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驁蒙武蒙恬蒙毅人物關係,古代中的秦國大將蒙恬和蒙毅是什麼關係?

時間 2022-01-18 10:14:06

1樓:愛情中的那點事

蒙驁是蒙武的父親。

蒙武是蒙恬和蒙毅的父親。

蒙恬是蒙毅的哥哥。

蒙恬和蒙毅是蒙驁的孫子。

秦始皇是在「奮六世之餘烈」的基礎之上才能夠統一中國的,秦國其實出了兩大名將家族,乙個是王姓家族,乙個是蒙姓家族。蒙姓家族祖孫三代則出了四位名將,他們分別是蒙驁、蒙武、蒙恬、蒙毅。

2樓:學院派魚多多

蒙驁的兒子是蒙武、孫子是蒙恬、蒙毅。

1、蒙驁(?—西元前240年)

戰國末期秦國著名將領。蒙驁本是齊國人,後來投靠秦國,官至上卿。

蒙驁歷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四朝,數次率軍出征,屢立戰功。先後奪取南韓十餘座城池、趙國三十餘座城池、魏國五十餘座城池,使秦國得以設立三川郡和東郡,並讓秦國疆域與齊國相接,對南韓、魏國形成三面包圍之勢,為日後秦始皇統一六國打下堅定的基礎。

2、蒙武(?—約西元前219年)

名將蒙驁之子,蒙恬與蒙毅之父,戰國時期秦國將領。西元前224年,蒙武擔任副將,跟隨王翦率軍攻打楚國,大敗楚軍,斬殺楚將項燕。西元前223年,蒙武再度與王翦率軍攻打楚國,擊敗楚軍,俘虜楚王負芻,滅亡楚國。

3、蒙恬(約西元前259年—西元前210年)

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齊國(今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人,秦朝著名將領。西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破齊國,拜為內史 ,深得秦始皇的尊寵,當時與其弟蒙毅號稱「忠信」。

秦統一後,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鄂爾多斯市一帶),率軍修了萬里長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國內交通閉塞的困境。蒙恬曾駐守九郡十餘年,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

4、蒙毅(?—西元前210年)

秦朝(秦國)名將蒙驁之孫,蒙武之子,蒙恬之弟,秦朝大臣。蒙氏家族三代仕秦,攻城略地,出生入死,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

蒙毅、蒙恬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蒙恬管軍事在外統兵,蒙毅掌朝政在內輔佐秦始皇,官拜上卿。蒙毅深受秦始皇的親近,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車,居內則侍從秦始皇左右。

古代中的秦國大將蒙恬和蒙毅是什麼關係?

3樓:青梅史觀

蒙恬和蒙毅均為蒙家子孫,二人是親兄弟,蒙恬是蒙毅的哥哥,二人父親為戰國末期秦國將領蒙武,爺爺則是秦國名將蒙驁,歷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四朝。

蒙恬,姬姓,蒙氏,名恬,琅琊蒙山(今山東省蒙陰縣)人。秦朝時期名將,上卿蒙驁之孫,內史蒙武之子。

出身名將世家,自幼胸懷大志。率軍攻破齊國,拜為內史 ,深得秦始皇寵信。秦統一六國後,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譽為「中華第一勇士」。

秦朝西北最早的開發者,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監修萬里長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國內交通閉塞的困境,大大促進了北方各族人民經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秦始皇去世後,中車令趙高、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導致蒙恬吞藥自殺。曾經改良毛筆,被譽為「筆祖」。

秦國兼併天下後,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 ,自榆中至陰山,設三十四縣。又渡過黃河,佔據陽山,遷徙人民充實邊縣。

其後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把原燕、趙、秦長城連為一體。長城利用地形,藉著天險,設定要塞,有力地遏制了匈奴的南進。

後受遣為秦始皇巡遊天下開直道,從九原郡直達甘泉宮,截斷山脈,填塞深谷,全長一千八百裡,可惜沒有修竣完工。蒙恬駐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

秦始皇非常尊寵蒙氏,信任、誇獎蒙恬的才幹,並且親近蒙恬的弟弟蒙毅,蒙毅官至上卿,外出則陪秦始皇同乘一輛車子,居內則侍從在秦始皇的跟前。蒙恬擔任外事,蒙毅常為內謀,當時號稱忠信。因此,其他的諸將相,都不敢和他們爭寵。

蒙毅法治嚴明,從不偏護權貴,滿朝文武,無人敢與之爭鋒。某日,內侍趙高犯有大罪,蒙毅依法判其死罪,除去他的宦職,但卻被秦始皇給赦免了。從此時起,蒙氏兄弟便成了趙高的心病。

蒙毅,秦朝名將蒙驁之孫,蒙武之子,蒙恬之弟,秦朝大臣。蒙氏家族三代仕秦,攻城掠地,出生入死,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

蒙毅、蒙恬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蒙恬管軍事在外統兵,蒙毅掌朝政在內輔佐秦始皇,官拜上卿。蒙毅深受秦始皇的親近,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車,居內則侍從秦始皇左右。

秦二世繼位後,蒙毅因遭中車府令趙高的讒言陷害,被秦二世囚禁殺害。

蘇軾曾評價蒙氏兄弟「蒙恬將三十萬人,威振北方,扶蘇監其軍,而蒙毅侍帷幄為謀臣,雖有大奸賊,敢睥睨其間哉?不幸道病,禱祠山川尚有人也,而遣蒙毅,故高、斯得成其謀。」

