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時期的重臣有那些,康熙時期的名臣有哪些

時間 2022-01-19 11:23:43

1樓:匿名使用者

陳庭敬,納蘭明珠,索額圖,索尼,康親王傑書,鰲拜,南懷仁,湯若望,蘇克薩哈,鄂必隆,圖海,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張廷玉,施琅

其中四位輔政大臣為:索尼,索尼,蘇克薩哈,鄂必隆

3位異姓王為: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

2樓:匿名使用者

多隆\蘇克薩哈\納蘭明珠\鏊拜

康熙時期的名臣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1、張廷玉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入值南書房,進入權力中樞。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飭吏治。

雍正帝即位後,歷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拜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完善了軍機處制度。

乾隆帝即位後,君臣漸生嫌疑,晚景淒涼,致仕歸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於家中,享年八十四歲,諡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乙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2、蘇克薩哈

蘇克薩哈(?—1667年),納喇氏,清朝大臣。滿洲正白旗人。

歷官議政大臣,巴牙喇纛章京,領侍衛內大臣,加太子太保。順治七年(1650年),告攝政王多爾袞圖謀不軌,多爾袞被追黜。後率軍鎮湖南,屢敗劉文秀軍於岳州、武昌、常德。

康熙初年,受遺詔為輔政四大臣之一。與鰲拜不合,常不得志。康熙帝六年,被鰲拜及大學士班布林善誣以不欲歸政,列二十四罪。康熙六年(1667年)被殺。有現代**和史籍記載。

3、納蘭明珠

納蘭明珠(1635年—1708年),字端範,滿洲正黃旗人,康熙朝重臣,歷任內務府總管、刑部尚書、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傅等要職。

納蘭明珠對康熙議撤三藩、統一台灣以及抗禦外敵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積極作用。康熙二十七年因朋黨之罪被罷黜,後雖官復原職但不再受到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

4、赫舍里·索額圖

赫舍里·索額圖(1636年-1703年),號愚庵,滿洲正黃旗人,大學士索尼第三子,孝誠仁皇后叔父。清代康熙年間權臣,世襲一等公。

崇德元年(1636年)前後,生於盛京。康熙八年(1669年)至康熙四十年,先後任國史院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等職,曾參與許多重大的政治決策和活動。

5、于成龍

于成龍(1617年—1684年) ,字北溟,號於山,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清初名臣、循吏。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于成龍兼管江蘇、安徽兩地巡撫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贈為太子太保。有《於清端政書》八卷等著作傳世。

4樓:一葉落知

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張廷玉、明珠、索額圖、光地、施琅、郎世寧、湯若望、南懷仁、于成龍、姚啟聖、周培公、魏東庭

康熙初年,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受顧命奉幼帝玄燁嗣承大統,為輔政大臣,史稱「四輔政時期」。

至康熙八年(1669)五月,玄燁正式親政,凡八年零五個月。清世祖福臨死時,清聖祖玄燁年方六歲。清廷汲取順治初年多爾袞攝政時給統治階級帶來混亂的教訓,不復以親貴輔政,而以索尼等異姓勛戚功臣輔政。

四大臣執政初始,尚能齊心合力,基本上遵照福臨制定的方針,繼續完成統一中國的戰爭。康熙元年(1662)四月,奉四鋪臣之命,吳三桂執殺南明桂王朱由榔。西南各地小股抗清勢力紛紛歸降,偏居台灣的鄭氏部屬亦有歸順者。

5樓:szj心誠則靈

康熙朝重臣,名臣

索尼蘇克薩哈

遏必隆鰲拜

愛新覺羅 班布林善

富察 公尺思翰

姚啟聖周培公

于成龍索額圖

明珠陳廷敬

施琅李光地

佟佳 國維

富察 馬奇

張廷玉佟佳 隆科多

康熙朝各時期都有哪些有名的大臣

6樓:匿名使用者

康熙時期有哪些有名的大臣?康熙初年,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受顧命奉幼帝玄燁嗣承大統,為輔政大臣,史稱「四輔政時期」。至康熙八年(1669)五月,玄燁正式親政,凡八年零五個月。

清世祖福臨死時,清聖祖玄燁年方六歲。清廷汲取順治初年多爾袞攝政時給統治階級帶來混亂的教訓,不復以親貴輔政,而以索尼等異姓勛戚功臣輔政。

7樓:箭大三

索尼 鰲拜 吳三桂

康熙時期的名臣有哪些?

