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劉徹的主要貢獻是什麼,漢武帝的主要貢獻

時間 2022-01-10 07:09:32

1樓:墨雲星

1、地方實行刺使制度,利於對地方的管轄,加強**集權,維護國家統一。

2、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進一步削弱王國勢力,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3、推行察舉制,利於選拔人才,擴大統治基礎。

4、把地方的鹽鐵經營權和鑄幣權收歸**,統一發五銖錢,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

5、派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前所未聞的西域資料,密切了和西域的關係,促進了西域社會的進步,豐富了中原的物質生活,為後來絲綢之路的開闢奠定基礎。

2樓:語數教育鄭老師

1、改革幣制

漢武帝即位後,為了****在經濟管理和政治統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視解決幣制問題,先後進行了六次幣制改革,基本解決了漢初以來一直未能解決的幣制問題。

一方面穩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將地方的鑄幣權重新統一於**。六次改革後三官五銖的發行一舉解決了困擾西漢金融多年的私鑄、盜鑄問題,漢武帝的幣制改革至此取得了較大成功。

2、獨尊儒術

漢武帝採取董仲舒的」獨尊儒術「。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漢武帝創造了數個第一,聽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表彰六經」就是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學說的讀書人,均受排斥,武帝還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舉辦太學。

3、溝通西域

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西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這在中國史上屬首次。從西域胡(黃)瓜、胡豆、胡麻、石榴、胡蘿蔔、葡萄、汗血馬、核桃、苜蓿種植,從大宛引進了良種馬———天馬,西域的樂曲、魔術傳至中國。

中國傳出了冶鐵術、鑿井術、絲綢製造、漆器製造等技術,井渠法作龍首渠,後傳入今中國新疆地區,並進而入波斯等地。中原大量的絲織品和金屬工具向西輸送,鑄鐵技術,井渠法也傳到西域,歷史意義重大。

漢武帝的主要貢獻

3樓:匿名使用者

政治:在政治方面,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削弱漢初分封的諸侯國勢力,加強監察制度等。漢武帝還變古創制,包括收相權、設刺史、立平準均輸等重大改革與創制,建立了一套系統完整而且體現著法家之「以法治國,不避親貴」的政治制度。

這種法制傳統,成為此後二千年間中華帝國制度的基本正規化。

4樓:匿名使用者

- -還是他的回答專業額,

太牛了,

漢武帝的主要功績有什麼?

5樓:戒為良藥

一、漢武帝實施了一些加強**集權的政治制度,鞏固了西漢王朝的統一和發展。漢武帝剛剛登上皇帝寶座時,由他的祖母竇太后掌握大權。西元前135年,竇太后死去,漢武帝開始把一切大權都掌握到自己手中,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

他首先打擊了外戚丞相田,然後加強了他身邊收轉文書的尚書、中書的地位,使丞相成為有名無實的職位。自此,中書和尚書成了**發號施令的機構。為了加強**集權,徹底解決藩國問題,他命令藩王們不能把封地僅僅傳給繼承王位的長子,還必須劃出一部分來分封給其他幾個兒子,並且互不統屬。

這樣一來,藩國的土地越來越小,勢力越來越弱,後來就無法與**對抗了。這是漢武帝的聰明之舉。漢武帝還加強了原有的監察制度,並建立了一套選用官吏的新制度。

他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命令各郡國每年舉孝、廉各一人,並用「公車上書」的辦法,使官吏及人民都可以上奏章給皇帝建議國事,意見合乎治國要求的,就根據上書人的特長授給官職。

二、漢武帝為了加強和鞏固自己的統治,採納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和**集權,對後來的歷史產生了長久的影響。董仲舒認為,皇帝是奉上天的意旨來管理人民的,上天給了他統治人民的權力,絕對不能違反。

這種說法正好迎合了漢武帝的心意,漢武帝便採取這種思想來做統治思想和維護封建制度的工具。在舉行測試的時候,漢武帝對其他各派學說的人一介不取,獨取儒生。於是,要想做官就得接受儒家學說,士人都變成了儒生。

三、漢武帝出兵抗擊匈奴,使西漢王朝的政權更加鞏固,國家更加統一,為西漢經濟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從西元前133年到西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兵和匈奴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作戰,最後取得了抗擊匈奴的全面勝利,充分體現了他的雄才大略和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在抗擊匈奴的過程中,漢武帝還用大量移民的辦法來充實邊防,發展生產。

四、漢武帝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加強了漢朝和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西元前138年,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大探險家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聯合大月氏共同防禦並打擊匈奴勢力。