4樓:中國四毛

歷史上確有蒙毅其人,他和蒙恬是兄弟關係,不過他是個文官,不像電影裡是個大將軍,他是蒙恬的親弟弟。

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齊國(今山東省蒙陰縣)人,秦朝著名將領。蒙恬出身於乙個世代名將之家。

祖父蒙驁、父親蒙武均為秦國名將,深受家庭環境的薰陶,自幼胸懷大志。

西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齊,因破齊有功被拜為內史 ,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寵,蒙恬擔任外事,蒙毅常為內謀,當時號稱「忠信」。其他諸將都不敢與他們爭寵。

秦統一六國後,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鄂爾多斯市一帶),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的萬里長城,征戰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

西元前210年冬,秦始皇病死,中車府令趙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立胡亥太子。胡亥即位後,賜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藥自殺。

據傳蒙恬曾改良過毛筆,他是中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也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

蒙毅(?―前210年),秦朝(秦國)名將蒙驁之孫,蒙武之子,蒙恬之弟,秦朝大臣。蒙氏家族三代仕秦,攻城略地,出生入死,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

蒙毅、蒙恬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蒙恬管軍事在外統兵,蒙毅掌朝政在內輔佐秦始皇,官拜上卿。蒙毅深受秦始皇的親近,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車,居內則侍從秦始皇左右。

秦二世繼位後,蒙毅因遭中車府令趙高的讒言陷害,被秦二世囚禁殺害。

5樓:青島小魚聊創業

蒙毅,秦朝(秦國)名將蒙驁之孫,蒙武之子,蒙恬之弟 ,秦朝大臣。 蒙毅、蒙恬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蒙恬管軍事在外統兵,蒙毅掌朝政在內輔佐秦始皇,官拜上卿。蒙毅深受秦始皇的親近,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車,居內則侍從秦始皇左右。

6樓:ttt聽海

蒙恬是蒙毅的哥哥,兩人是兄弟關係,一文一武,蒙恬管軍事在外帶兵,威震匈奴,蒙毅喜歡研究律法,治國有道,官拜上卿。兩人為秦國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

7樓:全能

秦國時期,秦國大將蒙恬和蒙毅是親兄弟,兩人是秦將蒙武的兒子,是上將軍蒙驁的孫子,他們二人與嬴政的關係也非常的好,小時候常常一起玩耍。

8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上好像沒蒙毅這個人物,只有蒙恬。在神話中,蒙恬和蒙毅是沒有關係的。

9樓:匿名使用者

兄弟倆,一文一武,蒙恬為兄[武]。蒙毅為弟[文

蒙恬和蒙毅是親兄弟嗎,蒙恬和蒙毅是什麼關係麼?

蒙毅,秦朝將軍,與兄蒙恬同侍秦始皇,在秦始皇統一中國時,蒙毅的祖父蒙驁 父親蒙武,都是秦國著名的將領,為秦國攻城略地,出生入死,奪得了幾十座城池,為始皇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蒙恬引出身於乙個世代名將之家。祖父蒙驁為秦國名將,事秦昭王,官至上卿。蒙恬成長於武將之家,深受家庭環境的薰陶,自幼胸懷大志...

秦朝時期,蒙家繼蒙恬 蒙毅,有無後人?

有的,本人就是,在家譜上有記錄。蒙恬和蒙毅在處死後,蒙恬的二兒子,怕趙高殺害全家,帶著家眷向南逃難,現在蒙恬的後人在兩個地方有,乙個在廣西百色,有個蒙家寨 那是當年蒙恬南下打仗留下的蒙家軍 在廣西貴港平南縣鎮隆鎮,乙個村莊裡,是蒙恬的二兒子帶家眷留下的。據 史記 記載,兩人均不是善終。乙個被人殺,乙...

蒙恬的蒙家軍有什麼事記,歷史上真的有蒙家軍嗎

蒙恬之死,直接導致了乙個結局,就是30萬秦軍徹底潰敗,30萬秦軍潰敗了之後,秦帝國的滅亡事實也就注定了。所以這就是蒙恬作為乙個將領,其不可或缺地位的體現。他死了之後,帝國事實上就少了乙個很大的依靠,少了一根很大的支柱。歷史上真的有蒙家軍嗎?蒙恬 前210年 秦始皇時期的著名將領,被譽為 中華第一勇士...

秦始皇死後趙高為何要殺蒙恬 蒙毅

最強大腦花 首先,蒙恬悲慘結局是趙高報復的結果。扶植胡亥上台的宦官趙高曾經被蒙毅判處死刑,差點就被蒙毅斬了,這件事一直讓趙高懷恨在心,尋找報復機會。其一,趙高與李斯 胡亥奪權的原因之一就是趙高 怨蒙毅法治之而不己也。史記 蒙恬列傳 其二,趙高拉攏李斯幫助胡亥奪權的遊說詞就是把李斯和蒙恬進行對比,說李...

歷史上真有叫蒙括人嗎? 蒙恬弟弟

蒙毅 蒙恬是兩兄弟一文一武,歷史存在的!有的。西元前223年,秦國大將蒙括帶領兵馬在中山地區與楚國交戰,雙方打得非常激烈,戰爭拖了很長時間。為了讓秦王能及時了解戰場上的情況,蒙恬要定期寫戰況報告遞送秦王。那時,人們通常是用分簽蘸墨,然後再在絲做的絹布上寫字的,書寫速度很慢。蒙活雖是個武將,卻有著滿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