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能養活多少人啊,地球到底能養活多少人

時間 2022-08-22 08:07:06

1樓:發兔冷知識

地球可承載的人口極限是多少?看完長見識了

地球到底能養活多少人

2樓:老史的辦公文件

為了養活世界上不斷增加的人口,人類不得不加大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按目前消耗資源的速度,到2050年將消耗掉兩個地球的自然資源。我們面臨乙個嚴峻的問題:地球最多能養活多少人?

美國人口學家科恩於1996年出版了專著《地球能養活多少人》,對近400年來人們對地球承載力的研究進行了梳理。他發現,不同學者的看法存在極大的差異。有人認為人口已經超出了地球能夠承載的數量;還有人認為短期的極限值是存在的,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制度的完善,會將極限值不斷推高。

上述不同觀點是依據不同的理論和計算方法得到的,科恩得出結論:無法預言地球的承載能力,因為涉及的因素太複雜了。

在科恩之後,不少科學家認為還是能用科學 方法計算地球的承載力的。有生態學家從生物圈 能提供的食物量來計算,人類以吃植物為生,雖 然也吃肉類,但被吃的動物也是靠吃植物生存的。 乙個人每天需從植物那裡獲得9.

2千焦的能量才能 較好地生存,這樣估算,地球能養活8000億人口。 但是地球上的植物不可能全部變為食物供人類利 用,能為人類享用的那部分只佔植物總生產量的 1%。因此,地球上最多養活的人口不是8000億, 而僅僅是80億。

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按我國的糧 食產量、土地資源、淡水和動物蛋白**情況進 行研究,得到我國人口的生態理想負荷能力為7 億〜10億人口。

其實,提出「地球上最多能養活多少人」這個 問題,其意義不在於在數量上給出精確的答案,而 在於喚起人們的憂患意識:世界人口按目前的增長 速度發展下去,食物和其他資源短缺的壓力必將與 日俱增,人類在地球上要有質量地生存,必須注意 人口與資源、生態與環境的協調與可持續發展。源於網路分享。。。。。。

3樓:發兔冷知識

地球可承載的人口極限是多少?看完長見識了

4樓:酆泰

有人認為以目前的生產力水平來講,最多110億,不過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以及新能源的開發,能養活的人應該會更多。

地球能養活多少人

5樓:焉覓姒巨集碩

地球作為人類棲息的家園,能容納多少人呢?人們很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並且出現過不少於65種關於地球人口生態容量的說法。美國人口學家科恩(joel

e.cohen

)於1996年出版了專著《地球能養活多少人》,書中對人類在近400年來對地球承載力的研究進行了總結。這是一項迄今為止有關地球承載力的最系統、全面、深入的總結性研究。對地球承載力的研究,不同學者的觀點和結論存在極大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差異。

有人認為人類人口的任何極限值都是極為遙遠的事,與目前所關注的問題無關。也有人認為人類人口已經超出了在長遠上地球能夠承載的數量。還有人認為短期的極限值是存在的,但是技術、制度和價值觀等都會以難以預料的方式將極限值推向越來越高,以致於會永遠消失。

這些不同的觀點都是由不同的、有巨大差異的計算方法所支援的。結果,這些估計數的差別大得驚人,得出的數字從不足10億到超過1萬億。

因此,對於「地球能養活多少人?」這個問題迄今為止沒有乙個令大多數人信服的答案。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人類能建立乙個合理的世界秩序,能協調一致地去維護人類的家園,那麼地球養活100多億人口是完全可能的。

然而,如果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經常兵戈相向、戰火不斷,那麼地球上即使只剩下一億人也會不得安寧。現在全球軍費開支高達一萬億美元,相當於現在中國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

從自然資源來看,地球的資源足以支援整個人類社會進入現代化,並維持相當長的時間。由於新資源的開發和代用品的使用,從全球來看,某些品種還綽綽有餘,

人類擁有的能源比幾十年前多得多。由於海水淡化的成本已開始大幅度降低,在21世紀,水資源短缺的城市可望首先受益。而且,並不是現代化就一定會帶來環境的惡化,許多發達國家的環境

如果您還有什麼不滿意的,請發訊息給我,並附上問題的連線,謝謝

6樓:匿名使用者

【**網路】

地球就那麼大,地球不會再增長,也不會變長變大,但是我們人類卻在不斷地繁衍,以至於在資源日益枯竭的時候,當我們的人口達到70億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問自己,我們的地球到底能養活我們多少人?

