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和關羽兩次羞辱孫權,破壞孫劉聯盟,諸葛亮為什麼不制止呢

時間 2022-01-20 00:08:25

1樓:

大家都說孫權是孫劉聯盟的破壞者,正由於他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奪取荊州才**了關羽,分析三國的史料之後就會發現,真正破壞聯盟的,不是孫權而是劉備。受到劉備的羞辱之後,孫權忍氣吞聲,孫權為了維護聯盟進行了最後的努力,但是他提出的要求也被關羽無情地拒絕了,關羽拒絕了孫權的要求,是無可厚非。即使諸葛亮讓趙雲去守荊州,也會拒絕孫權這個看似合理的要求。

大家都知道,劉備娶的是孫權的妹妹,跟周瑜一點關係都沒有,周瑜也是把孫權的妹妹送給劉備之後,才想要來彌補這個損失,但是卻被孫權給否決了,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孫權並不是想對劉備動手,他有自己的戰略眼光,他發現劉備不能夠隨便的傷害,聯盟不能夠傷害。因為有曹操那個人正在盯著劉備和孫權。

劉備的心思很大,孫小妹回了東吳之後,他問都沒有問,急急忙忙的迎娶了吳懿的妹妹。吳夫人比孫夫人待遇好多了,孫小妹是哥哥當做禮物送過去的。劉備敲鑼打鼓娶吳夫人的時候,孫小妹還活著呢。

吳夫人被封為皇后之後,孫小妹也活著。

劉備的這個做法不僅傷了孫小妹的心,也對孫權是一種侮辱。孫權把仇恨壓在心底,想要再搞一次和親,讓自己的兒子娶關羽的女兒,這可是正式求婚。但是心高氣傲的關羽拒絕了,並且還像劉備一樣對孫權進行二次侮辱。

其實這個時候諸葛亮說的話已經不好使了,而且諸葛亮一生謹慎。

2樓:丸子閒談文化

諸葛亮之所以不制止是因為諸葛亮在提出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的策略時,肯定是不想看到他們對孫權的不敬,但是每次出事諸葛亮都不在場,事後只能勸說,當時是制止不了的。

3樓:情感核彈

那個時候的諸葛亮已經沒有實權了,他雖然看著很想干預,但是沒有辦法了。

4樓:

因為孫劉聯盟是以和親的方式進行的,對於婚娶之事諸葛亮不好過多的插手。

5樓:愛笑的完結

心有餘而力不足,劉備不聽諸葛亮的話,他說了也沒啥用,說多了反而被劉備厭惡

6樓:flyking萍

雖然諸葛亮眼看著他們破壞孫劉聯盟,但是在當時諸葛亮的話已經沒有了話語權,所以也無能為力。

7樓:醬醬

他沒有辦法制止啊,也沒有道理去制止,不然怎麼會不去做呢,畢竟是自己的大敵。

8樓:哦哦哦啦啦啦嚕

因為諸葛亮知道是不會能夠破解成功的,都是聰明人,所以基本都會知道情況。

9樓:活在瓜里的籽

因為劉備和關羽是屬於統一戰線的,他們和孫權是敵對方,諸葛亮是他們的軍師和劉備是合作關係,也是劉備的下屬,羞辱孫權他沒有阻止也是沒有辦法。

孫權為什麼為了荊州和劉備翻臉、破壞孫劉同盟?

10樓:朱昀欣

因為荊州是乙個至關重要的戰略基地,對劉備來說,從荊州北上可以經襄陽攻打許昌,東下則可以直搗吳國的腹地;對孫權來說,它可以使孫權的勢力從江南向長江上游伸展,同時也可以解除上游對孫權的威脅。這樣乙個地盤,大家都是必爭的。

劉備一旦拿下了益州,荊州的壓力會變得空前巨大。因為劉備有南郡,或者有荊南四郡的時候,他的力量還很弱小,孫權還可以不緊張。劉備把蜀郡和漢中都拿下,整個長江上游都是劉備的,孫權肯定緊張。

這一點,劉備集團的人應該預料到,但是沒有預料到。

等到關羽丟失了自己的生命,也丟失了荊州的時候,劉備就感到緊張了。荊州是丟不得的,必須把被孫權奪去的荊州再奪回來,於是才有了「夷陵之戰」。

「東吳的正確戰略應是攻取淮南,所謂守江必守淮,淮南壽春為其首都秣陵門戶,取得壽春,可繼續攻打徐州,總之要以淮南為跳板,再徐圖荊、徐二州。因此雖然呂蒙之計得逞,但可以說從全域性來看,東吳為以後的敗亡埋下了伏筆。」

其實這不無道理,但也並非完全正確。首先我們並不是作為統治者去考慮問題,俗話說的好,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現在如此,古代亦如此。

在當時互相割據、三國鼎立的局面下,敵人、朋友往往只是一念之間。

孫權為了遏制曹魏力量就必須聯合劉備,但是赤壁之戰後,孫權出力最大,曹操敗走之後,卻得不到荊襄之地,確實對於乙個統治者來說是無法接受的。而且荊州扼住長江咽喉,不管是曹魏還是劉蜀哪個得到了,都可以順流而下威脅東吳都城建康,作為統治者來說,首要任務是保證本國安全和遏制獨大一家。

對於曹魏,孫權有長江天險可守,而相對於劉備,如果劉備控制荊州,東吳自然就等於無險可守了。所以必須取得荊州的控制權,北抗曹操,西御劉備,這是孫權的戰略。雖然荊襄是四戰之地,但是卻是長江以南政權的必爭必守之地。

