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關初期的實際統治者,皇太極死後多爾袞為何不直接稱帝

時間 2022-01-19 16:14:17

1樓:伯納烏國王

在皇太極與公元1643年去世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有關於皇太極的繼承人是誰一直懸而未決,而在當時這段大清皇位懸而未決的時間當中,清朝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是多爾袞,那麼多爾袞擁有如此強大的權力,他為何不索性自立為帝呢?

首先第1個直接原因就是當時朝廷內的重臣索尼以及圖賴等等不同意,索尼他們都是皇太極生前最為信任的臣子,他們直接向多爾袞表示皇太極是有兒子的,其他的自己一概不知,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皇位的繼承人必須是皇太極的兒子,而不能是多爾袞,並且沒有商量的餘地。

這其實也是因為皇太極在17年統治清朝的過程當中,已經通過自己的經營運作,讓所有的大臣都向著自己這一邊,所有的大臣都對皇太極格外的忠心,因此多爾袞在他們這裡得不到票數。

而在當時作為皇太極的大兒子的豪格,也早已經成為了大清國位高權重的人物,並且當時的臣子們大多都支援豪格繼位,因此多爾袞實際上並不算是大權獨攬,甚至於儘管多爾袞是豪格的叔叔,可他實際上還要小豪格一些,因此豪格是對他不服氣的。

在皇太極死後五天,當時的清朝貴族以及一些忠誠在宮殿上舉行了乙個皇帝的推舉會議,豪格自認為不夠格(實際上是實力不夠),退出了皇帝的競爭,而多爾袞也不被大臣以及其他滿清貴族所認可,多鐸自然也無法越過多爾袞這一關,因此在經過激烈的爭吵之後,大家一致認為讓皇太極的第9個兒子福臨登上皇位,因為這個皇帝僅僅只有6歲,所以各位為高權重的皇親國戚全都同意了。

2樓:

公元1643年,在愛新覺羅·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袞擁有稱帝的野心,不過,彼時的多爾袞面臨諸多強勁的競爭對手,清朝並不是多爾袞一家獨大。

3樓:11的曼曼最可愛

因為他面對的都是很多,他不敢一家獨大。你說他害怕這樣,他沒有自己的野心。

4樓:老陳聊文化

因為多爾袞稱帝名不正言不順,會遭到清朝內部和天下人的反對。

5樓:匿名使用者

實力不足,又沒有傳位詔書,老老實實當個周王就好了,皇帝位本來就是要天命

6樓:

首先,從當時滿清八旗的關係來說,效忠皇太極以及他的兒子豪哥的正黃旗鑲黃旗軍隊同效忠多爾袞以及其弟弟多鐸。

7樓:

因為怕招來殺身之禍,還是低調一些比較好。畢竟樹大招風。

8樓:瀟瀟姐姐的百度

他只是乙個將軍,當皇帝的話名不正言不順的,會得到反對。

清朝所有皇帝的排序是什麼樣的…開國皇帝是誰,順治帝和多耳滾是怎麼回事!康熙後的皇帝是哪位?

多爾袞為何不稱帝?

9樓:歷史的冷知識

多爾袞為什麼不直接稱帝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為什麼不自立為帝

10樓:公尺格戰鬥機

因為條件不允許。

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極突然駕崩。滿洲的貴族王公迅速地分成兩黨,參與爭奪新的皇帝寶座:一方以睿親王多爾袞為首領,他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皇太極的弟弟,主要軍事勢力為正白、鑲白旗,成員有多爾袞的同母兄弟英王阿濟格及豫王多鐸等人。

另一方的首領則是肅親王豪格,他是皇太極的長子,掌握正黃、鑲黃兩旗的軍事實力,同黨諸王有索尼、鰲拜等人,在人心所向及軍事實力方面佔壓倒優勢。還有德高望重的禮親王代善及資歷很深的鄭親王濟爾哈朗,他們都是沒有爭位之心的中間勢力。

索尼等人提出要立豪格為新皇帝,發誓死生一處。豪格託人拜訪尚在搖擺的濟爾哈朗,說:「兩旗大臣決定立我為君,需要你發話支援!