8樓:筱鴨電影

圖海、索額圖、陳廷敬、熊賜履、納蘭明珠等。

1、圖海

圖海(?—1681年),馬佳氏,字麟洲,世居綏芬河(今黑龍江省東寧市)人,隸滿洲正黃旗。清朝初期名將。

天資忠愨,性情敦篤。順治二年(1645年),起家筆帖式,遷國史院侍讀。順治八年(1651年),擢內秘書院學士,遷弘文院大學士、議政大臣。

順治十二年(1655年),加太子太保、刑部尚書,因事奪官。康熙帝即位,起為正黃旗滿洲都統。康熙六年(1667年),拜為弘文院大學士,加一等輕車都尉世職,充《世祖實錄》總裁官。

康熙九年(1670年),改中和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康熙十三年(1674年),隨信郡王鄂札平定察哈爾叛亂。康熙十五年(1676年),拜撫遠大將軍,率領周昌降服王輔臣,平定吳三桂叛亂,封為三等公。

康熙二十年(1681年),以疾徵還,卒於任上,追贈少保兼太子太傅,諡號文襄。雍正初年,追贈一等忠達公,配享太廟。

2、索額圖

赫舍里·索額圖(1636年-1703年),號愚庵,滿洲正黃旗人,大學士索尼第三子,孝誠仁皇后叔父。清代康熙年間權臣,世襲一等公。

崇德元年(1636年)前後,生於盛京。康熙八年(1669年)至康熙四十年,先後任國史院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等職,曾參與許多重大的政治決策和活動。

康熙帝繼位之初,鰲拜擅權,索額圖輔佐計擒鰲拜,並將其黨羽一網打盡,故深受信任。平定三藩時,讚畫圖謀,頗有功勞。

康熙中期,代表滿清朝廷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從徵謀反的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後期因參與皇太子之爭,1703年5月被圈禁宗人府,9月21日因飢餓而死。

3、陳廷敬

陳廷敬(1638年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字子端,號說巖,晚號午亭,山西澤州府陽城(今山西晉城市陽城縣)人,清代大臣、學者。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給他加上「廷」字,改為廷敬。

順治十五年(1658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秘書院檢討。康熙十四年(1675年),擢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充經筵講官,後歷任左都御史、工部尚書、戶部尚書。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拜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任《康熙字典》總修官。康熙五十一年四月病逝,年七十五,諡文貞。

陳廷敬工詩文,器識高遠,文詞淵雅,有五十卷《午亭文編》收入《四庫全書》,其中詩歌二十卷,還有《午亭山人第二集》三卷等作品。陳廷敬在家鄉所建的午亭山村保留至今。

4、熊賜履

熊賜履(1635年—1709年),清初理學名臣。字敬修,又字青嶽,號素九,別號愚齋,湖廣漢陽府孝感人,世籍南昌。

順治十五年(1658年)進士,選為庶吉士,任職檢討,遷任國子監司業,進弘文院侍讀,以直言論事著稱於時。

康熙七年(1668年)任秘書院侍讀學士,又上書論政,兩次均為權臣鰲拜所忌,後公升為國史院學士,改任翰林院學士,經筵講官。

康熙十四年(1675年)清聖祖嘉稱他的才幹,公升官為內閣學士,授武英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康熙十五年(1676年)他因票擬(內閣接到奏章後,用小票寫所擬批答,再由皇帝朱筆批出)有誤而圖隱瞞,被免官,寄居江寧。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復起為禮部尚書,奉命往江南審訊疑獄後,調吏部。任期奏免了高郵、山陰等30縣3700多項的額賦。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任東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熊賜履曾四任會試考官,並任修撰《聖訓》、《平定朔漠方略》、《實錄》、《方略》、《明史》的總裁官。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辭去朝政機務,留京師充任顧問。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卒。贈太子少保諡文端。著有《經義齋集》18卷、《閒道錄》3卷、《學統》56卷、《澡修堂集》16卷等。

5、納蘭明珠

納蘭明珠(1635年11月19日—1708年6月3日),葉赫那拉氏,字端範,滿洲正黃旗人。清代康熙朝重臣,詞人納蘭性德父親。

迎娶英親王阿濟格之女,起家藍翎侍衛、治儀正,遷為內務府郎中,歷任內務府總管、刑部尚書、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傅等要職。

納蘭明珠對康熙議撤三藩、統一台灣以及抗禦外敵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積極作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朋黨之罪被罷黜,恢復內大臣、光祿大夫原職,但不再受到重用。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葬於今北京海淀區上官村。

