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大兒子是怎麼死的,唐太宗的兒子李承乾怎麼死的

時間 2022-01-31 17:23:35

1樓:狂人橫刀向天笑

李世民的大兒子是李承乾,貞觀十九年鬱抑而終。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4日),為唐太宗長子,長孫皇后所生,字高明,也是唐朝貞觀初期的太子。太宗即位,立為太子,時年八歲,聰明可愛。但是年長後,由於有腿疾,稍微不便於行,他認為有損太子的形象,因此產生自卑感,此後為沖淡此感,開始將興趣移轉到聲色犬馬上,還有同性戀傾向,並且十分崇尚突厥文化,常讓突厥侍從用突厥禮儀假葬他,以致於行為產生偏差,對父親陽奉陰違、對師長勸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殺手刺殺自己的老師。

貞觀十六年被控武力叛變,意圖殺害唐太宗。貞觀十七年,李承乾皇儲之位被廢,被判充軍到黔州,參與政變的趙節、杜荷、侯君集皆處死。貞觀十九年鬱鬱而終,唐太宗為此罷朝,葬以國公禮。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號貞觀。李世民在位23年,是唐朝傑出的軍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最終統一天下。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

李世民為帝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並開疆拓土,使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649年逝世,享年52歲,初諡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昭陵。

2樓:匿名使用者

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長子。生於承乾殿,所以取 名「承乾」。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封為恆山王。

唐太宗即位後立為皇太子,時年八歲,因其聰敏,太宗特別喜愛。貞觀九年太上皇去世,太宗守孝期間,李承乾第一次掌管朝政,表現非常好,大臣們有口皆碑。 史書載:

「頗識大體」「頗能聽斷」,太宗對他的表現也十分欣賞。從此以後,凡是太宗離開長安,都讓太子監國。後因李承乾有足疾,太宗對四子李泰又過分寵愛,而使李泰萌生了奪東宮之心。

李承乾怕因此被廢,於是於貞觀十七年(643年)與漢王李元昌、侯君集、李安儼、杜荷(杜如晦之子)、趙節(長廣公主之子)等密謀了自保計畫,但還未實行就被紇幹承基告發。事後李承乾被廢為庶人,徙往黔州(現重慶市彭水縣鬱山鎮),兩年後死在那裡。死後,太宗專門為他罷朝,並以國公之禮葬之。

開元年間,以孫李適之請,唐玄宗贈其王號和諡號,於公元738年陪葬昭陵。

唐太宗的兒子李承乾怎麼死的

3樓:滾雪球的秘密

李承乾因為被一起「謀反」的人告密,被流放邊遠之地後憂憤而死。

李承乾在宮中看中了乙個男子,很有容貌和儀態。皇帝聽了卻很生氣,之後讓人處死了這個男人。李承乾懷疑是李泰告密,有怨憤之心。

為他畫像築祭室,並在花園做了墳墓,早晚祭拜,李承乾每次到此徘徊,都會流淚,隨之更加怨恨,幾個月不再上朝,稱有疾病。

李承乾計畫刺殺李泰,但是沒有成功,於是就和李元昌、杜荷等人密謀,打算效仿父親,再來個「玄武門之變」,結果被下面的人高密,失敗了。

唐太宗先把李承乾廢了幽禁起來,不忍殺愛子的他經過一番掙扎後,將他流放邊遠之地,廢為庶人,遷居黔州。公元645年,李承乾於憂憤中去世。皇帝李世民也為他的悲慘身世而落淚,憂傷,好幾天不上朝,以國公的身份安葬了他。

擴充套件資料

除李承乾外,唐太宗其他兒子的結局

1、第二子楚王李寬,出繼給叔父楚哀王李智雲,早薨,無後,國除。

楚王李寬:

生母後宮某氏,武德年間過繼給唐高祖李淵之子李智雲為後,被封為從一品的嗣楚王,早夭,貞觀初年唐太宗追封李寬為正一品的楚王,因為無後,國除。

2、第三子吳王李恪,是隋煬帝女兒陰妃所生,死於冤獄。

武德三年,封蜀王,十年,改封吳王。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稱其肖己,欲立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長孫無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對。長孫無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乙個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

後來,無忌輔立李治後,就藉口「謀反案」殺李恪「以絕眾望,海內冤之」。在李世民的兒子中,數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卻死於冤獄。

3、第四子李泰,武德三年,封宜都王。

四年,進封衛王,貞觀二年,改封越王,授揚州大都督,十年,改封魏王,心懷奪嫡之計。於是太子和魏王雙方各樹朋黨,想下毒手。太子李承乾被殺後,李泰也被「幽閉」起來,後改封泰為順陽王,遷居均州的鄖鄉縣。

