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密度的方法有哪些,密度的測量方法有哪些

時間 2022-04-05 16:52:10

1樓:匿名使用者

一、 測固體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 稱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屬塊、細繩

步驟:1)、用天平稱出金屬塊的質量;

2)、往量筒中注入適量水,讀出體積為v1,

3)、用細繩繫住金屬塊放入量筒中,浸沒,讀出體積為v2。

計算表示式:ρ=m/(v2-v1)

2、 比重杯法:

器材:燒杯、水、金屬塊、天平、

步驟:1)、往燒杯裝滿水,放在天平上稱出質量為 m1;

2)、將屬塊輕輕放入水中,溢位部分水,再將燒杯放在天平上稱出質量為m2;

3)、將金屬塊取出,把燒杯放在天平上稱出燒杯和剩下水的質量m3。

計算表示式:ρ=ρ水(m2-m3)/(m1-m3)

3、 阿基公尺德定律法:

器材:彈簧秤、金屬塊、水、細繩

步驟:1)、用細繩繫住金屬塊,用彈簧秤稱出金屬塊的重力g;

2)、將金屬塊完全浸入水中,用彈簧秤稱出金屬塊在水中的視重g/;

計算表示式:ρ=gρ水/(g-g/)

4、 浮力法(一):

器材:木塊、水、細針、量筒

步驟:1)、往量筒中注入適量水,讀出體積為v1;

2)、將木塊放入水中,漂浮,靜止後讀出體積 v2;

3)、用細針插入木塊,將木塊完全浸入水中,讀出體積為v3。

計算表示式:ρ=ρ水(v2-v1)/(v3-v1)

5、 浮力法(二):

器材:刻度尺、圓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塊

步驟:1)、在圓筒杯內放入適量水,再將塑料杯杯口朝上輕輕放入,讓其漂浮,用刻度尺

測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將小石塊輕輕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測出水的高度h2;

3)、將小石塊從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測出水的高度h3.

計算表示式:ρ=ρ水(h2-h1)/(h3-h1)

6、 密度計法:

器材:雞蛋、密度計、水、鹽、玻璃杯

步驟:1)、在玻璃杯中倒入適量水,將雞蛋輕輕放入,雞蛋下沉;

2)、往水中逐漸加鹽,邊加邊用密度計攪拌,直至雞蛋漂浮,用密度計測出鹽水的

密度即等到於雞蛋的密度;

二、 液體的密度:

1、 稱量法:

器材:燒杯、量筒 、天平、待測液體

步驟:1)、用天平稱出燒杯的質量m1;

2)、將待測液體倒入 燒杯中,測出總質量m2;

3)、將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測出體積v。

計算表達:ρ=(m2-m1)/v

2、 比重杯法

器材:燒杯、水、待液體、天平

步驟:1)、用天平稱出燒的質量m1;

2)、往燒杯內倒滿水,稱出總質量m2;

3)、倒去燒杯中的水,往燒杯中倒滿待測液體,稱出總質量m3。

計算表達:ρ=ρ水(m3-m1)/(m2-m1)

3、 阿基公尺德定律法:

器材:彈簧秤、水、待測液體、小石塊、細繩子

步驟:1)、用細繩繫住小石塊,用彈簧秤稱出小石塊的重力g;

2)、將小塊浸沒入水中,用彈簧秤稱出小石的視重g/;

3)、將小塊浸沒入待測液體中,用彈簧秤稱出小石塊的視重g//。

計算表達:ρ=ρ水(g-g//)/(g-g/)

4、 u形管法:

器材:u形管、水、待測液體、刻度尺

步驟:1)、將適量水倒入u形管中;

2)、將待測液體從u形管的乙個管口沿壁緩慢注入。

3)、用刻度尺測出管中水的高度h1,待測液體的高度h2.(如圖)

計算表達:ρ=ρ水h1/h2

(注意:用此種方法的條件是:待測液體不溶於水,待測液體的密度小於水的密度)

5、 密度計法:

器材:密度計、待測液體

方法:將密度計放入待測液體中,直接讀出密度

6、 用比重瓶測液體密度的方法

在細頸上有一環形記號的小玻璃叫比重瓶。

1.先用天平稱量出空瓶的質量m0。

2.在瓶內盛上水面到環形記號的純水,再稱出總質量m1,則純水質量為m1一m0

3.倒出水,換上要測密度的液體(例如煤油、酒精),使液面仍在環形記號。再稱出總質量m2,則被測液體質量為m2-m0。

4.因被測液體與水的體積相等。

故被測液體的密度=

由於水的密度為1(克/厘公尺3),液體的密度=

2樓:匿名使用者

先測量物體的重量,體積,用公式就可以求出,p=m/v

3樓:匿名使用者

放在水中觀察物體的漂浮狀況。

密度的測量方法有哪些

4樓:李晨旭你認得不

測量液體密度

一、常規法

1. 主要器材:天平、量筒

2. 測量步驟:

