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秦朝滅亡的過程,秦朝怎麼滅亡的

時間 2022-01-29 08:57:27

1樓:匿名使用者

1、社會矛盾產生:秦統一後,百姓渴望社會安寧。秦朝統治者卻忘乎所以,十餘年間,不斷動用民力:

築長城、修馳道、戍五嶺、造阿房宮、建驪山墓等,徵用勞力數百萬人。丁男不足,就徵發女子承擔轉輸的苦役。秦律名目繁多,誅罰苛刻,一人犯法,親戚鄰里都要連坐。

秦朝統治者的橫徵暴斂已遠遠超出社會所能承受的限度。

2、社會矛盾激化:秦朝統治者是大一統的勝利者,在長期群雄角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並不完全適合統一後社會發展的需要。秦朝統治者不能審時度勢,改弦易轍,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終導致了社會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騰的局面。

3、統治階級內部:秦始皇死後,少子胡亥受親信趙高的唆使,夥同城鄉里斯,篡改遺詔,奪取妄為,是為秦二世。秦二世繼位後,各地的反抗起義已風起雲湧,然而統治者仍忙於宮廷爭鬥,大肆誅殺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滅。

2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乙個很重要的問題:秦國強大無匹的軍隊哪去了?項羽劉邦進軍咸陽,縱橫無敵的秦軍在哪?

不要說秦軍是烏合之眾,不堪一擊。到現在為止,沒有乙個人感忽視秦軍的武力。根據考證,秦皇死後,50萬秦軍親赴西南鎮守邊關,秦二世因為知道其父的軍隊天下無敵,才冒險殺死其兄,謀逆篡位,絲毫不擔心項羽劉邦的叛軍。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縱橫無敵的秦軍居然在國家滅亡之際開赴西南,更沒想到這支雄獅除了秦皇以外無人可以調動。於是造成了秦朝的迅速滅亡。當年秦軍對6國和匈奴同時開戰,6國的迅速滅亡和錯誤估計秦軍的戰鬥力有直接關係。

他們萬萬想不到秦軍在對匈奴開戰之時還敢同時出擊6國。秦皇嬴政就是擔心出擊6國之時遭到暗算,所以連看似強大的匈奴一併收拾了。所以,秦軍,才是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3樓:匿名使用者

1.征斂無度,賦稅奇重:為了維持龐大的軍費開支與工程建設,滿足窮奢極欲之生活,始皇不惜對民眾課以重稅,全國出現『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織,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資財以奉其政』的嚴重狀況,以致民不聊生,百姓『衣牛馬之衣,食犬口之食』。

2.好大喜功,濫用民力:秦始皇急功近利、不恤民情,連年大興土木、四處征戰,為了自己之奢欲,在首都附近造阿房宮、修驪山墓,所耗民夫竟七十萬人以上。

據估計,當時服兵役之人數遠超二百萬,佔壯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如此重稅苦役,實非百姓所 能忍受。

3.嚴刑峻法,民怨鼎沸:秦自商鞅變法以來,法令即十分嚴苛,一人死罪誅及三族,一家犯法鄰里連坐,百姓動輒被罰充苦役或慘遭酷刑。

4.箝制思想,焚書坑儒:秦始皇還把嚴刑峻法施之於思想領域,大肆統制思想,禁錮思想自由。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喜歡2f的思路,正由於在短短時間內秦國創造了很多歷史性的奇蹟,這些物質性的存在必須龐大的人力和物力來消耗,當乙個國家在人力和物力上造成極大浪費,影響人民基本的生活水平的時候,必將激化矛盾,當矛盾不能通過政權來解決的時候,必然產生新的政權來替代。其實歷朝皆如此,只是秦朝、隋朝從開朝國君就沒有指定下休養生息的政策,也沒有用幾十上百年的時間來沉澱,所以矛盾不能消逝的後果必然是激化爆發。

秦朝怎麼滅亡的

5樓:凮起雲湧

秦朝是在西元前209年,陳勝和吳廣斬木為兵,揭竿而起,天下響應,劉邦呵項羽在江淮起兵一起抗秦,西元前207年,秦朝滅亡。

陳勝吳廣起義後楚王派宋義和項羽營救趙國,派劉邦西入關中。宋義來到安陽,卻進不去。

隨後項羽殺了宋義,引兵渡漳河,經過激戰,解鉅鹿之圍,被推為諸侯上將軍。秦將章邯率二十萬人向他投降

劉邦迂迴進入武關,到達咸陽附近,那時秦二世已被趙高殺死,繼立的子嬰貶去帝號,稱秦王,向劉邦投降。劉邦攻占咸陽秦朝滅亡。

6樓:u愛浪的浪子

1,大勢所趨 注定滅亡。

秦始皇時,曾有二次上天給以預示,一次是一本很神奇的書,書上說滅秦者胡,秦始皇以為是邊塞的胡狄,就派兵三十萬給滅了,孰不知是他疼愛的兒子胡亥。二是隕石,「始皇崩而士地分」。