西元前119年,張騫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隨後,中亞、西域各國以朝貢為名,經常到長安訪問和**。中國和西域各國之間的人員和**往來,從西漢開始,歷經東漢、魏晉南北朝,直到唐代,延續了1000多年。

五、漢武帝開拓了南方和西南疆域,使越族以及西南各少數民族和漢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漢武帝使越族三個部落歸屬漢室後,把他們遷移到長江、淮河、南海等地,與漢族人民長期共居,彼此逐漸融合,形成了自秦始皇以來沒有完成的「大統一」局面。

漢武帝在開拓西南地區的過程中,把鐵製生產工具和較高的漢族文化傳到這些地區,或多或少地破除了這些地區的閉塞性,推動了當地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六、大力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漢武帝在位時修建了漕渠、白渠、龍首渠,還在秦朝開成的鄭國渠旁邊開了6條輔渠,灌溉高地。西元前109年,漢武帝徵發數萬士兵堵住了黃河決口。

經過這次治理,黃河下游大約有80年沒有鬧過大水災。漢武帝還大力推行屯圍、屯墾等發展農業的重大措施。他還大力推行代田法和新農具,大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總之,漢武帝在位期間,充分施展了他的雄才大略,把西漢王朝推向了極盛階段。

6樓:你好嘛

1、擊潰匈奴

元狩四年(前119年)的漠北戰役規模最大。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率10萬騎兵,幾十萬步兵,分別從定襄郡(內蒙呼和浩特東南)和代郡(河北蔚縣)出發,共擊匈奴單于(匈奴首領)於漠北。

衛青北進千餘里渡過大沙漠(戈壁沙漠),直抵闐顏山(蒙古杭愛山脈),殲敵1.9萬餘人。霍去病深入1000多公里,追擊匈奴左賢王兵到狼居胥山(蒙古肯特山),俘敵7.

4萬餘人,飲馬瀚海,到達今天的貝加爾湖(俄羅斯)。

漠北之戰給匈奴以致命打擊,出現了「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的局面。從此,匈奴北徙漠北並西遷。漢北自朔方,西至令居(甘肅永登),以60萬吏卒屯田,加強防守。

漢武帝取得抗擊匈奴的戰爭的勝利,使國家更加統一,長城內外「馬牛放縱,畜積布野」,為經濟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匈奴帝國開始走向衰落。

2、開拓西域

遠征大宛:大宛,地處烏茲別克費爾干納盆地,張騫出使西域後,漢武帝為了得到汗血馬於是命使者,帶**二十萬兩及一匹**鑄成的金馬去大宛國都,求換汗血馬。

但大宛國王毋寡以汗血馬為大宛國寶而拒絕,漢朝使節就在毋寡面前,破口大罵,並把金馬擊碎,掉頭而去,毋寡因而大怒並殺死使團,奪走金銀財寶。漢武帝聞使者被殺,財物被劫,不禁大怒,立命李廣利任貳師將軍,發兵數萬遠征大宛。

太初四年(西元前101年),漢武帝命李廣利遠征大宛。漢軍人多勢眾,聲勢浩大,沿途小國不敢對抗,紛紛開城出迎,供給食糧和飲水。只有輪台(新疆輪台)抗拒漢軍,閉城緊守。

漢軍攻數日,破城,屠輪台,此後無人敢擋。

直襲大宛都城貴山城,首先切斷其水源,然後將貴山城團團包圍,日夜攻打,破其外城,殺大宛勇將煎靡。大宛統治集團內部終於發生內訌,其貴人多怨大宛王毋寡,於是共同殺死毋寡,遣使持毋寡首級赴漢營求和,表示願將良馬驅出供漢軍挑選,從此大宛服屬西漢。

3、改革幣制

漢武帝統治時期,由於對外征伐不斷,**財政從此前「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的豐盈一變而為入不敷出的困局。「而富商大賈或蹛財役貧,轉榖百數,廢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給」。

富商大賈富可敵國,恰與窘困的**財政形成了鮮明對比。****除了靠鬻武功爵等方式快速增加財政收入外,「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而不佐國家之急,黎民重困。於是天子與公卿議,更錢造幣以贍用,而摧浮淫並兼之徒。

」增加**財政收入,打擊大商人,此即漢武帝幣制改革的初衷。故漢武帝即位後,為了****在經濟管理和政治統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視解決幣制問題,先後進行了六次幣制改革,基本解決了漢初以來一直未能解決的幣制問題。

一方面穩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將地方的鑄幣權重新統一於**。六次改革後三官五銖的發行一舉解決了困擾西漢金融多年的私鑄、盜鑄問題,漢武帝的幣制改革至此取得了較大成功。

