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殺了曹操兒子,曹操為人狠辣,為何反而厚待張繡

時間 2022-02-01 13:14:45

1樓:文心談

為了更好實現自己的統一霸業。

曹操在攻打宛城之時,由於張繡的叛變導致其長子曹昂、愛將典韋戰死,但後來曹操為了實現巨集偉大業,不計私人恩怨,對張繡予以重用,並與張繡結為兒女親家,此舉促進了北方的統一。

同樣,曹操也重用了給張繡出主意導致曹昂和典韋戰死的賈詡,官渡之戰前,袁紹曾派人誘降張繡,張繡也做好了投降袁紹的準備,但賈詡認為投降袁紹不如投降曹操。

因為「曹公眾弱 , 其得我必喜 , 其宜從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 , 固將釋私怨 , 以明德於四海 , 其宜從三也」。事實證明賈詡的判斷沒有錯,曹操聞張繡、賈詡來降後非常高興,他對賈詡的寬容與重用也揭開了曹操霸業的序幕。

這主要是由於曹操本身存在以下三種強大的個人特性。

一、尊重人才,人盡其用

「人才莫盛於三國,亦唯三國之主各能用人,故得眾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勢。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權術相馭,劉備以性情相契,孫氏兄弟以意氣相投,後世尚可推見其心跡也。」

曹操也正是因為自身這種強大的統籌能力,才使得魏國越發強大。

二、寬以待人,凝聚人心

「曹操了解下屬的過錯,但是能夠體諒、利用他們的過失心理,達到為我所用的目標。」

這也正是乙個梟雄所具備的這種基本特質。只有將地方的優點和缺點拿捏好,才會更好地駕馭這些人。

三、以身作則,敢於認錯

作為三軍的最高統帥,曹操從來不與部下爭功。在戰爭中,將士們九死一生獲得了戰鬥的勝利,曹操立刻犒勞三軍,對將士們予以撫卹、關愛,以穩定軍心,曹操也不盲目推功,誰有什麼功勞他清清楚楚。

這就使得其變得更為有威望。

[1]  司強、李克實 . 從三國演義看曹操的「唯才是舉」 [j].

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5.140.

[2]  孔維民 .「使功不如使過」的界限與智慧型兼談曹操

的用人之道 [j]. 領導科學,2017.12.50.

2樓:以史為鑑

曹操之所以不但不殺張繡,反而厚待張繡,主要是三國第一聰明人賈詡建議張繡投降的時機選擇的極佳,給了曹操乙個必須厚待張繡的台階。下面以史為鑑簡單給大家分析一下事情的經過。

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之中,自從三國第一聰明人賈詡投奔張濟張繡叔侄以來,張濟張繡對賈詡是言聽計從,張濟死後,張繡聯合劉表擊對抗曹操,聲勢很大。但是賈詡也看出劉表和張繡都不是一方雄主,要在亂世中保住性命還得投靠曹操這樣的梟雄,於是張繡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投降了曹操。

可惜曹操這個時候太過於自大,在張繡的地盤上看上了張濟的媳婦,這對於張繡來說可以說是莫大的侮辱,張繡很生氣。曹操聽說了張繡的不滿,打算除掉張繡。沒想到在宛城張繡的耳目眾多,在知道曹操的打算後,張繡先下手為強,打了曹操乙個措手不及,不但典韋戰死,而且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全部死於此戰。

要不是十幾歲的曹丕會騎馬,曹丕指不定也戰死了。

太祖納濟妻,繡恨之。太祖聞其不悅,密有殺繡之計。計漏,繡掩襲太祖。太祖軍敗,二子沒。——三國志

但是因為有劉表的支援,賈詡的智力幫助,曹操能打敗張繡但是不能徹底平定張繡。而且這個時候曹操最大的強敵是袁紹,曹操兵力、地盤、糧草等都不如袁紹。袁紹平定了公孫瓚,聯絡了匈奴鮮卑,基本上後顧無憂。

而曹操除了一力抵擋袁紹外,還要提防南邊的張繡和劉表。

袁紹為了增加自己的勝算,於是派人聯絡張繡,準備南北夾擊曹操。張繡覺得很對,自己和曹操已經成死仇了,就要答應聯合袁紹攻擊曹操。

但是這個時候賈詡站出來對著袁紹的使者說:你趕緊回去吧,袁紹連自己弟弟袁術都容不下,**能容天下英雄呢?

