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為何被殺 又被誰殺,許攸是被誰殺的?為什麼?

時間 2022-01-14 12:47:35

1樓:低調

《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寫曹軍攻克冀州後,有一日,大將許褚在鄴城東門處碰見許攸,許攸傲慢地對許褚說:「你們如果沒有我,怎能從此門出入。」許褚一聽非常生氣,回答說:

「我們出生入死,經過血戰,奪得城池,你誇什麼口!」許攸罵道:「你們這些人都是匹夫之勇,何足道哉!

」許褚大怒,拔劍殺攸,提頭來見曹操,訴說許攸無禮之極。曹操見狀,深深責備許褚說:「許攸與我是故交,他說的不過是戲言,你怎麼能殺他呢!

」於是下令厚葬許攸。上述情節純屬**之虛構,歷史上的許攸,並非死於許褚之手,而是被曹操所殺。 曹操殺許攸,這在《三國志》中是有明確記載的。

《三國志·崔琰傳》說:「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魯國孔融、南陽許攸、婁圭,皆以恃舊不虔見誅。」裴松之注引《魏略》,對許攸如何「不虔」於曹操有具體記載。

《魏略》說,許攸自幼與曹操十分要好,官渡之戰中,許攸背叛袁紹投奔曹操後,建議曹操偷襲烏巢,使草草大獲全勝。後曹操奪取冀州,亦有許攸之功。許攸因此居功自傲,乃至得意忘形,對曹操經常口出戲言,甚至稱呼曹操小名,在正式場合亦不知收斂。

在一次聚會上,許攸對曹操說:「阿瞞,你沒有我,不會得到冀州。」曹操一聽哈哈大笑道:

「你說的一點不錯。」嘴上雖這麼說,心裡卻非常不高興,以為許攸無禮太甚。後來,許攸率隨從出鄴城東門,有得意對左右從人說:

「他們曹家沒有我,不可能出入此門。」此話傳到曹操耳中,終於忍無可忍,下令殺死許攸。 可見,許攸之死與許褚毫無干係,《三國演義》說許褚怒殺許攸,曹操責備許褚,並非歷史事實。

其實,儘管許攸為人傲慢,但他身為謀士,絕不會無端向一武將挑釁,以至與許褚發生衝突;而許褚儘管是曹操手下愛將,但他也絕無膽量擅殺曹操的謀士。故許褚殺許攸在情理上也是難以說得通的。 一部《三國演義》,以擁劉反曹為主線,對曹操的負面,極盡描寫渲染之能事,對反映曹操狡詐殘暴的野史傳聞一概收採,為什麼卻將正史明確記載的曹操殺許攸事曲為改寫,假手許褚,為曹操諱呢?

也許在羅貫中看來,許攸張狂得的確有些過分,所以先寫許攸對曹操無禮,使「眾將聞言,俱懷不平」,繼寫許攸終因狂傲,死於許褚劍下。即許攸可殺。既然許攸可殺,那麼就不一定非讓曹操來殺他,寫許褚殺許攸更具戲劇性。

曹操是乙個具有雙重性格的多面體人物,例如他可以稱得上是乙個偉人,但難言是君子;他是乙個十足的英雄,但有時也會要無賴。對待人才問題也是一樣,他愛才如命,最善於招降納叛,但如果有水恃才傲物,對自己不尊敬,那不論其有多大的能耐,有多大的功勞,他也覺不容忍,格殺勿論。曹操殺許攸就是乙個例子。

2樓:禰珧

200年,曹操、袁紹開始交戰,許攸勸袁紹緩攻曹操,袁紹自以為強盛,不聽勸諫,許攸深感失望。許攸貪財,其家人犯法,被審配收治,許攸於是投奔曹操,提供了重要情報,建議曹操出兵烏巢,結果大獲全勝。袁紹死後,獻計決漳河水淹翼州城,攻克翼州城,令袁尚兵敗逃亡,審配身首異處。

翼州城一陷,袁紹基業徹底崩潰。官渡之戰後,許攸跟隨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勞,但許攸擁兵自重,屢次輕慢曹操,稱呼曹操小名,曹操表面上雖嘻笑,心裡卻很討厭他。一次,許攸出鄴城東門,對左右說:

「這家人沒有我,進不得此門。」有人向曹操告發,於是許攸被收押,最終被殺

許攸是被誰殺的?為什麼?

3樓:瓊樓登高人為峰

許攸因自恃其功而屢屢口出狂言,終因觸怒曹操而被殺。

拓展資料:

1、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鄴城,占領冀州,許攸立有功勞,但許攸自恃功高,屢次輕慢曹操,每次出席,不分場合,直呼曹操小名,說:"阿瞞,沒有我,你得不得冀州。"曹操表面上雖嘻笑,說:

"你說得對啊。"但心裡頗有芥蒂。一次,許攸出鄴城東門,對左右說:

"這家人沒有我,進不得此門。"有人向曹操告發,於是許攸被收押,最終被殺。

2、許攸本為袁紹帳下謀士,官渡之戰時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許攸因此背袁投曹,並為曹操設下偷襲袁紹軍屯糧之所烏巢的計策,袁紹因此而大敗於官渡。袁軍全盤崩潰,袁紹僅帶著八百騎兵逃回河北,曹操大獲全勝。許攸功勞很大。

