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有那些,中國科學家有哪些?

時間 2022-10-13 18:57:12

1樓:銘記於心

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中國國籍)科學家有如下4人。

2015年 屠呦呦

北京時間2015年10月5日。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她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2012年 莫言

北京時間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莫言成為第乙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1957年李政道與楊振寧

兩人於1957年因提出"宇稱不守恆"觀念被實驗證明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時均為中華台北籍貫。其中李政道於1962年加入美國國籍。楊振寧1964年2月23日加入美國國籍,2015年4月1日放棄美國國籍,隨後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樓:匿名使用者

李四光,錢學森,屠呦呦,袁隆平,鄧稼先

3樓:中綠海雲祥

李四光、竺可楨、華羅庚、吳有訓、林巧稚、張鈺哲、侯德榜、丁穎、熊慶來、湯飛凡、張孝騫、梁思成、梁希、茅以公升、嚴濟慈

周培源。袁隆平,李振聲,錢學森,鄧稼先,楊嘉墀,王淦昌,王大珩,陳芳允,

李四光,

華羅庚,

葉篤正,吳孟超,竺可楨,陳景潤,茅以公升,童第周,錢偉長,周培源,錢學森,楊樂,朱光亞,雷潔瓊,嚴濟慈,陳醒身,林巧稚,朱憲彝

4樓:高要市人民醫院

竺可楨,李四光,谷超豪,王忠誠、……

5樓:平樂囧小學

現代新晉科學家 盧本偉

中國著名的科學家有哪些?

6樓:匿名使用者

科學家1.祖沖之(zǔchōngzhī ,公元429年—公元500年)

是我國傑出的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漢族人,字文遠。祖沖之在世界數學史上第一次將圓周率(л)值計算到小數點後七位,即3.

1415926,3.1415927之間。他提出約率22/7和密率355/113,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歐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張叫它「祖率」。

2.錢學森(1911.12.11~今)

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火箭專家。浙江杭州人,生於上海,195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學位,被譽為「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為中國火箭和飛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

1958年4月起,他長期擔任火箭飛彈和太空飛行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對中國火箭飛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3.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

,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乙個貧寒人家。(也有一說是1889年11月18日)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我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奠基人. 李四光的最大貢獻是創立了地質力學,並以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運動現象,探索地質運動與礦產分布規律,新華夏構造體系的特點,分析了我國的地質條件,說明中國的陸地一定有石油。

從理論上推翻了中國貧油的結論,肯定中國具有良好的儲油條件。

4.鄧稼先

,是中國核**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勳」。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鄧稼先又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

領導並親自參與了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和實驗工作。

5.錢三強(1913~1992)

:原名錢秉穹,浙江湖州人.導師是居里夫人的女兒、諾貝爾獎獲得者伊萊娜·居里及其丈夫約里奧·居里.

從新中國建立起,錢三強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業的開創。他在中國科學院擔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後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長、所長,並於1954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5年,**決定發展本國核力量後,他又成為規劃的制定人。

1958年,他參加了蘇聯援助的原子反應堆的建設,並匯聚了一大批核科學家(包括他的夫人),他還將鄧稼先等優秀人才推薦到研製核**的隊伍中。

7樓:流淚的冰魂

林巧稚(1901——1983),著名婦產科專家。福建廈門人。

張鈺哲(1902——1983),著名天文學家。福建閩候人。1919年考入清華大學。

1923年赴美留學。1928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曾任**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天文研究所所長。

1946年再次赴美, 從事天文研究活動。1948年回國。擔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長、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

侯德榜(1890——1974),著名化學家。福建閩候人。1913年赴美留學。

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普拉特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化學。1920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工程博士。1921年回國,曾任塘沽永利碱廠總工程師、南京永利硫酸銨廠廠長、永利化學公司總經理。

新中國成立後,任重工業部化學局顧問、化工部副部長、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全國科協副主席。他是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美國化工學會和英國皇家學會的名譽會員。

