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被稱為武聖人,為何比關羽更善戰的呂布沒被封為武聖人

時間 2022-01-12 13:24:20

1樓:河南省高考諮詢杜老師

關羽被稱為武聖人,是因為他不僅武力強大,而且忠肝義膽,人格魅力強大。而呂布雖然武力強大,卻是「三姓家奴」,這樣的人雖然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但是卻不能稱為聖人。

先說說關羽本身,他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三國名將,關羽關雲長,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結為兄弟,隨後斬殺顏良、鎮守荊州、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最終的結局是在麥城被殺,曹操獲得關羽的人頭之後,以大禮安葬。關羽有勇有謀,可敵萬人,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和各種精彩的故事。

由古至今,有勇有謀的將領不計其數,但是關羽為何能脫穎而出?歸根結底是因為關羽的「忠義」二字,很多人都認為他是「忠義」的化身。關羽的「事君不忘其本」,讓他無論什麼情況,都一直對劉備和漢室忠心耿耿。

以至於影響到今天,已經被我們神化,成為黑白兩道共同供奉的「關公」。官方推崇他為著名的武將,民間認為他是成神的關老爺,風水先生用他的塑像來鎮宅辟邪,混黒社會的也拜他為忠義的大哥,香港的警察也拜他為道義的楷模。關羽的武聖人名號當之無愧。

2樓:哈佛女

呂布在三國演義是個反面人物,而關羽則是個正面人物,怎麼說也會選乙個正面人物吧

3樓:職場沐川

關羽各反面都更能擔當這個稱呼,呂布雖然很善戰,但是這也跟他的人品修養有關,論這些,他就比不上關羽。

4樓:

關羽是忠義之士,正面人物,而且單刀赴會,過五關斬六將,被人們廣為讚頌,而提起呂布就算有勇無謀,三姓家奴。武力再強也不可能被人給予稱號的

5樓:欲於史河修之

關羽在死後才被稱為武聖人,可能是因為他的忠義吧,而不是依據他的戰鬥力,所以現在拜把子都拜關羽。

6樓:不一樣的趣味文化

因為武聖人並不僅僅是用武力值來評定的,它是從忠、孝、德、義、智等方面來綜合評定的。呂布雖然很能打但是他的德義禮等方面還差的遠。

7樓:透明的藍

因為呂布當時是比較殘忍的,而關羽是正義的代表,人們當然只會給正義的人取封號了!

8樓:職場小蔣

因為關羽只是能夠打戰,別的地方有問題,而關羽是有勇有謀,還比較有義氣。

9樓:高中陳老師

武聖人的評判標準不是單一的善戰為標準的,還有為人處事、道德品質等多方面來評判的。

10樓:loser的無賴

因為關羽更符合這個詞所表達的形象吧,至少我覺得關羽比呂布更有將領該有的風範。

11樓:一口養樂多

可能是當時的人們只認定關羽這乙個武聖人,並不接受其他人當這個武聖人,畢竟武聖人只能有乙個。

為什麼關羽被認為是武聖人呢?歷史上有太多人比他強了

12樓:極簡健身-肖

現在又這樣乙個主流的說法,你先看看:清康熙年間,為了盡快穩固滿族的統治,康熙皇帝玄燁在文化上分封文武二聖,文聖封了孔子,這個是沒有異議的,但是到了武聖,產生了分歧,大臣門定出了幾個,最後在岳飛和關羽之間無法取捨,交給康熙裁定,康熙認為這二人從忠心武藝等基本沒有區別,唯一的區別是,關羽打的是曹操和孫權,而岳飛打的金國,而清朝愛新覺羅氏就是金的後裔,清立國以前就叫後金,所以武聖就不選岳飛而選了關公.

這一點,我也比較認同.但是關公的聲望不是從康熙時候開始的,明朝朱棣年間.皇帝出征的時候被困,半夜夢見關公顯聖,才帶領部隊脫困.

回京之後廣建關帝廟.這時候關公的民間聲望才暴漲到非常的高.