3、在**《三國演義》中,許攸年輕時與曹操相友善,後來成為袁紹的謀士,多次為袁紹出謀劃策,力主攻打曹操都城許昌。官渡之戰之際,許攸因家人犯法被收治而投奔曹操,提供了重要情報,建議曹操偷襲烏巢,結果大獲全勝。官渡之戰後,許攸跟隨曹操到達鄴城,口出狂言,辱罵曹操,輕視曹軍將士,被許褚一怒之下殺死,曹操見後深責許褚,下令厚葬許攸。

4樓:匿名使用者

許攸的被誰殺死的有兩個說法。

第乙個是羅貫中《三國演義》中,許攸是被曹操的武將許諸衝動所殺,因為在《三國演義》中許攸簡直就是在自尋死路,因為喝了點酒,不斷的用言語來激許諸,許諸可是腦子裡沒有彎的粗人,**受得了許攸這麼放肆狂妄,所以直接一抬手把許攸的頭給割了下來,提著頭去找曹操了。

第二個說法是歷史記載,許攸被別人舉報,曹操把他殺了。因為有人舉報許攸貪贓,曹操早有殺許攸之心,便藉此把許攸給殺了。

在**《三國演義》中,許攸年輕時與曹操相友善,後來成為袁紹的謀士,多次為袁紹出謀劃策,力主攻打曹操都城許昌。官渡之戰之際,許攸因家人犯法被收治而投奔曹操,提供了重要情報,建議曹操偷襲烏巢,結果大獲全勝。官渡之戰後,許攸跟隨曹操到達鄴城,口出狂言,辱罵曹操,輕視曹軍將士,被許褚一怒之下殺死,曹操見後深責許褚,下令厚葬許攸。

5樓:來了來了

」許褚一聽非常生氣,回答說:「我們出生入死,經過血戰,奪得城池,你誇什麼口!」許攸罵道:

「你們這些人都是匹夫之勇,何足道哉!」許褚大怒,拔劍殺攸,提頭來見曹操,訴說許攸無禮之極。曹操見狀,深深責備許褚說:

「許攸與我是故交,他說的不過是戲言,你怎麼能殺他呢!」於是下令厚葬許攸。上述情節純屬**之虛構,歷史上的許攸,並非死於許褚之手,而是被曹操所殺。

曹操殺許攸,這在《三國志》中是有明確記載的。《三國志·崔琰傳》說:「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魯國孔融、南陽許攸、婁圭,皆以恃舊不虔見誅。

」裴松之注引《魏略》,對許攸如何「不虔」於曹操有具體記載。《魏略》說,許攸自幼與曹操十分要好,官渡之戰中,許攸背叛袁紹投奔曹操後,建議曹操偷襲烏巢,使草草大獲全勝。後曹操奪取冀州,亦有許攸之功。

許攸因此居功自傲,乃至得意忘形,對曹操經常口出戲言,

年羹堯為什麼被殺,年羹堯為何失寵為何被殺

因為雍正帝視年羹堯為允禩的同黨,怕他一直想篡位。皇太子之廢也,允禩謀繼立,世宗深憾之。雍正繼位後,視允禩及其黨羽為眼中釘 肉中刺。允禩心裡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繼位,耍了個兩面派手法先封允禩為親王 其福晉對來祝賀者說 何賀為?慮不免首領耳 這話傳到雍正那裡,命將福晉趕回娘家。不久,藉故命允禩在太廟...

陳世美為何被殺,陳世美為何堅決不認秦香蓮 包青天為何必殺陳世美

陳世美犯的是當時的重罪,欺君之罪就是騙皇帝老兒的醉!陳世美派自己手下 韓琪 去追殺秦香蓮母子三人。要求韓琪刀上要見 血紅 韓琪追殺秦香蓮母子三人,聽了秦香蓮哭訴自己是陳世美的原配夫人,韓琪心中頓生疑慮,不忍心殺害她們母子,但陳世美有令,刀上要見血紅,韓琪沒有辦法回去交差,大義的釋放了秦香蓮母子三人,...

曹操不是心胸狹隘的人,為何要殺掉了許攸

說到曹操,我們每個人都很熟悉。在他手下有一名很有才能的謀士,名叫許攸。曾在曹操一開始的時候為他出謀劃策,在曹操和袁紹的官渡之戰中,他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如果沒有許攸就不會有曹操官渡之戰的勝利,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很有才能的人,卻最終被曹操殺掉,我覺得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曹操認為許攸個人人品不是...

許攸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何會為自己遭來殺身之禍

許攸幫助曹操打贏官渡之戰以後,總是不把曹操放在眼裡,經常辱罵曹操,最後惹怒了許褚,被許褚殺了。因為他自持功高,隨意呼叫曹操小名,而且不知收斂,因此被曹操殺害 許攸足智多謀,但是為人狂妄自大不講處世之道,自以為立功甚偉便可以口無遮攔,自然引得曹操不滿,於是曹操便借許褚的刀殺了許攸 因為許攸非常自大,幫...

許攸投降曹操獻上火燒烏巢之計,為何曹操不懷疑

曹操太了解對手袁紹了,袁紹性忌寡斷,難於從善如流,格局太小,認不清對手是誰,手下謀士雖多,都不能用,況且,謀士之間勾心鬥角,難於制定統一的計畫。雖然將廣兵多,一擊即潰。許攸的到來,使他了解了袁紹的情況,他和許攸是發小,了解許攸的為人,許攸不會騙自己。因為在此之前曹操已經對他進行了試探,結果表明他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