(1)在燒杯中裝適量的未知液體放在調節好的天平上稱出其質量m1;

(2)將燒杯中的未知液體倒一些在量筒中測出其體積v;

(3)將盛有剩下未知液體的燒杯放在天平上,測出它們的質量m2

3. 計算結果:根據 得

二、密度瓶法

1. 主要器材:天平、未知液體、玻璃瓶、水

2. 測量步驟:

(1)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出空瓶的質量m0

(2)在空瓶中裝滿水,測出它們的總質量m1

(3)把水倒出,再將空瓶中裝滿未知液體,測出它們的質量m2

3. 計算結果:

液體的質量:

液體的體積:

液體的密度:

三、密度計法

1. 主要器材:自製密度計、未知液體、量筒

2. 測量步驟:

(1)把鐵絲纏在細木棍下端製成簡易的密度計;

(2)在量筒中放適量的水,讓密度計漂浮在水中,測出它在水中的體積v水

(3)在量筒中放適量的未知液體,讓密度計漂浮在液體中,測出它在液體中的體積v液

3. 計算結果:

四、浮力法

1. 主要器材:彈簧測力計、水、金屬塊、未知液體

2. 測量步驟:

(1)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金屬塊在空氣中受到的重力g0;

(2)用彈測力計測出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重力g1;

(3)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金屬塊浸沒在未知液體中受到的重力g2。

3. 計算結果:

五、浮體法

1. 主要器材:刻度尺、未知液體、水、正方體木塊

2. 測量步驟:

(1)將木塊平放在水中漂浮,測出木塊浸在水中的深度h1

(2)將木塊平放在液體中漂浮,測出木塊浸在液體中的深度h2

3. 計算結果:

(計算結果是**自己看鏈結吧)

測量固體等

一、常規測量:

1、利用量筒、托盤天平、砝碼測量。如教材中的測量石塊的密度、鹽水的密度。

2、利用托盤天平、砝碼、刻度尺測量規則物體的密度。

3、利用密度計測量液體的密度

二、特殊測量:

1、利用托盤天平、砝碼、水、礦泉水瓶、測量牛奶的密度。

2、利用托盤天平、砝碼、水、燒杯測量金屬顆粒的密度。

3、利用量筒、水測量橡皮泥的密度。

4、利用彈簧測力計、水、燒杯測量鐵塊的密度。

5、利用刻度尺 水 燒杯、細繩測量礦石的密度。

5樓:匿名使用者

1.密度計法

2.比重瓶法

測量物質的密度的六種方法

6樓:解說良品

形狀規則物體→直接用天平稱量質量,用刻度遲量出各邊長算出體積,密度=m/v

不規則物體→先用天平稱量質量m 用有刻度的燒杯放足量水(保證物體不吸水),記好刻度,然後放入物體,測出水上公升的體積v 即是物體的體積v 再利用密度=m/v

測量密度的方法

測量物體密度有哪些方法?

7樓:秋溪

一、固體      

需要的器材來:待測固體、量筒源、天平和砝碼bai

、水、du細線。

1、 先用天平測量zhi出待測固體的質量,讀取數值dao,記錄為m;

2、 在量筒中裝入一定量的水,讀取示數 ,記錄為v1;

3、 用細線繫住待測固體,將其浸沒在水中(密度小於液體密度的固體可採用針壓法或者墜物法),讀取示數,記錄為v2;

4、使用公式計算固體密度ρ,公式為ρ=m/(v2-v1).

二、液體

需要器材:待測液體、量筒、天平和砝碼、燒杯。

1、 在燒杯中裝入一定量的待測液體,用天平測量出燒杯和液體質量,讀取數值,記為m1;

2、 把燒杯中的部分液體倒入量筒中,讀取量筒上的示數 ,記為v;

3、 用天平測得燒杯中剩餘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讀取數值,記為m2;

4、使用公式計算液體密度ρ,公式為ρ=(m1-m2)/v。

測量是按照某種規律,用資料來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即對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測量是對非量化實物的量化過程。

在機械工程裡面,測量指將被測量與具有計量單位的標準量在數值上進行比較,從而確定二者比值的實驗認識過程。

密度的測量方式

8樓:寒雪美美

我對物質結構不了解,沒法給出更深層次的解釋,只能簡單的考慮,密度應該跟單位體積內的原子個數乘以單個原子的質量差不多,之所以各種物質密度不同,應該因為物質原子的質量和原子間的平均距離(或者單位體積內的原子個數)不同。比如乙個極端的情況,重原子氣化後,原子雖然很重,但以氣體方式存在,單位體積內的原子個數相對於固體是很小的,它的密度相對於由輕的原子組成的固體也是小很多倍的。

密度的計算應該是乙個很複雜的問題,不會簡單的就能得到結果。

找到一點東西,希望有用:

元素的結晶密度變化規律,從總體看,一般是以週期表中部的硼、鋁以及鐵、鉑族元素,結晶時密度最大,向週期表的左側或右側,元素的結晶密度逐淅變小,但也存在著許多的例外,如氟、氯原子的有些結晶方法就密度增高,而還有些元素的某些結晶方法,則密度顯著變小。

