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氣最外層的逃逸層每年都有大量大氣飄到外太空,為什麼地球上的大氣壓基本沒變

時間 2022-07-26 02:32:17

1樓:慶幸啊

我們知道,地球的質量不算小,至少在幾顆類地行星中質量是最大的,這就能保證地球有足夠的引力把大氣牢牢地吸引住,並且在地球磁場的保護下,形成了厚度達數千公里的大氣。

據統計,地球大氣層每年逃逸到太空中的氣體質量大約為幾十萬噸,但是和整個大氣總質量約6000萬億噸來說就顯得九牛一毛了。另外,地球的火山、地外的彗星、流星、以及地球這個巨大的生態圈都能帶來新的氣體會彌補這點損失。氣體的逃逸和產生是乙個動態平衡,不會打破。

看看地球的自我保護機制:

1.補充機制 每年有大量的數十萬噸的彗星的天體等闖入大氣層,給地球不僅帶來了物質上的補充,也帶來了其他上的補充,還有地球的火山噴發等自我補充機制也是不可忽視的乙個重要部分

2.保護機制 地球的磁場保護,聽上去似乎磁場對大氣沒什麼作用,其實不然,因為磁場將太陽風中的高能帶電粒子偏轉後遠離大氣層,避免了太陽風對大氣層的剝離,減少了損失!火星稀薄的大氣成因乙個很大原因就是沒有磁場保護幾乎被太陽風剝離殆盡!

還有另外乙個原因,那就是太陽也是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太陽是地球賴以生存的恆星,太陽有的時候會向地球吹一些太陽風之類的,這些裡面也會夾雜著這樣的離子,如果地球捕獲了它們,那麼也是能夠很好的補充一部分的空氣。

除此之外,還有地球表面的一些物質也會產生一些氣體,比如說大家非常熟悉的綠色植物,植物吸收掉一部分的二氧化碳就會釋放出一部分的氧氣,總之這些不同的因素就導致了地球上面的空氣,雖然說有乙個不斷的逃逸過程,但是也有另外的一部分能夠很好的補充,所以就達到了乙個微妙的平衡點。

2樓:匿名使用者

大氣壓不變是因為有地球的保護機制和補充機制。

3樓:啦啦嚕啦啦

那是因為會有大氣來補充大氣層,所以不會變化

4樓:饅頭饃饃餅

因為有逃逸的肯定會有補充的,所以基本沒變

5樓:困死睡不著

因為地球上的所有東西都要有保護作用。

6樓:武漢黑鴨

因為大氣壓中各種氣體環繞保持在動態平衡中

7樓:栗子

因為大氣可以自己進行內部迴圈。

8樓:麥田怪圈啊哦

因為大氣層會對地球上的東西進行保護作用

9樓:星期一要吃糕

氣壓的出入公升降在平衡的狀態

10樓:earth小小傑

可能是與地球所處的軌道有關係吧

11樓:

因為它們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保持相對平衡的

地球大氣最外層每年都有很多大氣逃逸到太空,為什麼我們的大氣壓始終未變?

12樓:唐婉姐姐的時尚

地球上的大氣確實是在流入太空,而且一直在向太空逃逸。這個過程自從地球誕生那一刻起就沒有停止過。那麼為什麼在如此漫長的歲月中,大氣壓變化不大呢?

這是因為逃逸到太空中的大氣相對於整個濃厚的大氣層來說,數量顯得十分的微不足道。

我們知道,地球的質量不算小,至少在幾顆類地行星中質量是最大的,這就能保證地球有足夠的引力把大氣牢牢地吸引住,並且在地球磁場的保護下,形成了厚度達數千公里的大氣圈。

地球上的大氣圈一般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暖層)和逃逸層(散佚層),而大氣的密度是隨著距離地面的高度增加而減少。科學家曾經在探空火箭的幫助下,發現在遠離地面3000公里的高空,仍有極其稀薄的大氣。

也有人認為,大氣圈的邊界,可能會延伸到離距離地面6400公里左右的「太空」。而在距離地面約500公里的逃逸層中,空氣已經極為稀薄,在最高處其密度與太空環境中的密度基本相同。而且,在這個高度下,空氣受到的地心引力影響很小,所以有相當一部分氣體分子可以從這一層飛出地球引力範圍進入太空。

所以這層大氣被稱為逃逸層(散佚層)。目前科學家們對於逃逸層的上界,還沒有統一看法。實際上,散佚層從地球到太空是個逐漸過渡的過程,並沒有明確的界限。

對於地球大氣,由於其中各種氣體分子的摩爾質量不同,能夠逃逸到太空中的氣體比例也是不同的,氫氣和氦氣的質量較小,所以,最容易逃離成功。而像二氧化碳、氮氣、氧氣以及水蒸氣等,因其摩爾質量較大,逃逸出去的就很少。所以,在地球大氣成分中,氮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佔據了99%以上的比重,氫氣幾乎就消失不見了。