2,二世貪圖享樂 不理政事:

秦二世是乙個典型的享樂主義者,認為當皇帝就是玩樂,處理政事是臣子們的事,而臣子們以趙高為首,結黨營私,謀取私利。

3,政令不通。

二世喜歡聽到好訊息,不喜歡聽壞訊息,陳勝、吳廣起義下邊的人上報後,二世大為惱火,認為是不可能的事,把上報的人給處罰了,以後再有人匯報,就改成「只不過一群雞鳴狗盜之途」。

4,法制嚴苛 民不聊生

秦朝的法制很嚴,賦稅很重,人心思變,而且戰事不斷,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比如徵集百姓去邊關戍邊,晚時辰要死人的,陳勝、吳廣、劉邦都因此而起義。

7樓:樸知睿

秦朝的統治極其殘暴,無休止的兵役、徭役以及暴虐的刑罰,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特別是到秦二世當政時期,其統治更加黑暗。於是,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終於將秦朝推向滅亡之路。

秦始皇,贏政,趙氏(因生於趙國而取以為氏),名政,生於西元前259年,死於西元前210年,享年54歲。西元前247年,其父莊襄王(名子楚)死,贏政代立為秦王,時年十三,秦王政二十六年(bc221年),秦滅六國而統一全國,秦王政改稱始皇帝,定都於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秦始皇三十七年(bc210年),贏政死於巡行途中,年五十。

二世胡亥嗣立。二世三年(bc207年)八月,宦官趙高殺胡亥玄立子嬰(胡玄兄之子)。是年十月(秦曆歲首,公曆為bc206年),子嬰降于劉邦,秦亡。

秦人祖先原為西方古老部落,周孝王時,其酋長非子為周人養馬於 、渭之間,被賜姓為贏(又稱秦贏)。周宣王時,秦部落酋長莊公及昆弟五人,奉周王命,率兵七千,大破西戎,被稱為「西垂大夫」。至西週末,秦襄公始建立奴隸制國家,因其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始被平王封為諸侯,並賜以岐西之地。

春秋時期,秦德公遷都於雍(今陝西鳳翔);秦穆公時,國勢強盛,成為諸侯大國。戰國時期,秦孝公任用法家商鞅實行變法革新,為封建制經濟和封建政治制度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後,秦國日益強大,至秦王政,先後滅掉韓、趙、魏、燕、楚、齊六國,統一了全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乙個**集權的封建制國家。

秦世系1、秦仲——2、莊公——3、襄公——4、文公——5、寧公——6、出公——7、武公——8、德公——9、宣公——10、成公——11、穆公——12、康公——13、共公——14、桓公——15、景公——16、哀公——17、惠公——18、悼公(以上據《史記.十二諸侯年表》)——19、厲公——20、躁公——21、懷公——22、靈公——23、簡公——24、惠公——25、出子——26、獻公——27、孝公——28、惠文王——29、武王——30、昭王——31、孝文王——32、莊襄王——33、秦始皇——34、二世(胡亥)--35、子嬰

始皇帝 秦始皇二十六 221 秦始皇三十七 西元前210

二世 秦始皇二十七(七月) 210 二世三年 西元前207

子嬰 二世二年(八月) 207 二世三年(十月) 西元前206

秦朝的滅亡時間

8樓:匿名使用者

秦朝滅亡的時間,史學界公認為是漢高祖元年十月。因秦漢(初)人使用顓頊歷,以十月為歲首,故不少學者把高祖元年全歸於夏曆乙未年,進而把夏曆乙未年等同於西元前206年,結果得出乙個錯誤結論,認為秦亡於西元前206年。經過查證,發現這一月份實應相當於夏曆甲午年十月即西元前207年11月。

《史記·高祖本紀》說:「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繫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這時的秦王投降,人們當然以此時為秦亡之年。

又《秦始皇本紀》記載:秦二世三年八月,趙高殺二世;九月,立子嬰為王.「子嬰為秦王四十六日,楚將沛公破秦軍入武關,遂至霸上,使人約降子嬰。子嬰即係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這也是說,子嬰降於沛公而秦亡,時在二世三年九月之後四十六日,即漢元年十月。

漢承秦制,以十月為歲首,故而秦二世三年九月之後,即漢元年十月。於是大家說,秦亡於漢元年十月。

不少學者在研究時,忽略了古代曆法的變更交錯。他們把漢高祖元年當成了夏曆乙未年,又把夏曆乙未年等同於西元前206年,殊不知漢高祖元年的十月,根本不在夏曆乙未年內;顓頊曆以十月為歲首,秦用顓頊歷,漢初承秦之制,十月突出在夏曆甲午年中,正相當於西元前207年11月。

