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之後西漢如何走向衰亡

時間 2022-01-20 03:23:04

1樓:匿名使用者

漢武帝之後的西漢

霍光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依靠文治武功開創了西漢的鼎盛局面,不過,他的連年征戰和種種好大喜功的舉動,也對社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海內虛耗,戶口減半」,農民起義不斷發生,階級矛盾十分尖銳。漢武帝的明智之處在於,他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晚年頒布了著名的輪台詔,表示「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然而,漢武帝在下輪台詔兩年之後便去世了,其「與民休息」政策在漢昭帝、宣帝時得到了實施。漢元帝時,朝政危機加劇,西漢開始衰敗;到漢平帝時,外戚王莽施展計謀,終於以新朝取代了西漢。

霍光輔政「昭宣中興」

漢武帝之後,漢昭帝(前86年至前74年)和漢宣帝(前73年至前49年)相繼即位,昭宣時期,西漢又維持了近四十年的興盛局面,史稱「昭宣中興」。「昭宣中興」局面的出現固然是社會積累和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結果,但輔政大臣霍光亦功不可沒。

霍光字子孟,是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弟,十幾歲入朝為郎,後任侍中。霍去病死後,霍光為奉車都尉、光祿大夫,在宮中二十多年,小心謹慎,不曾有過,深受武帝信任。漢武帝晚年欲立少子劉弗陵為繼位者,但弗陵年幼,須由大臣輔政,武帝認為唯有霍光最合適。

於是命畫工畫周公輔成王朝諸侯圖送給霍光,並對霍光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漢武帝死後,劉弗陵即位,是為昭帝。

昭帝年僅8歲,不能聽政,「政事一決於光」。

霍光輔政期間,忠實地執行了武帝生前規定的政策,史書稱他「因循守職,無所改作」。同時,他也經歷了幾件對西漢政權發展非常重要的事件。 第一件事:召開鹽鐵會議。

漢昭帝關注民間的疾苦,他即位不久,即派**巡行郡國,了解民間的生活情況。始元六年(前81年)霍光以漢昭帝的名義召開了鹽鐵會議,召開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問郡國所舉賢良文學民所疾苦」,議論鹽鐵官營問題。在會上,

賢良文學在大將軍霍光、丞相車千秋的支援下批評了武帝時期律令繁苛的弊政,主張罷去鹽鐵官營及酒的專賣。不過,御史大夫桑弘羊與霍光的政見不同,他力主鹽鐵官營,依然堅持武帝前期的治國方針。經過激烈辯論,酒的專賣被廢除了,鹽鐵繼續實行官營。

第二件事:粉碎燕王旦和上官桀的謀反。

燕王旦是昭帝之兄,按照長幼次第他以為自己當立太子,他繼位心切,主動上書要入朝求宿衛,武帝非常生氣,將其派去的使者關押。武帝死,昭帝即位,燕王旦心懷不滿,聲稱「我當為帝」,幾次派人去長安刺探情況。霍光料到燕王旦會有異志,但不想把事情鬧大,便褒賜燕王旦錢三千萬,並增加封戶。

不料燕王旦更加氣憤,聯絡中山哀王子劉長、齊孝王孫劉澤等密謀反叛,但機密洩露,劉澤等人被殺,霍光出於少帝剛立,不便殺其兄的考慮,沒有將燕王旦處死,這使他又參與了與上官桀的謀反活動。

上官桀是與霍光共同輔政的大臣,他們之間有姻親關係,霍光的女兒是上官桀之子上官安之妻,上官安貪圖富貴,請求霍光將其5歲的女兒送進宮去,許配昭帝為後,霍光以其女年齡太小為由,沒有同意。上官桀父子又請昭帝之姊鄂邑公主相助,主持上官安女與昭帝的婚事。事後,上官桀父子對鄂邑公主非常感激,又求霍光封鄂邑公主的男寵丁外人為侯,又被霍光拒絕。

於是上官父子和鄂邑公主都對霍光不滿。此時,早對霍光懷怨恨之心的燕王旦,還有因為子弟求官不得而不滿霍光的桑弘羊便聯合起來,共同反對霍光。

西元前80年,他們以燕王旦的名義上書昭帝,歷數霍光擅自用權的數種罪行,並表示燕王欲到京城來保衛皇帝,防止奸臣作亂。此時14歲的漢昭帝已有了辨別是非的能力,他不相信書中所言,便將信擱置起來,不予理睬。上官桀等人見上告不成,又設計讓鄂邑公主置辦酒席,宴請霍光,席間用伏兵殺掉他,並廢昭帝,迎立燕王旦。

不料機密洩露,霍光迅速將上官父子、桑弘羊、丁外人等誅殺,鄂邑公主和燕王旦自殺而死。這次政變被粉碎後,漢政權得到了鞏固,霍光的聲望進一步提高了,昭帝對他更加信任。

第三件事:廢昌邑,立宣帝。

西元前74年,昭帝卒,沒有後嗣,經大臣們計議,迎昌邑王劉賀為皇帝。劉賀在王國時就狂妄驕縱,行為沒有節制,霍光見昌邑王是個無道之君,憂心忡忡,與丞相楊敞、大司農田延年等商議並上告皇太后,廢掉僅當了27天皇帝的昌邑王,迎立武帝曾孫劉詢為帝,是為宣帝。霍光這一「廢昏立明」的舉措,防止了西漢政治發生動亂,保證了社會正常發展。