13樓:啟示錄的追隨者

武並不指單獨的軍事才能,而指忠、義、信、智、仁、勇、禮。白起坑殺了趙國40萬人,已經不能在此列之中;孫武並沒有過多的表現他軍事以外的美德;戚繼光怕妻子,雖然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在古代男尊女卑的情況下,就這一點他也沒什麼希望成為武聖人,而且他是被朝廷給罷免的,在古代,誰敢忤逆朝廷來崇拜乙個所謂的罪人,岳飛、袁崇煥也是如此。

而關羽不同,忠信自是不必多說的,未降曹就可以說明;仁義體現在他華容道放曹;勇智在五關六將、水淹七軍、刮骨療傷也可以表現出;至於禮,關羽從小讀四書五經,可以說是蜀國少有的懂禮之人。而且關羽可以算是戰死,岳飛等基本是病死或被自己人殺掉,軍人以戰死沙場為榮,關羽更能體現這一點。

至於關羽性格上的缺陷,那既可以認為是武聖人該有的傲氣,也可以認做是關羽更人性化的一點;關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車胄、斬顏良、誅文醜、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事蹟可說是盡人皆知,而白起等人的事蹟就沒這麼廣泛了。最後關羽在《三國演義》中描述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若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其個人魅力是獨一無二的,你想想孫武,腦海裡能有威風凜凜的感覺嗎?

而關羽呢?

ps:如果你說三國演義是非歷史正傳,只是**的話,那麼武聖人本身就不是一種歷史性的稱呼,關羽在當時那個特定的情況下被歷朝歷代加封至武聖人,在一定程度上,是統治者加強統治的一種手段

14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志》】(非國義)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 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溫恢:「關羽驍銳。」

呂蒙:「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凌人。」、「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

諸葛亮:「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

郭嘉、程昱稱關羽、張飛:「萬人敵」

劉曄稱關羽、張飛:「勇冠三軍」

周瑜稱關羽、張飛:「熊虎之將」

傅幹稱關羽、張飛:「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

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讚關雲長、張益德:「關、張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攜上,雄壯虎烈。藩屏左右,翻飛電發,濟於艱難,讚主洪業,侔跡韓、耿,齊聲雙德。

交待無禮,並致奸 慝,悼惟輕慮,隕身匡國。 」

關羽和張飛在當時在後世都成為勇猛善戰的代名詞:

晉書劉遐傳:「晉劉遐每擊賊,陷堅摧鋒,冀方比之關羽、張飛。」

魏書崔延伯傳:「崔公,古之關張也。」

以上這些人難道眼光都有問題不成?!

他不及戚繼光,難道讓關公抗倭去?!!評價歷史人物,應站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去客觀分析,而非主觀臆斷,要不然不就又成了「關公戰秦瓊」。。。

15樓:潵粅炷義

關羽有一定的軍事能力,而且人絕對忠誠,《廣名將傳》有關羽的一席之地足見還是有一定統帥能力的,只是其能力被羅貫中無限放大。的確《三國演義》的社會影響力太大了,人們只記住了三國時有個關羽,幾乎就遺忘了別人。

評選所謂聖人是在清朝,樓主所提及的其他人物如白起,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綽號「人屠」,出了名的劊子手,長平之戰坑殺趙國40萬降卒,這是人生的汙點,向來敬奉儒家思想的中國人是不會欣賞這種人的。孫武本來就是被奉為「兵聖」,軍事謀略本就高人一籌。岳飛是什麼人,抗金名將,金是什麼,女真族,滿清就是女真族,清朝皇帝絕不可能將這樣乙個和祖宗打了一輩子仗的人奉為神明的。

平心而論,岳飛的軍事統帥能力,人品,個人魅力,絕對是讓每個人都欣賞的,可惜,錯誤的年代,讓我們漢族人的民族英雄只能成為傳說。戚繼光的軍事能力可以說和岳飛相比難分伯仲,但身為明朝人,這也是清朝皇帝最為忌諱的。袁崇煥更不必說了,當年的紅衣大炮結束了努爾哈赤的一生,要知道,努爾哈赤是人家清朝的太祖皇帝。

其實關羽是有毛病,他的自負,與同事的不和諧,戰場輕敵,這些都是致命的,但許多優點,如「身在曹營心在漢」,相信很多人做不到,何況當時這個「漢」已經是名存實亡。打個比方,你在一家公司上班,待遇不怎麼樣,只是老闆對你還行,另外一家更有實力的公司非常欣賞你的能力,給出非常豐厚的待遇,千方百計把你騙過去,你還能像關羽一樣嗎。如果是我,肯定做不到。

