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並非長子也不是嫡子,能力平平為何還能繼位

時間 2022-01-20 03:15:29

1樓:風中凌亂

首先是因為皇帝沒有嫡子,富察皇后的兩個嫡皇子都先後去世,乾隆的繼后烏拉那拉氏有乙個皇子也是不幸夭折,還乙個十二阿哥因為烏拉那拉氏的原因,一直不被乾隆所喜歡,也是一直受到皇上的冷落。所以這唯一的嫡子是不可能被乾隆立為下一任皇帝的。

其次是因為皇長子永璜也去世了,還有永璋,永琪也都相繼去世,一些乾隆所看重的皇子都慢慢去世,這也讓乾隆非常納悶,為什麼有希望繼承大統的皇子都要離開他。乾隆的女人是非常多的,皇子也不少,都是很多皇子都去世了,這讓乾隆非常糾結了。

在剩下的皇子當中,十五皇子也就是未來的嘉慶帝雖然資質平平,但是相對於其他的皇子來說是比較好的了。而且嘉慶帝非常健康,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那些去世的皇子對於乾隆來說打擊可不小,所以他一定要立乙個非常健康的皇子為下一任皇帝,也是為了避免以後的爭權奪利,謀權篡位的事情發生。立下十五皇子是非常理智的選擇,雖然他的能力和才能平平,但這也正是他的長處,這樣他不會被懷疑立為下一任皇帝,就不會遭人毒手,也不會有人去加害於他。

還有乙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嘉慶帝的母親魏佳氏,魏佳氏非常受乾隆的喜愛,而且魏佳氏是進製最快的,從乙個小小的宮女開始逐步公升為皇貴妃,可見乾隆非常喜歡她,而愛屋及烏,嘉慶帝也受到皇帝的寵愛,所以他能繼位。

2樓:晗兮汐

能做到「退而不退」,在有生之年繼續風光地把持朝政。要做到這一點,只有選擇一位恪守仁孝、老實巴交、唯父命是從的接圌班人,而永琰正是這樣的乙個人。

3樓:泡泡小果奶

乙個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不想放泉。因為乾隆兩次立太子,都是嫡長子,結果都死在乾隆之前,所以乾隆才改變主意。立嘉慶為太子。

4樓:懷念那一抹嬌羞

第二年的元旦,三十七歲的顒琰也就是嘉慶接受了乾隆帝的禪讓,成為了清王朝進入中原的第五位皇帝,也是清王朝前後期交替時期的關鍵一位皇帝。

5樓:河工大校草

因為當時的情況下,乾隆是沒有嫡子的,而且當時的其他皇子皇上都不是很喜歡,作為乙個能被皇上賞識的皇子,在那種情況下,繼位是很輕鬆的。

6樓:嫣然

因為富察皇后的兩個嫡皇子都先後去世,還有其他皇子都死了,所以剩下的唯一嫡子,皇帝也是很不喜歡他,最後就選擇嘉慶。

7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是多個方面造成的,一方面其他兒子皇帝他不喜歡,還有就是他也沒有嫡子,所以最後才會選擇讓能力平平的嘉慶繼位。

8樓:

因為清王朝沒有採用漢族王朝嫡長子繼承帝位的方法,而是在臨終前才公布誰是環皇位繼承人,乾隆應該是覺得嘉慶的人品很端正,平時把帝位傳給了他。

9樓:flyking萍

原因與很多,其中就是皇帝不喜歡其他的皇子,而且當時皇帝沒有嫡子,所以才選擇嘉慶作為皇子。

10樓:餘溫

嘉慶得以嗣位,除了他自身的條件外,其外部條件,特別是諸兄弟情況的變化,實在是太重要了,也是太富傳奇性了。

順治死後,玄燁既不是長子也不是嫡子,為何能繼位?

