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的範圍是幾千公尺?

時間 2022-12-19 06:10:13

1樓:匿名使用者

生物圈的概念是由奧地利地質學家休斯(在137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動的領域及其居住環境的整體。它包括海平面以上約10000公尺至海平面以下11000公尺處,其中包括大氣圈的下層,岩石圈的上層,整個土壤圈和水圈。

但絕大多數生物通常生存於地球陸地之上和海洋表面之下各約100 m厚的範圍內,如果把地球看作乙個足球大小,那麼生物圈就比一張紙還要薄。..

生物圈主要由生命物質、生物生成性物質和生物惰性物質三部分組成。生命物質又稱活質,是生物有機體的總和;生物生成性物質是由生命物質所組成的有機礦物質相互作用的生成物,如煤、石油、泥炭和土壤腐殖質等;生物惰性物質是指大氣低層的氣體、沉積岩、粘土礦物和水。

由此可見,生物圈是乙個複雜的、全球性的開放系統,是乙個生命物質與非生命物質的自我調節系統。它的形成是生物界與水圈、大氣圈及岩石圈(土圈)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生物圈存在的基本條件是:

第一,必須獲得來自太陽的充足光能。因一切生命活動都需要能量,而其基本**是太陽能,綠色植物吸收太陽能合成有機物而進入生物迴圈。

第二,要存在可被生物利用的大量液態水。幾乎所有的生物全都含有大量水分,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第三,生物圈內要有適宜生命活動的溫度條件,在此溫度變化範圍內的物質存在氣態、液態和固態三種變化。

第四,提供生命物質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包括o2、co2、n、c、k、ca、 fe、s(氧氣 二氧化碳 氮 碳元素 鉀元素 鈣元素 鐵元素 硫元素)等,它們是生命物質的組成或中介。

總之,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均屬生物圈。生物的生命活動促進了能量流動和物質迴圈,並引起生物的生命活動發生變化。生物要從環境中取得必需的能量和物質,就得適應環境,環境發生了變化,又反過來推動生物的適應性,這種反作用促進了整個生物界持續不斷的變化。

2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的直徑為12750千公尺,但是生物圈只佔了海平面上下的共20千公尺的厚度,由此可見生物圈相對於地球來說非常的薄,但是,它雖然薄,雖然只佔了地球很小的一部分,卻有無數的生命生活在其中。

生物圈是指整個地球嗎,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環境。( )

不是 什麼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要領是由奧地利地質學家休斯 e.suess 在187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動的領域及其居住環境的整體。它在地面以上達到大致23千公尺的高度,在地面以下延伸至12千公尺的深處,它包括平流層的下層 整個對流層以及沉積岩圈和水圈。但絕大多數生物通常生存於地球陸地之上...

地球上的生物圈有什麼,地球上的生物圈有哪些部分?

我們把有生命 人 動物 植物和微生物 存在的空間圈層,稱為生物圈。目前,科學家們在生物圈之外也發現了生命存在的跡象。現代科學認為,生物圈的上限在地面以上12 18千公尺的高空 下限大約在地面下12千公尺的地球深處。在生物圈之內,生物與環境之間不斷地進行著物質迴圈和能量交換,構成了乙個完整的對立統一體...

生物圈的形成和演化,生物圈的形成和演化

生物圈的概念是由奧地利地質學家休斯 e.suess 在137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動的領域及其居住環境的整體。它在地面以上達到大致23 km的高度,在地面以下延伸至12 km的深處,其中包括流層的下層 整個對流層以及沉積岩圈和水圈。但絕大多數生物通常生存於地球陸地之上和海洋表面之下各約1...

生物圈二號失敗的原因,生物圈二號為什麼會失敗

因 氧氣總量因為土壤中有機質被氧化而下降,而產生的二氧化碳被建造建築的混凝土吸收了,沒有進入迴圈。生物圈內光合作用能力不夠,密閉容器內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公升,比地球上正常含量高出10倍以上 一年多以後,生物圈2號 的生態狀況急轉直下,氧氣 o2 含量從21 迅速下降到14 而二氧化碳 co2 和二氧化...

生物圈2號的環境有什麼缺陷,為什麼會失敗

地球生態圈,歷經不止上億年,物種何止千萬種,都是彼此互相影響和制約達到了乙個平衡狀態的,以人類目前的能力,是無法模擬的 幾百年後或許又會有新的理論科學體系進行支撐了,現在還不具備那個條件 1 首先,人太脆弱了,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太敏感,導致人類的適應性極差 改進 可以通過改進人類自身的dna結構,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