為什麼會如此呢?其原因最主要與元素的原子半徑變化,以及與在結晶時成鍵結合方法有關。

由於元素的原子半徑,不論是共價半徑還是金屬原子半徑,一般都是以週期表最左邊的,鹼金屬元素最高,向週期表右部原子半徑不斷減小,所以從鐵、鉑族元素與硼、鋁元素,到週期表左側的鹼金屬元素,原子的結晶密度不斷變小是必然的。

而從硼鋁和鐵鉑族元素向右,結晶密度一般情況下變小的原因,則主要是由於這些元素,在其結晶過程,不同原子間的成鍵結合方式,會由前半週期金屬元素的,一般形成緊密堆積性結晶鍵,改變為非緊密堆積的有間隙分子式結合,並且越向週期表右部的元素,結晶過程相互吸引形成結合鍵時,二相鄰原子之間的平均間距越大。

原因是由於元素的核外最外層電子排布數增多,會使的一原子結晶時,可發生偏心運動成鍵的外層成鍵電子軌道,與相鄰內層電子距離變近,成鍵時不易於向相鄰原子可與之吸引形成結晶性鍵的成鍵吸引位點,大幅度偏轉接近所致(具體機制請看筆者關於元素化學結合成鍵方面**)。

所以儘管從硼、鋁及鐵鉑族元素向右,物質原子的質量不斷增大,但其結晶時的密度,卻由於成鍵距離變遠,與成鍵結合方法不緊密堆積,堆積間隙大,從而使週期表內向右,元素結晶密度反而會不斷變小。

至於碳原子在結晶形成金剛石時,密度會反常的變大,最主要是元素核外的4個外層電子或全部6個核外電子,在很高溫度下相互接近與結晶時,運動軌道可能全都表現強烈偏心運動特徵,以及不同電子軌道可能發生了內外互相穿插,這樣在其結晶之後的冷卻過程,由於所有電子軌道一起收縮造成原子半徑顯著變小所致。

而氟.氯.砷等元素以某種方法結晶後,密度反常提高,主要是由於其結晶時和相鄰元素比起來結晶的結合方法比較緊密所致,而氮、砷等元素以外的方法結晶時的密度,之所以又變為顯著偏低,則是由於其結晶凝結時,不同原子之間結合方法更為鬆散的原因造成。

如何測量空氣的密度,如何測量木塊的密度

凡是不溶於水的氣體,都可借助排水集氣法,用天平 量筒測得其密度,其準確度取決於天平的感量和量筒的最小刻度 測量方法 1 取一球膽 或皮囊 接一根帶夾子的膠管,盛滿氣體後,用天平稱出其質量m1 2 用如圖的裝置,用力擠壓球膽,用排水集氣法在量筒中收集氣體 集氣完畢後,擰緊夾子 上下移動量筒,使其內外水...

測量液體密度的儀器叫做密度計 將其插入

密度計測量液體密度的原理是根據阿基公尺德原理和物體浮在液面上的條件設計製成的。當密度計浮在液面上時,由物體浮在液面上的條件可知 密度計受到液體的浮力等於它所受的重力,根據阿基公尺德原理,密度計所受的浮力等於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所以密度計浮在不同液面上時,所受的浮力等於自重,為定值。浮力不變時,待...

怎麼看骨密度測量資料怎麼看,骨密度測試中的T值和Z值分別指的是什麼

我家男bb,三個月做了脛骨骨密度測試,sos 3188,z值 0.26,醫生說含鈣量在正常範圍。主要看z值,引數你看一下 1 1引數置信區間,0 1低於總體均值,1 2輕度骨礦質缺乏,2 3中度骨礦質缺乏,3 重度骨礦質缺乏。你家的bb是 2,7,按照引數上來說是中度骨礦質缺乏,應該補鈣,鈣鐵鋅之類...

測量液體的密度兩種方法和步驟,初二物理 如何測量液體的密度?(步驟)

郭敦顒回答 一 用比重瓶 原名,現應叫密度瓶了 測量法 1 將比重瓶洗滌乾淨後稱量得空比重瓶的質量為g1 2 將被測液體倒入比重瓶內,塞上比重瓶的塞子,用試紙擦淨比重瓶外流出的被測液體,注意不要使塞孔中的液體被吸附擦去 3 稱重比重瓶與液體的總質量為g2 4 計算被測液體的密度 被測液體密度 g2 ...

特殊的長度測量方法,長度的特殊測量有哪些

長度的特殊測量有哪些 特殊長度的測量方法 釋義 在測量長度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不好直接測量的情況,如細銅絲的直徑 圓柱體的周長 硬幣的直徑 曲線的長度等等,特殊的測量方法 一 累積法 由於測量工具精確度的限制,某些微小量,無法直接測量,在測量時,可以把若干個相同的微小量,集中起來,做為乙個整體進...