9樓:你好嘛

1、赫舍里·索額圖

赫舍里·索額圖(1636年-1703年),號愚庵,滿洲正黃旗人,大學士索尼第三子,孝誠仁皇后叔父。清代康熙年間權臣,世襲一等公。

崇德元年(1636年)前後,生於盛京。康熙八年(1669年)至康熙四十年,先後任國史院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等職,曾參與許多重大的政治決策和活動。康熙帝繼位之初,鰲拜擅權,索額圖輔佐計擒鰲拜,並將其黨羽一網打盡,故深受信任。

平定三藩時,讚畫圖謀,頗有功勞。康熙中期,代表滿清朝廷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從徵謀反的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後期因參與皇太子之爭,1703年5月被圈禁宗人府,9月21日因飢餓而死。

2、施琅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號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今晉江市龍湖鎮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軍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將領。

3、張廷玉

張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清朝傑出政治家,大學士張英次子。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入值南書房,進入權力中樞。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飭吏治。雍正帝即位後,歷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拜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完善了軍機處制度。

4、鰲拜

鰲拜(約1610年 [1]  —1669年,滿語:oboi),清初權臣,出身瓜爾佳氏,蘇完部族長索爾果之孫,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生年不可考,滿洲鑲黃旗人,清朝三代元勳,康熙帝早年輔政大臣之一。以戰功封公爵。

鰲拜前半生軍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

晚年則操握權柄、結黨營私。康熙在黃錫袞、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援下,主政於朝,後定下計策,在武英殿擒拿鰲拜。鰲拜被生擒之後,老死於囚牢中,他是位影響清初政局的乙個重要人物。

5、姚啟聖

姚啟聖(1624~1683年),字熙止,號憂庵,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隸漢軍鑲紅旗。清朝康熙年間政治家、軍事家,收復台灣的決定性人物之一。

康熙時期有那些著名的文臣武將,康熙時期的名臣有哪些

1 納蘭明珠 1635年 1708年 字端範,滿洲正黃旗人,康熙朝重臣,歷任內務府總管 刑部尚書 兵部尚書 都察院左都御史 武英殿大學士 太子太傅等要職。納蘭明珠對康熙議撤三藩 統一台灣以及抗禦外敵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積極作用。康熙二十七年 1688年 因朋黨之罪被罷黜,後雖官復原職但不再受到重用。康熙...

求康熙時期那個明珠的介紹,求康熙時期那個明珠的資料介紹

明珠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曾名噪一時,權傾朝野,人以 相國 榮稱。他官居內閣13年,掌儀天下之政 在議撤三藩 統一台灣 抗禦外敵等重大事件中,都扮演了相當關鍵的角色。同時作為封建權臣,他也利用皇帝的寵信,獨攬朝政,貪財納賄,賣官鬻爵,結黨營私,打擊異己,在封建統治集團的內部鬥爭中,經歷榮辱興衰,...

康熙時期的清朝在世界上強大嗎,康熙時期清朝在世界實力能排到第幾

在工業革命前沒有工業國家,清朝是乙個強國,工業革命後到20世紀以前只是是乙個經濟強國。已經敗相漸露了,不然也不會和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康熙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之一,康熙時期清朝在世界實力能排到第幾?康熙時候清朝在世界的地位最多是二流國家,顯然要遠遜色於當時如日中天的荷蘭,也比正在大力上公升的英國 法國...

康熙時期九子奪嫡的歷史,康熙九子奪嫡的歷史的真實歷史

九龍奪嫡 九王奪嫡 九龍奪嫡 眾阿哥覬覦儲位 康熙四十七年,胤礽首次被廢之後,引起了眾位阿哥對太子位置的覬覦。此時在世的十二位成年阿哥都有謀求儲位的願望 這其中包括已被廢黜的胤礽 只不過有些人野心大,有些人野心小而已,還有的一掂量自己的勢力和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就覺得自己沒戲,早早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因...

清朝的真實實力,清朝在康熙時期的實力在世界上到底是什麼地位

在所謂的 康乾盛世 之時,第一次工業革命正在歐洲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這裡所說的盛世只是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其實早在明末時期資本主義的萌芽便已在我國形成,但封建社會的統治根深蒂固,不久便被統治者扼殺在搖籃之中。中國未趕上時代潮流,注定被淘汰。清朝是我國最後乙個封建王朝,在所謂的 康乾盛世 之時,第一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