據統計,地球大氣層每年逃逸到太空中的氣體質量大約為幾十萬噸,但是和整個大氣總質量約6000萬億噸來說就顯得九牛一毛了。另外,地球的火山、地外的彗星、流星、以及地球這個巨大的生態圈都能帶來新的氣體會彌補這點損失。氣體的逃逸和產生是乙個動態平衡,不會打破。

可以看看火星,質量是地球的十分之一,引力大約是地球的三分之一,表面還沒有任何生態圈,都能擁有相當於地球大氣的1%的大氣。所以對於地球大氣的逃逸情況人類完全不需要擔心。

13樓:老巫婆你送後

因為地球有吸引力,就算有大氣逃逸,他還是會吸到其他的氣體過來。

14樓:技術小輝

因為地球上面有很多的動植物都能產生氣體,補充大氣層,所以我們的大氣壓始終未變。

15樓:導演說

如果地球溫度過高,氣體逃逸按理也會變高 ,極端的會像太陽風景,,,,不過有個非常困惑的金星溫度高,卻沒有變成火星一樣的,金星難道很小?

16樓:愛小樹苗

因為地球的吸引力是非常強的,在地球吸引力的保護下,空氣中就會形成乙個非常厚的大氣層。

地球大氣最外層的逃逸層每年都有很多大氣逃逸到太空,那為什麼我們的大氣壓始終未變?

17樓:木一一

行星表面大氣的分布和壽命和行星質量,大氣組分,溫度等引數密不可分。而太陽系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太陽風對行星的大氣起著吹散和驅趕的作用,對於火星等星體就是典型的滿足太陽風驅散大氣逃逸的條件。

18樓:

這是因為我們的大氣水果動態平衡的過程可以再次產生的。

19樓:小布丁最可愛

物理學上說了大氣處於不斷變化不斷運動的過程中

20樓:

因為我們的大氣壓可以再生,所以說他不會因為好逸而減少。

21樓:瓶蓋缺塞兒

因為地球的大氣一直在得到宇宙的補充,是一種可造的能量

22樓:幽逗豆

因為我們的大氣層也是可以自我調節的不是嗎,當然不會改變了

23樓:萌萌不知道

大氣層是可再生資源,不可能很快就消失不見的。

24樓:

這是因為我們的大氣本來就是非常的穩定的啊。

25樓:ss_66漣漪

因為大氣可以再生的,不是一成不變的,

26樓:風蜂蜜柚子茶

這是根據能量守恆定律來的,它最終會以不同的方式回歸地球

太空是真空,為什麼地球的大氣沒有被吸走?

27樓: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地球有一層厚厚的大氣這點大家都知道,太空從巨集觀意義上來說就是真空這也沒錯,大氣沒有被真空吸走這就是乙個非常明顯的結果,因為地球有引力嘛,它將大氣牢牢的吸附在地球周圍,不會讓真空將它吸走,但這種方式實在不太好理解,我們今天來個廣義相對論下的解釋,一目了然記憶深刻!

牛頓萬有引力最輝煌的時代

要將這個問題解釋清楚,我們必須要來捋一捋引力的認知歷史。哥白尼發現了數千年以來日心說的bug,推出了偉大的日心說,將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提公升了乙個層次!而克卜勒則在他老師第谷大量觀測的基礎上總結出了行星執行三大定律,值得提醒一下的是儘管第谷是克卜勒的老師,不過他並不認同日心說,但難能可貴的是第谷非常尊重觀測。

所以克卜勒發現的行星三大定律不能忘記第谷的功勞。

牛頓力學的輝煌時代

牛頓則在他們的基礎上發現了能夠讓行星保持束縛關係運動的萬有引力,他發現這種引力和地面上讓物體落下的力是一樣的,牛頓統一了天上和地下的力學。而這只是開始,因為更輝煌的時代遠未到來。

拉普拉斯將萬有引力體系下的天體力學發揮到了極致,他證明了行星軌道大小的週期性變化,這就是著名的拉普拉斯定理,後他又證明了攝動效應是守恆和週期性的。在19世紀初他出版了巨著《天體力學》則是經典天體力學經典之作。

曾經拿破崙問在他的著作中上帝的位置在**,拉普拉斯肯定而又不失風度的回答「陛下,在我的假設中不需要這樣的假設」!科學從來沒有像拉普拉斯面對拿破崙那樣自信過,史上可能就只有拉普拉斯有這樣的輝煌時刻。

勒維耶則在十九世紀中葉通過精確的計算確定了海王星的位置,而柏林天文台則在他計算相差無幾的位置發現了海王星,這絕對經典力學另乙個被世人津津樂道的時刻。但經典力學很快就顯現出疲態,因為經典力學的根基出現了問題。

萬有引力的隱憂

在勒維耶算出海王星軌道的時刻那個種子就埋下了,因為勒維耶這天才過了沒多久就拿水星150年的觀測資料和計算做對比,結果發現存在乙個100年38'的進動差,勒維耶以為水星軌道內有一顆行星在影響軌道,科學界將這顆不存在的行星命名為祝融星,曾經尋找祝融星也是乙個非常流行的任務,但很顯然並沒有。

而關於引力傳遞的以太的漂移則被以太狂熱愛好者麥可遜和莫雷兩個人的實驗證明不存在,當然這個驚世駭俗的結論誰都不敢下,大家還在忙著驗證到底是實驗裝置出了差錯還是真的沒有以太,甚至洛侖茲給出了解釋但仍然抱著以太不放。因此在實驗已經證明以太不存在的情況下,這個假設仍然被不斷引用,甚至在後來興起的量子力學中還能找到以太的身影。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如何解釋引力?