也就是說秦朝滅亡的時間確實是在西元前207年,之前幾十年我們的歷史課本上寫的前206年是錯誤的

9樓:資料不詳

秦朝的滅亡時間(西元前207年)。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古中國的統一大業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乙個華夏民族的統一的**集權的國家。

西元前207年11月左右,秦朝被推翻。

供參考。

10樓: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乙個大一統王朝,前209年,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而起,天下響應,劉邦、項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11樓:

西元前207年劉邦迂迴進入武關,到達咸陽附近。那時秦二世已被趙高殺死,繼立的子嬰貶去帝號,稱秦王,向劉邦投降。劉邦攻占咸陽,秦亡。

12樓:

西元前207年,秦朝主力在之前就被項羽所滅,所以劉邦沒遇到多少抵抗就進入咸陽,子嬰投降,秦朝滅亡

13樓:史鉞

秦朝滅亡於秦秦王元年,即西元前206年。

滅亡原因:

六國勢力殘留,仇恨不減。

自秦始皇帝統治以來,大興土木,徭役繁重,導致人民反抗。

大規模農民、六國貴族起義。

****訊息閉塞,援救地方不及時。

個人理解,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14樓:殘術

陳涉動了秦國的根基,項羽自封西楚霸王,所有諸侯中,他實力最強 ,是公認的諸侯之首,16路諸侯也是他封的,滅秦出力也最大。但是秦朝最後乙個皇帝子嬰是向劉邦投降的。可以說直接滅秦的是劉邦。

但滅秦是乙個過程,是集各人之功。

15樓:拉哥

西元前和公元後怎麼說

秦朝是怎麼滅亡的?

16樓:我是你男神

秦王暴戾,戰後的秦國,百廢待興,百姓渴望乙個仁愛勤政,注重民生的君王,然而秦始皇倒行逆施,更加壓迫百姓,便已經為秦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陳勝吳廣兩人因犯下大錯可能被判死刑鋌而走險揭竿起義,結果各地紛紛響應,聲勢浩大,雖最後未能成功,但為之後的起義奠定了基礎。

項羽與劉邦兩人應時勢而起,勢如破竹,尤其項羽三萬大軍打破秦軍二十萬,軍心大增,更是勢不可擋。

最終前207年十月,劉邦入關,子嬰出城投降,秦朝滅亡。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乙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大順攻占明朝國都北京,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一片石之戰後,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趁勢入關,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

求 秦朝建立和滅亡的時間,秦朝建立的時間和滅亡的時間

秦朝 西元前221年 西元前206年 秦滅六國年表 建立秦朝 秦王政15年 前230年 內史騰率兵滅南韓,俘韓王安,所得韓地置潁川郡,韓亡。秦王政17年 前228年 秦軍攻入趙國國都邯鄲 在此之前坑殺趙國40萬軍隊 趙王遷被迫降秦,趙破。秦王政18年 前227年 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未遂,秦王立...

為何說趙高加速了秦朝的滅亡,趙高對加速秦朝的滅亡做了多少事情

趙高是乙個宦官,本是宦官的身份就讓他從前備受欺負,被人瞧不起,所以這樣的人,一旦得勢,勢必會進行報復,所以弄的民不聊生,加速了秦朝滅亡!1 贏政2操控胡亥3鬥架子嬰,秦亡之最後勝出者。趙高雖誅,而錢高孫高李高猶存,中秦之萬世,皆壞在此一人而已!宦官趙高和丞相李斯,是秦始皇身邊的大紅人。秦始皇駕崩後,...

假如扶蘇反抗沒死,秦朝的還會那麼快滅亡嗎

我認為是不會的。秦朝是在昏君胡亥和小人趙高的領導下滅亡的,若是扶蘇上位就不會有這麼多的事,因為他心地善良,能力也非凡,應該能將國家治理得很好。我覺得不會,畢竟扶蘇並不像胡亥那麼無能,所以若是扶蘇沒有死,那麼肯定會將秦朝治理的更好,然後走的更遠,可惜,最後還是死了。假如扶蘇反抗沒死,秦朝是不會那麼快就...

秦朝是什麼開始建立的,什麼時候滅亡的

秦朝建於西元前221年,亡於西元前209年。秦始皇在位於西元前259年 西元前210年,共當了49年的的皇帝。秦二世在位 西元前230年 前207年,約13年皇帝。秦始皇趙政前259年 前210年前246年 前210年在位37年秦莊襄王子秦二世趙胡亥前230年 前207年前209年 前207年在位3...

從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到最後清朝滅亡共經歷了多少年

秦朝是西元前221年建立的,清朝是公元1912年滅亡的,共經歷2133年。秦朝 西元前221年 西元前207年 是由戰國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乙個大一統王朝,傳三世,共兩帝一王,國祚共十四年。秦國原為周朝的乙個諸侯國,到秦始皇繼位後,於西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後攻滅關東六國,完成華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