」濟爾哈朗當即表示:「我也是這個意思,但要與九王(多爾袞)商議。」代善老謀深算,默不作聲。

阿濟格則向多爾袞下跪說:「你應該馬上登臨皇帝大位。」足智多謀的多爾袞長於審時度勢,沒有立即應允。

皇太極死後的第四天,多爾袞召集諸王大臣在瀋陽的崇政殿議立新君。當天黎明,皇太極當年統帥的兩旗大臣在大清門盟誓,派精銳護軍包圍宮殿,如遇情勢變化,準備立即動手。

宮內氣氛緊張,多爾袞向黃旗大臣索尼徵詢嗣君人選,索尼非常乾脆地說:「先帝有皇子在,必須立其中的乙個,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禮親王代善突然舉薦豪格說:「先帝的長子,理當繼承大統。」濟爾哈朗贊成代善的提議。

一介勇夫豪格想起他父親皇太極登基時的往事,表演我辭眾勸的把戲,謙讓推辭說:「我福小德薄,不能擔此重任。」

多爾袞隨機應變,馬上搶過話題說:「諸位王爺說得都有道理,但虎口王(豪格)情願退出,沒有繼承大統的心願。」阿濟格、多鐸一看時機已到,馬上進言:「請睿親王登臨帝位。」

代善一看情勢不好,接著說:「睿王要是答應接任帝位,那是我們國家的大福,要不就該擁立皇子。」代善話中的重心是要擁立皇子,但兩白旗的王爺一見代善不再堅持擁立豪格,馬上提出附和:

「肅王當位,我們這班人就沒法活了!」

多鐸也乘機提出:「立我也行,要不請禮親王承繼大統。」多爾袞還是希望自己掌權,否定了多鐸自立的建議。這時代善說:「我已是白髮蒼蒼,哪有這番心思。」說著退出議事廳。

在這關鍵時刻,皇太極的心腹將領們,佩劍闖進議事大廳,向著多爾袞嚷道:「我們這班人,吃的是先帝的飯,穿的是先帝的衣,養育之恩與天同大,要是不讓先帝之子承繼大業,我們寧願跟著先帝一起走!」以命相拼,劍拔弩張,隨時有血流成河的可能。

多爾袞權衡得失,採取穩定局勢、分步攬權的策略:排斥豪格,自掌實權,找個陪襯。他向諸位王爺宣布說:

「立先帝的第九子(福臨)為嗣君,我與右真王(濟爾哈朗)分掌兵力,左右輔政,(福臨)年長之後,當即歸政。」

福臨為孝莊皇后所生,當時只有六歲。這雖是個折中方案,但多爾袞實際掌握朝政大權,而雙方再也沒有理由興起大浪。

擴充套件資料:

順治七年秋天,多爾袞患病。據說是膝蓋受了傷,他用了不該使用的石膏敷治,結果使病情加劇(《北游錄》)。為了調治疾病,也為了改善心情,十一月中旬他率領諸王貝勒及大批八旗官兵到塞外打獵行樂。

塞北寒冷的氣候和行獵時過度的勞累,使多爾袞此行再也沒能回到北京。十二月初九日,他病死在喀喇城,時年三十九歲。

多爾袞死後,在他攝政時期用強權壓制下去的各種矛盾一下子暴露出來。首先是皇帝本人與攝政王的矛盾。多爾袞攝政時,順治帝福臨尚小,而到順治七年時,他已經成長為乙個十三歲的少年了。

身為皇帝卻無權力,這對福臨來說,當然是件無法長期容忍之事。

攝政王一死,福臨必然要真正操起皇帝的權力。其次是以濟爾哈朗為首的一批在攝政期受壓的諸王與多爾袞的矛盾。那時他們懾於多爾袞的威望和權力,不敢有所表現,然而卻從沒有放棄他們那種保守落後的政見。

多爾袞之死無疑是他們聚集起來,奪回失去的權力的絕好機會。

另外,深受多爾袞信任與重用的一些大臣,此時也會為保住自己在攝政期間得到的權力而拼搏。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相互衝突,相互利用,清王朝的政局在多爾袞死後乙個多月內,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多爾袞一死,他的親信羅什、額克蘇、鰲拜等人,即利用他的葬事大做文章。先是安排了隆重的迎靈儀式。十二月十七日,多爾袞的靈車運回京城。