11樓:嚕啦嚕啦的爸爸

嫡長子繼位是康熙後再逐漸被清代統治者認同的方式。另外,就算皇太極希望嫡長子繼位,問題是他並沒有嫡長子。因為當時的形勢很特殊,清朝滿人的與中原明朝的戰爭還很激烈,還要安撫蒙古人。

如果不把皇位給蒙古人的後裔怕他們會很生氣從而叛變造反。皇后哲哲生了三個女兒,當然沒有嫡長子,那麼能夠算作嫡長子的自然就是莊妃布木布泰也就是大玉兒的第乙個兒子,福臨。

順治帝臨終議立繼承人,本來年紀最大的福全是他的最佳人選,但是他的母親孝莊太后不同意,她想讓玄燁繼位。順治帝一時拿不定主意,於是就徵詢湯若望的意見。當時順治帝因得天花,而當時朝廷中只有湯若望一人知道天花如果流行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於是他就說一定要找一位得過天花的皇子來繼皇位。

順治6個兒子中只有玄燁得過天花。原來玄燁兩歲的時候,就感染了天花,在清初,天花可謂是最可怖的病症之一,一旦感染就必須被隔離。因此,年幼的玄燁被送出宮去養育,最後竟然平安出痘好了,可謂福大命大。

其實玄燁當上皇帝的最大功臣還是湯若望。順治帝對湯若望非常信任和尊敬,還尊稱他為「瑪法」(滿語,尊敬的老爺爺)。順治帝經常請「瑪法」到宮中敘談,無須太監們的傳喚,也免除謹見時的叩跪之禮。

所以湯若望的建議和諫言對順治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12樓:歷史天天見

因為厲害,再說清朝時期,早就不是嫡長子繼位了,清朝的皇位繼承制度是立遺囑形式的競爭上崗,就是誰也不知道最後的贏家是誰。。

13樓:天邁說電影

清朝皇帝是滿族人,他們雖然入主中原,成為了以漢族為主國家的統治者,但是他們還是保留著很多原先草原民族的習慣,並沒有嫡長子繼承制的傳統。他們是按照母妃的地位是否尊貴來選擇繼承人的。

14樓:巴拉巴拉巴拉

因為當時的形勢很特殊,清朝滿人的與中原明朝的戰爭還很激烈,還要安撫蒙古人。如果不把皇位給蒙古人的後裔怕他們會很生氣從而叛變造反。

15樓:找樂子喵君

其實是沒得選擇,他的哥哥沒什麼功績,沒什麼能力,只能讓有能力的他來做這個位置。

16樓:僕賢

玄燁自小就喜歡學習讀書,學識很高,所以長大能掌管朝政。

17樓:牢格格

他的哥哥是沒有能力的,關鍵還得看能力,有能力當然可以繼位了。能力高於一切

18樓:銘自愁

因為眾多大臣和皇后都非常喜歡玄燁,而且玄燁本身也是聰明好學。

順治一共8個兒子,康熙不是長子也不是嫡子,為何會繼承大統?

19樓:薇薇呀嗨

康熙即位是有多方面因素的,這和當時清朝的制度和他的身體健康有關係,也有自己的祖母孝莊的支援,所以說是多方面斟酌之後做出的決定。而事實證明這一決定是正確的,康熙在位期間做出了很多的貢獻,百姓生活安樂,朝廷上下也是團結一心。

首先說當時的清朝因為剛建立不久,各方面的制度並不十分完善,而且雖然當時的清朝在努力的學習漢人的文化,但也仍然保持著自己一些特有的文化風俗,這主要表現在繼承人的選擇上。他們認為領導乙個國家的君王必須有聰明的頭腦和智慧型,因此他們並不認同漢人立長不立賢的說法,因此康熙雖然不是長子,但是也有公平競爭的機會。

還有就是當時的清朝天花肆虐橫行,很多孩子都死於天花,皇室中的皇子們也不能例外,因此這也成為考察繼承人的重要標準,畢竟頭腦在聰明也要有乙個好身體,這樣才能承擔起繁重的國務。而當時的康熙已經有驚無險的出過了天花,這讓他在一眾皇子中脫穎而出,因為這最起碼保證了他可以健康的長大。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康熙祖母孝莊太后的支援,康熙在自幼失去母親之後,就被送到了孝莊太后的寢宮,可以說康熙就是在孝莊身邊長大的,祖孫倆有著深厚的感情。而康熙也沒有辜負自己祖母的教誨,他知書達理、進退有度。從而在最後成為一代明君。