丁穎(1888——1964),著名農業科學家、水稻專家。1912年畢業於廣東高等師範。1913年赴日本留學,攻讀農業科學。

1924年回國,任中山大學農學院教授。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華南農學院院長、全國科協副主席、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他是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並曾被授予民主德國農科院通訊院士、全蘇列寧農科院通訊院士等稱號。

熊慶來(1893——1969),雲南彌勒人。湯飛凡(1897——1958),湖南醴陵人。1906年考入雲南高等學堂。

1913年赴比利時留學,後轉赴法國,先後就讀於格倫諾勃爾大學、巴黎大學、蒙柏里大學和馬賽大學.

張孝騫(1897——1987),湖南長沙人。

梁思成(1901——1972),廣東新會人,梁啟超長子。1924年,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學習,獲建築碩士、美術學士學位。他代表中國參加了聯合國大廈的設計,被普林斯頓大學贈予名譽博士學位。

曾任北京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土建學會理事長等職。他為東北大學和清華大學創辦了建築系,長期從事教育事業和中國建築史的研究工作,曾參加國徽設計和人民英雄紀念碑、北京十大建築的設計工作。他所撰寫的英文版《影象中國建築史》獲「全美最優秀出版物」稱號。

錢學森(1911——)中國現代科學家。祖籍浙江杭州,生於上海。留學美國並在近代力學奠基人卡門指導下從事火箭研究工作。

1955年回國後投身於開創中國力學、航天事業等工作。他是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學部委員、力學研究所研究員、第一任所長,中國力學學會第一任理事長等。1958年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為我軍的科技事業發展作了大量工作。

李四光(1889?971)地質學家。湖北黃岡人。

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1919年畢業於英國伯明罕大學,獲碩士學位。

1920年回國。曾任北京大學教授、**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從事古生物學、冰川學和地質力學的研究。

竺可楨(1890——1974年),我國代氣象事業和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

鄧稼先1924年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乙個書香門第之家。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

此後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現場取樣,以證實效果。

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於方案」,最後終於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後的兩年零8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4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86年7月16日,同年7月29日,鄧稼先去世。

錢偉長,1913年10月生,江蘇無錫人。

袁隆平,農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

1953年西南農學院農學系畢業。歷任研究員、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農科院名譽院長、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長期從事雜交水稻育種理論研究和制種技術實踐。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法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並進行科學實驗。1970年,與其助手李必湖和馮克珊在海南發現一株花粉敗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為突破「三系」配套的關鍵。

1972年育成中國第乙個大面積應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號a」和相應的保持系「二九南一號b」,次年育成了第乙個大面積推廣的強優組合「南優二號」,並研究出整套制種技術。1986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分為「三系法品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到一系法遠緣雜種優勢利用」

8樓:顏蓄源曼嵐

中國著名的科學家很多。比如

,錢學森,茅以公升,吳文俊,華羅庚,竺可楨,鄧稼先,袁隆平

等等了。很多的。

9樓:山間雲雨

錢學森,錢三強,林希,鄧稼先,古代有沈括,楊輝等

中國科學家有哪些

10樓:匿名使用者

太多了,列舉幾個著名的吧:

1、張衡(公元78—139 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夏村),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恆星,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準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張衡共著有科學、哲學、和文學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靈憲》和《靈憲圖》等。為了紀念張衡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將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小行星」。

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是:「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

2、沈括(1033-1097),字存中,北宋科學家杭州錢塘人。沈括的科學貢獻遍及天文、數學、物理、地質、氣象、生物、醫學等各領域。夢溪筆談》全面總結了宋朝以前我國科學技術成就,在世界上享有極高聲譽。

在數學上,他發明了「隙積術」和「會圓術」,「隙積術」比國外計算高階等差級數的公式早500 多年,「會圓術」是我國球面三角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沈括提出的地磁有偏角存在現象,比哥倫布1492年橫渡大西洋時「首次」發現磁偏角現象要早400 年。李約瑟教授稱沈括是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讚許他的著作《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史的里程碑。