貞觀二十一年,進封濮王。35歲就死了。高宗永徽三年,薨於鄖鄉,年三十有五。

4樓:求虐

皇太子李承乾 (母長孫皇后)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唐太宗李世民長子。生於承乾殿,取名「承乾」,隱含承繼皇業,總領幹坤之意。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封恆山王。

唐太宗即位,為皇太子,時年八歲。特敏惠,太宗甚愛之。貞觀九年太上皇去世,太宗守孝期間。

李承乾第一次掌管朝政,表現非常好,大臣們有口皆碑。史書記載:「頗識大體」「頗能聽斷」。

太宗對他的表現也十分欣賞。從此以後,凡是太宗離開長安,都讓太子監國。後因他有足疾,太宗對李泰又過分寵愛。

使李泰萌生了奪東宮之心。怕因此被廢。貞觀十七年(643),承乾與漢王李元昌、侯君集、李安儼、杜荷(杜如晦之子)、趙節(長廣公主之子)等密謀了自保計畫,還未實行就被紇幹承基告發,廢太子為庶人,徙往黔州,兩年後死在那裡。

承乾死後,太宗專門為他罷朝,並以國公之禮葬之。 開元年間,以孫李適之請,唐玄宗贈王號和諡號,公元738年陪葬昭陵。

5樓:匿名使用者

憂憤而死的吧,我們就是他的後代。

6樓:但娥

生在帝王家一不小心就沒命

朱元璋的大兒子怎麼死的?

7樓:台灣黑白集

病死的。

朱元璋的大兒子即朱標。洪武年間皇太子,建文帝朱允炆之父。

洪武二十五年,自秦中視察返京,患病,先於太祖去世,終年37歲,未即皇位,諡懿文太子。發喪之日,朱元璋痛哭不已。喪期已過,朱元璋仍不忍除去喪服,經禮官勸說,方才上朝議政,並下旨將太子陪葬在自己皇陵之東。

朱標嫡子明惠宗朱允炆即位後追尊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明成祖靖難以後復稱懿文太子。葬於南京明孝陵東側。惠宗所上陵號已無考,朱棣登基後改其名為「懿文太子園寢」,世人稱之為「東陵」。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明安宗重新追封為廟號興宗,諡號和天敬道憲懿勤敏淳文度武明仁慈孝康皇帝。

8樓:筱鴨電影

病死的。

朱標(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第乙個兒子,母親孝慈高皇后馬氏,《南京太常寺志》記載生母為李淑妃,明惠宗朱允炆之父,明成祖朱棣異母兄。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朱標受命巡撫陝西。另一方面,時秦王朱樉多有過失,被召回京師,也要他趁機調查一下秦王的言行。

朱標巡視歸來後,獻陝西地圖,又替秦王說情調解,朱元璋才讓朱樉回西安。

朱標自秦中視察返京後不久患病,在生病期間還向太祖上書關於籌建都城的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5月17日,朱標病薨。

太子去世後太祖痛哭不已,祔葬孝陵東,即明東陵,諡「懿文太子」。朱允炆即位後追尊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明成祖靖難以後復稱懿文太子。

擴充套件資料:

朱標繼承了馬皇后的性格,寬厚仁愛,和朱元璋的嚴厲果決,很不像。父子兩個也常有衝突。

對於朱元璋狂殺功臣,朱標是很有意見的,據野史記載,有一次朱標又跑去勸父親,朱元璋非常生氣。

但還是很有耐心地丟了一根滿是鐵刺的木棒讓他撿,朱標不是超人,當然也沒辦法毫髮無傷地撿起來,但父親的話又不得不聽,他很為難。朱

元璋就趁機教導他,說這鐵刺和功臣是一樣的道理,沒了鐵刺的木棒才好拿,沒有居功自傲的功臣,國家才好治理。

朱元璋對這個長子,也是不太滿意,但是父親愛長子,做了皇帝的也還是普通父親的心理,他花費了心思調教的兒子,最終也不捨得廢掉。

但是朱標沒等到父親把大任交給他,三十八歲那年,先走一步了。三十幾歲的年紀,又有當時最優良的醫護,卻也是沒法治好。

朱標沒當成皇帝,朱元璋很傷心,也很重情義地把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封為皇太孫,並且跳過其他兒子,直接把皇位傳給這位皇孫。

給了他一大堆的顧命大臣,只可惜朱允炆太過年輕,急於削藩,又策略不當,最終被老成持重的皇四叔朱棣奪了皇位,大明朝政治中心由南京移到了北京。

9樓:邀月對影

朱標明明知道太祖喜好嚴猛之政,但仍始終不改自己凡事寬仁的主張,甚至不顧冒犯龍顏的危險,屢屢據理力爭。實際上,他的這乙個性,在尚未被要求幫助處理政事以前,就表現出來了。洪武七年,孫貴妃去世,太祖令太子服齊衰杖期,太子以其不合禮法而拒絕執行,氣得太祖要用劍擊他。