20樓:麼謝俞小朋友

順治跟康熙的父子關係本來就很好,皇位的鬥爭,對順治來說康熙是表現的最好的那乙個,其他兒子的表現相對平淡,覺得他能成大事,便傳位給了他。

21樓:鎝瀇鎝炩湗

順治一共八個兒子,康熙能夠繼承大統,是因為國家需要他。要知道孩子從少年到青年,為了順治的位子,經過了多少的爭鬥。康熙能夠繼承大統,也是因為這些爭鬥的孩子沒有把他看在眼裡,導致鬥得兩敗俱傷。

最後被康熙佔了大便宜。

22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他不是嫡子,但是康熙個人能力出眾,深受順帝的喜歡,並且母親的家族比較雄厚。

23樓:不萌不c位

因為康熙更得順治的喜歡,他也有能力,關心百姓,深得百姓的信任。

24樓:徐濠縈

康熙是個很有能力的人,深得百姓愛戴,同時也得到了很多大臣的支援。

25樓:乙個人來去

康熙為人處事方面很圓滑,他知道如何收攏人心。支援他的人越來越多,自然而然別的王爺爭不過,他就順理成章當皇帝。

26樓:言語二三

因為康熙為人聰慧,而且對於政治這方面很有遠見,這樣的人非常適合做皇上。

27樓:啊也文化人

康熙能力強,懂得如何籠絡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康熙得民心,自然能繼位。

嘉慶非常的平庸,為什麼乾隆會選擇他繼位?

28樓:小時光

乾隆一直以來都是影視劇和文學作品的寵幸者,在他們的渲染之下,乾隆已然成為了古今非常知名的皇帝。乾隆在位期間國家繁榮昌盛,這與乾隆對於國家的治理有莫大的關係,當然也賴於之前幾位皇帝的英明神武,使得之前的國家發展一直處於發展的趨勢。

乾隆是歷史上相對比較高壽的皇帝,他24歲登基為帝,在位長達60年,之後退居一線,當了3年的太上皇,但是始終沒有放棄政權的掌握,這也因為繼承他帝位的兒子並沒有異常優異 他不得不繼續持權掌政。在乾隆長達60年的在位期間,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對皇帝的繼承者有所選擇,

那就是當時嫡子永璉,對其給予厚望,但永璉不幸夭折,乾隆也不斷的開始新的繼承人的甄選,後來的永琪便是乾隆考察的物件,在《還珠格格》中,乾隆對永琪的重視程度就可以看出,他是把永琪看做他的繼承人的。但非常可惜,永琪還沒有等到乾隆將皇帝的位置傳給他,永琪就已經死掉了。

這個時候的乾隆不得不再次物選新的繼承人。永琰相比於之前的永琪可以說是資歷平庸,可在當時的眾皇子中,永琰比永璇沉穩大度,比永瑆要大方有度,雖然資歷平平,可也沒有過失,這樣的皇子在國家的發展中起不了重要的作用也不會阻礙其發展,事實證明,選擇永琰嘉慶帝是最好的選擇。

29樓:愛小熊

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是清朝的鼎盛時期,雖然嘉慶非常的平庸,乾隆覺得他是最能維持清朝統治的人,所以會選擇他。

30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說嘉慶比較平庸,但在眾多兒子裡邊,可能他是乾隆認為能夠把基業維持下去的人選。

31樓:曦之所往

他覺得繼承者必須毋庸置疑的遵照自己的意志,不折不扣的繼承自己的政策,不留餘力的維護自己的權威,並把康乾盛世長久的保留下去。而嘉慶就是這樣的人,所以才選擇他。

32樓:歷史中的輪迴

因為當時的嫡長子繼承人不幸夭折,所以選擇資歷平平但是沉穩的嘉慶。

33樓:匿名使用者

嫡長子不幸夭折,乾隆深受打擊。雖然嘉慶帝資質平庸,但是比較聽自己的話,選擇了乙個順從的人。

34樓:i念念

乾隆他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應該也是看中了嘉慶人非常的聰明,所以才選他的吧。

35樓:追分

傳位於平庸的嘉慶,乾隆皇帝生前的所有政治理念可以順利的執行下去。

36樓:匿名使用者

乾隆的幾個兒子都不是十分的優秀,這也算矮子裡面拔將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