16樓:恭永昌

封建統治的需要。

「武聖人」原來一直是岳飛,清朝以前岳王廟遍布全國,備受人民尊崇和愛戴。但是他抗擊的是女真人的侵略,而女真人又是滿族人的祖先,因此,在清朝建立以後,有關岳飛的《說岳全傳》等**被全面禁毀,滿清統治者開始全力拔高關羽的形象,以取代岳飛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以消除人民的反清意識。

至於為什麼是關羽,而不是白起、孫武等比他優秀得多的武將,這和滿清統治者的個人愛好有關。固為滿清建國者努爾哈赤愛讀《三國演義》,在其起家的過程中不乏運用這部**中的計謀,以後歷代滿清統治者都把《三國演義》作為必讀書,相傳皇太級殺死明朝毛文龍和袁崇煥兩大名將,用的就是三國中的計謀。甚至可以說,沒有《三國演義》這本漢人寫的**的教導,滿清根本得不了天下。

準確地說,中國的「武聖人」是民族英雄岳飛,而關羽則是滿清統治者篡改和強加的乙個「武聖人」。

而且,你提到的那幾個人中,白起,岳飛,戚繼光、袁崇煥都是被自己的老闆(皇帝)乾掉的,孫武則是炒了老闆的魷魚,自己跑了。在老闆眼裡當然比不上戰死的關羽了。

為什麼關羽被後人尊為武聖、關帝,而諸葛亮卻沒有被尊為神呢?

17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很多是神化諸葛亮的故事 正史中諸葛亮並非如此強大

1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諸葛亮太聰明了!

關羽被稱為 武聖,如果關羽同時VS呂布 馬超,結果會怎樣

關羽必輸 呂布武功排行第一,關於排行第四,馬超第五。三英戰呂布的時候,張飛跟關於2個打呂布乙個也僅僅平手而已,更何況要關羽打有個幫手的呂布了 關羽的武聖固然有強大的武力,但與此同時也與傳說中關羽的為人品德不無關係。自古以來能稱聖的,在當時的人眼裡,德是很重要的乙個方面。如果呂布在這方面不遜於關羽的話...

關羽被稱為「武聖」,三國中有哪些描寫他的片段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與曹仁之間的軍事摩擦中逐漸佔據上風,隨後水陸並進,圍襄陽,攻樊城,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於禁打的全軍覆沒,進而包圍樊城。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但隨後東吳孫權派遣呂蒙 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後方,麋芳 士仁都背棄關羽。同時,關羽又在與徐晃的...

關羽為什麼是武財神,關公為什麼會被稱為武財神

關羽一生忠義勇武,堅貞不二,為佛 道 儒三門崇信。明清時代,關羽極顯,有 武王 武聖人 之尊,由此關羽被世人附會成具有司命祿,估科舉,治病除災,驅邪避惡等 全能 法力,民間各行各業對 萬能之神 關帝頂禮膜拜。人們之所以奉關公為財神,是大概是因為關羽不為金銀財寶所動,與一些世間貪利妄義之徒形成鮮明的對...

關羽「武聖」稱號來歷是什麼,為什麼武聖是關羽

三國演義 是由我國著名 家羅貫中所寫,以東漢末年為背景寫的一部章回體 其中講述了諸侯間的步步蠶食以及各路英雄間的打鬥之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關羽。關羽以忠義自詡,他在華容道放走了唯一殺掉劉備勁敵曹操的機會,而後人也叫他 武聖 同時後世人都修建廟宇祭拜他。三國時期的關羽也是勇猛無敵,後世的一些皇帝...

關羽被稱為什麼

關羽被稱為武聖 幾千年來,關羽被神化為武聖這個形象一直延伸至今。三國志 對其的評述為 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 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好像其唯一的缺點是剛愎自用,我覺得這個小小的缺點並不是他最大的致命點,他最大的弱點就是他的戰略思想,他沒有理解和貫徹諸葛亮的戰略思想,導致了荊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