後來在眾人的勸解下,事態雖得以平息,但父子君臣間的嫌隙還是由此形成了。(傅維鱗《明書�6�4懿文太子記》) 父子倆出身不同,所受教育不同,生活境遇不同,思想作風和處事方式自然也就不同。太祖主張以猛治國,運用法庭監獄特務和死刑鎮懾官民,使人知懼而莫測其端,太子卻生性忠厚,又長期接受儒家教育,所以往往講仁政、講慈愛,認為殺人愈少愈好;太祖要用全力消滅內部的敵對力量,鞏固皇家統治,太子卻要照顧將相過去的汗馬功勞,照顧親戚情誼,兄弟友愛,向父親說情爭執。

乙個嚴酷,乙個寬大;乙個從現實政治出發,乙個從私人情感出發;乙個欲樹立絕對的權威,乙個卻總有自己的原則而不肯屈服。如此這般,父子間的分歧日漸擴大,衝突不斷公升級,也就難以避免了。這類的矛盾和衝突若出現尋常人家的父子間,也就罷了,但發生在皇太子和性情暴戾的皇帝身上,這給懿文太子造成心理壓力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這樣情境中,朱標不僅難以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相反不得不常常在漫長而沒有期限的等待、緊張、鬱悶甚至驚恐之中苦忍度日。他中年而逝,固然不會僅僅是因為其父親的一次怒斥,但他們父子間日趨嚴重的矛盾衝突,無疑早已在逐步地消耗著他的心力,損害著他的健康,終致因一次似乎偶然的事件而一病不起。

10樓:xd是的二

嚇死的,朱元璋偏心把皇位給了孫子朱允炆,四子朱棣不服分道揚鑣在南京建立了南明政權,

11樓:浩海小楠

身體不好,經常頭痛,最後頭痛無治而死。

12樓:廨稜

朱元璋的大兒子叫朱標,是病死的

13樓:純哥

病死的,得了乙個怪病,在朱元璋晚年的時候死的。

14樓:手機使用者

體質很差,同時又心情壓抑,最後就死了

15樓:ni林

有些史料說是憂鬱而死。 抑鬱,心情不好,然後生病,病死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教育兒子的,唐太宗的14個兒子分別是什麼結局?

我覺得李承乾的造反,唐太宗李世民是要付很大的責任的。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李世民作為唐朝的君王,每天日理萬機,為國家大事操心,自然沒有很多的精力去看管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以他的孩子們沒有正確的教導,加上身份高貴自然會往壞的方面轉變。再者加上一些1奸險小人的蠱惑,還有就是李世民殺了稱心,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李...

李世民的兒子李恪是怎麼死的,唐朝唐太宗三兒子李恪是怎麼死的?

他沒有當上皇帝 據史書記載,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稱其肖己,欲立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長孫無忌 文德皇后的哥哥 的反對。長孫無忌看到外甥承乾 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乙個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後來,無忌輔立李治後 就藉口 謀反案 殺李恪 以絕眾望,海內冤之 在李世民的兒子中,數李恪在大臣 百姓中威望最高,卻死於...

唐玄宗是唐太宗的兒子嗎?唐玄宗是誰的兒子

很顯然不是 唐太宗李世民之後唐高宗李治 武則天原本是宮女得李治寵幸 後有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但是被武則天廢掉 出現武周政權 武則天晚年 被其女兒太平公主與唐玄宗李隆基逼宮自縊而死 唐玄宗李隆基乃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是唐玄宗李世民的曾孫呀希望。不是,唐玄宗是當時睿宗李旦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

朱元璋怎麼死的,朱元璋的大兒子怎麼死的?

朱元璋 1328 1398 他是病死的原文 二十年,平遼東。至二十二年,基本統一全國。在此期間,頒行軍律,整頓屯田,築城備倭,並在全國建立都司 衛所制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 1398年6月24日 病卒,終年71歲。準確的說應該是累死的。看過明史就應該知道朱元璋每天的工過量有多大,平均每天休息時間絕地...

李世民的兒子都是怎麼死的

李世民有十四個兒子 皇后長孫氏生恆山王李承乾 濮王李泰 高宗李治 楊妃生吳王李恪 蜀王李愔 陰妃生庶人李佑 燕妃生越王李貞 江王李囂 韋妃生紀王李慎 楊妃生趙王李福 楊氏生曹王李明 王氏生蔣王李惲 後宮宮女生楚王李寬 代王李簡。大兒子承乾想謀反,被人告密,廢為庶人,徙黔州。二子楚王李寬,出繼給叔父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