4、收藏圖書

文化上,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的建議;劉徹能詩善賦,重用四方文人賢士、重視文化建設。歷史上第一次由**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徵集圖書,廣開獻書之路。又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各類圖書,皆在數十年間廣充秘府,史稱「書積如丘山」。

當時**藏書處所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皇宮有「延閣」、「廣內」、「秘室」之府,藏書達33090卷。皇室和**藏書空前豐富。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記載的國家圖書館。

5、開闢絲綢之路

西域同內地的聯絡開始於遙遠的歷史年代,到西元前2世紀左右,西域分為三十六國,互不統屬。在天山以北的準噶爾草原有烏孫、且彌等國;在天山以南,崑崙山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地區,又分為南道諸國和北道諸國。

北道諸國有龜茲(新疆庫車)、疏勒、焉耆(新疆焉耆)、車師(新疆吐魯番)等較大的國家。南道諸國有莎車(新疆莎車)、于闐(新疆和田)、樓蘭(新疆羅布泊西)等國。

漢武帝任命張騫為中郎將,率領三百多隨員,攜帶大批金幣絲帛以及牛羊向西域進發。張騫到達烏孫後,原定目的雖未達到,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國。元鼎二年(前115年)張騫回來,烏孫派使者幾十人隨同張騫一起到了長安。

此後,漢武帝派出的使者還到過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鹹海與裡 海間)、條支(安息屬國)、犁軒(附屬羅馬的埃及亞歷山卓城),中國使者還受到安息專門組織的二萬人的盛大歡迎。自此,絲綢之路正式開通。開闢了鏈結東到長安,西到羅馬帝國,最遠至埃及亞歷山卓的**通道。

元封三年(前108年),漢武帝命趙破奴率軍進攻樓蘭、車師,並在酒泉(甘肅酒泉)至玉門關一帶設立亭障,作為**糧草的驛站和防守的哨所。

太初元年(前104年)漢武帝派李廣利出征大宛,擊敗大宛後,西域的交通更加通順。西漢又在樓蘭、渠犁(新疆塔里木河北)、輪台(新疆庫車縣東)等地設校尉管理屯田,這是漢在西域最早設定的軍事和行政機構,

漢武帝劉徹,有關漢武帝劉徹的簡介?

衛皇后,字子夫,西漢武帝之後。生年不詳,卒於漢武帝徵和三年 前90年 平陽 今山西臨汾 人。子夫本是襲封平陽侯曹時府中的歌妓,服侍曹時的夫人平陽公主。漢武帝即位後,他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武帝幼年時戲言要藏於金屋的阿嬌無子,所以平陽公車就把鄰近大戶女子收買來,養在家中,準備讓漢武帝選取為妃。適逢漢武帝在...

漢武帝劉徹簡介漢武帝的父母是誰,漢武帝簡介詳細

漢武帝劉徹簡介 漢武帝劉徹 西元前156年7月14日 1 西元前87年3月29日 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 戰略家 詩人。漢武帝十六歲時登基,為鞏固皇權,漢武帝設定中朝,在地方設定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 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

漢武帝劉徹,在古代,徹是什麼意思

讀音 ch 釋義 動 通 通達。動 透 穿過。動 盡 完 到底。動 通 撤 去掉 拿掉。徹 的詞性變化 1 通,達 thorough penetrating clear 徹,通也。說文 果無不徹。國語 晉語六 攝而不徹。國語 楚語上 陳士卒百人以為徹行百行。國語 吳語 其何事不徹?國語 周語上 焚煙...

歷史上的漢武帝有哪些成就,漢武帝劉徹的歷史成就有哪些?

漢武帝 西元前156年 西元前87年 西漢時期的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 戰略家 詩人。為鞏固皇權,漢武帝在地方設定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頒行 推恩令,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漢武帝劉徹的歷史成就有哪些?漢武帝的主要成就是什麼?1 政治方面。改革官制。在 由皇帝的親信尚書令 侍中...

漢武帝劉徹是漢高祖劉邦的什麼人,漢武帝是漢高祖的什麼人

漢武帝劉徹的父親漢景帝名劉啟,而劉啟的父親又是劉恆,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兒子,所以說漢高祖劉邦是漢武帝劉徹的曾祖父。武帝是高祖的曾孫。詳細請看漢朝宗譜 部分 漢太上皇 劉煓 追封 1 漢高祖 劉邦 前256 195 漢高祖劉邦,字季,出身農民家庭,陳勝反秦起義,劉邦響應,自稱 沛公 前206年,劉邦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