3、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順德邢台人。元代天文學家,水利專家。先後製造了簡儀、高表、仰儀、正方案等近20種天文儀器,很多儀器其設計的科學性和使用的準確性,在當時世界上也處於領先地位。

大大提高了觀測精度,對元、明時期天文研究的影響極為深遠,郭守敬曾領導開展了全國範圍的天文測量郭守敬根據觀測的結果,於公元1280年3 月,制訂了部準確精密的新曆法《授時歷》。這部新曆法設定一年為365.2425天,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實際執行時間只差26秒。

國際天文學會組織將美國在月球上發現的一座環形山和太陽系國際編號為2012的小行星,均以郭守敬的名字進行了命名。

4、徐光啟(1562-1633年)字子先,號玄扈諡文定。上海徐家匯(今屬上海市)人,明末著名的科學家,第乙個把歐洲先進的科學知識,特別是天文學知識介紹到中國,終生從事研究天文、曆法、水利、測量、數學、農學,較早接觸並容納西方文化,有《農政全書入《崇禎曆書》和《幾何原本》等著譯,可謂我國近代科學的先驅者。

5、宋應星(公元1587—約1666年),字長庚,南昌奉新北鄉(今宋埠鄉)人。中國明朝著名科學家、詩人。著有《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共有上、中、下3 卷,分為乃粒(糧食作物耕培)、粹精(穀物加工)、作鹹(製鹽)、甘嗜(製糖)、膏液(榨油)、乃服(養蠶與紡織)、彰施(染色)、五金、冶鑄、錘鍛、陶埏(陶瓷)、燔石(煤、石灰、礬石、硫黃、砒石)、殺青(造紙)、丹青(顏料與墨)、舟車、佳兵(兵器)、櫱(酒母、酒)及珠玉18部分,並附有123 幅圖畫。此書幾乎論述了工農業所有部門的技術,反映了我國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許多生產技術和經驗,對研究明代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具有很高的價值,被歐洲學者稱為「技術的百科全書」。

科學家有所發明創造的事例,科學家因為發明創造受到驅逐迫害的事例

1。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裡,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2。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3。電魚與伏特電池 4。水母的順風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 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5。人們根據蛙...

尋找近代科學家的故事,中國近代科學家的事例

蘇步青愛國故事 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早年留學日本,年獲得博士學位。日本不少名牌大學以高薪聘請他,但他想到出國留學是為了掌握科學 報效祖國,就一一辭謝,毅然回國。回國後,他在浙江大學執教,竟一連四個月領不到工資,窮得連飯都難以吃飽,而當時日本帝國大學還答應保留他半年的工資。貧賤難移愛國心,蘇步青毫無再去日...

中國古代著名的化學家有,中國古代著名科學家有

唐有祺,傅鷹,黃鳴龍等等。唐有祺 1920.7.11 上海人,化學家與化學教育家,中國晶體化學和結構化學的主要奠基人,中國分子工程學的開拓者,中國化學生物學的倡導者。194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理學院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50年畢業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1952年加入九三學社,1980年當選...

自然科學家都有誰,中國古代自然科學家都有誰?

達爾文達爾文,英國生物學家,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出版 物種起源 這一劃時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演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 心理學 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以自然界為研究物件的科學家,我們將其稱之為自然科學家.以其研究...

科學家的天文學家有誰,天文學家有哪些著名人物?

天文學家有古希臘天文學家泰勒斯 阿里斯塔克斯 喜帕恰斯。天文學家是以天體以及天體執行規律為研究物件的著名人士。天文學家是以天體以及天體執行規律為研究物件的著名人士,代表性人物有古希臘天文學家泰勒斯 阿里斯塔克斯 喜帕恰斯。近代的代表人物有伽利略 克卜勒等。中國代表人物有張衡 祖沖之 徐光啟,現代有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