宣帝劉詢是武帝的廢太子劉據之孫,劉據因巫蠱之禍被害時,劉詢剛出生數月,被送到民間收養。昌邑王被廢后,劉詢繼位,已18歲,仍由霍光輔政,宣帝下令一切政事首先要通過霍光。在為政方針上,他與霍光沒有分歧,統治政策基本上是昭帝時代的繼續。

西元前68年,霍光病逝。霍光主持朝政二十年,盡心竭力地輔佐昭宣二帝,排除了影響西漢政權發展的各種干擾,執行了武帝晚年「輪台詔令」的精神,促進了「昭宣中興」局面的形成。

輕徭薄賦是「昭宣中興」的一大特色。為減輕農民負擔,漢昭帝即位第二年(前85年)便「詔毋令民出今年田租」。這是自漢文帝十三年(前167年)以來第二次免除全國的田租。

宣帝曾下令,禁止官吏「擅興徭役」,不許增加農民的負擔。 宣帝時,民族關係也得到了發展。在漢朝的幫助下,呼韓邪單于重新統一了匈奴。

呼韓邪特來長安朝見宣帝。為表示與漢的密切關係,他自言願為漢家女婿,與漢和親。竟寧元年(前33年),漢元帝以宮人王嬙(昭君)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結束了百餘年來漢、匈戰爭狀態。

此後50年間,北部邊境安寧。

總之,昭宣時期,由於霍光的鼎力輔佐,推行了一系列安民措施,使西漢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受到歷代史家的稱讚。 元帝仁弱危機四起

西漢的歷史,一般以宣、元之間為一界線,分為兩期。宣帝是「中興之帝」,維持了西漢平穩發展的局面,但從元帝開始,西漢開始衰落,所謂「元、成、哀、平,一代不如一代。」

元帝以後國勢轉衰,與元帝推行的治國政策有關。元帝名,是宣帝之子,西元前49年,宣帝死,他即位為帝。《漢書·元帝紀》說他「柔仁好儒」。

他當太子時,與宣帝的一段對話,頗能反映他們父子的不同追求。劉對宣帝多用文法吏、採取嚴厲鎮壓的辦法進行統治頗不以為然,當面對宣帝說:「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宣帝作色道:「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乃嘆曰:「亂我家者,太子也!」

霸是指法家的辦法,用暴力和權術進行統治,王是指儒家的辦法,從思想上進行統治。霸道、王道兩手並用的統治術,在封建統治集團裡有深遠的影響。漢宣帝的話再次表明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實際推行的是儒法並用的統治政策。

而元帝即位後,「頗改宣帝之政」,大力提倡儒學,一味寬仁,大量徵用儒生執掌朝政,還重用中書宦官弘恭、石顯等人,他們把持朝政,陷害忠良,如元帝的老師蕭望之被他們誣告,含冤自殺;著名學者京房、待招賈捐之等人也被殺害。元帝仍執迷不悟,依然信任恭、顯。正如劉向批評元帝在用人上,是「賢與不肖混淆,白黑不分,邪正雜糅,忠讒並進。

」元帝時,自然災害嚴重,皇族、貴戚、官僚和豪強地主依仗權勢,大肆兼併土地,致使無數農民貧困破產,而集官僚、富商大賈、豪強地主於一體的大地主集團逐漸形成。為了生存,許多破產的農民淪為奴婢,也有的逃亡山林,結成起義隊伍,反抗**。

元帝統治期間,雖然恭行節儉,甚至「夙夜栗栗,懼不克任」,也曾多次詔令減民負擔,但由於他仁弱好儒,「猶遊不斷」,致使奸佞弄權,朝政混亂,社會危機越發深重。 成哀腐敗漢運已盡

竟寧元年(前33年),漢元帝死,太子劉驁即位,是為成帝。成帝在位26年,他死後,其子劉欣即位,是為哀帝,哀帝在位6年。成哀時期,西漢的政治昏暗達到極點,是公認的「極亂」時代,漢朝國運已走到盡頭。

漢成帝自幼喜吃喝

玩樂,當皇帝後,更是沉湎於酒色犬馬之中。他是有名的遊樂皇帝,經常身穿便衣到宮外遊玩,與市井小人混在一起,連公卿大臣都不知道他在**。 成帝還是好色之徒,花大量金錢建造「霄遊宮」、「飛行殿」和「雲雷宮」供自己淫樂。

他寵愛歌伎趙飛燕,將她及其妹妹招入宮中,封為婕妤。後來,他又廢掉許皇后,立趙飛燕為皇后,其妹為昭儀,整日流連後宮,不理朝政。 哀帝比成帝更加荒淫昏庸,他因縱慾過度,百病纏身,於是寵愛男色,儀貌秀美的董賢便成為他朝夕相處的伴侶。