張繡大驚,問賈詡:你這麼說把袁紹得罪狠了,咱們該咋辦啊?

賈詡說:咋辦?投奔曹操啊!

張繡:……可咱們剛剛殺了曹操的兒子啊!而且袁紹強大,曹操弱小,投降都投強大的,為啥咱要選弱的?

賈詡:我有三個理由,一是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這是正統;二是袁紹兵強馬壯,咱這點人馬多乙個不多,少乙個不少。而曹操兵少,我們去投他肯定開心死了;三是曹操有王霸之志,這種人肯定要給天下人看看胸懷,所以您的私仇肯定不會追究。

張繡覺得有道理,於是二次投降曹操。可以說從後來的情況看,賈詡完全猜到了曹操的想法,曹操果然千金買馬骨,不但沒有追究張繡的殺子之仇,反而讓自己兒子娶了張繡女兒來安張繡的心,並且拜張繡為揚武將軍。

張繡的兵力在官渡之戰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3樓:史料不輯

張繡和曹操之間的恩怨相信大家都知道,畢竟曹操強娶張繡嬸母這種桃色事件是**家們的最愛。簡而言之就是建安二年,曹操率大軍南征,張繡本來是投降了,但因曹操「納濟妻(張濟之妻,張繡嬸母) ,繡恨之」,同時又對張繡心腹愛將胡車兒過分拉攏,最終導致了張繡的反叛。

張繡的突然反叛對曹操的打擊是巨大的。為了保護曹操,猛將典韋力戰而亡;曹操兒子曹昂、侄子曹愛民都死在亂軍之中。這樣張繡和曹操之間的仇恨已經從軍事爭端發展到了不共戴天的私人恩怨了。

官渡之戰前曹操之所以能夠放下仇恨,再次招降張繡,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在政治家心中,沒有什麼仇恨不是利益無法化解的。

講到曹操為什麼厚待張繡,就必須先介紹一下官渡之戰前的天下大勢。首先,袁紹是當時最大的軍事集團,坐擁青、冀、並、幽四州,民戶百萬、帶甲數十萬;其次消滅了呂布,佔據了司、豫、兗、徐四州和荊州北部的曹操是僅次於袁紹的第二大軍事集團。

除袁紹和曹操外,北方的公孫康、馬騰和韓遂、張繡、張魯、袁術;南方的劉璋、劉表、孫策也是實力比較大的八個軍事集團。

從地理位置上看,公孫康在遼東、張魯和劉璋在西南,袁紹和曹操在中原的逐鹿對他們影響並不大。孫策雖有雄心大志,但他的當務之急是站穩江東;馬騰、韓遂和劉表處於觀望狀態,不知該倒向哪方;袁術氣數已盡,基本不會對大局產生影響。

然而盤踞在南陽的張繡卻不一樣。張繡祖籍武威,是驃騎將軍張濟的侄子。張濟起兵涼州,後因關中連年戰爭,最終不得不率軍出關,依附於劉表,替其把守荊州北大門。

張繡手下的涼州兵以兇悍著稱,如果將其招降,對於曹軍的意義不言而喻。

不過最重要的是,南陽歷來是南方勢力進入北方的重要通道,同時還比鄰曹操的大本營許昌。曹操三次南征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這個肘腋之患,不然的話,絕對無法專心應對官渡之戰。

與此同時,袁紹也看到了張繡對時局的巨大作用。他一方面派劉備入汝南騷擾曹操後方;另一方面又派人誘降張繡。如果張繡和劉備聯手在曹操後方進攻潁川,官渡的勝負真的難以預料。

在天下霸業面前,個人恩怨很少能影響一位優秀的政治家,正如賈詡勸說張繡時說的那樣:

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從一也。紹強盛,我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

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將釋私怨,以明志於四海,其宜從三也。望將軍無疑!