人口學專家坦言,對這個問題一直以來有著眾多的猜測和估算,但無論具體數字是什麼,都在傳達著乙個訊號:地球資源是有限的,人類需要保持警醒。

每12年增長10億

原因:科技的進步和醫療的昌明

7萬年前,地球上人類祖先們的總數不過1.5萬人。1萬年前,也才去到幾十萬的人口規模。

到了19世紀,地球的人口終於突破十億。據聯合國人口**的統計顯示,世界人口從10億增長到20億用了100多年。但在20世紀,人口增長的速度突然開始加速,就像乙隻越走越快的時鐘,從20億增長到30億僅用了32年。

從1987年開始,每12年就增長10億。1999年,在波赫出生的阿德南·梅維奇被聯合國封為「第60億人」,紀念儀式還歷歷在目,但在今年10月31日,人們已經開始關注「第70億寶寶」——小女生達尼卡在菲律賓的降生了。

事實上,1950年以後,生育率在下降,據統計,1965~1970年間,世界人口出生率是2.1%,而如今已經下降到了1.1%。

諸多因素也制約著現代人口的膨脹,如能源和環境壓力。女性工作機會和收入的增加,也帶來了生育率的下降。此外,教育也是現代社會抑制出生率的乙個關鍵因素。

有研究表明,婦女的教育水平越高,擁有孩子的數量就越少。但即便如此,隨著人類壽命的不斷延長,人口數量仍一路在增長。地球上每分鐘仍有150個寶寶出生。

並且,人口出生率並不是在每個地方都是下降的。例如印尼,出生率正在攀公升,而在尼日,平均每個婦女有超過7個孩子。

原因:科技的進步和醫療的昌明

為何「人口時鐘」越走越快?廣東省社科院社會學與人口研究所前所長鄭梓楨研究員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科學技術的發達進步、現代醫療的昌明是人口得以迅速增長的兩大原因。科技進步主要體現在糧食產量的增加、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上。

有了糧食和好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多的人可存活下來。醫療技術的發展,則讓死亡率迅速下降,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他指出,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使得這些國家成為人口增長的主力軍。

在有限的地球資源面前,越走越快的「人口時鐘」在給人類敲響警鐘,不斷提醒人類節制繁衍的速度,來平衡有限資源與人口激增之間的矛盾。

多少人才是太多?

樂觀者:134億

悲觀者:90億

鄭梓楨指出,人口確實是可以**的。利用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算出人口未來的約數。有觀點認為,當平均每名女性有2.

1個後代時,全球人口總數將不再增加。地球人口在本世紀末可以hold住在90億~100億。

然而,地球能夠長期承載70億人甚至上百億人生活嗎?究竟人口的數值達到多少才是太多?這個問題最早在1679年,荷蘭博物學家、微生物學家安東·凡·列文虎克就做了估算。

他根據荷蘭的人口密度,把它與地球上其他國家的人口狀況進行了比較,得出乙個資料:地球最大的承載力是134億人。實際上,一直以來,這樣的估算從未停止過,估算數值從10億到1兆都有,難以判斷哪種說法更科學。

最近,**報道了美國哈佛大學社會科學家愛德華·威爾遜的觀點。他認為,地球的最大承載力大約為90億~100億人口。他的估算是這樣的:

如果把所有的穀物都用來餵養人類而不是牲口,並且所有人都願意成為素食主義者的話,現在的14億公頃耕地可養活100億人口。但實際上,這14億公頃的耕地現在只能養活25億人口,因為相當一部分人不願意只吃素菜。因此,威爾遜認為,從糧食的角度出發,地球養活的人數不可能達到100億。

那地球理想的人口數是多少呢?即如果人們都能過上「好日子」的話,人口的數值應該是多少?有**報道稱,以生活標準計算,如果每個地球人都能享受發達國家普通人的飲食的話,地球的最大承受力只有20億人,但如果按照每天維持最低生活必需的食物標準計算,地球可以承載120億人。

在鄭梓楨看來,做這類估算,首先要看「好日子」的假設標準究竟是怎樣,是按發達國家的標準呢,還是按發展中國家的標準,是要「富養」還是要「窮養」。「就跟養孩子一樣,你是計畫他以後要學鋼琴、出國留學,還是僅僅吃飽穿暖就好,不同的標準,成本就不同,能承受的數量也就不同。」他說,「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地球資源是有限的,人類需要保持警醒。

我們需要為後代的生存多留下一些空間。」

老齡化:

社會進步的標誌

面對未來的人口壓力,有一種樂觀的觀點認為,如果綜合考量發達國家普遍存在的低出生率和老齡化問題,以及發展中國家相對較高的出生率問題,未來的世界人口可能並沒有那麼大的數量上和資源上的壓力。鄭梓楨則認為,如果如此簡單地看待人口問題的本質,就顯得有點幼稚了。「如今的世界是以國家來劃分的。

假設我是窮人,你是富人,你家人少又有吃不完的糧食,會白白地救濟給我嗎?」

事實上,不幸的是,如今正是這樣乙個不公平的世界。雖然,據計算,按照如今的農業技術水平,已經能夠讓全世界的大小農場生產出足夠多的卡路里,給110億人每天提供2000卡路里的熱量,但直到今天,世界仍然有10億人在挨餓。與此相對,根據聯合國的統計資料,每年被工業化國家浪費的食物達到2.