順治帝與諸王大臣身著喪服到東直門五里以外迎候。從東直門到玉河橋,凡是靈車經過的地方,都有跪著哭喪的**。

公主福晉以下的命婦,則身著喪服聚集在睿王府大門內跪哭。靈車到達東直門外,順治帝親執玉爵為靈車敬酒,奠祭攝政王。這天夜裡,滿朝文武又都受命到睿王府中去守靈。

接著,羅什等人又要求以皇帝的葬禮安葬了多爾袞。

即使這樣,他們還怕多爾袞死後的地位不牢,十二月二十五日,又通過順治帝之口追尊多爾袞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其元妃為「義皇后」,並把他們的牌位供在太廟。他們以為這樣一來,就能使多爾袞這個護身符永遠存在了。

與此同時,保守派的濟爾哈朗等人,利用順治帝要親掌大權的迫切心情,也開始了一連串的活動。他們首先命大學士剛林等到攝政王府收回了象徵權力的印符、賞功冊,接著就開始削減多爾袞的軍事實力。

攝政時期,多爾袞將清王朝的主要軍事力量交給了自己的親信、同母兄弟英親王阿濟格與豫親王多鐸。他們是多爾袞推行其政策的重要軍事支柱。當時多鐸已先多爾袞一年病死,對濟爾哈朗等人威脅最大的,就只有阿濟格。

阿濟格是乙個妄自尊大的莽夫,攝政時期,自恃有戰功,曾向多爾袞提出封自己為「叔王」的要求,但被拒絕。多爾袞死後,阿濟格又想擴充自己的勢力與諸王抗衡。他以多爾袞生前曾說過「不滿養子多爾博,而想讓阿濟格之子人自己親轄乙正白旗」為由,企圖吞併正白旗。

阿濟格的這些思想和行為,遭到正白旗多爾袞舊部的反對。他們之間的矛盾,被尋找機會剷除阿濟格的濟爾哈朗等人看在眼裡。

於是他們聯名上疏,告阿濟格對攝政王不敬,輕而易舉地給他定了罪,剝奪了他手中的軍權,將他逮捕、削爵、幽禁、抄家,並將其諸子皆黜除宗室,賞給仇家為奴。

皇太極猝死,手握重兵的多爾袞為何不趁機稱帝?

11樓:職場沐川

在其他人看來,多爾袞登基是屬於造反的行為,得不到天下人的支援,天下人只會當多爾袞是乙個謀權篡位的小人,即使多爾袞手握重權,他也不敢輕易胡作非為,而且皇太極的兒子豪格也是對皇位虎視眈眈的,他們之間的鬥爭必然是少不了的,但是一直鬥下去只會兩敗俱傷,誰也討不到好。而這個時候的多爾袞只能選擇支援福臨登基,否則局勢會更加對自己不利的。

多爾袞根本就沒有那個能力能夠當上帝王,這裡並不是說他的治國能力不夠,他是難得一見的奇才,這點我們都是知道的。但是那個時候的時機不對啊,他要是真的想當帝王,當初就應該和皇太極搶的,他沒能搶過皇太極,那麼也就注定與皇位無緣了。因為沒能取代皇太極成為帝王,他還錯失了自己最愛的女人孝莊。

這麼優秀的多爾袞本來可以成為乙個很好的帝王,但是他卻沒有那個命,他與皇位只有一步之遙,但是自己卻放棄了。他害怕自己繼位時名不正言不順的,害怕被天下人唾棄,更加害怕與豪格的鬥爭兩敗俱傷,自己也撈不到一點好處,那就只能落得個亂臣賊子的罵名。

與其如此,還不如支援年幼的福臨繼位,也總比豪格繼位強,福臨好控制,只是乙個小孩子,是最適合當傀儡皇帝的,而且福臨還是孝莊的兒子,是多爾袞喜歡的女人的兒子。福臨繼位以後,多爾袞不但明哲保身,而且還成為了手握實權的人,不是帝王,卻勝似帝王,這就已經足夠了,沒有理由再造反了。

12樓:職場解惑七七

皇太極猝死,手握重兵的多爾袞之所以不趁機稱帝,主要的原因就是這樣得來的皇位是特別不穩定的人,特別容易跨。

1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怕遭後世說嫌話,再說他手握重兵,把持朝政,何不輔佐一位皇帝,自己當個輔佐皇帝的人,既不用遭人世人說,也可以繼續名正言順的把控朝廷。