哀帝常與董賢同床共寢,一次睡覺,董賢的身體壓著了哀帝的衣袖,哀帝想起身,但不忍驚醒董賢,竟剪斷了自己的衣袖。 成哀時期,農民的生活困苦到了極點。哀帝時諫大夫龔勝指出,當時的社會狀況是「百姓貧,盜賊多,吏不良,風俗薄,災異數見……制度太奢,刑法太深,賦斂太重。

」另一位大臣鮑宣則上書指出當時百姓「有七亡(七種損失)而無一得」,「有七死(七條死路)而無一生」,全面概括了自元帝以來人民遭受的苦難。「七亡」中主要有:「縣官重責,更賦租稅」、「貪吏並公,受取不已」、「苛吏徭役,失農桑時」等,「七死」中主要有:

「酷吏毆殺」、「治獄深刻」、「怨陷亡辜」等,鮑宣還指出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是「公卿守相貪殘成化之所致」。

面對西漢後期嚴重的土地問題和奴婢問題,統治階級中的一些憂國之士紛紛尋找解決辦法。哀帝時,大司馬師丹提出了限田限奴婢的建議,主要內容是:王侯、公主、官吏占有土地以30頃為限;商人不得做官;諸王佔奴婢以200人為限,列侯、公主以100人為限,官僚和一般地主以30人為限。

這個方案雖然給了官僚地主極大優待,但是,還是遭到了把持朝政的權貴的反對,因為他們占有的田地和奴婢早已超過最高限,絕不會自願放棄限額之外的奴婢和田產。哀帝對這一建議並沒有支援,後來他竟一次賞賜董賢兩千多頃土地,是限田最高額的近70倍,使限田限奴令成為一紙空文。

在政治腐敗愈演愈烈、社會危機不斷加深的情況下,一些人提出漢運將終,應該「易姓受命」的主張。究竟誰可取代劉姓天下呢?外戚王莽成為人們的希望。

王莽字巨君,是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倚仗這一裙帶關係,王氏家族成員

把持了朝廷許多重要官職,為王莽代漢奠定了政治基礎。哀帝死後,年僅9歲的平帝即位,王太后臨朝,王莽以大將軍大司馬的身份把持了朝政。王莽執政後,採取一系列拉攏人心的辦法,博得了社會各階層的支援和擁護。

在社會危機加深、統治者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人們對王莽寄予了希望,吏民為王莽上書頌其功德者竟達48萬餘人。這樣,王莽終於在公元8年代漢稱帝,改國號為「新」。 在中國歷史上創造了輝煌業績的西漢王朝終於走完了歷史的行程。

漢武帝劉徹簡介漢武帝的父母是誰,漢武帝簡介詳細

漢武帝劉徹簡介 漢武帝劉徹 西元前156年7月14日 1 西元前87年3月29日 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 戰略家 詩人。漢武帝十六歲時登基,為鞏固皇權,漢武帝設定中朝,在地方設定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 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

漢武帝的小故事,漢武帝的故事

打匈奴,但同時也因此把國力給打空了。金屋藏嬌,不過最後也把她給打入了冷宮,廢了司馬遷,並出現李廣這樣的飛將軍慘淡的結局。中國古代歷史漢武帝的簡短小故事 金屋藏嬌的典故。陳阿嬌是漢武帝劉徹的表姐,長劉徹幾歲,她的母親是漢景帝的胞妹館陶長公主劉嫖。阿嬌自幼生的端莊優雅,嫵媚動人,劉徹和表姐自幼在皇宮裡長...

漢武帝多少孩子,漢武帝有幾個孩子

漢武帝生有六子五女 長子戾太子劉據 西元前128 前91年.母皇后衛子夫.元狩元年 西元前122年 立為太子.元鼎四年娶史良娣,生子劉進 即史皇孫 武帝末年,江充用事.江充因事與太子有怨,害怕太子即位後被殺,即借當時有人為巫蠱詛咒漢武帝之事,誣陷太子為巫蠱.劉據怒而矯詔斬江充,與丞相劉屈犛戰於長安....

漢武帝有幾個孩子,漢武帝有幾個兒子?

長子戾太子劉據 西元前128 前91年。母皇后衛子夫。元狩元年 西元前122年 立為太子。元鼎四年娶史良娣,生子劉進 即史皇孫 武帝末年,江充用事。江充因事與太子有怨,害怕太子即位後被殺,即借當時有人為巫蠱詛咒漢武帝之事,誣陷太子為巫蠱。劉據怒而矯詔斬江充,與丞相劉屈犛戰於長安。後戰敗,逃至湖縣。役...

漢武帝劉徹,有關漢武帝劉徹的簡介?

衛皇后,字子夫,西漢武帝之後。生年不詳,卒於漢武帝徵和三年 前90年 平陽 今山西臨汾 人。子夫本是襲封平陽侯曹時府中的歌妓,服侍曹時的夫人平陽公主。漢武帝即位後,他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武帝幼年時戲言要藏於金屋的阿嬌無子,所以平陽公車就把鄰近大戶女子收買來,養在家中,準備讓漢武帝選取為妃。適逢漢武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