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魏國統一三國呢,三國時期魏國為什麼能勝?

時間 2022-01-01 10:29:08

1樓:匿名使用者

相信你也對蜀國的滅亡感到可惜,不過應該說,你的問題需要糾正一下,統一的是晉而非魏(沒辦法,司馬家厚黑學得太好了,外加魏國的君主也比較軟)。

對此問題,有如下觀點(僅代表我個人):

1.蜀國無大將啊,有點名的也就姜維,說他會打仗比較扯淡,說他不會打仗有比較不靠譜。加上太監、劉禪一頓亂搞(常年征戰糧食、資金匱乏也是乙個原因),只有被滅。

諸葛神仙也無能為力啊~~~~(為魏延申冤啊~~~~)

2.應該說,吳國最後一帝孫皓是比較有才的(相對劉禪),但是登基後基本上就墮落了,雖然邊界有陸抗擋著,但還是被撤職。晉伐吳時,吳應該還是有些人才的,但起不到很大的作用。

沒辦法,只有被滅。

3.晉的興起是由厚黑大家司馬懿打下基礎的,他的兩個兒子都很有才(很會厚黑),廢帝後,由於要建立威信,鞏固晉的江山,依靠強盛的國勢(相對二國而言)發起進攻。鐘和鄧有才,所以先滅吳

2樓:所多瑪的罪惡

別光看三國地盤大小,當時魏國占有的可是中原、河北、關中,是全天下人口最多,耕地最多的地方,自然國力最強。劉家的巴蜀和孫家的江東其實真正有人口和耕地的地方要少很多

3樓:西京劍聖

1.是三分歸晉,而不是魏;

2.要是將三個國家的人才相比,吳、蜀是遠比不上魏國的;初期,曹操起兵以來有族兄弟曹洪、曹仁、夏侯敦、夏侯淵為將,文有郭嘉、荀彧、荀攸、程昱、劉曄,後又提拔李典、樂進,又得張遼、張合、高覽等上將;而蜀國,依演義的說法是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再加上姜維,文官算得上的也就是徐庶、孔明、龐統、法正、郭攸之、費禕;人才上吳國都比蜀國強盛,武有甘寧、潘璋、凌統、周泰、黃蓋、程普、韓當,文有張昭、周瑜、魯肅、呂蒙、張紘、諸葛瑾、陸遜、陸抗;

以此看來,蜀、吳在人才上的優勢就很牽強了。

3.曹操起兵之初就大力推廣屯田制度,這就使曹魏勢力占有了更多的人口,並解決了軍用錢糧問題,使得該勢力有能力招募更多的兵士,壯大實力;就在曹操開展屯田時,劉備還沒有自己的地盤,孫吳還沒有掌控江東;這不難看出,在軍備的積累和軍隊的發展上,曹魏勢力就佔據了優勢地位,這也為官渡一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最終曹操一統河北,一時之間國力大增,這又有哪個勢力比得了;

所以,人力、物力、財力曹魏政權都佔盡優勢。

4.赤壁之戰後,曹魏敗北,退至江北,可事實上對於魏之國力,赤壁的損失也不是不可以恢復的;而此時,劉備入川,孫吳隔江守備;劉備放棄了中原廣闊的地盤,川中雖易守難攻,富庶安定,但也限制了對外擴張,也不能拉近國力的差距;孫吳隔江劃地而守沒有繼續追擊魏軍,其後合肥一戰更是大敗而歸,可以說孫吳與曹魏相比,劣勢是一目了然的;

這時,可以說劉備入川的一步,已經使其喪失了爭霸的資格;孫吳的軍力也只能憑藉長江天險守成而已,何以與曹魏爭鋒!

5.三國鼎立後期,蜀、吳兩家反目,成就了曹魏勢力獨大的局勢,曹魏政權也達到頂峰。

6.魏國後期,朝中司馬氏專權,可仍有沙場宿將在朝,新一代將領也嶄露頭角;而蜀國,孔明亡故,阿斗難輔,文武之列人才凋零,外無能征慣戰之將,內無才智強盛之臣,怎與魏國爭雄?吳國,孫皓殘暴,一時朝中腥風血雨,民間人心惶惶;試問國尚未穩,何以征戰?