4樓:王孫阿狸

張繡殺了曹操的兒子,曹操為人狠辣,反而厚待張繡,有兩個原因。

第乙個原因是張繡殺曹操的兒子事出有因,責任並不全在張繡,曹操也有很大責任。

張繡是東漢末年群雄之一,盤踞在宛城,他武藝高強,曾依附劉表,與劉表結成聯盟。建安二年正月,曹操率軍南征,攻打宛城,張繡就投降了曹操。

但是,曹操有點得意忘形,做得事讓張繡十分惱火。曹操讓人把張繡的叔叔張濟的遺孀接到他的寢所,讓其侍寢,張繡得知後感覺受了侮辱,十分憤怒;還有給張繡的心腹愛將胡車兒,賞賜**,引起張繡的懷疑,以為曹操想收買他的親信,來行刺他。

這兩件事促使張繡反叛,他採用賈詡的計謀,突然偷襲曹軍,曹軍未曾防備,因此大敗而歸,曹操的戰馬被射死,危急之下,曹操的長子曹昂把戰馬讓與曹操,曹操才僥倖逃得性命,曹昂卻因此喪命,曹操的侄子曹安民也死於此戰,猛將典韋也戰死。

本來張繡是誠心歸降,曹操卻睡人家的嬸母,勾引人家的親信,張繡不得已才再次反叛,殺死曹操的兒子,可以說曹操兒子的死,與曹操有很大關係。

曹操厚待張繡的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張繡在曹操最需要的時候歸降了他,並且能夠表示出他不計前嫌,並藉此向天下人顯示他的寬巨集大度。

當時,曹操和袁紹在官渡決戰,袁紹兵精糧足,十分強大,而曹操卻相對較弱,形勢極其不利,急需壯大自己的力量,張繡投靠曹操,對曹操來說是雪中送炭。

因此,曹操見到張繡來歸非常高興,據《三國志》:繡至,太祖執其手,與歡宴,為子均取繡女,拜揚武將軍。曹操拉著他的手,熱情款待,盡歡而散,並為他的兒子曹均向張繡求親,和張繡結成了兒女親家,封張繡為揚武將軍。

5樓:燦爛海灘

曹操厚待張繡,是為了籠絡人心,吸收更多的地方割據勢力及士人加入曹操集團的。

在公元197年前後爆發的兩次曹操與張繡的較量中,曹操不僅損兵折將,連自己的長子曹昂與侄子曹安民都死在張繡的手裡。不過,就在官渡之戰爆發前夕,張繡聽從了謀士賈詡的建議,率部投降曹操。此舉不但消除了曹操南北地區的隱患,也為官渡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在當時的局勢下,曹操不但需要更多的地方割據勢力投靠自己,以壯大力量,打敗袁紹這位強敵。因此,張繡的投降,可以給其他割據勢力書裡乙個榜樣,讓這些人可以毫無顧忌地加入曹操集團。這也就是為什麼張繡投降後,曹操立即加封張繡為揚武將軍,並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張繡兒子的原因。

官渡之戰結束後,曹操又再一次重賞張繡,將其晉公升為破羌將軍,食邑兩千戶。曹操希望通過此舉以吸引更多的地方割據勢力及士人加入自己的陣營。

曹操生性多疑,張繡殺了他的兒子,為何曹操卻厚待於他?