22億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人口統計學家約爾·科恩指出,在20世紀,每天僅靠2美元為生的人數量增加了1倍。世界上5億最富有的人佔據了50%的碳排放量,30億最窮的人僅僅佔了7%。

鄭梓楨認為,對一些發達國家而言,老齡化是困擾其發展的主要人口問題,而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則主要是人口基數過大的問題。不過,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經過程,適度的老齡化正是社會進步的標誌。「這說明人們不再需要通過追求子女數量來保證自己的生活質量了。

他們可以有更自由的生育意願,可以不需要孩子,這使得出生率自然下降,而且隨著醫療等各方面社會保障的改善,大家的壽命在延長,老年人的數量在增加。」

中國人口極限:16億

最適合人口數量:7億

我國的人口極限又是多少呢?

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曾作出估測:我國人口承載量最高應控制在16億左右,最合適的人口數量為7億左右。這就是說,16億或者說17億是中國人口的一條生命線。

科學家們是根據生態系統的負荷能力,提出我國生態的理想負荷能力應為7億到10億人口,主要基於以下5點:按糧食產量,不應超過12.6億人;按能源的理想負載,不應超過11.

5億人;按土地資源,不應超過10億人;按淡水**,不宜超過4.5億人;按動物蛋白**,不宜超過2.6億人。

對此,鄭梓楨表示,這種估測有其科學道理,但它是有其前提假設條件的,尤其是人均消費。不同的人均消費標準,算出來的人口承載力是有差異的。然而,無論如何,對於我國的人口現狀,他指出,如果說在20世紀我國人口的主要問題是人口數量的增長,那麼,在21世紀,人口結構的均衡問題正在逐步取代數量問題佔據主流。

118.06的出生嬰兒男女性別比的現狀,老齡化問題,流動人口規模的擴大,都是我們所要面臨的結構問題。

廣東省的人口現狀又是怎樣呢?根據國家統計局2011年4月29日發布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資料公報(第2號),我省常住人口約為1.043億人,成為全國人口第一大省。

對此,鄭梓楨解釋,從出生率上看,廣東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人口數量的龐大,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廣東經濟的發展吸引了大批遷移人口來到我省。從大環境來看,中國人口有過多的壓力,中國農村的大量過剩勞動力亟須找到流出源出地的出口,於是這一江「春水」便找到廣東作為主要的出路。

我國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十四五億的人口,在不久的將來即將達到十六億,這樣龐大的人口,對於我國的發展來說是乙個巨大的阻礙,雖然袁隆平院士已經給我們培育出了超級水稻,但是在土地日益被高樓覆蓋的今天,我們的水稻能養活我們嗎

地球能容納多少人口啊,地球可以容納下多少人口

地球作為人類棲息的家園,能容納多少人呢?人們很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並且出現過不少於65種關於地球人口生態容量的說法。美國人口學家科恩 joel e.cohen 於1996年出版了專著 地球能養活多少人 書中對人類在近400年來對地球承載力的研究進行了總結。這是一項迄今為止有關地球承載力的最系統 全面...

地球能容納多少人呢,地球可以容納下多少人口

現在的教材寫著地球人口是60億,但是最新的資料顯示目前的地球人口已經超過了70億,每天這個數字還在大幅增加,人類繁殖速度大大超越了地球資源的增長速度,那麼地球究竟能容納多少人呢?據現在的人口增長速度估算,到本世紀末地球人口將超過100億,但是這個數字是不確定的,因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也是有使用負荷的...

地球癱瘓前能承載多少人口

理論上測算現在人口的20倍,也就是1300億人口但是,演化論,自然會淘汰掉多餘的部分.也就是說,當人類數量 達到一定數量時,就會出現一系列干預.糧食危急,社會問題,住房問題 戰爭,等等等等 而自然的干預,災難,洪水 等等.最後,要麼種群滅亡,要麼就恢復到很少.我為我是人類而驕傲,因為我們智慧型,因為...

A320能載多少人,空客320可以坐多少人

a320飛機 翼展 34.09公尺機長 37.57公尺 高度 11.76公尺 最大起飛總重 73500千克 最大載油量 23860公升 動力裝置 兩台cfm56 5型渦扇發動機 巡航速度 0.82馬赫 貨艙容積 37.41立方公尺 載客量 186 客艙布局 3 3 最大航程 5000公里 空客320...

NBA最大的球場能容納多少人,cba,nba籃球館一般能容納多少人

nba最大球場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天體體育館,室內籃球場可容納觀眾5萬多人。nba籃球場標準規格為 長94英呎 28.65公尺 寬50英呎 15.24公尺 球場邊線線寬為2英吋 5.08厘公尺 籃筐距離地面10英呎 3.048公尺 三秒區 也叫限制區 長19英呎 5.79公尺 寬16英呎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