7.劉備入川後,一直堅持荊州集團第

一、益州集團第二,這樣蜀中的人才就不能為之所用;孫吳坐擁江東,三世之主皆力求本地化,爭得了江東一些強勢家族的支援,陸遜就是乙個很好的例子,可是也就不可避免的忽略了民間的人才;曹操求賢就不在乎人才的背景家世,甚至不在乎人才本身的缺點,並且能用人不疑,這就為他爭得了更多的人心、更多的人才。

僅從這些方面,曹魏勢力在亂世初期就不拘一格收攬賢才,大力開展屯田擴充套件軍力,佔據廣闊的地域,掌握了大量人口,這樣有了強盛的國力。

所以,司馬氏能借魏國雄厚的國力一統天下,也是大事所趨吧。

4樓:匿名使用者

1魏國的地盤大,三分天下有其二,而且當時北方比南方發達得多。 2魏國處理與士族的關係比吳蜀要好,處理好與士族的關係就意味著你掌握了大批的人才金錢和糧食。 3其實魏國人才比吳蜀要多得多,前期的五子良將和八大虎將就不說了,後期的人才也多如牛毛,如曹真,司馬一家,鄧艾,鍾會,王睿,王凌等等。

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人才,如高堂隆,王基,郭淮,陳泰等等。吳國的四英將都是人才,可惜周瑜是個短命鬼,魯肅是個和事老,女蒙是個病秧子,陸遜被孫權管的死死的,最後乙個名將陸抗也不招待見。蜀國人才最少,五虎上將不過是羅貫中封的,關羽太傲,張飛太莽,馬超被劉備懷疑,黃忠非統兵之才,趙雲不受重用。

謀士方面,法正和龐統死的早,徐庶被曹操騙走了,諸葛亮是個內政奇才,在軍事方面不行,姜維則與諸葛亮相反。 4君主魏國佔優,曹操毫無疑問是一位偉大且全面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孫權和劉備雖然也是一代人傑,但是無法與曹操相比。曹操的兒子曹丕也比孫劉的兒子強很多。

5樓:千秋終寂寞

首先,是晉國統一三國而不是魏。其次,歷史上,魏國國力遠勝於吳蜀,人才也比這兩國多的多。別被三國演義所欺騙,論領土,蜀僅一州,吳國不過荊揚兩州,而魏佔據青徐雍涼豫並冀幽司兗等廣大地域;論人口,蜀僅一百多萬,十幾萬軍隊,吳兩百多萬人口23萬軍隊,而魏有四百萬人口60萬軍隊,可見魏的國力超過吳蜀之和。

而歷史上論人才之盛魏也遠超吳蜀,論軍事,司馬懿陸遜都在在諸葛亮之上,所謂五虎上將的軍事才能也低於魏國五子良將。只是三國演義尊劉抑曹,幫蜀國吹牛而已。

6樓:疾風動竹

並不是魏國統一三國,魏國滅蜀,晉國代魏,晉國滅吳,三家歸晉。

三國時期,中國的精華地區在北方,南方並未得到充分開發。下表是三國人口表:

國別 戶數(萬) 人口數(萬)

蜀 28 94

吳 52.3 230

魏 103 443.28

合 183.3 767.28

三國中魏國人口最多,吳國其次,蜀國最少。魏國是三國中人口最多的,當然也是實力最強的。事實上三國時期各國的常備兵維持一般都不超過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十,這也是乙個基本的規律。

若三方都不犯錯的話,在當時三國鼎立的局面下,魏國也是最具備統一全國的條件。

7樓:匿名使用者

1。人多,地大;北方自古就是中國的核心,直到東晉才有所改善,主要世家都在北方,人力資源豐富,總體實力明擺這裡。

2。北方生活得人們戰鬥力較強,而南方環境比較適合人類的居住,同時自然災害較少,生活安逸,戰鬥力就下降。(歷史上,北統南較多,南統北很少)

3.魏國比較安定,戰爭較少,而蜀國和吳國則是不停的戰爭,特別是蜀國,國力消耗太大(本來就不怎麼多)。

4.北高南低,戰略處於優勢。騎兵的優勢在冷兵器時代的絕對優勢是沒法改變的。而且襄樊地區基本上都在魏國手裡,襄樊地區在南北對峙時期對整個局面的影響很大。

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三國當中其實是魏的實力最強,也最雄厚。吳跟蜀比起來只有聯合才能抵擋。《三國演義》中把蜀漢和吳說的是那麼好,其實不盡然,劉備、孫權跟曹操比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你可以看一看《三國志》當中對三個國家描述,在曹操的手下,文臣武將比比皆是,而且只要有才一概錄用。一舉掃除了東漢末年士族階級的壟斷,他運用軍屯制,使得軍事戰鬥力大為增長。他重視經濟,興修水利。

使得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的農業、經濟得到很好的恢復。

短歌行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9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人才方面還是魏國強些,但是演義抑曹所以可能會讓人有些錯覺……三國初期,曹操滅了袁紹即統一了北方,孫權偏安江南、劉備還在拖家帶口的逃亡中,所以從底子上來講孫權和曹操是有家底的,但還是曹操少強一些,不然就不需要孫劉聯合抗曹了嘛!

