琦,皇后-烏喇那拉氏景嫻,令貴妃-魏佳氏小玉,愉貴妃-珂裡葉特氏海佳,豫妃-博爾濟錦氏賽麗雅,容妃-和卓氏瑪弭爾,香妃-馬漢爾氏喀絲麗,芳妃-陳氏佑芳,敦妃-汪氏雲苓,順妃-鈕祜祿氏尹珠,明嬪-陳氏善依;

乾隆皇帝的皇后、妃子的名字叫什麼?

6樓:公良寒天

乾隆皇帝有3位皇后,5位皇貴妃,隨葬的妃子卻是這五位!

相傳乾隆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風流天子」,一生風流,他還有乙個稱號「十全老人」,尋歡作樂一世。乾隆一生有三位皇后,有兩位皇后是生前加封的,還有一位即嘉慶帝的母親,是追封的。在地宮中陪伴乾隆的是第一位皇后(即孝賢皇后)和嘉慶帝的母親。

裕陵地宮內葬乾隆皇帝、孝賢、孝儀兩位皇后,慧賢、哲憫、淑嘉三位皇貴妃,共計六人。旁邊還有裕陵妃園寢,是乾隆皇帝的妃園寢,位於裕陵西旁。這五位后妃當然都是死在乾隆之前,並得到乾隆的寵愛,才能葬到這裡的。

那麼乾隆皇帝親自選定的這5位永遠常伴自己的后妃,一定是非同尋常的。兩位皇后無需討論,乙個是原配嫡後,乙個是嗣皇后的生母。

五位后妃按照其死亡順序,先後葬於裕陵,待乾隆死後,封閉墓門,也就是進行了永遠奉安的遷奠禮之後,地宮便永世不得開啟了。

7樓:聲穎焮

裕陵地宮內葬乾隆皇帝、孝賢、孝儀兩位皇后,慧賢、哲憫、淑嘉三位皇貴妃,共計六人

乾隆皇帝的繼后叫什麼?全名?

8樓:尼克的右手

乾隆皇帝的繼后姓輝發那拉,名字已無從考證。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記載:

皇后,烏喇那拉氏,佐領那爾布女。後事高宗潛邸,為側室福晉。乾隆二年,封嫻妃。十年,進貴妃。孝賢皇后崩,進皇貴妃,攝六宮事。十五年,冊為皇后。

輝發那拉氏於宮中常以烏拉那拉氏自稱,因為那拉氏四支中只有兩支為正統那拉氏,這種「攀附」的顯現在旗人中並不罕見,在清代檔冊或傳記中也常有舒舒覺羅氏,嘉木湖覺羅氏等後裔被誤記,或自稱伊爾根覺羅氏的現象。

9樓:匿名使用者

純帝繼皇后(1718年-1766年),烏喇那拉氏,名不詳,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清史稿·后妃列傳》中記其為「皇后烏喇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佐領那爾布的女兒,生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初十日,比乾隆小七歲。雍正年間,事高宗潛邸,為側室福晉。

乾隆二年封嫻妃,乾隆十年進嫻貴妃,乾隆十三年,孝賢皇后崩,晉皇貴妃,攝六宮事。十五年八月初二,冊立為皇后。三十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忤旨截髮失寵,提前送回京;五月十四日收繳歷次冊寶夾紙。

三十一年七月薨,以皇貴妃禮葬。生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三子永璟及皇五女。

乾隆皇帝有過幾位皇后?分別叫什麼名字?剪髮斷情的是誰?

10樓:大超love雪子

有三位,第三位是追封的。富察氏、烏喇那拉氏和魏佳氏。古代女人一般只記錄姓氏。剪髮段情的是烏喇那拉氏。

孝賢純皇后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1712——1748),滿洲鑲黃旗人,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生於1712年二月十二日(農曆,下同),雍正五年(1727年)賜婚為寶親王嫡福晉,時年十六歲(虛歲,下同)。

皇后輝發那拉氏

皇后輝發那拉氏(1718——1766),輝發那拉氏,滿洲鑲藍旗人,乾隆十三年抬入正黃旗,三十一年六月撥回鑲藍旗。佐領那爾布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初十。

孝儀純皇后

孝儀純皇后魏氏(1727.10.23——1775.2.28),漢族,為正黃旗包衣管領下人,後抬入滿洲鑲黃旗。

擴充套件資料

斷髮的原因

《清鑑輯覽》:「帝在杭州,嘗深夜微服登岸遊,後為諫止,至於淚下。」也就是說,在南巡期間,乾隆帝經常換了便服,微服私訪,上岸遊玩。

杭州當時最為出名的是什麼?自然是杭州瘦馬,也就是身段窈窕,溫柔若水,面若芙蓉的歌姬妓女。深夜遊玩,為的自是聲色犬馬,放縱盡興了。

對於乾隆帝這樣的做法,烏喇那拉氏多次勸諫,但乾隆帝根本就不聽,烏喇那拉氏傷心的落淚,乾隆卻只顧扭頭便走。因此被傷心傷情的烏喇那拉氏,最終一氣之下,用剪刀剪掉了自己的頭髮。

清高宗乾隆帝的母親是漢人嗎,清高宗乾隆帝的母親是漢人嗎?

乾隆母妃是雍正的蕃邸格格鈕祜祿氏,鑲黃旗滿洲人。ps 從政治角度考慮,就是皇室子孫死絕了,他愛新覺羅家也不會讓有咱漢人血統的孩子繼承皇位的。清朝宮廷有規定,漢人女子不可入宮,但也有滿人買窮苦漢人的女兒頂替自己的女兒參加選秀的記載。至於乾隆帝的母親是不是漢人,保守的說,有可能。按照 雍正實錄 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