14樓:匿名使用者

最主要的原因是坐不穩。

多爾袞可以大權在握,成為攝政王,但絕對不能稱帝,這個是大義問題,一旦稱帝,將推翻清朝的統治秩序,其他旗主是絕對不肯的。

皇太極逝世之初,按照滿清習俗,八位旗主都有繼承皇位的權利。八位旗主身份各不相同,實力也各有不同,除了多爾袞有著兩個弟弟的支援掌控三旗的勢力,其餘五個旗主單打獨鬥都不是多爾袞的對手。

代善雖然支援皇太極,卻看不上豪格,代善的兒子又跑去支援了多爾袞,代善這一票情勢未明。濟爾哈朗是個老狐狸,他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對皇太極忠心耿耿,卻也不想得罪多爾袞遭到清算,因此準備到最後在發表意見。

多爾袞和豪格之間是相持不下,誰都想當皇帝,雙方勢力劍拔弩張,可以說戰況是一觸即發,大清國的內戰眼看就要爆發。這麼危急的時候誰都不肯退步。在這種相持階段下,豪格和多爾袞的矛盾愈發的擴大,雙方都知道,如果對方當上皇帝自己肯定不會有好下場,因此都不肯退讓。

濟爾哈朗知道兩黃旗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只要皇太極的兒子他們都支援,代善不喜歡豪格未必不支援皇太極其他的兒子,在情勢非常危急的時候,濟爾哈朗提出來了乙個新的人選,皇太極的第九個兒子,福臨。多爾袞和豪格雖然想當皇帝,可並不傻,八旗內戰破壞的是滿清的內部實力,會嚴重影響八旗進軍關內的步伐。

這之後,豪格退出了爭鬥,多爾袞接受了濟爾哈朗的協議,讓年幼好掌控的福臨當了皇帝,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則順勢當了輔政大臣。多爾袞掌握了實際的大權,當然不會造反。

清朝入關後的皇帝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乙個皇帝是?

順治帝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清世祖愛新覺羅 福臨,即清世祖,清太宗第九子,生母為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崇德三年,出生於瀋陽永福宮。六歲登基,年號順治,由和碩睿親王多爾袞攝政。順治元年 1644年 清軍入關,入主中原。同年,自盛京遷都北京。順治七年 1650年 多爾袞出塞射獵,死於喀喇城,順治帝...

清軍入關太后是誰,清朝入關後的第六位皇帝是誰?

一代皇后大玉兒呀!沒看過電視劇集嗎?清朝入關後的第六位皇帝是誰?清朝第六位皇帝是乾隆皇帝 而入關後的第六位皇帝是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 道光帝綿寧是清朝入關後的帝六代皇帝,生於乾隆四十七年 1782年9月16日 卒於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終年69歲。廟號宣宗,葬慕陵。才智平庸的道光帝徒以儉德...

清朝入關之後有多少個皇帝,清朝一共有多少個皇帝 分別是哪些

10個。從1644年順治入關至1912年溥儀退位,共268年。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統治,光緒,宣統 清朝一共有多少個皇帝?分別是哪些?bai清太祖 愛新覺羅 努爾哈赤 1559 1626 du清太宗 愛新覺羅 zhidao 皇太極回 1592 1643 清世祖 順治 愛新覺羅 ...

曹穎有沒有演過明代末清朝入關的電視劇集

有的,桃花扇傳奇裡演李香君 桃花山傳奇 演員名單 曹穎飾李香君 周杰飾侯朝宗 薛佳凝飾明心 張亞坤飾金九齡 順治帝 郭曉冬飾冒辟疆 席與立飾董小宛 趙敏捷飾錢謙益 李欣凌飾柳如是 修慶飾楊龍友 趙靚飾陳圓圓 陳燕飾董丫鬟 劉蘇飾柳丫鬟 李進榮飾李辰軍 沈保平飾韓公公 劉芳飾侯母 李科飾侯貴 胡大剛飾...

清朝入關後的10位君王,有7位死於冬天,究竟是怎麼回事

清朝時期紫禁城裡冬天取暖都是敞開燒炭火的,而且是不間斷的,這樣空氣就會有汙染,而好幾位皇帝都死在冬天,就是這個原因。因為年歲大了,身體機能就會下降,對於汙染的空氣也就會受不了。在看清宮檔案時就會發現乙個很奇特的現象,清朝的很多皇帝死因都是比較複雜的,尤其是入關以後的十位皇帝當中,大多都是在冬天死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