另一方面,曹魏一開始的目標就是要滅掉諸侯達成統一。而孫、劉兩家實力不濟既需要聯合抵抗曹魏,但內部矛盾不斷,最終關羽敗走麥城、陸遜火燒夷陵等一系列的事情導致聯盟破裂。這也讓曹魏漁翁得利!

再者,蜀軍的諸葛亮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相對於軍事謀略他更加擅長的是治理民生,六出祁山無功而返也是必然的,這也耗盡了蜀國的家底。而孫吳無論是君主還是大多數臣子一向則是沒有什麼太大的野心,他們希望的只是守住江東基業。

所以我覺得曹魏的勝利是有一定的歷史必然的……

10樓:2010英格蘭冠軍

是晉國統一三國而不是魏。 可謂分久必合,古代戰爭也要看國力的!

11樓:鹿狼龍船

因為魏國實力最強,大魚吃小魚。

12樓:【想】愛

會打仗有治軍之道

哈哈、當時習武 學文 你讓文人去打仗能贏麼?

13樓:第十六個咖啡

貌似是晉國統一的三國,魏早就被晉給乾掉了

三國時期魏國為什麼能勝?

14樓:獄貫

蜀,吳.聰明的人都死了.當時魏國又國力強盛,就勝了.

15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講歷史嗎?弄堆資料寫那麼寫。講半天也沒講明白。

16樓:匿名使用者

稱不上勝,反正是國力強盛

17樓:止小琴

國土面積大、國力強盛

18樓:匿名使用者

其他2國的君主,太窩囊

司馬家族為什麼能夠統一三國,三國最後為什麼會被司馬家族統一

首先,魏蜀吳三國中,魏國最強大。吳國由於是豪強世家聯合式政體,因此在整個三國中,都扮演著打醬油的角色。江東海軍強悍,易守難攻 但沒有強悍的騎兵,不能與曹魏的騎兵相抗。所以注定了只能據守。而蜀國,孔明的繼承人蔣琬的政治理念主張改革發展內政。而不主張對外侵略。前丞相的五次伐魏也使得國庫幾乎耗盡。軍隊呢?...

分析三國歷史中的蜀國為什麼不能統一三國

蜀國?我就不明白為什麼都是說蜀國怎樣怎樣,先說劉備,十足的乙個小人,開始的桃園結義那是他把人家關張給坑了。再後去投奔劉表 還有請諸葛就不說了,就說逃命還帶上百姓?裝什麼13啊?你不帶著他們難道曹操就會把他們殺了麼?不會的,曹操是個雄偉心懷的人,既然做了一方霸主,不會想不到人心的問題,還有摔阿斗?我靠...

為什麼統一三國的會是晉?司馬昭有是優勢

司馬懿一直潛伏在魏國內部,等曹操掛之後他便可拔草政治了,他是看準魏國只有曹操一人能敵得過他。司馬家是士族而東漢末年宦官外戚被打快所以晉能統.再說他們家族也很強 因為司馬懿 一直對魏國虎視眈眈 並且慢慢離殺曹氏集團 控制整個朝廷 死後 學曹操不留下罵名 讓子孫篡權奪位 歷史潮流是不可逆轉地,曹操等人逆...

老三國和新三國哪個跟好看為什麼呢

老三國看精彩演技,演員挑的好。且忠於原著,符合熟讀原著的觀眾。且造型好且質樸,符合時代。缺點是很多角色前後演員不一致,戰爭場面太簡單,非主角的話劇感太重。新三國戰鬥場面精彩,適當改編 比如孫權殺呂蒙,很有邏輯 有創新。娛樂性強 見仁見智,能吸引新觀眾,老觀眾可能不喜歡 缺點是演員形象不符合人物,且大...

三國光論武力關羽為什麼是第一,三國演義中關羽的武力排名。

虎牢關一戰,劉備 關羽 張飛三英戰呂布,還是憑人手的優勢才勉強獲勝。劉備倒不足懼,但張飛只是略遜於關羽,所以呂布武力應在關羽之上。關羽排在第一可能是考慮以下幾點因素 1 關羽是正面的典型人物,人們通常優先正派。呂布認賊作父 見利忘義,往往為世人所不齒。2 關羽符合一位將軍的絕大多數素質,智勇雙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