舉乙個例子,可以知道荊襄對於南方政權的重要性。南宋時期,宋高宗趙構一直希望和金議和,但是在荊襄被收復之後才與金國談判,原因是佔據了荊襄之地,等於有了個金國議和的底氣,不至於陷入被動的局面。後來南宋末年,蒙古南侵,就是先拿荊襄開刀,打了十幾年,才最終拿下了襄陽,滅亡了南宋。

11樓:匿名使用者

不對,這是有失立場的本位主義觀點。

荊州對東吳同樣很重要,而且南郡夷陵這些郡縣,也都是東吳花力氣打下來的。既然孫權當時出於同盟情意,把荊州借給劉備,之後劉備就該信守諾言有借有還,多次使手段賴著不還是沒道理的。

劉備多吃多占不講信義,壞了規矩不守道德,又豈能指望別人一直甘當傻子,不和他計較?他佔別人便宜就可以,別人佔他便宜就不可以,這不是強盜邏輯麼?

守江必守淮是沒錯,但前提是長江都歸你所有,否則上游都讓人佔著,隨時順江而下打你沒商量。孫權既然可以背盟偷襲劉備,劉備就不會小人一把,從上游偷襲孫權麼,誰能打這個保票,劉備將來不會背盟攻打東吳?這事沒人敢打包票,恐怕劉備自己都不敢。

站在劉備的立場跨荊益二州,是隆中對的戰略方針,所以荊州對劉備很重要。站在孫權的立場劃江而治二分天下,同樣是榻上對的戰略方針,荊州本來就在計畫之中。相比三分天下的隆中對,二分天下的榻上對,需要獲得的地域空間需求更多。

後來因為劉備的異軍突起,孫權已經更改了原來二分天下的初衷,孫權知道變通,他劉備為什麼就不知道變通?既然是同盟,這也太不知道體諒對方了吧?

然後還有什麼孫權的正確戰略應該如何如何,什麼是正確的戰略,在我看來二分天下,南北分治才是孫權正確的戰略,早知道劉備是這麼個白眼狼,當年就該幫著曹操滅了他,或者乾脆不借荊州,益州孫權不會自己佔了?為什麼非得給劉備做幫手,結果還幫忙落不是,這是什麼道理?

反過來說,隆中對難道就是劉備的正確戰略麼?既然奪取了益州,合不效仿劉邦,他怎麼不也變通變通,乾脆放棄荊州,把全部兵力投入益州,北上奪下關中,然後就和始皇高祖一般成就帝業?

實際上又怎麼樣呢?劉備對孫權到是不手軟,居然還反過來把益州的兵力拉到荊州,在湘江和東吳對峙了,這一舉動反而便宜了曹操,從漢中進逼巴蜀。劉備真是好樣的,再把兵力拉回去守土保境,他倒是去實現隆中對啊,乘著曹軍待著漢中,既然都把益州的兵力拉到荊州了,何不乾脆拉上關羽荊州人馬一起北上宛洛,何必再來回折騰。

是沒膽還是什麼,當年他勸劉表偷襲許昌倒是能說會道,輪到他自己了怎麼也一樣慫了,那次可是曹軍最分散的時候了,怎麼不去實現隆中對指兵宛洛呢?

所以說,什麼才是對誰最正確的戰略,這個不是你我說了算的,還得取決於孫劉自己。以上。

為什麼劉備的兒子兩次娶妻都是張飛的女兒

歷史上的張飛也並不是黑臉,他長得就像周瑜同樣,是乙個儒帥。而張飛的女孩子也是乙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讓張飛的女孩子做兒子的妻子兒女,不惟能拉攏兩家的關係,並且他的女孩子也長得漂亮,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實際上劉備,挑選張飛的女孩子端由只有兩個字,那就是漂亮!諸葛亮從中做媒,將張飛的大女兒嫁於劉嬋。可是不久...

劉備創業為何就能結識關羽和張飛這兩位猛將,有哪些因素影響

人到中年,更明白遇到乙個好領導是何等的重要,任你能力再強,沒有好的平台和領導讓你施展,一樣沒戲。主要是劉備起點太低,雖說是漢室宗親,但靖王後代太多了血緣早就淡了,況且當時漢室自身難保,沒人屌劉備,所以劉備號召力相當低,要不是後來張飛相助,可能劉備連隊伍都拉不起來,反觀曹操起點就高多了,父親位至三公,...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內容和歷史意義

西元前138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抗擊匈奴,當時匈奴控制著西域的大部分地區,漢王朝通西域的路線也受匈奴控制,行進非常艱難,途中還被匈奴抓住,到西域後,西域各國有的不敢得罪匈奴,還有的如大月氏等國在匈奴的壓迫下遷往別處,不再想和匈奴發生戰爭,所以說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沒有達到...

關羽和劉備的兩個仇人,在正史中也被殺了嗎

關羽襄樊之戰失利,痛失荊州後被東吳擒斬,他這輩子算是毀在了兩個人的手裡,這兩個人乙個叫潘璋,另乙個叫糜芳。這兩個人在三國演義裡全部被殺,但是他們在正史中卻逍遙快活,劉備死了他們都沒死,關羽之仇一直未報,劉備關羽張飛應該是死不瞑目了。劉備關羽張飛死不瞑目,一方面是因為生死大仇一直未報,另一方面則是包括...

對商鞅變法和王安石變法這兩次變法的認識

1 相同點 直接目的都是為了富國強兵。變法都得到了王權的支援。變法內容觸動了舊勢力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2 不同點 背景不同 商鞅變法發生在新舊交替的社會大變革時期 王安石變法則發生在北宋中期統治危機四伏時。根本目的不同,商鞅變法要從根本上廢除舊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安石變法則是為了挽救北宋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