6樓:ever一

宛城之戰張繡先是投降,然後又殺了曹操的兒子,侄子,護衛大將,然後再投降曹操厚待於他,是因為曹操明白,人死不能復生,活著的人比死了的人更有價值,並且宛城處於要害之地,往南就可以聯合劉表,這個地方不能丟。

曹操生性多疑,為了防止有人夜晚刺殺自己,編了一套夢中殺人,但是他又非常愛惜人才,不管是袁紹手下罵他的陳琳,還是呂布手下曾經給他造成巨大殺傷的張遼,他都能夠接納。後來宛城之戰後,他甚至接納了殺了自己兒子的張繡。

要說曹操兒子曹昂的死,曹操他要負大部分責任,畢竟如果不是曹操沾花惹草,曹操的兒子怎麼可能會在那個地方夭折。更何況,不僅曹操的兒子,卻是曹操的護衛大將典韋,年輕一代的曹安民也都先後戰死,可以說損失極為嚴重。只是後來張繡又投降了,曹操非但沒有殺他,反而厚待於他,這就是曹操,乙個梟雄出於利益的考慮,所以做出來的決定。

曹操非常明白,死了的人,怎麼可能比得上活人,即便死的是自己的兒子,那麼也比不上乙個活著的將領,更何況乙個將領還自帶謀士和一片地方,所以曹操不但不責怪,還厚待於他。當然這件事惹怒了丁夫人,丁夫人直接氣得跑到娘家,再也不理曹操了,曹操多次去找丁夫人,丁夫人都閉門不見,畢竟丁夫人待曹昂如親子。

張繡投降後,曹操在營中尋樂,便找了張繡老婆來玩弄,後來張繡當然惱火,便暗算曹操不是張繡老婆吧

張繡,武威祖厲人,驃騎將軍濟族子也。濟屯弘農,士卒飢餓,南攻穰,為流矢所中死。繡領其眾,屯宛,與劉表合。太祖南征,軍淯水,繡等舉眾降。太祖納濟妻,繡恨之。太祖聞其不悅,密有殺繡之計。計漏,繡掩襲太祖。太祖軍敗,二子沒。三國志 魏書 張秀傳 鄒氏是張濟的妻子,張濟是張秀的叔叔。希望對你有幫助 確切的說...

張繡後來為什麼又反曹操了,張繡為什麼第一次投降後又反叛曹操

曹操第一次打張繡,張繡主動投降,曹操不費一兵一卒就打贏了張繡,就得意忘形了,看見人家張繡的嬸嬸長的漂亮就霸佔了,曹操事先沒通知張繡,張繡覺得曹操太霸道了,不給自己面子。這種事情傳出去以後讓自己沒法帶好自己手裡面的軍士。古代人很重視名節的,加上他有不是被曹操打敗的,而是主動投降的。都是色字惹的禍啊 曹...

曹操霸佔張繡的嬸娘鄒氏弄得自己差點沒命,他後來如何處理鄒氏

他還是將鄒氏納入了自己的後宮中,曹操也沒有怪罪張秀,反而重用了他。歷史上鄒氏的結局沒有說明,有可能在宛城大戰中被殺,也或許被囚禁了。因為直接導致曹操宛城大敗,鄒氏又被稱為紅顏禍水。後來張繡又投降曹操,曹操又接納了他,最後將鄒氏送走了。曹操霸佔張繡的嬸娘鄒氏弄得自己差點沒命,他後來如何處理鄒氏呢?極大...

曹操與張繡有中箭喪子損將之仇,為何接受其投降

因為張繡這個人對於曹操來說有利用價值,曹操不會做賠本的買賣。因為曹操也正在謀劃奪取漢中,所以就要和劉備競爭了,接受張繡的投降,他的勝算才能更大一點。雖然他們之間是有仇恨的,但是接受他的頭像並不影響他報仇。而且能有力的擴大他的勢力,何樂還不為呢。在那個時候,曹操根本沒有拒絕的理由,利己利人,而且做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