命中註定拋棄以太這個偉大的決定需要愛因斯坦來作出,愛因斯坦在1905年推出了狹義相對論,並且用了十年的時間推廣到了在所有參考係下都適用的廣義相對論。廣相的場方程非常複雜,但對於引力的解釋卻非常簡單。

引力質量在時空中的表現

時空有一種非常特殊的性質,它可以被壓縮,也可以被擴張,而質量能完成壓縮時空的重任,因此在質量體周圍會有乙個引力場梯度變化的空間,其他質量體進入這個區域的表現就是被吸引,假如要用通俗的語言來表達的話,就是質量體會沿著這個時空的凹坑掉進來,而它走的路線就是引力場中的測地線,這和它的初始速度以及角度有關係。

地球的大氣為什麼沒有被真空吸走?

用牛頓的萬有引力來解釋會很費勁,但廣義相對論下來解釋非常容易,引力彎曲了時空,使得質量體周圍出現了乙個高密時空的區域,對於質量來說這是乙個坑,而中心的天體就是坑底,如果質量體在這個引力梯度空間中,那麼自然就會像中心掉落,因為根據最低能量原則,它是無法在沒有支撐作用下保持在高處的!

因此在這個區域中的大氣,它會自然掉落在質量體周圍,真空想要將它吸走可不那麼容易!那麼為什麼大氣不會像水一樣掉落地表呢?這是乙個好問題,因為託氣體分子運動的福,也有氣體密度分布的問題,因此大氣在地球上的表現是吸附在地球表達月100千公尺以內的區域,分布密度隨高度降低而增加,但廣義上的大氣層範圍也許高達數萬千公尺,甚至頂層可以將月球包括在內。

主要的逃逸不是由真空所導致,而是太陽光讓高層大氣分子達到了逃逸地球的速度而散逸在宇宙中,當然真空確實有關係,但卻不是主因!

28樓:狂拽一條街

地球上把乙個容器抽成真空後為什麼會有吸空氣的力。其實不是真空要吸空氣而是空氣要進去,這就是大氣壓力要把空氣壓進去。

29樓:小小喵同學

那是因為地球有引力,所以它照樣可以保住地球的大氣,讓它不會被吸走,這就是地球一直讓人可以賴以生存的原因。

地球上的大氣層分布,地球大氣層分為幾層?每層叫什麼?高度多少

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而減小,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公尺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整個大氣層隨高度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分為對流層 平流層 中間層 熱層和散逸層,再上面就是星際空間了。地球大氣層厚度大約在1000千公尺以上,分為對流層 平流層 中間層 熱層和散逸層。散逸層與宇宙空...

管道保溫鐵皮彎頭製作,管道保溫最外層的鐵皮彎頭,怎麼放樣

板金圖樣一般都採用相貫線法放樣,沒有計算公式。製圖軟體繪製比較方便。多節的彎頭叫作 蝦公尺腰 手工放樣步驟 以一節為例,其餘方法相同 1 先按實際尺寸畫出彎頭側面投影。包括接縫線。2 按線把每乙個封閉線框圖形分割成獨立的圖形。可以裁剪,也可以單獨再畫。3 取乙個圖樣,將中心線垂直的設定 畫在另一張紙...

人從地球的外空跳回地球因身體和大氣層摩擦回著火嗎會請拿出證明謝謝

不會著火,但會直接化為灰燼。證明之一 隕石被燒結 證明之二 美國的太空梭因為一塊保溫材料脫落造成慘劇錯誤之處在於 人不能從外空直接跳會地球 如果乙個人的確是回地球的,那他的身體一定不是處於真空中後來又和大氣直接接觸而產生摩擦的 回地球的物體的速度都是很高的,即使稀薄的大氣摩擦,也會產生至少4000度...

為什麼說與元素化學性質最密切的是最外層電子數

因為物質參加化學反應時發生作用 得失電子 的一般只是最外層電子,所以說與元素化學性質最密切的是最外層電子數。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但並不是決定化學反應的重要因素,不同種類的元素化學性質也會相似,比如說同族元素,這裡就是最外層電子數目的一致性導致雖然質子數不同,但化學性質仍相似。其實 你的理解不完全正確...

宇宙每年「吸走」地球10萬噸大氣,為何至今不見大氣層變薄

地球的質量是相當穩定的,即使是發射到地球軌道上的衛星和火箭,最終會因為地球引力墜落。地球最大的質量損失來自逃逸的氫和氦,地球每秒鐘失去大約3公斤的氫,氫和氦分別以每年95000噸和1600噸的速度逃逸,這些元素太輕,無法被地球的重力鎖住在地球,往往會逃逸到太空中。幾十億年來大氣層沒有因此變薄主要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